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Gilver
Gilver
28 篇文章・ 3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3月 重設

・2017/03/29
如果腰間的贅肉會說話,它會說些什麼呢?科學家目前已經了解脂肪細胞會透過釋放脂肪細胞激素(adipokine)調節新陳代謝,但在2017年2月刊載在《自然》(Nature)的研究中,科學家卻發現脂肪還會利用裝著小分子RNA的「瓶中信」,透過血液的循環遠端調控肝臟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2017/03/03
為什麼櫻花的葉緣有鋸齒,榕樹的就沒有?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植物科學界的小白鼠「阿拉伯芥」進行研究,發現關鍵在於名為EPFL2的多肽與它的受器,會和鼎鼎大名的植物賀爾蒙.生長素互相影響,最後生長素在葉緣累積的區域就會促進該處細胞的生長、在葉子上形成鋸齒。
・2015/03/16
聽說八卦板最近又在戰生科啊!(年經話題) 前一陣子回母校雄中,聽到敬愛的班導竟告訴她的學生不要去念生科,心碎之餘也稍微想了想自己這幾年的學習歷程和所見所聞。雖然個人還不是個溫拿,要說念生科有前途沒啥說服力,但大致有幾個感想。
・2014/03/26
自詡為文明人的我們,可曾了解何謂文明?文明從何而生,如何影響世界、最終又將走向何方?傳統部落和西方工業國家有什麼不一樣?本期的M.I.C.分別邀請中研院生物人類學家王道還老師、以及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的李宜澤老師,不僅抒發他們以自身所學提出的見解,更和大家分享美國重量級科普作家賈德戴蒙在著作中的對話,帶領大家重新探索文明的前世今生。
・2014/03/05
殘酷的學術界其實是經費的狩獵場,研究學者為了自己的理想,就算機關算盡也要努力爭取經費。在這個功利主義當道的時代,比起應用科學,探索生物秘密的基礎科學常有人是覺得是浪費錢。但真的是這樣嗎? 從小我們就知道透過思考與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去找到問題的答案。但在殘酷的學術界裡每個計劃都要錢絕大多數的研究都要花錢。學者們要絞盡腦汁博得審查委員們的青睞。為什麼政府要資助這些看似派不上用處的基礎科學研究呢?如果把錢都拿去投資應用科學研究,會比較好嗎?
・2014/03/03
流行性感冒、登革熱這些疾病的名稱,總是每年都要流行一次。這些流行病不但「復古」,還能不時「創新」,稍微修改一下樣貌就能捲土重來。那麼,負責疫情發布的相關人員要怎麼讓自己站在潮流最尖端,在第一時間對流行有感、通知大家疫情的來臨呢?本期M.I.C.加開場「趕流行」邀請到台大醫院羅一鈞醫師和台大地理系溫在弘副教授共同開講,跟大家聊聊專家們怎麼趕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