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Zoom.js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60 篇文章・ 223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 由舊到新

・2018/10/31
家有年幼孩子的人,相信大多都有「孩子沒帶耳朵」的經驗。就像阿明身邊的人一樣,我們常覺得是孩子不專心,甚至有過動傾向,但其實可以先停下來想想,是孩子的個性使然,還是孩子「真的沒帶耳朵」──聽不清楚,只是我們沒注意到孩子的聽力問題?
・2018/11/28
聽力損失者最常使用的助聽設備是助聽器,那助聽器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自己可以做一個嗎?而這些助聽設備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幫助人們聽得更清楚呢?讓我們一起回顧關於助聽設備發展的小故事吧!
・2019/11/13
「明明還有一耳聽得到,有需要戴助聽器嗎?」是許多單側聽損兒家長心裡常浮現的疑問。身為關心孩子的爸爸媽媽們,可以透過這篇文章,了解單側聽損幼兒沒有配戴輔具的話,會對他的語言發展造成什麼影響。
・2019/12/12
「我的孩子只有輕微聽損,在家中也能應答自如,只是偶爾較小聲的聲音會聽不清楚或聽錯,需要將助聽器戴好戴滿嗎?」這是許多微聽損孩子的家長內心中正在掙扎的聲音。這篇文章能為微聽損孩子的父母解惑,讓孩子能夠在學習語言的道路上更加暢通無阻。
・2020/05/09
中至重度聽損組與聽力正常組的社交技巧沒有顯著差別,但微聽損組的社交技巧卻遠比聽力正常組差。可能的原因是微聽損組因確診時間和介入時間往往較晚,以至於開始配戴輔具的年齡往往晚於中至重度聽損組。 由此可知,微聽損兒童若能及早發現,進而及早配戴合適的聽覺輔具,將有助於促進其社交技巧發展。
1
1
・2020/09/20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在國內致力於幫助聽損兒童學習聽與說,近年也針對接受聽覺口語教學的聽損兒童進行線上和實體課程的成效比較,結果發現在各自接受兩年不同型態的介入後,這兩組兒童的語言表現相仿且其家長對於課程的滿意度也沒有差別6,7。線上療育一樣可以幫助到聽損孩子發展聽跟說,請家長放心依據自身需求選擇課程,療育成效不會因此打折扣。
・2020/10/28
相信很多人看劇時心中不免出現「如果沒有字幕根本聽不懂演員對白呀!」或「這電影音效怎麼這麼爛,一直蓋掉對白,都聽不清楚。」這類的OS。讓電視聲音品質大打折扣的原因百百種,從演員、電視喇叭到觀眾,只要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對白清晰度,讓追劇聽得苦哈哈。
・2025/02/20
近年研究發現,腸道健康與聽力之間有著「耳腸腦軸線」的連結。腸道發炎可能影響聽力,甚至導致耳鳴與感音性聽損。迷走神經、免疫系統與腸道菌群的變化,可能是關鍵機制,顛覆傳統對聽力保健的認知。
・2021/12/13
你知道為何人類可以利用聽覺來建構空間感嗎?這得從人類「聽聲辨位」的能力說起,與我們的耳廓構造息息相關!
・2021/08/15
聽到「人工電子耳」這五個字你會想到什麼呢?既是「人工」又是「電子」的耳朵,大概就像義肢或義眼吧,會有著與原器官相似的外型,若一不小心開啟妄想小宇宙,各種以機器人為題材的科幻電影馬上浮現……,先等一下!這誤會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