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賴鵬智
・2012/01/03
20111129台灣媒體都報導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今年6月畢業的8位學生製作的「吃電怪物」(The Light Eater)獲得今年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年度大獎,該部動畫內容是「描述小北極熊因暖化失去棲息地,將悲傷轉為憤怒,偽裝成黑熊,拿著鐵鎚到城市大肆破壞燈泡,以為只要除掉耗電的燈泡,家園就能回到從前。
賴鵬智
・2012/01/05
科學家在格陵蘭島沿岸設立了將近50個衛星定位站,建置一個衛星定位測量網絡(GPS Network ,GNET),監測格陵蘭島海岸線高度與積雪融化的關係,發現格陵蘭島南部在2010年夏天不尋常的融解了1千億噸的積雪,導致原本被壓在其下的海岸土地比往年夏天多抬升了1/4英吋(約6.4公釐),使得部分土地抬升了約0.79英吋(約20公釐)。
賴鵬智
・2012/01/07
冬筍就是冬天產的竹筍,而在台灣冬天只有孟宗竹產筍,冬筍清甜可口,低脂低熱高纖,是美味又健康的食物。從中國24孝故事裡的孟宗在雪地哭筍,可知冬天要吃孟宗竹筍非易事。採冬筍極需要經驗,因為冬筍通常不鑽出地表(它不拉高成竹),非常不容易尋找,得來需要花費很大功夫,因此冬筍價格較高。
賴鵬智
・2012/01/16
這些年常在嘉義縣阿里山區活動,偶可在土路上看到一團團纏繞不清的黑色鐵線,剛開始還奇怪為何有人要這樣丟,後經同行的生態專家李璟泓老師解說,才知那是鐵線蟲的死體。後來也看到活體,棕褐色細長條形身體,在地上不停蠕動。
賴鵬智
・2012/01/17
數年來每逢冬季就有大量的黑腹浮鷗來台度冬,牠們常選擇在台南市北門區(2010年12月25日前稱台南縣北門鄉)的外海蚵架過夜,在黃昏時會上演從各白天覓食區前來集結飛舞的壯觀場面,是台南北門冬季熱門的賞鳥活動。不過壯觀場面並非每年都有,有時數量很少,2011年冬天甚至只來一小段時間後,就不在北門鹽田上空集結,改到布袋外海夜棲。
賴鵬智
・2012/01/30
埃及聖鹮本來分布在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伊拉克等地,台灣不是牠的原生棲地,是引進種(一說是由六福村動物園逃逸幾隻後繁衍成群),1984年9月9日首次在台北關渡濕地有該種野外紀錄,目前已在台灣野外繁殖近30年,數量不斷增加,常成群出現在河口、潮間帶、魚塭地、草地、農地、垃圾場等。
賴鵬智
・2012/02/01
這次春節假期特別長,但台北天氣陰霾濕冷,九天長假只有1/27(初五)與1/28(初六)有陽光且溫暖些,人終於可以出外活動一下,白頭翁、綠繡眼、喜鵲也快樂得四處張揚,吱吱喳喳飛上飛下,好不快活!
賴鵬智
・2012/02/02
一般印象裡,螃蟹是嚼泥土的,過濾有機質後吃下。書上資料則寫著「大多數種類螃蟹都是葷素不拘的雜食性動物,凡是各種植物掉落的葉片、海邊生長的各種藻類、魚類、各種動植物的遺體都可能成為螃蟹的食物,有些移動速度比較快的螃蟹也會捕捉螃蟹作為食物。」
賴鵬智
・2012/02/09
長腳鷸在台灣是普遍冬候鳥及不普遍的留鳥,以前被稱為「高蹺鴴」(反嘴鴴科),分類上現在改為長腳鷸科,若還是稱為高蹺鴴,容易被誤認為是屬於鴴科的鳥,所以還是改稱「長腳鷸」比較妥當。
影像是20111215攝於嘉義縣東石鄉布袋鎮路邊水塘,長腳鷸在此避風、覓食、休息。影片後段一群長腳鷸在逆光魚塭歇息,其中夾雜了幾隻黑尾鷸(鷸科)。
賴鵬智
・2012/06/28
蜻蜓或豆娘交尾時,雄蟲會用腹部末端特有的鉤狀「攫握器」(或稱肛附器」)抓住雌蟲前胸(頭部後方),雌蟲則彎曲腹部,將生殖器與雄蟲的交尾器相連,往往形成一個心字形,讓人類好生感動。二隻交尾中的蜻蜓或豆娘,只要看「脖子」(前胸)被抓住的就是雌蟲。有時交配完,雄蟲還會飛拖著雌蟲到水域下卵(所謂蜻蜓點水),確定雌蟲完成任務才放走,以確保其有後代可以繁衍。
[LOG] 02:59:55:899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02:59:55:906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02:59:56:343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02:59:56:343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02:59:56:524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02:59:56:525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