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
0

文字

分享

0
4
0

信仰的演化與操控

Dino
・2015/10/26 ・184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81 ・九年級

信仰的演化意義

加強宗教信徒的凝聚力,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識形態,常是透過各種洗腦手段達成。[註1] 而無論是宗教信仰或政治信仰,從演化學的角度來看,都屬於一種結合遺傳瀰因(meme)(文化的遺傳因子藉由模仿或學習而得)的適應能力。

532897_3170037768310_1746005720_n

Photo Credit/ Chia-Chun Lin

 

人類之所以發展出這樣的能力,跟我們是少數對「死亡」具備高敏感度的物種(其他物種還包括大象、黑猩猩等)密切相關。當親友、摯愛的伴侶死亡時,人類會很自然地尋求宗教慰藉,以平撫傷痛,甚至建立新的生命意義。類似的信仰延伸到政治層面,則有助部落在面對天災人禍及抵抗外侮時,團結一致。[註2] 即便在21世紀的今日,德國總理梅克爾依舊不諱言地說:「我對神的信仰使我在下政治決策時變得簡單一些。」(My faith in God makes many political decisions easier.)

這類適應能力顯然是人類種族延續的有利條件,因此自然而然地保存在絕大多數個體身上。

但信仰除了具備演化意義,並受到教育、自由意志、性格差異、原生文化等因素影響之外,「科學」有無用武之地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信仰的虔誠度可操控?

根據過去的研究,大腦後内側前額葉皮質區(pMFC)在我們遇到現實與期望之間落差過大的狀況時,會適時地發揮功能,化解內在衝突,同時也參與一些低階決策過程。

然而,最新發現證實了後内側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不僅如此而已,它還跟「建立包含宗教和意識形態在內的抽象觀念」有關。

48161399.cached

   Photo Illustration by The Daily Beast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的研究人員,訪問民眾並經專業評估後,選出39位信仰虔誠度相似的個體接受實驗。其中,50%的受試者(第一組)安排接受大腦低能量刺激(對照組),而另外一半的人(第二組)則藉非侵入性「跨顱磁刺激」(TMS)施予磁能(臨床醫學多用來治療中風偏頭痛、憂鬱症或調節神經),以降低後内側前額葉皮質區的活動力

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只要對腦部後内側前額葉皮質區施加磁能,使其活動力減弱,便能改變第二組受試者多項的反應。相較於第一組受試者,第二組受試者於自陳式反應群體偏見和信仰虔誠度的測試中,普遍表現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1)信仰虔誠度下降(對於神、天使或天堂存在的肯定程度減少32.8%);
  • (2) 在研究人員同時向兩組受試者提起「死亡」的前提下,第二組受試者對於死亡或死後世界的焦慮感較低
  • (3)聽到旁人發表帶有威脅性的言論時,不易產生敵對態度
  • (4)對他人(包括外來移民者)的偏見減少(第二組受試民眾面對外國難民,正面觀感提升 了28.5%)。

至於這個結果背後的原因究竟為何,科學家們尚在釐清中。

研究團隊裡其中一名科學家伊佐馬(Keise Izuma)表示:「當人們遇到問題時,通常會尋求共同的信仰或價值觀,以獲得慰藉。因此,科學家希望透過實驗進一步證實,負責解決現實問題的大腦區域,與解決意識形態等抽象問題或衍生而來的觀念衝突,是否也有關連?」

除此之外,這項研究於現階段只運用了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的研究方法。下一個階段,研究團隊將企圖建立「後内側前額葉皮質區活動力」與「信仰虔誠度或偏見度」之間明確的因果關係。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磁能真的可以在對抗X教授這種擁有心智控制超能力者時,提供我們增強腦波的 結界 防護罩;或是用來解救受邪教組織洗腦的教徒們,與扭轉自幼因恐怖主義教育而被控制的思想與大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註1:請參考《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羅伯.賴特
  • 註2:請參考《地球:從美麗到滄桑》(Life of Earth),史坦利.萊斯

參考文獻:Colin Holbrook, Keise Izuma, Choi Deblieck, Daniel M. T. Fessler, and Marco Iacoboni (2015) Neuromodulation of group prejudice and religious belief.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doi: 10.1093/scan/nsv107

文章難易度
Dino
10 篇文章 ・ 5 位粉絲
週間為科普人兼專利人,週末悄悄變身為素人畫家。 臺大動物學系學士、動物學研究所碩士畢,主修病毒遺傳。美國常春藤Dartmouth College工商管理學碩士畢。 譯有多本科普人文書籍與影片字幕,熱愛科普閱讀、寫作和從科學發想的藝術創作。獲頒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翻譯類獎。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