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親愛的,我把恐龍變彩色了!?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2015/03/10 ・301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9

案情:誰殺了台灣之光?

恐龍-聯合報-1
來源:2015/3/2聯合報頭版

2015年3月2日,相信那天一大早看報紙的人一定會驚呼頭版上一則難得的本土科學新聞:「恐龍 原來有彩色羽毛!」內文中提及,赴德波昂大學攻讀博士的成大學生與該校恐龍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恐龍不但是有羽毛的,且是彩色動物,相關的研究結果更登上美國《科學》期刊(Science)。看到這裡,連解剖員也忍不住讚嘆,沒有三兩三可不容易登上「科學」啊,想像著色彩斑斕的恐龍畫面,這不叫台灣之光什麼才叫台灣之光?!

只是好景不長,這一則報導在該名台灣研究生的抗議之下,只活了短短的一天,就從網路上下架,從此銷聲匿跡。幸好解剖員還保留了當天的紙本報紙,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誰謀殺了解剖員望眼欲穿的科學台灣之光?就讓解剖員開始來開刀看看。

解剖

科學疑點一:恐龍今天才變彩色嗎?

有關這篇報導的科學錯誤,這名科學當事人(應該是受害人)已經有許多的親身說明。這些說明其實剛好含括了許多媒體因為對於科學社群運作方式的不瞭解,所以容易犯下的錯誤,我們將它分類整理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科學文章的類型傻傻分不清楚:國內媒體常常會有新聞指出XX大學的研究團隊登上NatureScience雜誌,但是不要以為登上這兩個期刊的研究就要舉國歡騰,因為裡面還有區分喔。以這篇報導提及的文章為例,該文章屬於「觀點文章」(perspectives)並非「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許多不同領域的國際期刊都會有不同文章的類型區分,以Science為例,「研究論文」才是一個完整學術界認可的文章,「觀點文章」往往具有前瞻性,但是還需要被進一步檢驗與佐證的文章。
  2. 無中生有:這篇報導裡面有許多無中生有的科學錯誤,例如「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恐龍不但是有羽毛的,且是彩色動物。」,錯!這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科學事實。再例如「這項研究獲得美國『科學』期刊認可發表,引起古生物學界熱議,當期期刊為了這項發現,還以有遠古血統的『麝雉』為封面」,錯!,當事人表示「這個封面只是讓我們知道,恐龍很有可能可以如同麝雉一般,全身色彩斑斕」。還有,搞半天,這位台灣研究生根本並未掛名在該篇文章中,旁邊的人到底是在幫忙high什麼?
  3. 劃錯重點:這篇Science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在講恐龍「羽毛」的功能,推論恐龍身上的羽毛很有可能不是為了飛行的功用而演化出來,而是基於展示或是其他原因。但是新聞報導卻把其中的一個重點劃成研究團隊利用電腦3D技術,畫出全球第一隻彩色恐龍,讓讀者以為Science封面上那一隻色彩繽紛的「麝雉」就是該團隊所畫的。事實上利用3D方式來建立全身披滿彩色羽毛的恐龍,那是台灣研究生指出未來希望進行的一項工作,並非文章的成果與主題。

科學疑點二:科學家為什麼要聯絡記者?

如果台灣的記者報導向來讓科學家有這麼多不放心的話,那麼當時為何會有科學家會幫忙聯繫記者報導呢?如果媒體需要一些科學新聞或是地方的新鮮事來妝點門面,那麼科學家圖的又是什麼呢?

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是因為這位台灣研究生休假回國時拜訪過去的碩士指導老師,而這位老師協助牽線記者後所進行的報導。指導老師去聯繫記者報導的動機,有許多的可能性,例如為學生好、為學校好、為自己的單位好、為整體的學門領域好、為社會好,或是為自己好…都有可能。畢竟現在的科技研發與過去不同,處處需要用到經費,因此動輒要被檢視KPI、影響力、計畫成果、貢獻,科學成果有了「能見度」可以換算成許多意想不到的有形或無形好處。

但是多數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卻也是又愛又恨,一方面需要媒體幫忙披露好消息,但是又怕記者斷章取義、扭曲事實,讓自己的聲譽毀於一旦。像這一次的苦主是一位正要嶄露頭角的研究新兵,如果整體事業正要起步之時,就讓學術同儕標定為臭屁、邀功、膨風、心機,傷害可想而知,也難怪他這麼生氣。對於閱讀者而言,應該要瞭解多數科學家是愛惜羽毛的,過於膨風的報導是不足以採信的。

媒體疑點一:地方記者寫的科學新聞?

如果仔細閱讀這一則新聞,你應該就要注意到文章一開始就寫著「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如果你對於新聞報導敏感的話,會發現這是一篇來自於台南地方記者所撰寫的科學新聞報導,這其實是很罕見的一種狀況。果不其然,你會發覺這一位記者報導過的主題琳瑯滿目,選舉的、體育的、教育的、采風的不一而足,簡單說,只要是該報社有關台南的,他全包了啦!一個地方記者需要負責這麼多事務,又剛好碰上這一件十分具有專業性的科學新聞題材,出包似乎也不難預期。而且這一則新聞要從地方新聞躍上頭版新聞,想見在編輯會議中也是經過一番的廝殺才能幫科學新聞爭取到這樣的空間,實屬難得。要怪還是得怪該報社,尊重一下科學新聞好不好?尊重一下地方記者好不好?要上頭版,多派個專業配稿來輔助及佐證一下好不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媒體疑點二:誰在追求最新、最快、最大、最棒棒的「世界第一」?

這一篇報導的內容讓解剖員誤以為這個團隊是全世界第一個發現恐龍是彩色的,裡面還提到「…OOO與波昂大學研究團隊並利用電腦3D技術,畫出全球第一隻『彩色恐龍』…」,好多個「第一」ㄟ!!以前就曾聽過跑科學新聞的資深記者提及,因為台灣的報紙向來輕忽科學新聞,所以就得硬掰一些什麼「世界第一」、「宇宙最大」的名號,才能騙過編輯,讓文章順利見報,每次聽到這種辛酸都為這些第一線的科學記者掬一把同情的眼淚。想當然,這一次的報導烏龍也是在這種迷思下被催生的結果,讓科學威而鋼再次戰勝了自信心陽痿的報社編輯。

只可惜這種一味的追求最新、最快、最大的集體無知,不僅瞎掰相關的科學事實,更容易壓縮了國內「正常科學記者」的寫稿空間。有一次的會議中,線上科學記者無奈地指出他們的編輯大大,既要要求他們用極為簡短的篇幅說明科學內容(500字以內),又要他們寫到連國中生也能懂(當然「世界第一」最好懂)。所以搞到後來,正規的科學新聞記者也報導得綁手綁腳,不敢挑戰深入的題材,不僅讓報紙變笨,也牽連台灣民眾變笨。科學新聞一定要用夢幻的世界第一來虛張聲勢嗎?篇幅只能500字嗎?在暗夜裡吹口哨,只能用來壯膽啦!

總評:「世界第一」要小心!

在這一個案例中,媒體浮誇的個性是需要被檢討的,尤其是把科學當作這種綜藝化元素。難怪多數正常的科學家聽到媒體就恐慌,君不見每次出現在台灣媒體上的科學家,總是同樣幾位毒物專家、化學專家、病理學家、腎臟科醫生(連連看你連得出來嗎?)。這些老面孔多數深諳與媒體的互動及進退之道,好處是方便針對一些議題立即幫助民眾監督,壞處是不會有哪一個專家可以包天包海的瞭解全部議題,所以許多來者不拒的發言不免言過其實。

但是另一方面,科學家也要有一些學習,應該多具備媒體素養的知識。例如這一次的苦主就抱怨記者刊登前沒有讓他審稿,非也非也,我們不是一個言論箝制的地方,如果科學家的發言需要被審稿之後才能刊出的話,許多科技爭議就不能被監督了(中國的「穹頂之下」不就「被下架」了嗎?)。因此科學家也應該有跟媒體良好互動的素養,才能有彼此互惠的效果。所以在這個案例中,媒體與科學家都應該有更多的反省及學習,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5顆骷髏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理論錯誤」指數:☠☠☠☠☠

「便宜行事」指數:☠☠☠☠

「官商互惠」指數:☠☠☠

「戲劇效果」指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策劃/寫作:黃俊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37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科學新聞解剖室」是由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成立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這個平台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解剖專家及義工,以台灣科學新聞最容易犯下的10種錯誤類型作為基礎,要讓「科學偽新聞」無所遁形。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有關10種錯誤的內涵,請參見《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一書)。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台灣有恐龍嗎?化石學家帶你探索島嶼的古老秘密——《好久・不見》
麥田出版_96
・2024/11/02 ・257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化石形成

台灣也有化石嗎?台灣也有恐龍嗎?

世界地圖攤開一看,台灣陸地上的面積看來是不大,但其面對的太平洋,不只在我的想像中、在我多年搭著飛機到世界各地檢視相關的標本,試著拼湊出鯨魚們在數千萬年間演化歷程的經驗中,我知道也相信台灣的地底下,必定蘊涵著能跟我們講出帶有全球視野的化石標本。

同時,台灣除了被海洋包圍之外,那平均深度只有六、七十公尺深的台灣海峽,也清楚的意味著,當更新世的冰河時期讓海平面下降幅度來到或超過這個臨界點時,台灣就會成為歐亞大陸最東南邊的一角。

相信在台灣的不少人都常聽過,台灣在冰河時期會和中國大陸連在一起,但我在跟大家解釋這樣的環境變遷與古生物演化時,總是會特別強調我不想泛政治化,但世界地圖清楚的標示出台灣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可以、也該要放在更大的版圖:歐亞大陸的板塊底下來討論,而不是只有限縮在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關係。

畢竟,當我們像是讚嘆著非洲地區的陸生大型哺乳動物,能在以年為單位的時間軸來進行長距離的移動時,基本上是用「萬年」以上的尺度來探討生物演化、移動的古生物學,處於歐亞大陸東岸的台灣上的大型脊椎動物,要橫跨歐亞大陸到西邊、或是反方向的來到台灣,大概都會是稀鬆平常的移動距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立起這樣的思維模式後,當然就是需要有最直接的化石證據來驗證這樣的想法,或深入討論其化石標本的背後,隱藏了怎樣的大尺度演化事件。

大型脊椎動物跨越歐亞大陸到台灣,在古生物學的長時尺度下是平常現象。圖/envato

早坂一郎的開創性研究與犀牛化石

二○一八年一月底從日本的筑波搬到台北後,一邊重新改造所接手的退休丘臺生教授的實驗室、一邊開始準備新學期的上課內容;除此之外,很重要、也是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開始到野外和各個單位的收藏庫裡尋找、檢視相關的化石標本,試著解讀其背後所帶有的古生物學、演化學上的意義。

有趣、但不令人意外的是,知道我開始要在台灣從事大型脊椎動物化石研究的人,第一個反應通常都會是:台灣也有化石嗎?台灣也有恐龍嗎?這樣之類的疑問。

要回答台灣有沒有化石紀錄的出現,我在日本的工作經驗,和剛好不小心娶了日本太太,讓我能從搬到日本工作前還不會五十音的狀態,到現在能有一定用日文溝通和閱讀日文文獻的基礎能力,幫了很大的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台灣的古生物研究歷史,基本上就是從日治時期展開並奠下根基。也因此,有一定的日文能力和在日本古生物學界中遊走的經驗,確實是對於一些細微的狀況,更能推敲或掌握。

舉例來說,我目前所服務的台灣大學於一九二八年創立時的前身:日治時期的台北帝國大學,一開始創校時就加入的早坂一郎教授,可以說就是在研究台灣大型脊椎動物化石的先驅,也就不意外為什麼一九八四年在台灣所發現、並被命名為一個新亞種的犀牛化石,會以早坂為名(犀牛的故事書寫在第四話)。

延伸閱讀:從放牛學生到震驚世界:左鎮犀牛化石背後的傳奇——《好久・不見》

台灣有化石的出沒,對生物多樣性、生命演化等議題有些敏感度的人來說,大概不會太意外。但台灣有沒有令許多人為之瘋狂的恐龍,聽起來就是一個棘手許多的疑問。

或許出乎大多數人的意外,台灣不只有貨真價實的恐龍,還有台灣才有的特有種恐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九九三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可以說是徹底的激發了全世界對於恐龍的狂熱與追逐。即使到了二○二四年的今天,恐龍的形象,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似乎就是古生物學研究的全部了。

《侏羅紀公園》激發全球恐龍熱潮,至今在大眾心中恐龍仍象徵著古生物學。圖/wikimedia

但恐龍有如此的代表性,可不是只有形象般的讓人摸不著邊際,而是有全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用一生的精力,和政府、私人所挹注的大量資源,來試著一點一滴揭開恐龍那引人入勝的演化歷程。

舉一個比較可以讓大多數人理解到我們對於恐龍知識是如何持續的累積、建構起來的例子:我正在書寫這段文字的當下是二○二○年的五月中旬,這年從一月一日到這個時間點,已經有二十種,先前完全未知、生存於中生代的恐龍們被古生物學家發現,並且正式的命名為新物種、發表在國際間相關的古生物學研究期刊中—平均不到一個禮拜,全世界就又會多了一種中生代的恐龍在我們的知識體系中!

台灣的鳥類恐龍故事:恐龍演化新視角

藉由這樣的研究能量,我們現在不只清楚的知道所有現生鳥類都是貨真價實的恐龍,連我上課在談論恐龍演化所使用的教科書,所提到恐龍定義裡的其中一個主角,即有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見到面的麻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恐龍包含了滅絕的三角龍和現生的麻雀最近的共同祖先,以及從這共同祖先開始的所有後代,都是恐龍。沒有被包含在三角龍和麻雀最近的共同祖先裡的後代,都不是恐龍。

大部分隨口問我台灣到底有沒有恐龍的人,我基本上都很難有足夠的時間用上述簡短的內容來說明,因為可以感覺得出來,大部分的人,真的都只是隨口問問,大概也沒有打算真的想要了解恐龍、或是古生物學的研究工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背後又有什麼重要的意涵。所以我一般都只會簡短的回應著像是,台灣當然有恐龍,因為所有的鳥類都是恐龍,不只如此,我們每天也都在吃著貨真價實的恐龍肉!

——本文摘自《好久・不見:露脊鯨、劍齒虎、古菱齒象、鱷魚公主、鳥類恐龍⋯⋯跟著「古生物偵探」重返遠古台灣,尋訪神祕化石,訴說在地生命的演化故事》,2024 年 9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麥田出版_96
27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穿越時空的地球階梯:從深海生物到滅亡的恐龍,旅程永不停止——《地球的階梯》
悅知文化
・2024/10/01 ・808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自悅知文化的編按:
城市中突然出現了一扇門, 門內是一條通往下方的樓梯!啊!原來這是一個「地球的階梯」。每下一層階梯,都將迎來不同時期的生物與環境,透過松岡老師精美的繪圖,孩子們得以加深每一層的印象。另外,書中還有位地球博士,適時地補充該時期的生物與環境等知識內容,你將發現原來鳥曾經是恐龍!生命的起源,竟是在有毒的水中誕生!
當你以為已經走向地球深處時,沒想到仍只來到 7000 萬年前……別停下來,旅程還很長,地球階梯繼續延伸,和我們一起洞悉地球生命歷史吧!

【本書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蔡政修副教授協助審定】

6600 萬年前

大約在 6600 萬年前,宇宙中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到地球,導致地球被大量的灰塵覆蓋著。灰塵遮蔽了太陽光,包含恐龍在內的緒多生物,都因此而滅亡。

7000 萬年前|白堊紀

在「白堊紀」末期,地球變得越來越寒冷。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暴龍的部分身體,可能覆蓋著跟鳥一樣的羽毛。

3 億 7000 萬年前|泥盆紀

從這裡開始,我們必須潛到海底,所以請穿上潛水服。請不要懷疑,狗狗也要穿。遠古時代的海洋,真是相當精彩呢!

魚石螈的體長大約 1 公尺,是一種兩棲類動物。牠類似現代的山椒魚(Salamander),卻有 7 根指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地球的階梯》,2024 年 9 月,悅知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悅知文化
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不為人知的鳥秘密?全都藏在羽毛裡——《五感之外的世界》
臉譜出版_96
・2023/09/19 ・247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孔雀還要顯眼、高調的鳥類並不多,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請各位先忽略牠那華麗又色彩斑斕的尾羽。我們要將關注焦點放在孔雀頭上形成冠羽的那些硬挺羽毛。

細節藏在羽毛的「振盪頻率」裡

這些長得像鍋鏟的羽毛雖然也很醒目,卻常常被忽略。蘇珊.阿瑪德.康恩(Suzanne Amador Kane)從專門繁殖鳥類的鳥舍與飼養員那裡找來了一些孔雀,再加上一隻來自動物園、曾經不小心飛進北極熊圍欄裡的倒霉孔雀,想要研究孔雀冠羽的用途。

她的學生丹尼爾.凡.貝爾倫(Daniel Van Beveren)在孔雀冠羽上裝設了機械振盪器,並且觀察冠羽的擺動。當機器的振盪頻率為二十六赫茲時──也就是一秒振盪二十六次──冠羽擺動得特別劇烈。這是會令孔雀冠羽產生共鳴的頻率,也正好是雄孔雀求偶時擺動尾羽的頻率,因此康恩對我說:「這不可能只是巧合。」

孔雀冠羽產生共鳴的頻率,正好是雄孔雀求偶時擺動尾羽的頻率。圖/pexels

凡.貝爾倫對著架設好儀器的孔雀冠羽播放各種錄音,假如播出的是真正的孔雀搖動尾羽的聲音,冠羽就會產生共鳴;若是播放其他聲音,例如 Bee Gees 的〈Staying Alive〉,就沒有這種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研究結果顯示,站在求偶的雄孔雀面前的雌孔雀或許真的能夠感知到雄孔雀尾羽製造出的氣流。除了看見雄孔雀賣力的求偶動作以外,雌孔雀或許也能感覺到這一番努力。(這種現象也會反過來,有時候雌孔雀也會對雄孔雀展現自己。)

康恩想要拍攝真實的孔雀求偶時冠羽的模樣,觀察牠們擺動冠羽的頻率是否真和尾羽相同,藉此證明她的論點。假如真是如此,就表示孔雀求偶的過程中除了有浮誇的視覺效果以外,其實還存在著人類一直以來都沒注意到的元素;而我們會忽略這些細節,是因為缺少適當的配備。

假如連大自然中如此耀眼浮誇的行為展演中,都有被我們忽視的環節,我們到底還錯失了多少東西?

孔雀細小的纖羽會告訴我們答案

從孔雀冠羽底部細小的纖羽(filoplume)就能找出線索。纖羽的樣子就像一根尖端為簇狀的茅,還能做為機械性受體之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空氣流動擾動了冠羽,便會擠壓到纖羽,進而觸發神經。大部分的鳥類都有纖羽,而且幾乎都會伴隨其他羽毛一起發揮作用。

鳥類可以透過纖羽掌控羽毛的狀態,因此或許能夠在鳥羽澎亂時即時整理羽毛,重整態勢。不過纖羽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功用──幫助鳥類飛行。

從孔雀冠羽底部細小的纖羽就能找出線索。圖/pexels

避免失速墜落技巧

鳥飛行的樣子看起來是如此地輕鬆自在,因此我們很可能根本想不到那是一件多費力的事。為了維持在空中飛行,鳥必須一直調整翅膀的型態與角度。如果一切都對了,氣流就能順著翅膀流動,鳥類的身體也就能順利抬升至空中。

然而如果鳥的翅膀角度太大,原本順暢的氣流會形成擾流,抬升的力量也就隨之消失,這種現象叫做失速(stalling)。一旦鳥無法避免這種狀態產生或即時修正,就會從天上掉下來。不過這不常發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纖羽能為鳥類提供必要資訊,因此能夠因應各種情況快速調整翅膀的狀態,避免不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實說,這種能力實在相當驚人。我記得有次站在船上看著一隻海鷗緊跟船身飛行;那天風很大,而我們──也就是我坐的船和那隻海鷗──都在高速移動。當我伸出手感受從手上與指間吹過的風時,不禁讚嘆海鷗的翅膀竟然也能產生同樣的作用,讓鳥類能夠在天空中飛翔。

如果一切都對了,氣流就能順著翅膀流動,鳥類的身體也就能順利抬升至空中。圖/pexels

然而我當時我根本不知道鳥類還會運用纖羽判讀氣流,在飛行時不斷微調姿態。法國的眼科醫師安德烈.羅尚-杜維尼奧(André Rochon-Duvigneaud)曾描述鳥是「一對靠雙眼引導方向的翅膀」,不過這個說法還不夠正確──鳥的翅膀其實會為自己找到方向。

蝙蝠翅膀長得不一樣,功能卻一點都不差

蝙蝠的翅膀也是如此。牠們翅膀的薄膜雖與鳥羽構造大不相同,敏感度卻不相上下。蝙蝠的翅膀薄膜上布滿有敏銳觸覺的毛髮,這些毛髮從小小的半圓球狀上凸出,並且連接著機械性受體。

蘇珊.斯德賓發現這些毛髮大多數只會對來自蝙蝠背後往前吹拂的氣流有反應,而這種現象通常在蝙蝠快要失速時才會出現。因此蝙蝠其實就跟鳥類一樣,都能感覺出快要失速的狀態,也能夠及時採取行動修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虧這些毛髮,蝙蝠能以陡峭的角度飛行、在空中盤旋和後空翻,捕捉在尾巴附近的昆蟲,甚至還能以頭下腳上的姿態降落。當斯德賓以除毛膏去除蝙蝠翅膀上的毛髮,並讓牠們飛過障礙物後,可以發現毛髮消失對牠們產生的影響非常明顯。

蝙蝠翅膀的薄膜雖與鳥羽構造大不相同,敏感度卻不相上下。圖/pexels

牠們雖然不會墜落,卻會選擇與周邊的物體保持相當的距離,轉彎的角度也比平常更大,姿態更笨拙;反之,假如牠們翅膀上的毛髮完好無缺,就能夠以離物體僅僅幾公分的姿態飛行,還能做出過髮夾彎一般的飛行動作。

對牠們來說,氣流感受器的存在與否決定了牠們只能用一般方式飛行,還是能夠進一步做出各種飛行特技。

對於其他動物來說,這些感受器的存在很可能更是存亡與否的關鍵。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它們會演變為這世上數一數二敏感的器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五感之外的世界:認識動物神奇的感知系統,探見人類感官無法觸及的大自然》,2023 年 8 月,臉譜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臉譜出版_96
88 篇文章 ・ 255 位粉絲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文學。人文。科普。藝術。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