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世間最上位的「信仰」層級應該可以分為三類:宗教、科學(包括哲學)、我執(如名利),而一切的判準與學理、詮釋與理解、看待甚至作為皆由此衍生。
就從這個信仰層次上來看,我想科學(尤其學院學術)常常給人的疏離感不但在於它與大眾或說眾生的一種「距離與隔閡」,還在於以「實證主義」為主流與「機率詮釋」為基底的現代科學致命「弱說服性」!這與知識水平和受教程度可能是無關的。現今,要從學歷來反應一大群人的「科學信仰」程度,我想結果會和近期科學人雜誌登出「平均來說,無神論者比信徒更了解宗教」的一篇美國研究報告一般的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如果科學報告或理論(尤其試圖解釋普羅大眾、社會現象的)最後都附加一句:「凡事都有例外!」(不管它用什麼華麗的統計術語,諸如有效樣本、信賴區間、誤差範圍、大數法則…..來修飾、包裝),或者以「理論都會革新」,那對於只有一次生命與一段時間的個體來說,憑什麼跟隨這樣的視角來看待週遭的現實世界?
布侃南所著的這本《隱藏的邏輯》,大概可以用「鑽石之所以會亮晶晶,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每個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以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個體單元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一段作為本書立論的精華喻說。作者以「社會物理學」的觀點,也是「人類原子說」,來解析許多社會現象,例如我們能預測股市的波動走向嗎?今天該走哪條路上班,才不會塞車?在逃生出口前面幾步擺個障礙物,反而能加速疏散人群?謠言為什麼常常會越傳越逼真?為什麼財富總是流進少數人手裡?作者首先用了眾多的實例與論證,駁斥傳統經濟學的觀點,也就是「人是理性的」基礎假設,並認為把人這種「社會原子」看成和物理世界有所不同,所產生的兩大觀點都嚴重偏誤:一種假設人很複雜,必須以單屬於人而不適用其他萬物的角度來思考;一種假設人很複雜,行為尤其社會行為根本不能被掌握與預測!
簡單說,現今所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早已顯得分道揚鑣,勉強湊合只會落得突兀怪異,整個科學又和世俗說法顯得格格不入,這種時候,「社會原子學」的論調不但論述嚴謹且新鮮有趣,更深刻地跨越、動搖或說連結了上述的「信仰」類別,一副好像快要逼近「真理」的態勢(其實比追求物理學上的統一論不惶多讓)?總說分說,直言喻言,人類世界到底如何運行?總會像有這種「隱藏的邏輯」,帶給我們思考與溝通的新語言!
附錄—「隱藏的邏輯」一書精采摘要:
- 人們不想成為社區的少數份子,結果反而完全破壞了社區的混合狀態。
- 不同於以往只從個人心理學方面下手,我們也許可以把人當成一個個遵守簡單法則的原子或分子來看待,然後設法找出這些引導群體行為的法則和模式。
- 表現複雜的社會行為,背後的起因可能很單純。
- 我們仍是完全自由的個體,可以隨意採取行動,但集合在一起之後的群體行為,卻是可以預測的。
- 自我組織的本質是,模式(凍原上的石頭圈或結晶裡的原子排列)是自己形成的,和構成單元本身的性質沒什麼關係甚至完全無關。研究斯匹茲卑爾根凍原上的泥土或石頭,無法解釋石頭圈的現象;研究空氣分子本身的特性,也說明不了颱風或颶風的成因。一切的解釋,需要靠模式、組織、形式尺度上的思索,而非原子或次原子的尺度。
- 自我組織的本質是,某事件或過程A,會引起另一個事件或過程B,而B回過頭來產生更多的A,結果又激發出更多的B,然後出現越多的A,像這樣不斷的循環回饋。
- 該注意的是系統間各部分的互動情形,而不是只注意組成的部分。
- (德國物理學家賀爾賓的研究結果)一群人拼命湧向出口,會造成嚴重的阻塞;如果人群移動得緩慢些,反而可以避免阻塞,使所有的人都能離開現場。障礙物的存在,有時候反而有助於群眾的疏散。
- 「社會原子」(如果你願意這麼稱呼)的行為,通常會遵守相當簡單的法則。社會行為之所以複雜,並不是因為個別成員的複雜特性,而是起因於很多人聚在一起時,通常會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創造出各種模式。
- 鑽石之所以會亮晶晶,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每個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以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個體單元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
- 每個世代都展示了一些規律而可測的事件,是前一個世代曾聲稱不規律而且無法預測的。
- 儘管圖書館裡充滿數不清的「深奧」經濟理論巨著,然而我們卻看不到任何像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教科書上,一目了然的論證基礎。
- 比起所有的預測和真實發生的現況之間的差異,各預測之間的差異反而微不足道……而且這些預測幾乎總是錯的……這些口徑一致的預測,完全沒有預測到過去七年裡幾個重要的經濟發展—像是1980年代消費景氣繁榮的強度,1990年代衰退的深度與持續程度,或通貨膨脹從1991年開始劇烈而持續地下降等等。
- 物理學和化學也許稱得上是「硬」科學,然而人的科學實際上是「更硬」的科學,而不是「軟」科學—基於個體的複雜性以及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性。
- 人總是做出一些使人類社會變得無法預測的事情。有時只為了想證明人類社會是無法預測的。「人類原子」比宇宙中我們所知的任何東西,都要錯綜複雜。
- 我們對人類社會的許多困惑,也許並非來自人與自然的隔閡,而是來自我們錯誤的信念,堅信有這樣的隔閡;我們對於自己還不夠客觀。
- 社會事物和物理事物之間還是有個重大的差別。氫原子就是氫原子,不管是在桌上、恆星上或是在一杯水裡,物理上的原子永遠是一樣的。社會原子就大不相同了—人會改變,會調適,會留意社會組織並且做出回應。……讓社會現象比物理更加豐富而已,那麼兩者在本質上還是一樣的。
- 一個科學理論的成功或失敗,要看它解釋真實世界的能力好壞,若以這個標準來判斷,大部分的經濟學理論都失敗得很難看,儘管它裡面涉及的數學可能很複雜。
- 在經濟學家的理論裡,習慣把所有人當成像高騰這樣的樣版人物。高騰是十九世紀的英國統計學家和發明家,總是戴一頂高帽子和一支附鏈條的單片眼鏡。他一生都忙著蒐集資料、進行各種度量與計算,甚至還做了一些實驗,看看祈禱是不是真的有效(他的結論是沒什麼用)。另外,高騰也編纂了一張巨細靡遺的表,上面詳細記載著一個歐洲旅人在「蠻荒」之地可能碰到的問題及答案。
- 我們沒有一個人是生活在經濟學理論所依據的理性理想中。
- 理性經濟學所說的個人行為,和實際的個人行為有明顯的差別。
- 理性?110元賣115元 & 10元賣15元 ;手術90%的成功率 &10%失敗率。
- 我們的祖先很怕蛇,因為在濃密的非洲熱帶森林裡,蛇是致命的危險。時至今日,還是有很多人非常害怕蛇和蜘蛛,但幾乎沒什麼害怕電線插座或騎摩托車,然而一搬來說,後面這兩件事的風險更高。
- 人的行為裡面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習慣,就是「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也就是規避損失的傾向。理性的看法認為,人們對賺十元的喜悅與損失十元的嫌惡,程度應該是一樣的,情緒上的好惡也應該是對稱的。但其實不然。
- 談到人類的行為和決策過程,理性並非最終的答案,而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本能大腦的行動,常會取代理智。
- 一項1980年代由心理學家萊貝特的實驗顯示:具有意識的決定,發生在受試者的大腦已經開始運作要去按鈕之後;至少在這個實驗裡,控制行動的並不是大腦的意識。
- 普林斯頓的心理學家卡奈曼認為我們的心智運作其實包含了「兩套系統」:理性心智與本能心智,當中有兩大重要原則:第一、我們並非理性的計算機,而是精明的賭徒;第二、我們是有適應力的機會主義者。
- 在各種類型的金融市場裡,極端變動出現的機率遠比常態分布預期「應該」出現的機率,高了很多(厚尾現象)。
- 在一九一九年,一群經濟學家研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單日市場價格變動最大的五十次,發現其中很多都發生在沒什麼重大新聞的日子。
- 如果真的有人能不勞而獲,就會吸引更多的人進來,但每進來一個人,就帶進一些新的策略,就會有效地把這些少量的可預測性「吃掉」。
- 讓暴動開始形成的事件,不一定也是使暴動繼續下去的事件,或決定最後規模的事件。
- 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格雷瑟等人研究顯示:犯罪率隨地域不同之差異性,比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性大得多了。一些輕微的罪行,如偷東西或偷車,特別有引誘犯罪的效果,比較嚴重的犯罪像強暴、潛入住宅和搶劫,引誘的力量就小很多;至於縱火和謀殺這類重罪,引誘犯罪的力量最小。
- 事情發生的一些別的因素也發揮了功效,例如正向回饋,對這些大老闆來說,和別人一起行動,不但心理上有安全感,實質上也有其正當性,因為其他人的投入,會使這個區域更有吸引力。
- 有關「磁場改變」的科學實驗顯示:很古怪的,有時是一小團原子突然翻過來,有時是一大團原子翻過來,而並不是大家一個一個逐漸轉過來,除此之外,原子全體變成朝上的時間,比起原子間沒有互相影響要快很多。改變的速度加快了。
- 當一個人對別人的影響力很強的時候,社會轉變的速度不僅是很快而已,甚至根本就是突然的。
- 模型的模擬結果完全符合(冪次法則模型,厚尾現象),因為拍手的現象幾乎完全由模仿行為掌控;大家的目標都是一樣的,別人拍手時自己也拍手,別人停下來自己就停下來。但是這就意味了,如果你把拍手數據(可以從各種音樂會錄下來),拿來和出生率以及行動電話普及率的資料比較,把它們在時間尺度上的自然差異,以及一些不重要的細節修正一下,你會發現,這三種現象恰好落在同樣的數學曲線上。
- 我們的社會生活,我們所做的一些重大決定,例如要不要生小孩,要找什麼樣的工作等等,搞不好都接受到某種社會力量的影響,而這種力量,和掌控我們再音樂會結束時該怎麼拍手的力量,在形式及影響力上居然相同。
- 當我們要解釋任何事情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重要的細節而忽略那些不重要的。
- 哲學家霍弗曾經提過:「人們可以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時,他們通常會互相模仿…賦予個體無限自由的社會,往往會到達一種令人納悶的酷似性。」
- 「人應該是朋友的朋友,以禮物回報禮物。
- 對別人的微笑答以微笑,而以戲言(原譯:謊言)對付別人的欺瞞。」
- —「埃達」(Edda),十三世紀的古冰島文學作品(引自「隱藏的邏輯」)
- 唯一能和這場可怕海嘯的破壞力相抗衡的,就是那些倖存者的意志與堅強。
- 人類最高貴的情操之一,就是自我犧牲的能力。
- 如果用八百個人的一生的加總,來代表五萬年的人類史,在這八百人當中,前面六百五十人都居住在洞穴或更糟糕的居所裡;只有最後那七十人,有真正可以和別人有效溝通的方法;只有最後六個人會看到印刷出來的字,真正有方法測出冷熱,只有最後四人可以準確測出時間;只有最後兩個人用過電動馬達;而構成今日世界大部分物品,只出現在第八百個人的有生之年。
- 在強烈民族主義、種族仇恨、文化仇恨的根源裡,潛藏著一個人類社會的弔詭:那些把我們分開的力量,正式幫助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 這些在開始的時候沒有什麼意義的記號,最後會承載真實的意義。
- 如果石油、瓦斯或電力的供應系統突然瓦解,我們只好生火取暖;同樣的道理,如果那些支撐人們和平相處的高等社會機制突然崩潰,人們只好憑藉比較原始、未開化的特徵。
- 在人類歷史上,有些人確實能掌握到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個人多麼有力量、才幹或智慧,而是因為他們成功地操縱了社會形勢。
- 重要的模式很少是受幾千個因素影響的,而是通常只有少數幾個關鍵的因素。基於這個原因,科學不需要那種包含所有細節的、宏偉的精準模型。
- 美國牧師雷伊:「一般人可以分成兩類:認為科學是無所不能的人,以及害怕科學將會無所不能的人。」
- 本世紀初,物理學家布修和梅扎赫用電腦模擬研究:交易行為會使財富的分配趨向更平均。非常有錢的人可能到處旅行、置產、消耗許多物資,而這些行為都使得財富流向別人;窮人消費能力很低,不會有多少財富從他們手上流出去。整體而言,人際間因交易造成的金錢流動,有消弭貧富不均的傾向。然而,這股力量的作用顯然比不上另一股相反的力量。雖然模型中每個人有完全相同的投資技巧,但後來他們發現,單單憑運氣,就會使得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錢,於是這些人會有更多的財富可以投資,就有機會得到更多的錢。
- 財富分配的數學分布,還是完全符合我們在現實世界裡看到的冪次法則。
- 有一種完全自然的過程,會把大部分的財富推到少數人的手裡去,而且這裡面完全沒有任何權力或陰謀的勾結。這個例子也顯示出,不管人們之間的聰明才智分配如何,你都會看到極大的貧富差距:即使所有的人創造財富的本事都是一樣的,仍然會出現貧富不均的現象。
- 河流的某種水量和帶有這樣水量和的河流數目、樹枝、雲彩、材料表面的裂痕、網際網路流量的起伏、免疫系統的反應、地震、森林火災都可以用冪次法則來描述!
- 一百多年來,物理學家基本上一直專注於處於「平衡」的系統;事實上,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普通物質,從金屬到液晶,從半導體到超流體,它們的性質幾乎都可以用平衡理論來描述,而很多更「奇特」的物理學應用,例如量子運算,情形也差不多。與此呈現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浮現岀冪次法則的系統,顯然不是處於平衡的,例如地殼或是網際網路,它們一直不斷演變,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不變的狀態。
- 為什麼支配了企業外部的自由市場規則,管不到企業內部?熱中於自由市場機制的人喜歡宣揚,自由市場經濟的力量勝過共產國家的中央控制「計畫經濟」,但弔詭的是,正如加州大學經濟學家瓦里安指出的:「如果仔細檢視,資本主義的基本單位其實很像是中央計畫。」
- 任何複雜的現象,都植根於簡單性,連人的世界也不例外。
- 公司之所以成長,是因為大家合作能夠帶來利益,但是公司的成功卻為日後的偷懶者設好舞台,而偷懶的行為會逐漸破壞公司賴以成功的合作精神。最終的結果並不是某種平衡狀態,而是一種永無休止的輪轉:辛勤工作者成立新公司,這些公司變大、變老之後,最後又會受到偷懶的搭便車行為腐蝕,嘗到苦果。
- 德國劇作家萊辛一七七八年:「人之所以有價值,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真理,或認為自己代表多少真理,而是在於它為了追求真理所做的努力。因為真正讓人的力量向外延伸的,不是靠擁有真理,而是靠探究真理,單靠這一點,人就可以漸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