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牧羊犬的撇步學習如何移動大量人潮

昱夫
・2014/09/02 ・870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39 ・八年級

太陽化學運 From Wikimedia Commons.
太陽花學運 CC: Wikimedia Commons.

還記得今年學運數十萬的人潮嗎?或是每到跨年群眾聚集在101附近仰望煙火的情景?這些聚集人潮的活動往往面臨的一項大挑戰,就是如何有效引導參與民眾方向,避免交通混亂(不論是在活動前、活動中或活動後都極度需要這樣的技術)。而這個答案,或許可以問問牧羊犬!科學家分析了牧羊犬趕羊的行動模式,歸納出移動群體的兩大撇步。

過去,我們對於一隻牧羊犬如何管理驅趕ㄧ大群羊,並沒有太多深入的了解,其行動模式也從未被分析過;幾天前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發表的研究,科學家們第一次使用了GPS來記錄牧羊犬與羊群彼此追逐、趕羊過程的移動路徑,並透過模擬解析,建構出一套牧羊的數學模型

Credit: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Credit: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結果顯示,牧羊犬的行為可以拆解成兩種簡單的模式:1. 當羊群分散時將牠們聚集 2. 當羊群聚集後把牠們驅趕至目標方向。站在牧羊犬的角度,當牠觀察到羊群間的空隙逐漸擴大,牠便會向空隙外側跑動,重新將羊群聚集;羊群足夠密集後,牧羊犬轉而從後方推趕羊群往目標前進。單單這樣簡單的行動模式,便足以在理論上讓一個人引導超過100人的群眾移動!

不過本篇的作者之一Andrew King也表示,目前的理論應用到現實上,可能仍無法達到那麼高的效果,當群體數目超過50以上,還是需要多個指揮者角色來執行路線引導,方能維持好的效能。

這套理論若將來發展得更完善(對牧羊犬行為分析得更加完善),將有助於舉辦大型活動的人群動線控制、清潔環境、家禽管理⋯⋯或許有ㄧ天,我們還能設計出機器人代替牧羊犬趕羊,甚至用來管理交通呢!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 Daniel Strömbom, Richard P. Mann, Alan M. Wilson, Stephen Hailes, A. Jennifer Morton, David J. T. Sumpter and Andrew J. King, Solving the shepherding problem: heuristics for herding autonomous, interacting agent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published 27th August 2014, dx.doi.org/10.1098/rsif.2014.0719

參考資料:

  1. Sheepdogs use just two simple rules to round up large herds of sheep [PHYS.ORG, August 26, 2014]
文章難易度
昱夫
5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PanSci實習編輯~目前就讀台大化學所,研究電子與質子傳遞機制。微~蚊氫,在宅宅的實驗室生活中偶爾打點桌球,有時會在走廊上唱歌,最愛929。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只有女生需要?「子宮頸癌疫苗」不論性別都要打!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11/21 ・252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男生也要打子宮頸癌疫苗?

你知道嗎?其實子宮頸癌疫苗應該被正名為「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 疫苗)」,因為並不是只有子宮的人才要打!在過去的研究報告中,女性的子宮頸上皮細胞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 )的高危險型別(會致癌的型別如16、18型)後,受到病毒蛋白的作用而使正常健康的子宮頸細胞會出現癌前病變,之後就有極高可能變為子宮頸癌 1,因此在這樣的認知基礎與方便宣傳下,HPV 疫苗漸漸被以「子宮頸癌疫苗」代稱,但這反而讓大眾形成「只有女性需要施打」的迷思。其實,男性也該依醫囑施打 HPV 疫苗唷!

為什麼男生也會感染 HPV?病毒感染症狀、傳播方式?

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簡稱 HPV)是一種 DNA 病毒,目前已有兩百多種型別被發現,雖然被稱為「乳突」病毒,但實際上跟乳頭沒關係,千萬不要混淆了。是因為感染 HPV 病毒的病患,會造成感染部位的表皮細胞增生,在臨床病理切片下看起來像是鐘乳石般突起而有這樣的命名 3。大多數 HPV 類型會感染皮膚上皮細胞,並引起常見的皮膚疣,約有 40 種型別會感染黏膜上皮細胞。

除了上述 HPV 16、18 型會引起侵襲性子宮頸癌與其他男女生殖部位癌症外,若感染 HPV 6、11型人類乳突病毒可能會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但由於致癌機率相對小,被分類為低危險型別 2, 7

依照感染部位的不同(黏膜與非黏膜部位),與感染的 HPV 類型而有不同的病徵或病變。 圖/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

HPV 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經由性行為的接觸傳染,極少數是經由母嬰垂直感染 (子宮內 HPV 可能是經由精液由下生殖道上升感染,或嬰兒出生時產道直接接觸感染)。在性行為過程中,病毒會透過接觸皮膚、黏膜或體液而感染。

有時,若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 HPV 的物品,也可能造成 HPV 感染。根據統計資料,不論男女生,每個人一生中約有 5-8 成的機會感染到 HPV。儘管大多數感染 HPV 的情況,是無症狀且可透過身體的免疫系統而自行消退,但若是持續感染的情況,則會發展為肛門生殖器疣、癌前病變以及子宮頸癌、肛門生殖器癌或頭頸部位癌症。因此,如果是伴侶的性經驗較複雜、自身有長期免疫力低落等情況,都可能增加 HPV 的感染風險。

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男性感染 HPV

過去許多有關 HPV 的研究,皆主要探討「如何預防女性因感染 HPV 而罹患子宮頸癌」,但 2023 年 9 月國際頂尖期刊 Lancet 系列的 Lancet Global Health 中發表的論文帶來了新的視角。

研究團隊回顧 1995 年到至 2022 年間發表的 65 份研究報告中,評估一般男性族群生殖器 HPV 感染的盛行率,發現在 15 歲以上的男性中,每3名就有1名感染至少一種 HPV 類型,每 5 名就有 1 名感染一種或多種高致癌型別的 HPV,導致男性罹患生殖器疣以及口腔癌、陰莖癌和肛門癌等疾病。研究團隊認為不管是在哪個年齡層的男性,又或特別是性行為較活躍的男性,其生殖器官就是「 HPV 病毒重要的儲存庫」4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針對研究內容表示:「男性生殖器 HPV 感染盛行率的全球研究證實了 HPV 感染的廣泛性。高危險 HPV 類型的感染可導致男性頭頸部位的癌症(如口腔癌、口咽癌)、陰莖癌和肛門癌。我們必須繼續尋找機會預防 HPV 感染,並降低男性和女性 HPV 相關疾病的發生率 5。」

另外,根據台灣2020癌症登記資料中,頭頸癌是台灣男性發生率第3名的癌症,而在頭頸癌中的口咽癌,被發現有 30% 是與 HPV 感染相關 6。從這樣的數據資料來看,若要全面性預防 HPV,更需要兩性一起施打疫苗。

男性也會感染 HPV 病毒。圖/wikimedia

全球跟進,台灣不可置身事外。世界男性的施打情況為何?

全世界已有 126 個國家將 HPV 疫苗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其中已有 58 個國家提供男女共同施打 HPV 疫苗,其中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澳洲等國家。以美國為例,從 2019 年統計的 HPV 疫苗覆蓋率來看,男性中約有 69.8% 的人至少接種過 1 劑 HPV 疫苗 7

反觀台灣目前只提供國中「女生」公費接種 HPV 疫苗,雖然已經有地方政府自行編列預算讓轄區內國中「男生」同樣享有公費接種疫苗服務,但以台灣現階段的公衛政策而言,還是將 HPV 疫苗接種的主要目標放在 9 至 14 歲、未開始有性行為的女生上,不只未跟上國際趨勢,兩性健康平權也尚有努力空間。

HPV 疫苗種類及補助

國內目前提供三種為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 HPV 疫苗,不論施打哪一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的第 16 型及第 18 型所引起的高致癌風險,保護力約 8 年,分別為下列種類 9, 10

種類保蓓 Cervarix(二價)嘉喜 Gardasil 4(四價)嘉喜 Gardasil 9(九價)
適用對象9-14 歲女性 (2 劑)
15 歲以上女性 (3 劑)
9-13 歲女性 (2劑)
14-45 歲女性 (3劑)
9-26 歲男性 (3劑)
9-14 歲男女性 (2 劑)
15-45 歲男女性 (3 劑)
預防型別16、18 型6、11、16、18 型6、11、16、18、31、33、45、52、58 型
價位每劑疫苗市價約 3000-7000 元
*補助:國民健康署自 107 年 12 月底開始,全面推動國中女生免費接種 HPV 疫苗服務。
表格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衛福部健康署

參考資料

  1.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99#list0 國民健康署
  2.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2881 康健網站
  3. https://www.syh.mohw.gov.tw/?aid=626&pid=112&page_name=detail&iid=384 新營醫院
  4. https://www.who.int/news/item/01-09-2023-one-in-three-men-worldwide-are-infected-with-genital-human-papillomavirus WHO文章
  5.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lo/article/PIIS2214-109X(23)00305-4/fulltext Lancet Global Health期刊論文
  6.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9280241.aspx 新聞
  7. https://www.cdc.gov/vaccines/pubs/pinkbook/hpv.html 美國CDC
  8. https://www.who.int/news/item/20-12-2022-WHO-updates-recommendations-on-HPV-vaccination-schedule WHO指引
  9.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752&pid=11889 國民健康署
  10. https://health.gov.taipei/cp.aspx?n=239A1E89D0295C00&s=437A8C567509EB04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文章難易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84 篇文章 ・ 29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狗狗的IQ測驗
Gene Ng_96
・2016/06/24 ・64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453 ・五年級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 Rosalind Arden 和愛丁堡大學的 Mark James Adams,設計出了 IQ 測驗來量化狗的 IQ。他們針對 68 隻來自威爾斯農場的邊境牧羊犬進行測試,牠們主要是用於牧場工作,不像寵物犬那麼擅長遊戲和乞討零食。

他們測量了那些邊境牧羊犬的方向感速度遵循指示的能力。實驗包括將食物藏在柵欄後,讓狗狗尋找出來,或是端出兩盤份量不一樣的狗食,測試牠們多快能前往份量多的那盤等等,還有遵循人類指示的反應等等。他們發現,狗狗智力運作方式和人類類似,聰明的狗狗在執行一項測驗上表現較佳時,執行其他測驗也一樣更好的表現,就和人類相似。

0222
正在進行測驗的邊境牧羊犬。圖/Dr Angela Driscoll

他們希望藉由這些測驗,研究智力和健康以及壽命間的關係。有研究顯示較聰明的人壽命較長,但人類受抽菸、喝酒和社經地位等生活習慣因素影響,無法準確研究出健康和智力之間的關係,他們希望能夠利用不會抽菸、飲酒和嗑藥還有教育及社經差異的動物,來瞭解健康與智力間的真實關係。

另外,這個IQ測驗也可能可以用來研究狗的失智症。狗是少數有失智症症狀的動物,這可能有助瞭解人類的失智症成見或用於研發療法。

 

原學術論文:

  • Rosalind Arden, Mark James Adams. A general intelligence factor in dogs. Intelligence, 2016; 55: 79 DOI: 10.1016/j.intell.2016.01.008

參考資料:

  1. Sheena McKenzie. Scientists create IQ test for dogs… and it could help humans too. CNN. February 8, 2016.
  2.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LSE). “Mensa mutts? Dog IQ tests reveal canine ‘general intelligence’”. ScienceDaily, 7 February 2016.

本文原出自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Gene Ng_96
295 篇文章 ・ 28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牧羊犬的撇步學習如何移動大量人潮
昱夫
・2014/09/02 ・870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39 ・八年級

太陽化學運 From Wikimedia Commons.
太陽花學運 CC: Wikimedia Commons.

還記得今年學運數十萬的人潮嗎?或是每到跨年群眾聚集在101附近仰望煙火的情景?這些聚集人潮的活動往往面臨的一項大挑戰,就是如何有效引導參與民眾方向,避免交通混亂(不論是在活動前、活動中或活動後都極度需要這樣的技術)。而這個答案,或許可以問問牧羊犬!科學家分析了牧羊犬趕羊的行動模式,歸納出移動群體的兩大撇步。

過去,我們對於一隻牧羊犬如何管理驅趕ㄧ大群羊,並沒有太多深入的了解,其行動模式也從未被分析過;幾天前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發表的研究,科學家們第一次使用了GPS來記錄牧羊犬與羊群彼此追逐、趕羊過程的移動路徑,並透過模擬解析,建構出一套牧羊的數學模型

Credit: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Credit: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結果顯示,牧羊犬的行為可以拆解成兩種簡單的模式:1. 當羊群分散時將牠們聚集 2. 當羊群聚集後把牠們驅趕至目標方向。站在牧羊犬的角度,當牠觀察到羊群間的空隙逐漸擴大,牠便會向空隙外側跑動,重新將羊群聚集;羊群足夠密集後,牧羊犬轉而從後方推趕羊群往目標前進。單單這樣簡單的行動模式,便足以在理論上讓一個人引導超過100人的群眾移動!

不過本篇的作者之一Andrew King也表示,目前的理論應用到現實上,可能仍無法達到那麼高的效果,當群體數目超過50以上,還是需要多個指揮者角色來執行路線引導,方能維持好的效能。

這套理論若將來發展得更完善(對牧羊犬行為分析得更加完善),將有助於舉辦大型活動的人群動線控制、清潔環境、家禽管理⋯⋯或許有ㄧ天,我們還能設計出機器人代替牧羊犬趕羊,甚至用來管理交通呢!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 Daniel Strömbom, Richard P. Mann, Alan M. Wilson, Stephen Hailes, A. Jennifer Morton, David J. T. Sumpter and Andrew J. King, Solving the shepherding problem: heuristics for herding autonomous, interacting agent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published 27th August 2014, dx.doi.org/10.1098/rsif.2014.0719

參考資料:

  1. Sheepdogs use just two simple rules to round up large herds of sheep [PHYS.ORG, August 26, 2014]
文章難易度
昱夫
5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PanSci實習編輯~目前就讀台大化學所,研究電子與質子傳遞機制。微~蚊氫,在宅宅的實驗室生活中偶爾打點桌球,有時會在走廊上唱歌,最愛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