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0

文字

分享

1
4
0

重力會說話

Write Science
・2013/08/14 ・4615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36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影《星際大戰》中的歐比王講過一句可能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台詞,形容原力是「由所有生物創造的能量場,它環繞在我們周圍、滲透進我們體內,而且凝聚了整個星系。」這句話很快就在流行文化中流傳開來,因為大家發現歐比王說的一定是萬用膠帶!畢竟萬用膠帶也有光亮面和黑暗面,還可以把東西黏捆聚集在一起……

歐比王解釋原力的著名台詞 (出自電影《星際大戰》)。
歐比王解釋原力的著名台詞 (出自電影《星際大戰》)。

但是身為宇宙的一份子,頭腦機靈的你可能會對歐比王這番話感到好奇,進而提出疑問:「到底是什麼讓星系凝聚在一起?」事實證明,宇宙結構中確實有一股無所不在的力量,而這股力量的存在,也正代表宇宙的結構本身,我們稱之為「重力」。

許多人都聽過自然界存在四種基本力的概念,這四種基本力分別是:重力、電磁力、弱核力以及色力 (我們在實驗中偵測到從原子核中「滲漏」出來的微弱色力,就是「強核力」)。那為什麼原力指的是重力,而不是其他的力?

自然界中的四種基本力是宇宙大爆炸之後,在宇宙冷卻、擴張時出現的。
自然界中的四種基本力是宇宙大爆炸之後,在宇宙冷卻、擴張時出現的。

一種力若要填滿宇宙,必須是長程力──畢竟宇宙可是個很大的空間!弱核力和色力是短程力,這兩種力可以在極小的距離下、原子核內以及組成原子核的核粒子中,產生非常強烈的作用。電磁力雖然是長程力,但它是作用於存在帶電粒子的情況下;帶電粒子分為兩種,也就是帶正電 (+) 與帶負電 (-)。要分別製造出正電荷和負電荷,或者在特定位置製造出強烈的電磁力,都不是什麼難事 (閃電就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例子);但是原則上,宇宙是呈現電中性的──相反的電荷會互相吸引,很快就會達到中和、相互抵銷,也就不會剩下自由電荷。重力同樣是長程力,但它的「電荷」只有一種,我們稱之為「質量」。質量不會是負的,所以沒有什麼能阻擋或是抵銷重力,而且重力能作用於非常廣闊的距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說有什麼力產生的作用能夠擴及整個宇宙,那就非重力莫屬了,雖然重力微弱得不得了。喔喔喔,我看到你現在臉上寫滿了懷疑!我前一秒才說重力可以凝聚整個星系,下一秒又說它微弱得不得了,到底是想怎樣?

我拼盡了吃奶的力氣想把蘋果掰成兩半!
我拼盡了吃奶的力氣想把蘋果掰成兩半!

我要說的是,重力和自然界中其他的力相比之下很弱。關於這一點,你在自家廚房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做實驗證明。請把一顆蘋果拿起來看看,是什麼維繫住蘋果的結構?讓蘋果結構得以維繫的,大部分是存在於分子之間的分子間力,而這種力屬於自然界中的電磁力。現在,請你試試看徒手將蘋果分成兩半。不太容易對吧?

現在呢,請站起來,然後往上跳,你能跳多高?就算跳不了多高也沒關係,請想想:你是可以暫時克服重力的。這只需要一點點化學能量就能做到了,即使是你中午啃的那些生菜 (或是那顆蘋果),也足夠讓你克服整個地球的引力!所以,重力是很微弱的 (而你強壯的很)。

喝點氣泡飲料就可以讓我有足夠的能量克服整個地球的引力!
喝點氣泡飲料就可以讓我有足夠的能量克服整個地球的引力!

這些一本正經的論證,都是在闡述大自然的基本性質,雖然是很有趣的問題,不過你可能抓破頭也還是想不明白,瞭解這種知識到底有什麼用?第一個廣為人知的重力定律,就是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 在 1687 年提出的牛頓重力說。這個學說幾乎是立刻就被科學家用來解釋天體的運動,但是基本上,世人照常度日,渾然不覺這是多麼驚人的成就。直到 270 年後,牛頓重力說才終於實際應用於人類建造或使用的事物上:1957 年,蘇聯發射了史普尼克號 (Sputnik),這需要深入研究軌道動力學才能實現,而軌道動力學就是從牛頓重力說衍生而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在 1915 年寫出了現代物理學描述重力的理論,也就是廣義相對論,情況亦十分類似。當時,廣義相對論馬上就被應用於天體物理學 (對這個學科的研究風潮當時才剛興起沒多久),但直到二十世紀晚期,才真正開始有人將廣義相對論實際應用在人類事務上。就讓我來講幾個故事,告訴你重力或者廣義相對論是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是「GRACE」。現在社會大眾所關注的,多半是關於地球氣候變遷的爭議和討論,但大多數的科學家仍然進行著他們最擅長的事情──埋首工作、收集數據、然後找出數據所代表的意涵。對於氣候研究來說,地球的水文循環別具意義。水和地球上同等質量的其他物質相較,在熱力學上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因為水可以極為有效地冷卻或加熱,這也就是為什麼夏天你會拿水來降溫,冬天又用水取暖!水的移動,不論是在地表、海洋、雲層、河川還是大氣層中,都對全球氣候有巨大的影響。但是水圈的範圍畢竟太廣大了,如果要監測地球的水位,還有全球湖泊、河川和海洋中的水流,我們不可能透過到處裝設感測器來達成。所以,我們要如何瞭解地球上的水,還有水的移動與變化呢?答案就是:靠重力。

(左) 衛星大地測量可以監測衛星軌道,藉此瞭解重力的根本來源。(左) GRACE 大地測量系統會使用兩個衛星,衛星之間透過微波鏈路彼此追蹤。
(左) 衛星大地測量可以監測衛星軌道,藉此瞭解重力的根本來源。(左) GRACE 大地測量系統會使用兩個衛星,衛星之間透過微波鏈路彼此追蹤。

衛星大地測量可以精準地測量地球的重力場。當衛星在地球上空飛行時,衛星下方的質量變化會使得重力的強度改變,進而使得衛星軌道的軌跡改變。我們觀察軌道就可以瞭解重力 (還有製造出重力的質量) 是如何改變的!在 2002 年,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啟動了一個稱為「GRAC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意即「重力回溯與氣候實驗」) 的任務,內容是讓兩個相距大約 220 公里飛行的衛星透過微波信號監測彼此的軌道。GRACE 在五年多期間持續監測地球的重力場,並且觀察出重力場是如何隨著地球上的水和冰層移動而變化。下面就有一個例子,這張圖表顯示出亞馬遜盆地的重力會隨著雨季來臨和結束而增減。其他類似的觀察結果也說明了地球上的冰層正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北極圈和南極圈。

GRACE 大地測量系統十分敏銳,能夠偵測到亞馬遜盆地的重力會隨著雨季來臨和結束而改變。
GRACE 大地測量系統十分敏銳,能夠偵測到亞馬遜盆地的重力會隨著雨季來臨和結束而改變。

phonegps第二個故事是 GPS。重力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應用方式,或許就是全球定位系統了。在 GPS 轉為運用於飛機和車輛的導航之後,接著又出現內建 GPS 的智慧型手機,從此掀起一股定位服務的熱潮;透過定位服務,你可以找尋朋友、當地的餐廳和租書店,也能在陌生城市裡找到演唱會的會場。

基本上,GPS 是透過三角測量運作的。衛星會送出定時信號,由你的智慧型手機或是 GPS 導航裝置接收。衛星每次發送的信號都會與其他衛星的信號同步,也就是說,如果你和兩顆衛星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固定,你會接收到兩邊發出的相同定時信號 (就像使用耳機一樣,左右兩邊的音訊是同步的,所以你的雙耳會同時聽到歌曲中正確對應的部分!)。如果你比較靠近某顆衛星,那麼你從這顆衛星接收到定時信號的時間會比其他較遠的衛星更早 (就像是在運動場上看田徑比賽,賽跑選手會比你先聽到起跑槍響,因為他們的位置比較接近)。導航裝置會將你的當地時間跟從衛星接收到的時間做比較,藉此判斷你和各個衛星之間的距離。由於已經掌握各個衛星的位置,導航裝置就可以計算出你的位置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S 會比較從不同衛星接收到的時間,透過三角測量算出你的位置。
GPS 會比較從不同衛星接收到的時間,透過三角測量算出你的位置。

衛星定時信號必須經過修正,所運用的就是廣義相對論。為什麼呢?因為在地球的重力場中,衛星所在的位置比你高得多,而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鐘在衛星上行走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有多不一樣呢?廣義相對論對時鐘時間的修正,在一天內大約是 38 微秒──也就是百萬分之38秒!你可能會想:「可是這差別很小嘛!」沒錯,差別確實是很小,但是 GPS 的運作,是根據光在一定時間內所行進的距離。在 38 微秒內,光行進的距離是 11.4 公里 (約 7 英里)!當你想找一家壽司店,或是要找你家小孩接下來要比賽的足球場,11 公里可是一段漫漫長路!

ein_1920第三個故事是關於重力波,這是最後一個故事了,但我要講的不是重力的實際運用,而是關於我們人類利用重力揭開宇宙奧秘的夢想。1918 年,愛因斯坦在探索廣義相對論的意義時,發現一種重力輻射的存在;這種帶有能量的重力是從星體或星系發出,朝著遙遠的宇宙邊際輻射出去。愛因斯坦計算了這種輻射的強度,很快就認定要進行實驗測量就算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會是極度困難的。

不過快轉畫面回到現在,我們可以運用的科技已經完全超出愛因斯坦的想像了──我們有精確度極高的高功率雷射、可準確定位地球上任何物體的 GPS 定位系統、每秒能進行幾億個運算作業的高效能電腦,此外還有遍佈全球的網路,即使跨海傳遞資訊,也像你對著走廊上的同事大喊一樣容易;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眾多的科學家,他們不但經過良好訓練,更精通揭開自然奧秘的方法,這就是地球栽培出來最優秀的人才。綜合以上各種利器,我們就有能力將愛因斯坦渴盼的夢想化作現實,測量那股來自宇宙遙遠彼端、籠罩地球的微弱重力回波。

對於重力輻射的探討歷時將近一個世紀,集大成的是一台壯觀宏偉的機器,稱為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 (LIGO,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新一代的天文學者,也就是所謂的「重力波天文學家」,會以雷射照射這台機器長達 4 公里的雙臂,希望藉此探測到中子星和黑洞趨向塌縮的螺旋之舞,還有年輕的脈衝星不斷自旋直到終於化為宇宙星塵期間發出的低吟;如果夠幸運的話,或許還能探測到恆星死亡時產生激烈的超新星爆炸,在這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原子,包括組成我們的大部分原子在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位於美國路易西安納州利文斯頓 (Livingston) 的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在華盛頓漢福頓 (Hanford),還有另一座與它成對的天文台。
位於美國路易西安納州利文斯頓 (Livingston) 的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在華盛頓漢福頓 (Hanford),還有另一座與它成對的天文台。

重力波天文學讓我們能以全新的角度,重新探究我們的起源和地球在宇宙中的定位,再一次盡情發揮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那無窮無盡、永不饜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雖然人類的想像力帶來了這樣的創舉,但是,這真的能有什麼實際的成果嗎?成果或許並非顯而易見,因為進行這項實驗的最初動機,並不是為了要有什麼實用成果;然而,從曼哈頓計畫 (Manhattan Projec)、阿波羅太空船到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這些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結晶,終究會為人類帶來福祉。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的科技,已經讓許多研究有所拓展,像是光學和雷射技術、環境監測以及電腦網路連線能力。但是要在你家客廳看到這項科技帶來的改變,恐怕還要等上 7 年、70 年,甚至是 270 年。

重力的科學發展向來如此,要花多少時間,就看我們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如何突破舊思維、發揮創造力了!

作者:Shane L. Larson

翻譯:Ankh Huang 黃于薇,現為兼職譯者(ankhmeow@gmail.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Write Science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Write Science
1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practice the craft of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deas.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揭密突破製程極限的關鍵技術——原子層沉積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8/30 ・340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由 ASM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我們能精準打造出每一面牆只有原子厚度的房子嗎?在半導體的世界,我們做到了!

如果將半導體製程比喻為蓋房子,「薄膜製程」就像是在晶片上堆砌層層疊疊的磚塊,透過「微影製程」映照出房間布局 — 也就是電路,再經過蝕刻步驟雕出一格格的房間 — 電晶體,最終形成我們熟悉的晶片。為了打造出效能更強大的晶片,我們必須在晶片這棟「房子」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塞進更多如同「房間」的電晶體。

因此,半導體產業內的各家大廠不斷拿出壓箱寶,一下發展環繞式閘極、3D封裝等新設計。一下引入極紫外曝光機,來刻出更微小的電路。但別忘記,要做出這些複雜的設計,你都要先有好的基底,也就是要先能在晶圓上沉積出一層層只有數層原子厚度的材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這道薄膜製程成了電晶體微縮的一大關鍵。原子是物質組成的基本單位,直徑約0.1奈米,等於一根頭髮一百萬分之一的寬度。我們該怎麼精準地做出最薄只有原子厚度,而且還要長得非常均勻的薄膜,例如說3奈米就必須是3奈米,不能多也不能少?

這唯一的方法就是原子層沉積技術(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

蓋房子的第一步是什麼?沒錯,就是畫設計圖。只不過,在半導體的世界裡,我們不需要大興土木,就能將複雜的電路設計圖直接印到晶圓沉積的材料上,形成錯綜複雜的電路 — 這就是晶片製造的最重要的一環「微影製程」。

首先,工程師會在晶圓上製造二氧化矽或氮化矽絕緣層,進行第一次沉積,放上我們想要的材料。接著,為了在這層材料上雕出我們想要的電路圖案,會再塗上光阻劑,並且透過「曝光」,讓光阻劑只留下我們要的圖案。一次的循環完成後,就會換個材料,重複沉積、曝光、蝕刻的流程,這就像蓋房子一樣,由下而上,蓋出每個樓層,最後建成摩天大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薄膜沉積是關鍵第一步,基底的品質決定晶片的穩定性。但你知道嗎?不只是堆砌磚塊有很多種方式,薄膜沉積也有多樣化的選擇!在「薄膜製程」中,材料學家開發了許多種選擇來處理這項任務。薄膜製程大致可分為物理和化學兩類,物理的薄膜製程包括蒸鍍、濺鍍、離子鍍、物理氣相沉積、脈衝雷射沉積、分子束磊晶等方式。化學的薄膜製程包括化學氣相沉積、化學液相沉積等方式。不同材料和溫度條件會選擇不同的方法。

二氧化矽、碳化矽、氮化矽這些半導體材料,特別適合使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的過程也不難,氫氣、氬氣這些用來攜帶原料的「載氣」,會帶著要參與反應的氣體或原料蒸氣進入反應室。當兩種以上的原料在此混和,便會在已被加熱的目標基材上產生化學反應,逐漸在晶圓表面上長出我們的目標材料。

如果我們想增強半導體晶片的工作效能呢?那麼你會需要 CVD 衍生的磊晶(Epitaxy)技術!磊晶的過程就像是在為房子打「地基」,只不過這個地基的每一個「磚塊」只有原子或分子大小。透過磊晶,我們能在矽晶圓上長出一層完美的矽晶體基底層,並確保這兩層矽的晶格大小一致且工整對齊,這樣我們建造出來的摩天大樓就有最穩固、扎實的基礎。磊晶技術的精度也是各公司技術的重點。

雖然 CVD 是我們最常見的薄膜沉積技術,但隨著摩爾定律的推進,發展 3D、複雜結構的電晶體構造,薄膜也開始需要順著結構彎曲,並且追求精度更高、更一致的品質。這時 CVD 就顯得力有未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並不是說 CVD 不能用,實際上,不管是 CVD 還是其他薄膜製程技術,在半導體製程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重點是,隨著更小的半導體節點競爭愈發激烈,電晶體的設計也開始如下圖演變。

圖/Shutterstock

看出來差別了嗎?沒錯,就是構造越變越複雜!這根本是對薄膜沉積技術的一大考驗。

舉例來說,如果要用 CVD 技術在如此複雜的結構上沉積材料,就會出現像是清洗杯子底部時,有些地方沾不太到洗碗精的狀況。如果一口氣加大洗碗精的用量,雖然對杯子來說沒事,但對半導體來說,那些最靠近表層的地方,就會長出明顯比其他地方厚的材料。

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VD 容易在複雜結構出現薄膜厚度不均的問題。圖/ASM

材料學家的思路是,要找到一種方法,讓這層薄膜長到特定厚度時就停止繼續生長,這樣就能確保各處的薄膜厚度均勻。這種方法稱為 ALD,原子層沉積,顧名思義,以原子層為單位進行沉積。其實,ALD 就是 CVD 的改良版,最大的差異在所選用的化學氣體前驅物有著顯著的「自我侷限現象」,讓我們可以精準控制每次都只鋪上一層原子的厚度,並且將一步驟的反應拆為兩步驟。

在 ALD 的第一階段,我們先注入含有 A 成分的前驅物與基板表面反應。在這一步,要確保前驅物只會與基板產生反應,而不會不斷疊加,這樣,形成的薄膜,就絕對只有一層原子的厚度。反應會隨著表面空間的飽和而逐漸停止,這就稱為自我侷限現象。此時,我們可以通入惰性氣體將多餘的前驅物和副產物去除。在第二階段,我們再注入含有 B 成分的化學氣體,與早已附著在基材上的 A 成分反應,合成為我們的目標材料。

透過交替特殊氣體分子注入與多餘氣體分子去除的化學循環反應,將材料一層一層均勻包覆在關鍵零組件表面,每次沉積一個原子層的薄膜,我們就能實現極為精準的表面控制。

你知道 ALD 領域的龍頭廠商是誰嗎?這個隱形冠軍就是 ASM!ASM 是一家擁有 50 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半導體設備製造廠商,自 1968 年,Arthur del Prado 於荷蘭創立 ASM 以來,ASM 一直都致力於推進半導體製程先進技術。2007 年,ASM 的產品 Pulsar ALD 更是成為首個運用在量產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邏輯裝置的沉積設備。至今 ASM 不僅在 ALD 市場佔有超過 55% 的市佔率,也在 PECVD、磊晶等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SM 一直持續在快速成長,現在在北美、歐洲、及亞洲等地都設有技術研發與製造中心,營運據點廣布於全球 15 個地區。ASM 也很看重有「矽島」之稱的台灣市場,目前已在台灣深耕 18 年,於新竹、台中、林口、台南皆設有辦公室,並且在 2023 年於南科設立培訓中心,高雄辦公室也將於今年年底開幕!

當然,ALD 也不是薄膜製程的終點。

ASM 是一家擁有 50 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半導體設備製造廠商。圖/ASM

最後,ASM 即將出席由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主辦的 SEMICON Taiwan 策略材料高峰論壇和人才培育論壇,就在 9 月 5 號的南港展覽館。如果你想掌握半導體產業的最新趨勢,絕對不能錯過!

圖片來源/ASM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4 篇文章 ・ 311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美國將玉米乙醇列入 SAF 前瞻政策,它真的能拯救燃料業的高碳排處境嗎?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06 ・263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美國穀物協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加過「酒精汽油」嗎?

2007 年,從台北的八座加油站開始,民眾可以在特定加油站選加「E3 酒精汽油」。

所謂的 E3,指的是汽油中有百分之 3 改為酒精。如果你在其他國家的加油站看到 E10、E27、E100 等等的標示,則代表不同濃度,最高到百分之百的酒精。例如美國、英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已經開放到 E10,巴西則有 E27 和百分之百酒精的 E100 選項可以選擇。

圖片來源:Hanskeuken / Wikipedia

為什麼要加酒精呢?

單論玉米乙醇來說,碳排放趨近於零。為什麼呢?因為從玉米吸收二氧化碳與水進行光合作、生長、成熟,接著被採收,發酵成為玉米乙醇,最後燃燒成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回到大氣中。這一整趟碳循環與水循環,淨排放都是 0,是個零碳的好燃料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然,我們無法忽略的是燃料運輸、儲藏、以及製造生產設備時產生的碳足跡。即使如此,美國農業部經過評估分析,2017 發表的報告指出,玉米乙醇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比汽油少了 43%。

「玉米乙醇」納入 SAF(永續航空燃料)前瞻性指引的選項之一

航空業占了全球碳排的 2.5%,而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預測,這個數字還會成長,2050 年全球航空碳排放量將會來到 2015 年的兩倍。這也使得以生質原料為首的「永續航空燃料」SAF,開始成為航空業減碳的關鍵,及投資者關注的新興科技。

只要燃料的生產符合永續,都可被歸類為 SAF。目前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規範的 SAF 包含以合成方式製造的合成石蠟煤油 FT-SPK、透過發酵與合成製造的異鏈烷烴 SIP。以及近年討論度很高,以食用油為原料進行氫化的 HEFA,以及酒精航空燃料 ATJ(alcohol-to-jet)。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每種燃料的原料都不相同,因此需要的技術突破也不同。例如 HEFA 是將食用油重新再造成可用的航空燃料,因此製造商會從百萬間餐廳蒐集廢棄食用油,再進行「氫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引擎來說,我們當然也希望用到穩定的油。因此需要氫化來將植物油轉化為如同動物油般的飽和脂肪酸。氫化會打斷雙鍵,以氫原子佔據這些鍵結,讓氫在脂肪酸上「飽和」。此時因為穩定性提高,不易氧化,適合保存並減少對引擎的負擔。

至於酒精加工為酒精航空燃料 ATJ 的流程。乙醇會先進行脫水為乙烯,接著聚合成約 6~16 碳原子長度的長鏈烯烴。最後一樣進行氫化打斷雙鍵,成為長鏈烷烴,性質幾乎與傳統航空燃料一模一樣。

ATJ 和 HEFA 雖然都會經過氫化,但 ATJ 的反應中所需要的氫氣大約只有一半。另外,HEFA 取用的油品來源來自餐廳,雖然是幫助廢油循環使用的好方法,但供應多少比較不穩定。相對的,因為 ATJ 來源是玉米等穀物,通常農地會種植專門的玉米品種進行生質乙醇的生產,因此來源相對穩定。

但不論是哪一種 SAF,都有積極發展的價值。而航空業也不斷有新消息,例如阿聯酋航空在 2023 年也成功讓波音 777 以 100% 的 SAF 燃料完成飛行,締下創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汽車業也需要作出重要改變

根據長年推動低碳交通的國際組織 SLoCaT 分析,在所有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中,航空業佔了其中的 12%,而公路交通則占了 77%。沒錯,航空業雖然佔了全球碳排的 2.5%,但真正最大宗的碳排來源,還是我們的汽車載具。

但是這個新燃料會不會傷害我們的引擎呢?有人擔心,酒精可能會吸收空氣中的水氣,對機械設備造成影響?

其實也不用那麼擔心,畢竟酒精汽油已經不只是使用一、二十年的東西了。美國聯邦政府早在 1978 就透過免除 E10 的汽油燃料稅,來推廣添加百分之 10 酒精的低碳汽油。也就是說,酒精汽油的上路試驗已經快要 50 年。

有那麼多的研究數據在路上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也持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由於 E10 汽油摻雜的比例非常低,和傳統汽油的化學性質差異非常小,這 50 年來的車輛,只要符合國際標準製造,都與 E10 汽油完全相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惑:這些生質酒精的來源原料是否符合永續的精神嗎?

在環保議題裡,這種原本以為是一片好心,最後卻是環境災難的案例還不少。玉米乙醇也一樣有相關規範,例如歐盟在再生能源指令 RED II 明確說明,生質乙醇等生物燃料確實有持續性,但必須符合「永續」的標準,並且因為使用的原料是穀物,因此需要確保不會影響糧食供應。

好消息是,隨著目標變明確,專門生產生質酒精的玉米需求增加,這也帶動品種的改良。在美國,玉米產量連年提高,種植總面積卻緩步下降,避開了與糧爭地的問題。

另外,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也進一步降低收穫與運輸的複雜度,總碳排量也觀察到下降的趨勢,讓低碳汽油真正名實相符。

隨著航空業對永續航空燃料的需求抬頭,低碳汽油等生質燃料或許值得我們再次審視。看看除了鋰電池車、氫能車以外,生質燃料車,是否也是個值得加碼投資的方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4 篇文章 ・ 311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藝術與科學的詩性相遇:《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
PanSci_96
・2024/06/04 ・3873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文由策展人紀柏豪提供

想享受一場同時兼具科技與藝術的饗宴嗎?來《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看看吧!

在當代社會中,藝術的角色正持續演進——它創造了一種新的美學,與社會、科學以及技術變革緊密相連。當社會面臨的挑戰因其複雜性而難以僅靠單一學科解決時,藝術研究因其跨越、融合不同知識領域的能力而具有新的意義。今日,許多創作者和機構採用跨學科方法,將藝術與自然、科學與感性、想像力與現實結合,創造嶄新的經驗、知識和美學。

在藝術與科學這兩個看似迥異的領域中,存在著一個共通的追求——深入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這一追求不僅體現了人類對知識渴望的本能,也反映了我們對於更高層次的自我認知和宇宙認識的探索。藝術家透過創作,探索人類經驗的多樣性和情感的複雜性,用畫筆、雕塑、數位媒介來表達對世界的主觀理解。這種理解可能源於個人感受,也可能反映了廣泛的社會和文化現象。

藝術提供了一種通過感知和情感來接觸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使我們能夠透過個別經驗來抵達普遍的真理。科學則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來探究自然界的法則和現象,尋求對世界的客觀理解。科學方法使我們能夠系統地收集資料、建立理論並驗證假設,從而深化對物理世界的認識。不僅解答了關於自然界的問題,也幫助我們理解了人類自身在這個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

儘管藝術和科學在方法和目的上有所不同,但它們都反映了人類對於更加全面和深刻理解世界的共同願望。藝術讓我們透過感受和想像來擴展對世界的認識,而科學則通過理性和證據來揭示秩序和結構。由國科會指導、國家實驗研究院主辦的《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邀請觀眾一同探索藝術與科學的交會,體驗它們如何共同塑造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感知,並反思這一過程如何豐富我們的文化與知識視野。

展覽單元介紹

宇宙共生 —— 科技與宇宙的多維依存

當你仰望星空,有沒有想過我們與宇宙的關係?「宇宙共生」單元展示了科技如何將人類感性延伸至浩瀚的宇宙空間。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太空探索倡議小組(MIT Media Lab Space Exploration Initiative)帶來了在極端環境下的實地太空模擬,研究生存策略和科技應用。與之並置的《與細菌混了三千年》(3000 Years Among Microbes)則從微生物的角度重新審視太空探索中的殖民語言,帶來全新的太空想像。藝術家利用極端地貌與顯微影像並置,模糊人與微生物的分野,探討共生體概念在星際生態系中的應用。

感官賦能 ——透過科技重塑環境感知

「感官賦能」單元探索藝術家如何通過科技媒介重塑我們對環境的感知。兩位智利藝術家妮可·拉希利耶(Nicole L’Huillier)與派翠西亞·多明格斯(Patricia Domínguez)的《全像乳糜》(Leche Holográfica)是一場冥想式祈願,透過與不同元素的共鳴和諧,讓我們得以在螺旋時空中構想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妮可·拉希利耶與派翠西亞·多明格斯曾透過智利與歐盟的合作,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進行藝術駐村計畫,並在那裡發展她們的作品。CERN 以其在粒子物理學上的重大科研成果而聞名,但即使是最前沿的科學研究,也需要藝術家的啟發。這樣的跨域合作不僅揭示了科學現象的美麗與複雜,更為科學研究注入了新的靈感和視角。藝術家的創意與想像力,能夠以不同於科學的方法來詮釋數據與實驗結果,從而開拓更廣泛的理解和應用。

拉脫維亞藝術家羅莎‧史密特(Rasa Smite)和萊提斯‧史密茨(Raitis Smits)的《深度感知》(Deep Sensing),通過拉脫維亞伊爾本(Irbene) RT-32電波望遠鏡的歷史敘事,象徵性地橋接了技術的過去與現在,探問「為何擁有地球還不足以滿足人類?」該望遠鏡被前蘇聯遺棄,而藝術家們重返此地,探索這個巨大天線在當代的價值。虛擬點雲天線追蹤從太陽到地球的宇宙粒子流動,創造出沉浸式的視覺和聲音景觀,讓觀眾更易於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

羅莎‧史密特和萊提斯‧史密茨是里加RIXC新媒體文化中心的共同創辦人,他們的作品結合科學數據、聲音化和視覺化、人工智慧和擴增實境技術,創造出前瞻性的網絡藝術。他們的作品曾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等地展出,並獲得多項國際獎項。

網絡交織 —— 科技與社會的複雜關係

「網絡交織」單元深入探討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瑪麗莎·莫蘭·賈恩(Marisa Morán Jahn)的《銅色景觀》(Copperscapes)展示了銅在全球化勞動中的角色,揭示了這一自然元素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她的作品以銅色眼睛作為見證,表現出礦區社區所承受的「身體負擔」,並在影片《銅的私處史》中探討礦物經濟的複雜性,突顯採礦活動對身體及地球主權的影響。

瑪麗莎·莫蘭·賈恩是具有厄瓜多和中國血統的藝術家,其作品致力於重新分配權力,展示藝術作為社會實踐的可能性。她的作品曾在歐巴馬時期的白宮、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古根漢美術館等地展出,並獲得聖丹斯電影節和創意資本等獎項。

李紫彤與孫詠怡的《岔經濟》(Forkonomy)利用區塊鏈技術,重新構想財產與國家之間的連結,探討擁有權背後的政治意義。這個藝術與社會運動計畫,通過工作坊和數位契約,探討如何購買或擁有一毫升的南海,並質疑現有的性別勞動分工和所有權制度。

李紫彤是台灣的藝術家兼策展人,作品結合人類學研究與政治行動,曾在國內外多個知名展覽中展出。孫詠怡是出生於香港的藝術家和程式撰寫者,專注於數位基礎設施的文化意義及廣泛權力的不對等問題,作品曾獲得林茲電子藝術節金尼卡獎等多項國際獎項。

印度藝術家艾蒂·桑德爾(Aarti Sunder)的《深海節點故事》(Nodal Narratives of the Deep Sea)將海底電纜這一隱藏基礎設施帶入視野,探討其與現代化項目、資本主義擴張及殖民主義的關聯。她的作品通過繪畫、物件和影片,展示了數據傳輸的路徑及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艾蒂·桑德爾的創作涉及影像、寫作與繪畫,專注於探討科技政治和基礎設施相關議題。她的作品曾在柏林藝術學院、新加坡雙年展、世界文化之家等國際場所展出。

科藝匯聚 —— 跨學科的創新邊界

「科藝匯聚」單元彰顯了藝術與科學共同探索未知領域的力量。國家太空中心的《來自遙遠的訊息》管絃樂曲選粹、麻省理工學院前衛視覺研究中心(CAVS)的歷史檔案,以及臺灣共演化研究隊的「邊界測繪學」年度計畫成果,展示了藝術家與科學家跨域合作的豐富成果和未來潛能。

跨域交流與活動

在展覽期間,策展團隊與台灣致力於促進科學家與藝術家合作的「共演化研究隊」規劃了一系列精彩的跨域交流活動,讓大家能近距離與藝術家、科學家們交流,體驗科技與藝術如何共同作用於當代社會。

活動包括圓桌論壇、藝術家講座和放映會,涵蓋了多個有趣且深入的主題。例如,在「宇宙共生」週末,觀眾可以參與討論極地科學與藝術實踐的圓桌論壇,聆聽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太空探索倡議」的成員分享他們在極端地貌探索的經驗。另一活動是國家太空中心委託製作的管弦樂曲《來自遙遠的訊息》放映會,由作曲家趙菁文進行演前導聆,帶領觀眾進入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

在「網絡交織」週末,藝術家李紫彤與孫詠怡將帶來一場關於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南海議題的討論,這場圓桌論壇將探討技術如何影響社會結構和資源分配。印度藝術家艾蒂·桑德爾則會在線上分享她對於海洋及網路基礎設施的研究與創作,揭示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背後的複雜科技網絡。

「感官賦能」週末將邀請拉脫維亞藝術家羅莎‧史密特和萊提斯‧史密茨現場分享他們的作品《深度感知》,並探討電波望遠鏡的技術敘事,展示如何通過藝術手段使抽象的科學數據變得可以感知。這不僅讓觀眾更易於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也體現了藝術在科學溝通中的重要角色。他們將分享長期研究「自然廣播」的概念,以及每年舉辦「藝術科學節」的經驗。

在「科藝匯聚」週末,觀眾可以參與科學家與藝術家的提案室,直接感受跨領域合作的火花。這些活動將展示跨學科合作如何激發創新,促進我們對世界更深層次的理解。此外,拍攝麻省理工學院前衛視覺研究中心創始人故事的紀錄片將在台灣首映,導演並將與觀眾進行映後座談,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和啟發。

藝術與科學的相互啟發,不僅僅是知識和美學的結合,更是對創新與理解的共同追求。在這個亟需跨學科解決方案的時代,這樣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為我們探索未知領域提供了無限可能。這次展覽通過多樣的跨域交流活動,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並參與其中,進一步體會到藝術與科學融合所帶來的豐富成果和未來潛力。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 | 國際交流展》
  • 日期:2024/5/10 至 2024/8/10
  • 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國定假日休)
  • 地點:科技大樓一樓大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
  • 指導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主辦單位:國家實驗研究院
  • 策展人:紀柏豪
  • 執行單位:融聲創意
  • 協力單位:共演化研究隊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38 篇文章 ・ 2373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