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文字

分享

1
2
0

毛孩自然天性 DNA 大公開:耐吉斯獵食客全肉骨營養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6/09 ・247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耐吉斯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我們都知道選擇吃什麼東西,會影響你的身心健康。但你有沒有想過,你養的寵物沒得選,只能吃你餵的東西,那麼,要怎麼餵才能確保牠們健康呢?本文將介紹兩種全肉骨食法:BARF 和 PMR,以及寵食大廠耐吉斯最新產品獵食客 PREYER,讓您的毛小孩在家也能享受最自然的食物。

全肉骨食法:貓和狗的天然飲食

根據科學家對貓和狗的研究,貓和獅子等近親動物是純粹的全肉骨肉食動物。從牙齒結構、胃酸濃度到腸胃道長度等特徵,都顯示牠們適應了以肉為主的飲食。

狗則是在從灰狼馴化成狗的過程中,漸漸留下能消化如小麥稻米等澱粉的突變。儘管現在的狗具備雜食性,但根據生物學,它們仍被歸類為「食肉目動物」。這或許讓人有些意外,因為大多數人習慣將狗視為雜食動物。

圖/envato

BARF 飲食法:全肉骨的健康餵食

1980 年,澳洲獸醫 Dr. Ian Billinghurst 發現,將生帶骨肉餵給自己生病的狗後,狗的健康有了顯著改善。他因此發明了 BARF 飲食法(Bone And Raw Food/Biologically Appropriate RAW Food),並致力於推廣這種以全肉骨為主的飲食。

BARF 飲食法強調均衡飲食,除了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外,還需要從骨頭、羽毛、毛髮、內臟中獲得必要的營養素。

近年來,BARF 飲食法的概念也在不斷演進和擴展。除了純肉骨的飲食比例,一些 BARF 飼主也進一步注重提供有機食材、草飼牛肉、有機蔬菜等,以確保寵物獲得最高品質的食物。根據 BARF 的飲食比例(7:1:1:1),寵物可以獲得來自各種食材的營養。

PMR 飲食法:貓的理想飲食

對於貓這種純肉食動物,更適合採用類似原始獵物的飲食模式,即 PMR 飲食法(Prey Model Raw)。PMR 飲食法強調以肉為主,遵循更高的肉食比例,以滿足貓的營養需求。

圖/envato

1. 肉類:主要來源

貓在野外主要以肉類為食,因此 PMR 飲食法的核心是提供新鮮的肉類。這包括鮮肉、家禽、兔肉、魚肉等。肉類提供了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是貓身體所需的重要營養成分。

2. 骨頭:提供鈣和磷

野生獵物中的骨頭是貓得到鈣和磷等重要礦物質的來源。在 PMR 飲食法中,骨頭是必不可少的食材。適合給貓食用的骨頭包括雞骨頭、鴨骨頭、兔骨頭等。重要的是確保骨頭是生鮮的,經過適當的處理(如砸碎或剁碎)以避免危險。

圖/envato

3. 內臟:提供必需營養素

內臟是貓獲取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必需營養素的重要來源。肝臟、心臟和腎臟是常見的內臟選擇。這些內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A、維生素 B、鐵、鋅等營養素,對於貓的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4. 毛髮和羽毛:提供纖維和其他營養

貓通常在進食時會吞食部分毛髮和羽毛,在這原始獵物中的羽毛提供了豐富的纖維素,這有助於排除消化系統中的不需要物質。

然而現代的飼主越來越關注原料的來源和安全性。因此,在 PMR 飲食法中,少量的羽毛可以用植物纖維來取代,這是一個安全、健康且具有功能性的選擇。

植物纖維來自植物組織的碎屑,它們富含了纖維素的部分,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和正常的消化運動。透過添加植物纖維,貓咪可以獲得額外的纖維素來支持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同時確保其安全衛生和營養均衡。

圖/envato

寵食大廠的新產品:耐吉斯獵食客 PREYER

為了讓主人們更方便地餵養寵物毛小孩,寵食大廠耐吉斯獵食客 PREYER 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主打寵物的營養革新:全肉骨 2.0—未來獵物!這款產品符合 BARF 和 PMR 全肉骨的飲食比例(BARF→7:1:1:1、PMR→8:1:1),屏除過度加工,百分百呈現全肉骨營養,將完整一隻雞的天然營養榨入凍乾生食餐裡。凍乾生食餐具復水性,只需加水,即可還原出最天然且高營養的一餐。

獵食客 PREYER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提供了均衡的肉食比例,同時考慮到貓和狗的不同營養需求。對於貓,它提供了符合 PMR 飲食法比例的食物,讓貓能夠享受到最適合自己的飲食。對於能消化植物性食物的狗,獵食客 PREYER 則添加了 10% 的植物食材,滿足了狗的營養需求。

結語

選擇正確的飲食對於寵物的健康至關重要。了解貓和狗的天然飲食模式,例如全肉骨食法,可以幫助主人為毛小孩提供最適合的食物。耐吉斯獵食客 PREYER 作為寵物界的飲食趨勢,符合全肉骨食法的比例,讓您的毛小孩在家也能享受到最自然、最健康的飲食。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