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歷史建築前,人顯得渺小。
臺北城中區昔為海陸運樞紐以及行政、商業中心,為臺北的心臟地帶,7月10日走讀臺北城中區活動,由博物館員凌宗魁老師領路,從臺北車站走向清領時代的舊城內,再轉入日治初期充滿革新氣息的市街改正街區,透過現今零星隱沒在街道中的老建築,重探臺北城的故事。
臺北車站
日治時期興建的第一座臺北車站,為文藝復興風格的紅磚造建築,大門斜對昔稱表町通的館前路,並連結視覺端點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站前的臺灣鐵道飯店除了提供住宿空間,更規劃大型宴會廳,可作為舉辦慶典的場地,而且相較於飯店內部的居住機能,其建築外觀所營造的視覺效果,更是其興建的重要目的。此種以建築作城市節點的規劃,主要仿效歐洲的都市計畫,並有彰顯帝國治理成果之意。
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日人開始淘汰不耐震的磚造房舍,改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造屋,1941年於原址擴建的臺北車站,即為方盒造型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並沿用至1990年代,進入臺北鐵路地下化時期後,日人所建的臺北車站被拆除,新車站則往東移建,即今日的臺北車站。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原址,歷經臺灣航業、臺灣省公路局進駐,經修復後重現昔日風華,現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由建築師渡邊節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三層樓建築,轉角屋頂設有東方風格的興亞式塔樓,見證日本戰爭時期復興亞洲的思潮。戰後原建物由臺灣航業使用,後來改由公路局進駐,直到2014年公路總局搬遷至萬華區後,原大阪商船臺北支店才由文化部接手,並重新規劃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東側的玻璃帷幕大廈及土地,所屬單位為財團法人仁濟院。過去公路局在此興建九層樓高的大樓,但釐清產權之後,土地便歸還仁濟院,公路局大樓也於2015年拆除,並改建為仁濟院忠孝館前大樓。在改建過程中,由於該基地與大阪商船臺北支店連動,以致古蹟的外牆出現裂縫,因此鋪上黃褐色面磚作為裝飾。此外,為了尊重古蹟,仁濟院忠孝館前大樓退讓2公尺的棟距,拉開新舊建築之間的距離。
仁濟院與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中間有個象徵新舊交界的「兩公尺」棟距。
重慶南路街區
從忠孝西路上的城中消防大樓,轉入重慶南路一段,這裡的街屋經歷產權變更與改建,呈現不同時代的建築樣貌。日人領臺初期,便在今日重慶南路一段、館前路及衡陽路等路段進行市街改正,第一批改造的建築於1914年完成,更新後的建築空間,以西洋歷史主義樣式的立面搭配設有亭仔腳(騎樓)的店屋,後方則建造日式木造住宅,形成獨特的建築形式。
樂天地是由開封街、懷寧街、重慶南路及漢口街所圍成的區塊,在雜亂招牌下的騎樓,依然可以在柱子上找到昔日建築殘存的裝飾物。
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東京街區磚木構造的房屋幾乎全毀,同時期由美國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帝國飯店則安然度過震災。萊特引領的現代主義風潮、鋼筋混凝土建材及預鑄陶磚的技法,影響了該時代的日本建築師,例如1925年來臺擔任臺灣土建技師的鈴置良一,在規劃城內新街區及「樂天地」商辦建築時,便仿效萊特的風格,設計異於大正年間歷史主義樣式的建築物,其所主導的街區改造範圍大約落在今日重慶南路、懷寧街、開封街、漢口街之間。當時官方與民間投資組成的開發建設公司「臺灣土木建物株式會社」(簡稱臺灣土建)合作,改造老舊的磚造建築、興建日本人的住宅,並進行街區的設計等。
代理販售日本清酒、醬油及各類飲品的「辰馬商會本町店鋪」(今重慶南路上的彰化銀行臺北分行),便由臺灣土建承攬工程、鈴置良一設計,於1929年落成。該基地原為清代臺北府署,日治初期先沿用作為臺北廳廳舍,直到1915年新廳舍(今監察院)落成後才拆除。1934年辰馬商會本町店鋪轉租給「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支局」使用,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專賣局,並將同一地點改名為「臺北分局」,該處更見證1947年2月28日當天,上千群眾圍聚抗爭、焚毀專賣局物資的場景,為228事件遺址之一。
日治時代「辰馬商會本町店鋪」原址,在國民政府接收後成為專賣局,為228事件遺址之一。
從北門到西門
從重慶南路一段往北門而去,從清領時期開始,北門便是訊息交會之地,附近設有最早從事洋務運動的機器局及電報局,日人延續地域特性,在此建立全臺規模最大的郵政與電信機關。由建築師栗山俊一設計的「臺北郵便局」於1930年落成,全棟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但外觀仍有古典元素,為折衷主義風格。戰後於屋頂仿作增建的第四層樓,則在這棟建築留下不同時代的痕跡。
位於博愛路與延平南路轉角的「博愛路2號街屋」,誕生於1927至1931年京町改築期間,建築形體則大致維持舊時樣貌,此處也是日治時期草山循環巴士的乘車站,為都市計畫的交通節點,現今則是「臺北相機街」的門面。延平南路昔稱撫臺街,從清領時期即為連接城內外的通道,位於這條街上的撫臺街洋樓,落成於1910年代,原為承攬多項重要工程的土木營造商高石組的辦公空間。
「臺灣土木建築協會」聚會所,如今僅能隔著高聳的鐵皮圍牆推敲昔日的景致,期待重新開放的那天。
隱於延平南路84巷、立面開設大面窗戶的歷史建築,為日治時期「臺灣土木建築協會」聚會所,曾於1945年臺北大空襲中受損,經歷戰禍留存至今,見證臺北城內二戰前後的歷史變化。從綠樹成蔭的靜巷通往人車熙攘的西門町,途經原為臺北公會堂的中山堂、消失的中華商場,再到今年開設作為凝聚港人社群的飛地nowhere書店,今日走讀便在百年之長的時代變幻與地景移異中結束,而城內的新故事仍在持續發生。
遠眺在新建物基地後的木造日式房舍,彷彿述說城中內新舊更迭的故事。
走讀路徑:
臺北車站→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城中消防大樓→樂天地(博愛路2號)→彰化銀行(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相機街→北門郵局→ 撫台街洋樓→臺灣土木建築協會→臺北南警察署
Google map路徑: https://goo.gl/maps/JBFPCAUPWP4iKWSX7
參考書單:
《紙上明治村》、《臺北車站》《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天橋上的魔術師》、《解構: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錯置臺北城:循著學者的路人視角,從公園裡的銅馬出發,探勘百年首都的空間、權力與文化符號學》、《中山堂視野:說不盡的臺北故事》、《一個木匠和他的臺灣博覽會》、《紙上明治村2丁目》、《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古蹟探險隊:鐵道部廳舍之謎》、《名畫紀行:回到1929的公會堂允晨文化》、《自由的滋味》、《暮至臺北車停未》、《臺北老屋三生事》、《圖說日治臺北城》、《高石大叔看臺北》、《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