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自由島,多元新視界】──書單推薦接力活動推薦書籍主題:「從地方創生到流動創生」所謂的地方創生若只是倚賴政府的資源挹注,將很難長遠發展。各行業與跨領域的交流分享,幫助我們一方面扎根培力,另方面流動連結。據此我推薦的書刊主題各異、關懷有別,連類型都不同,但每位作者都具有強烈的地方感、職人魂、行動力與反思性。畢竟,地方面臨的問題盤根錯節,需要的解方也無法一劑見效,我們總得有更寬廣的視野與更細膩的腳步,這條路才能踏實前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
01. 《小鎮專門店》幾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在十四年前回家鄉高雄旗山組成了志工團體「台青蕉」。他們興趣多元、活力充沛,有人搞樂團、做影像,同時還會一起種香蕉。團隊共同採訪製作了這本書,深刻紀錄下各種留存至今的台灣小鎮行業,比如打鐵匠工、相館老闆、棉被師傅等職人,以及米店、冰果室等老店舖。一本滿溢鄉土文化之愛的書。
02. 《鄉下創業學》開宗明義從書名就打破關於創業的刻板框架。透過對日本與台灣各地精彩的案例分析,犀利指出了沒錢沒人的鄉村地方,卻相對的土地大、租金低、還有都市沒有的獨特地方資源,只要能夠找出富連結性和認同感的切入點,其實創業大有機會,無論是推出特有產品,觀光服務或文化體驗,鄉下的「含金量」完全不比都市低。
03. 《食鮮限時批》作者高橋博之從翻轉日本東北的地方派系政治出發,透過媒體建立食農一體的社會企業「日本食通信聯盟」。由他擔任總編輯的《東北食通信》,是最初樹立典範的代表。本書詳述從產地到餐桌的連結,如何有生活實感地運作起來;而情報誌與社群網路,又該扮演何種交流角色,讓食材的產地與生產者,更廣為被大眾理解和感謝。
04. 《我城故事》臺藝大殷寶寧教授,從都市文化治理與公民參與實踐的角度出發,重新回溯「我愛迪化街」運動,並聚焦大稻埕歷史中女性現身之處。此外,也從不同角度辨證「文創聚落」的論述生產,並爬梳博物館與在地的複雜關係。如果當前熱絡的街區不只是為了觀光消費,更是人們工作與生活棲息之所在,本書豐富了人們在此扎根發展的想像。
05. 《萬華世界》特集雖然是一本附帶於展覽的特別編輯作品,但文字與圖像的設計編排卻極為精彩。它一方面可作為新舊萬華混種文化的導覽手冊,另方面更深刻投射出由市場、廟宇、花街、青草巷等庶民場域所共構的獨特世界觀。在經歷2021年初夏萬華地區遭逢嚴重的疫情衝擊與隨之而來的疾病污名之後,重讀本書更加確認我們為何始終熱愛這裡。
06. 《地味手帖》以MOOK(Magazine+Book)雜誌書形式,編輯製作出台灣第一套關注城鄉流動與創生文化的系列書刊。興趣面向相當廣泛,每期一個特輯主題,涵蓋移住、職人、街區等種種生活型態、趨勢乃至價值變遷的報導。深入淺出的資訊、圖文並茂的設計,讓這本充滿「地味」的生活風格誌,愈來愈有跨地域的影響力。
07. 《小農復耕》台灣農村陣線與浩然基金會合作,在台東歷坵、高雄勤和、雲林水林、雲林北港、高雄美濃這五處(涵蓋了河口、平原、丘陵、高山等不同性質耕地),進行「小農復耕」計畫。透過輔導陪伴與經濟支持,鼓勵小農適地適種、發展在地農法和農產加工,希望能進一步連結綠色消費,從食材、生態、市集到旅行都能城鄉共好。
08. 《在田中央》一家非典型的建築師事務所,正如其名,在田中央,牢牢地扎根在宜蘭,影嚮力卻擴散國際。建築師黃聲遠的團隊,二十年來從小步道做到大橋樑,乃至各種公共建築群,歷代夥伴超過百人,至今仍持續探索建物、空間與土地、生活的緊密關係。本書之製作亦如慢工細活的建築,耗時七年,投入之編輯團隊同樣值得敬佩與學習。
09. 《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曾任北藝大校長、兩廳院董事長與文建會主委的邱坤良教授,以其對故鄉宜蘭的眷戀之情,寫就這本漁港風情的經典之作。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南方澳,猶如身在羅馬圓形舞台,而港邊熙攘的漁市文化,則是舞台上生生不息演出的劇碼。
10. 《鹽埕老派生活指南》「老派」並不意味著食古不化的過時,反而是一種保留過去單純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因此不是只有年長者才老派,年輕人亦可追求如此態度,這群眷戀高雄鹽埕的本書作者們便是如此。「叁捌地方生活」經過多年在地的蹲點探索,一次做出三冊一套,分別從早、中、晚三個時段切入鹽埕生活。圖文並茂,設計充滿既濃且潮的台味。
11. 《南風》位於大河出海口的大城鄉,人民原本有田可種、有海可靠,不愁吃穿,如今卻是全縣罹癌率最高的地方。這一切,都與二十年前村子南邊蓋了世界第一的巨大石化工廠有關。當地的農產量逐年下滑,海裡漸漸補不到魚,就連河口都不再有野鳥下蛋,甜美的文蛤也變得酸苦。一本態度絕對硬派犀利、卻又滿溢著鄉土柔情的紀實報導作品。
12. 《風起臺灣 Be Sky Taiwan》日本旅台攝影師小林賢伍,有感於台灣人在311大地震時對日本的幫助,而來台定居,想多了解這裡的土地與人民。他形容在此生活的2190個日子,總是彷彿有一陣風從背後推著,推動著他持續探索寶島的美景與文化,就像兒時想從老鷹背上俯瞰全世界的美夢。於是,他開始以空拍紀錄全台秘境。本書既是對齊柏林導演的致敬之作,也是他回贈與台灣的禮物。
13. 《看見機會》十五年來,須文蔚教授帶著大專資訊志工進入原民部落,協助偏鄉社區的電腦教學、文化記錄、產業輔導,還有社會照顧。他的服務範圍,從最北宜蘭石城,到最南花蓮富里,超過260公里。本書收錄了一個個致力於縮小數位落差的長期努力故事,也述說著人與人善念的相遇,如何衍生出無限發展的機會。
14. 《街仔路採集誌》對許多人似乎是無用之物,卻因為認真生活的庶民智慧而重獲新生。比如廢棄的紙箱可以做成招牌,其實台灣街頭巷尾的攤販文化,就是拼貼藝術與創意設計的重要原型。本書是兩位搞藝術女生認真投入的路上觀察學,不只是一本記錄常民物質文化的小百科,其實更充滿對消費主義的惜物反思、與對「理想生活」的趣味想像。
15. 《蓬萊生財錄》這是一本詳實記錄台灣傳統生財工具與飲食器物的圖錄,透過物質文化的考察,細心體現了「匠心獨具」的美妙價值。書中許多逐漸淡出於大眾生活的老物件,其實都曾是這塊土地與人民記憶的重要部分,如今重溯其使用方式及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並不只是懷舊,也是一種對於「老物新生」的設計想像。
16. 《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想知道餐桌上吃的菜怎麼來,於是開始學習種點什麼,這是一輩子總要當當農夫的簡單起心動念。然而,這個樸素意圖卻有可能讓人重新省思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本書記錄作者從租地種菜,到過著半農半X的日子,如何辛苦卻又甘之如飴。像是農業入門寶典般地分享務農學習經驗,從理解風吹、日曬、降雨和施肥等開始,這趟人生旅程對自我和土地都意義重大。
17. 《一個人開書店》作者原任職於東京大型連鎖書店,卻轉念主動請調沖繩,而後離職自立門戶,在傳統市場裡開了一間二手書店,號稱「全日本最狹窄的二手書店」。和其他市場店鋪一樣,會把商品擺在路上,於是店長就面向道路坐在路邊顧店,即便有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麻煩狀況,但能在自己喜歡的鄉里,開自己喜歡的一家小店,這其實是很幸福的一種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