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精神個案系列:垃圾屋裡的裸男

胡中行_96
・2023/01/23 ・166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濃烈的穢氣,滲出門縫。玻璃窗內,蒼蠅亂舞。警察避開公寓外成堆的信件,奮力敲門。無人回應。[1]

他們破門而入。[1]

公寓前門。圖/參考資料1,Figure 1(CC BY 4.0)

從前門擠進去的員警,踩過厚達數英呎的雜物:空瓶、貓飼料,以及腐爛的外帶餐盒等。底層的鼠輩受驚擾而竄逃,使人猶如在蠕動的有機體上前行。順著走廊,來到客廳。空氣悶窒,黴菌、糞便和尿液的氣味混雜。垃圾堆上,一名地毯裹身的裸男橫躺。他們以燈光探照,確認其鼻息尚存,便陪伴他直到醫療人員抵達。[1]

等待的同時,警察在周遭搜索有無其他生命。客廳的天花板,罩著厚重的蜘蛛網;廚房裡,剩菜和沒洗的鍋碗瓢盆上,爬滿了蛆;透過蒙垢的窗戶,可略見院子雜草叢生;而廁所的水槽、馬桶及浴缸,則全被瓶罐和廢物塞爆。既然衛浴不堪使用,裝有男子排泄物的小塑膠袋,就以驚人的數量,積累在屋內一隅。[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滿是垃圾的客廳。圖/參考資料1,Figure 2(CC BY 4.0)
被瓶罐塞爆的廁所。圖/參考資料1,Figure 3(CC BY 4.0)
髒亂的廚房。圖/參考資料1,Figure 4(CC BY 4.0)

強制送醫

該男子的太太,在兩人分開 1 年後自殺,至今 6 載這間房子從無訪客。時年 51 歲的他,到 8 個月前仍在上班。只是難以下決定的生活瑣事,一點一點地涓滴,待情勢失控並將他淹沒,整個人便完全當機。近來三週,男子的繼父毫無他的音訊,於是通報警方。他終於被拖出住家,送去英國根息島(Guernsey)的伊莉莎白公主醫院(Princess Elizabeth Hospital)。[1]

醫師發現男子因趾甲鉤彎(onychogryphosis),行走時腳板會拱起。耳屎堵住右邊外耳道,即盯聹栓塞(cerumen impaction),稍微妨礙聽力。他情緒低落,表情淡漠,胃口差,少與醫護互動。男子說,曾經擔心被熟人干擾或佔便宜,所以封鎖手機裡的整個聯絡清單。把自己關在家裡,則是為了避免與他人往來的不適;以及有時人格解離(dissociation)半個鐘頭,回神後卻不明前情的困窘。他坦承多年來一直有自殺計劃,但目前不想執行,然後回絕了使用抗憂鬱劑的建議。[1]

鑑別診斷

精神醫師主要考慮兩種診斷:

  1. 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儲物症的特徵,包括:早期人生創傷、對於物品的取捨焦慮或優柔寡斷,以及囤積物多到妨礙生活空間等。清除住家雜物,雖然令男子由衷感到艱難;但是那些東西之於他,沒有特殊的意義,倘若扔了也不會傷心。更何況惡劣的居住環境,至少到幾個月前,都還未影響其工作。因此,醫師認為他不算典型。[1]
  2. 戴奧吉尼斯症候群(Diogenes syndrome):有位西元前 4 世紀的希臘哲學家,叫做戴奧吉尼斯(Diogenes of Sinope或Diogenes the cynic);柏拉圖稱他「瘋掉的蘇格拉底」。據說他不顧世俗倫常,裸身窩居酒桶,過著極簡的生活。後世以其軼事,為精神疾患命名。然而,戴奧吉尼斯症候群的症狀,其實跟他的作為大相逕庭,[2]例如:嚴重忽視個人衛生與健康、居家髒亂、社交退縮、情感冷漠、強迫性囤積垃圾,以及在決定、規劃與執行日常事務方面失能等。以上描述倒是相當吻合本案主角的慘況。[1]
窩居酒桶的希臘哲學家戴奧吉尼斯(Diogenes)。圖/John William Waterhouse on 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跨專業治療

職能治療師幫男子做了檢測,給予他有關獨立生活的建議。出院後,由心理衛生單位接手,提供長期自我照顧的協助。此外,男子曾短暫服用精神科醫師開的抗憂鬱劑 sertraline,改善心情;以及鎮靜劑 diazepam,舒緩壓力。不過,最主要還是靠全長兩年的心理治療,著重於男子的心靈成長:整合主觀的自我意識,不再視自己為客體,並認真看待健康與居住環境。[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Proctor C, Rahman S. (2021) ‘Diogenes Syndrome: Identification and Distinction from Hoarding Disorder’. Case Reports in Psychiatry, 2810137.
  2. Browne D, Hegde R. (2015) ‘Diogenes syndrome: patients living with hoarding and squalor’. Progress in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19 (5): 14-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7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