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目不轉睛的秘訣,創作者在想什麼?

喀報CastNet_96
・2022/12/18 ・3668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短影音、懶人包等等經過濃縮的資訊載體應時代而生,已然成為新一代資訊流通的「標準格式」。這些格式或許相較以往精簡許多,但帶來的好處卻不減。當今影音平台的普及使得人人皆可成為創作者,身為閱聽人的你我,未來在工作上也很有可能成為生產這些資訊的一分子,因此在吸收這些資訊之餘,除了嘗試了解它們如何被組織起來,更應該思考創作者的目的、考量為何。 

試想某一天終於忙完了工作,你拖著疲憊的腳步走向捷運站準備返家。正準備過馬路時,只見綠燈轉為紅燈,不得已只好停下腳步,一隻手伸向口袋裡拿出手機打算漫無目的看一會兒消磨等待的時間。打開 Instagram,匆匆滑過朋友們的貼文,並按下愛心,你的目光最終在停留在了一支影片上方。刻意調快的節奏伴隨主角誇張的臉部表情與滑稽的配樂令你瞪大眼睛,忍不住笑出了聲。

影片結束,綠燈亮起。方才的疲憊似乎得到了些許緩解。此刻你邊回想著剛才的影片,一邊想著要將影片分享給誰,臉上不由得浮出一抹會心的微笑。 

車門開啟,你隨人群擠進車廂找了個位置坐下,再次打開手機打算好好利用這片刻的空檔時間吸收些生活與工作之外的知識。 YouTube 首頁推薦了幾部影片,是關於你曾略有耳聞的球員故事。對於籃球你可謂一無所知,但心想既然這與同事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多少有關,不妨來瞭解看看?

點了進去,影片對你這個門外漢來說有種不可思議的親切感。頻道主活潑的敘事方式與對籃球聯盟現況的幽默見解使得觀賞體驗格外有趣,整體淺顯易懂之外,篇幅亦不過於冗長。於是你毫不猶豫訂閱了頻道,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魔法同樣吸引著為數眾多的人們點進去觀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每天都會看影片,可是你有思考過這一部部影片是怎麼來的嗎?創作者又在想些什麼?

▲   觀看影片的同時,可多嘗試瞭解創作者的目的、考量為何。(照片來源 / Pexels

影音平台崛起 人人皆為創作者

▲  社群媒體與影音平台的崛起,讓創作內容的流通變得更加廣泛。(照片來源 / Pexels

手機的大量普及,破除了以往拍攝必須購買昂貴器材的限制;社群媒體與影音平台的崛起,則使創作、分享內容的門檻降低,不再高不可攀。只要註冊一組帳號,人人皆有潛力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創作者。相較於其他較為傳統的媒介,影片得益於視覺特效及聲音, 其吸睛程度已非單純文字、照片所能及,也因此各界將之應用在傳達資訊的比例亦逐漸提高。

▲  影片得益於視覺特效及聲音, 其吸睛程度已非單純文字、照片所能及。(照片來源 / Pexels

「感覺得出來大家現在普遍不喜歡文字太多的東西,所以影片相對來說就好看許多」。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擅長以搞笑諧音梗作為主題的短影音創作者施昱承這麼說。

2022 年 7月23日,他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傳了一支標題為「阿伯擋著不讓我舒跑」的影片,沒想到這部短短 6 秒鐘的影片竟連夜吸引許多人湧入觀看,總計獲得 12120 個觀看次數。目前他主要使用Instagram Reels 作為分享影片的平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施昱承也針對現有的各大短影音平台做出了觀察。在用戶年齡層方面,他發現 Tik Tok 的用戶分佈較廣,從孩童到長者都有 ; 而 Instagram Reels 則以高中、大學生為主,故選擇 Instagram Reels 能讓他更方便將內容分享給同年齡層的人們。

「Reels 真的太好用了,如果不是因為有這個功能我根本不會想要拍(頻道裡的)這些東西」。 平台上新功能的出現很大一部分源自於廣大使用者的需求,但有時候恰恰正是這些功能的存在反過來激起人們內心的火花成為創作者。

▲ 短影音創作者施昱承的熱門影片「阿伯擋著不讓我舒跑」。(照片來源 / 施昱承 Instagram

萬綠叢中 個人特色不能少

隨著眾多新興創作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量原創內容被上架至各大影音平台。觀眾擁有太多不同的選擇的情況造成創作者間賺取流量無比激烈的競爭。一個創作者能不能展現出自己的特色,將自己的作品與其他同類型內容作出區別,以吸引一批忠實的粉絲便成為格外重要的課題。

以球員故事、籃球知識為創作主軸,擁有12萬多訂閱的 YouTube 頻道「10N觀點」創作者石恩亞(後以10N簡稱)分析,相較於網路上能快速查到的球員資訊及聯盟數據,自己更喜歡挖掘一些球員成長過程中不那麼廣為人知的故事,消化整理之後把資訊轉化成頻道裡「球員故事」系列的影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球員的人生歷程中挑出重要的轉折點, 除了認為這些故事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之外,他也期待能讓觀眾在了解球員時,能有球場外的,更立體的視角。

▲ YouTube 頻道「10N觀點」以球員故事、籃球知識為創作主軸。(照片來源 / 10N觀點

至於自己是如何讓觀眾看完影片之後願意訂閱, 10N 以觀眾的角度分析後,將之歸因爲自己消化資訊的模式所致。

「我覺得自己說故事說得還滿生動的,對於一般對籃球不是那麼熟悉的觀眾來說,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能讓他們有辦法更輕鬆進入籃球的世界,一但產生了興趣,代表之後他們也有機會主動嘗試更深入瞭解這個領域。」 10N 表示 ,「以相似題材的影片來說,最重要的是故事性,其次是親合力、幽默感等等個人特色,再來才是帶有個人觀點的批判性」。

其中「個人觀點」就像頻道的標誌一般能顯現出鮮明的色彩,可以善用但不適合濫用。過於頻繁地拿自己的立場來抨擊別人很可能帶來反效果,因此必須拿捏得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能否結合當下時事,兼顧時效性也是相當重要的。

「我通常會將比賽相關的資訊更新得滿快的,對於早上因為上班沒辦法看比賽的人來說很有幫助」, 10N 說。一切就緒後,如何想出適當的標題吸引觀眾點進去,更是一門藝術。標題就如同書本的封面一樣,是第一時間影響著觀眾,決定影片是否有趣的關鍵。

「通常我會在影片段落裡頭找出一個讓人感到驚奇的事實,然後把它加上驚嘆號或者問號,觸發觀眾的好奇心,並將之放在標題開頭的部分,再來才是跟影片比較相關的重點。」

篇幅長與短 做出相應調整

各平台對於影音時長的規範也是進行創作時所要考慮的重要層面。以 YouTube Shorts 為例,官方規範用戶上傳的影片長度必須小於 60 秒;或許短影音已逐漸成為趨勢,但並非所有題材都適合以極短的秒數呈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ik Tok 對於影音長度的規範也許呼應了這一點,反而有不斷增長的趨勢。原本Tik Tok的影片時間被限制在15 秒左右,之後增加到 60 秒,再來是 3 分鐘,如今已經開放成 10 分鐘。

「平常我喜歡抓10-15分鐘當作我影片的時長,不會犧牲完整度,也剛好符合現代人的空檔時間。」整體來說,在「縮短資訊篇幅」、「營造內容吸引力」與「維持資訊完整不偏頗」之間,他仍然會選擇以最後者為優先,以維持資訊的完整性,最後才是考慮內容的趣味性與篇幅的長短。

即使創作的媒介以一般的影音為主, 10N 在訪問最後仍表示自已願意嘗試用短影音的形式進行更多的創作。「15秒的效果其實有時候超級強大,像是比賽精華或者是賽後訪談那一類的題材就很適合用短影音呈現」,10N 補充道。也因此除了現有的 YouTube 、Facebook 以及Instagram 之外,他未來也有進軍 Tik Tok 的打算。

影片內容的完整度與品質當然會受影片時長限制而有所好壞,因此如何依照篇幅長度挑選適合的題材便成為創作者必須共同面對與解決的問題。對觀眾來說,利用零碎時間觀看這些影片的同時,適當的篇幅能讓他們點進去的意願更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創作者的視角 重新思考受眾的需求

時代不斷在演進,拜社群媒體與影音平台的發達所賜,影音內容的創作及分享對普遍大眾來說容易了許多,與過往媒體內容主要以單方面傳播與接收為主的情況有所不同。在創作題材的挑選之外,創作者的個人特色與影片的篇幅長短往往是決定受眾觀看意願以及喜愛程度的兩大因素。

當今人人皆可成為創作者,意味著人們將同時身為媒體的受眾以及內容的產製者。正是這樣角色互換的可能性,使讀者及觀眾更有機會以不同的觀點思考自己每天觀看的內容是如何經歷產出的過程來到眼前。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喀報CastNet_96
11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大三學生自媒體,文章撰寫類目含括科技新知、藝文評論、人物特寫、社會議題和專題新聞,以大學生的觀點出發撰寫與自身和社會相關的文章,內容豐富。 喀報CastNet網站:https://castnet.nctu.edu.tw/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泛科開課】知識型創作者的 YouTuber 流量密碼鍊金術!
PanSci_96
・2022/11/14 ・635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現代問題要用現代方法解決!Youtube 影音當道,尋求知識與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也從文字轉向影音!

台灣最大知識科學媒體「泛科學」創辦人 aka 知識長鄭國威將開設「知識型創作者的 YouTuber 流量密碼鍊金術!」線上課程,不僅分享自己從文字知識型網站「泛科學」,轉型為知識型 Youtuber 的心路歷程,也手把手教你如何在詭譎多變的影音環境中,找到專業知識與流量的甜蜜點。

立即填寫問卷,預約【課程開賣早鳥優惠】與送你【問卷專屬折扣碼】!

你有碰到以下問題嗎?

  • 影音時代,純文字內容已無法滿足觀眾快速求知的急切需求。當人們轉向 YouTube 尋求知識、直接學習各種新知與技能,知識工作者如何數位轉型?
  • 好知識值得訂閱,真專業必須爆紅,擁有專業知識的你,值得被更多人關注!想踏上創作者之路,該如何起步?專業知識如何輸出成觀眾好懂的內容?
  • 你可能看過許多「口語表達」、「自媒體經營」、「影音企劃」相關教學,但卻始終無法系統性整合,有效產出能吸引流量的內容⋯⋯
  • 你也可能想過,是因為知識內容共鳴度低?創作腳本不夠有趣?行銷方式不夠吸睛?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 —— 是我們欠缺「知識轉譯」的能力!

知識傳播需要有效轉譯,將知識內化吸收,再輸出成他人易懂的內容。

立即填寫問卷,預約【課程開賣早鳥優惠】與送你【問卷專屬折扣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51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