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自然保育季刊》第 112 期
- 作者 / 楊家正|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運輸土木部副理
東經 122 度、北緯 25 度,澎湃湛藍深邃的太平洋,險峻巍然蓊鬱的中央山脈在這相遇,這樣的山海自然邂逅形成撼動人心的絕美地貌,這兒是島嶼土地母親的背,從百年前先民歷險穿山越嶺古道跋涉到 50 年代蘇花公路開鑿完工,依山傍海,路線在這樣的天險地景蜿蜒,這條通往島嶼後山唯一的道路,這兒乘載歸鄉遊子殷殷思鄉與旅者尋覓桃花源的滿滿期待!
這樣的山海!怎樣的心情!?我們反覆漫遊基地長廊, 以歸鄉遊子、旅者、在地人及規劃師角色思考,我們試著擺脫傳統工程設計慣於理性陷入垂直思考的功能性迷思,以活潑水平發想探索體驗環境裡潛藏的基因故事,省思區域的環境紋理、空間符號、在地人文傳統與活動軌跡,感知體認時代價值變化的風向,尋找編織一個具有希望與溫暖感的永續環境地域故事,勇敢堅定這樣的信念,讓故事願景成為現在進行式與完成式!
新世紀,一個人本多元價值與環境永續交通時代萌芽成長的階段,我們內心有著溫暖的欣喜與一如太平洋澎湃的專業熱情,新世紀的蘇花道可以有哪些可能!?我們心裡微笑著,腦裡開始浮現出一個很大膽的想法,在理性硬冷的工程中, 延伸出一種屬於美學模式的環境語彙,於是手中的筆開始不停勾勒內心的發想:蘇花道,她應該可以不只是一條道路,一條可以安心歸鄉、悠哉暢遊、鼓舞人心的地景心路,成為啟動人心與自然共舞的引信,我們有著這樣傻傻的執著企圖!
多元價值征伐與學習
從高空鳥瞰大塊地景,道路成為大地環境紋理脈絡的一部分,公路工程師其實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地景塑造者,道路作為建構空間之骨幹與連結區域之聯絡管道,直接擔負著人員與物質的運輸交通機能,間接影響區域的經濟活動與空間角色,對於地域環境紋理產生深遠的影響,當公路切割過地理空間,也同時切斷孕育千百年土地紋理的人文與自然生態脈絡。
新世紀,環境永續發展價值趨勢,一股以人文科學與生態環保為核心的思潮一波波衝擊工程界,這股思潮源於人類對於環境演變之省思,一如建築後現代思潮洶湧反省,一如科技文明重回人性關懷的思考,土木工程師開始面臨社會多元觀點與人文價值對工程專業的挑戰,開始感受到專業者與社會、決策者之間對話的認知落差,陷入一種似乎無解的專業無用之迷失與落寞。我們不得不承認專業分工後個人功能角色零件化的困境,面對多元價值觀點,強烈感受到一股新的道路工程腦力激盪在推動,回到以人文關懷、土地環境、自然生態為本的思考原點。工程師需建立更寬廣的多元學習及水平思考模式,重新建構專業技術評估架構系統,特別是環境永續論述中蘊涵的人文美學與環境友善向度。
當然一位公路工程師無法兼具所有專業知識,必須承認自身存在的專業迷思與社會疏離,必須學習對浩瀚自然與深厚人文主義的敏感度,跨越專業框架思考。審視道路設計專業領域,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已無法滿足時代觀點的節奏與價值,既有專業幾何數理運算與經驗傳承的數據,需再融入環境生態與景觀美學的核心知識,成為 當代公路工程豐富肌理的關鍵,發展出一股新的路線工程規劃設計論述基礎。道路設計不再只是線性工程技術面,而是屬於一個路廊空間之環境建築美學。
蘇花公路歷史脈絡
島嶼東部蘇花廊帶,粗獷險峻山脈緊依深邃的太平洋,綿延陡峭山壁刻鑿交錯著不同歷史年代的道路行跡,隱隱卻清晰烙刻著這片土地山海人文的傳說與記憶,後山雖然遙遠,路途縱然險惡,仍無法斷絕人們探求新世界與擴張活動版圖的牽引,於是蘇花道的故事在這樣的山海卷軸上沒止歇的漫漫鋪陳。
蘇花公路發展史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從遠昔至今,公路面貌在時間軸上不斷遞變。由清同治三年(西元 1874 年)荒野山徑蘇花古道,到日據時期擴建可提供車行之蘇花臨海道,臺灣光復後歷經三階段 (1945-1974, 1974-1990, 1990-2003) 改善歷程,從依山傍海鑿岩壁之山海險路(路寬 3.5m),進而局部採新闢為雙向單車道之管制道路,再改善拓建至成為雙向雙車道公路(全寬 7-9m)。
後山環境論述與蘇花高速公路計畫的是與非
蘇花路廊山勢緊鄰海岸,大部分路段臨海鑿岩闢建,公路邊坡因長期風化侵蝕剝落及受豪雨崩坍,修建改善不曾停歇,致公路面貌在時間軸上不斷遞變。亦因此地理天險阻隔,東部發展相較於西部亦顯有遲落而保有較高自然度之環境。因長期天然災變屢致交通中斷及人命損傷,對路段產業運輸及沿線聚落交通形成重大安全風險,故改善路廊運輸品質一直為交通部重要政策。初始以蘇花高速公路計畫為改善構想,惟因東部區域環境開發敏感性與其國土發展定位模式認知,計畫推動以來,深陷建設發展與環境保育議題論辯兩極,致使歷十餘年未果。
花東後山區域,由於地形險阻聯外交通不便,與臺灣早年以經濟取向工業生產主導之西部空間結構,形成完全不一樣的環境地景。相較於西部都市化的繁華,花東是鄉野原始的;對應於西部的快速節奏,花東有著一股悠閒慢調氛圍。當 1960-1970 年臺灣積極整編投入國際分工市場,花東區域人流與物流條件的貧乏,成為臺灣經濟發展中一塊脫隊邊陲化的空間,然而卻形成臺灣空間都市化、工廠化與水泥化的意外留白。
因區域低度發展,在永續環境觀點趨勢的新世紀,對於環境國土規劃者,花東後山成為臺灣最有想像空間的旗艦場景。獨特地景特質與緩慢空間是花東區域未來性之發展籌碼,早先西部具環境破壞影響之砂石及水泥產業,在業產東移政策下成為區域環境衝擊之主因,破壞綠色山容的水泥工業與砂石重車衝擊下的地區道路,促使花東在地開始凝聚一股強烈反對建設開發之環境保育反思。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推動論述與策略
檢視以往蘇花高速公路推動階段到今蘇花公路改善計畫,社會各界之建設論辯簡化為經濟與環保二元價值之爭議,經濟角度以增進區域發展為主軸,環保層次則以拉高環境道德價值之總體福祉論。社會多元觀點發展為國家現代化歷程趨勢,綜觀國土發展課題,臺灣地處板塊運動活躍區且地形複雜,環境有其脆弱與敏感性,雖然環境保育價值逐漸強化,然相對於較低度發展的地區卻激化出強烈之公平對等要求,故侷限於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之二元論戰,將窄化思考層次與弱化其他非主流課題及弱勢者需求。
花東區域長期處於建設投資版圖之邊陲,當西部高速公路及快速道路網完成多年,東部區域公路聯外始終依賴於仍有安全風險的蘇花公路,對於東部民眾在社會層面產生不平等對待之心理反射,這也將更強化部分東部民眾對於蘇花高速公路之建設主張。當代全球環境保育思潮,花東區域有嶄新開創性的發展契機,然對執政者而 言,面對環境理想主義者思維期望,仍需考慮長期區域不平等資源分配之社會公平性。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在環境保育觀與建設開發論兩極辯證中,以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核心中建構計畫正當性論述,作為島嶼兩端之繁華西部與原鄉東部接軌的通廊,被賦予不同以往工程建設目標的時代象徵意義。計畫團隊擺脫傳統公路闢建工程觀點優先模式,以建構安全回家路為核心目標,省思如何豐富整體路廊場所內涵與新面貌形塑,思考用路者愉悅感、外部環境融合與空間新視界之非典型工程成形的可能。
改善計畫以歸零思考出發,尊重多元觀點建立全光譜改善策略,可行性研究執行過程從議題分析辯證、光譜方案評析、對外社會溝通到建立計畫論述,實踐以往未有的工程推動操作流程。
計畫推動以永續公共工程理念為基,巨觀檢視花東永續環境論述、區域運輸願景與路廊運輸系統建構、社會公平及工程全生命週期觀點等四大主軸向度;建構具前瞻性的工程技術與環境生態衝擊減緩友善措施,並承諾導入長期施工中環境監測、公民監督參與、資訊透明公開、停工機制及區域地質水文模式檢測影響,並擴大委託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執行施工中暨營運階段指標生物研究計畫之生態調查及指標生物研究,跨界課題合作,兼具專業與公共議題,樹立重大工程開發與生態環境永續並重良好範例。
接著閱讀:關於蘇花工程師的理性與感性——蘇花改特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