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讓媽媽萬古留芳-試論「黃大一啥米碗糕體」

timd_huang
・2011/04/22 ・309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生苦短,老媽能活到這麼一大把年紀,實在難得,值得慶幸,我們為人兒女的,除了平日更該好好照顧老人家之外,該如何給她老人家祝壽呢?苦思良久,實在難為,最後終於有個念頭浮現出來,應該把我最近發現的埃迪卡拉紀新古生物,以媽媽的名字來命名,讓此後全世界凡是提到這個地球生命演化史上重要的古生物,大家永久都用她的名字來稱呼,也因而讓她萬古留芳;因此,請把以下科普短文內「黃大一啥米碗糕體」改為「黃楊清蓮體(Chinglain huangyoung, nov. gen., nov. sp. Huang 2009)」,屬名為「清蓮體」,種名為「黃楊」。
——————————————————-

記得幾年前,當我最早得到那塊很奇怪、擺在櫃子裡面五年多、我叫它為「啥米碗糕」的化石嗎?費了好大的功夫到處找人鑑定到底是啥玩意都沒結果,去年春天終於有人透過網路點了我一下,後來經過國際上專精於這類生物化石的專家,如哈佛大學的A. Knoll博士們的協助鑑定,確認這是一塊埃迪卡拉紀的化石,因而展開了去年春末以來的人生大追尋,也終於在我六十歲大壽後第二天,親自到了雲南中部這個地點考察,採集了更多的樣本。

怪化石

從這塊很可能改寫地球生命史和達爾文生物演化學說的樣本、以及世界其它各地的化石證據來看,在寒武紀之前的埃迪卡拉紀,地球上曾經有過巨大繁盛的生物群,可惜又遺憾的是,世界各地埃迪卡拉紀的化石,泰半是鑄模化石(Cast & Imprint Fossils),而非實體化石(Body Fossils),因而導致科學家們對於這些奇怪有趣生物的研究,只能隔鞋搔癢從鑄模外表做些猜測,看著照片說故事,而無法直搗黃龍摸到真相;然而,雲南中部的這些埃迪卡拉紀化石,卻是該時代生物變成的實體化石,從研究的角度來說,這是絕對的優勢,從此之後,至少有幾個真東西樣本,可以讓我們好好玩玩。

上面這張圖的樣本,提供了這個「啥米碗糕體」的很多資訊,牠長得太奇怪了,叫大部份人家「生眼珠發眉毛」以來都沒有看過,我最早曾經比照其它類似的埃迪卡拉生物查恩盤蟲(Charniodiscus),臆測了此生物的復原圖,像個樹葉,上有「葉片」,中間有「葉梗」,底端有個「吸盤」吸附於海底;然而,這次親臨該化石點考察,帶來更為震驚的結果,在現場我撿到了好多此生物的碎片,從一面來看,就是「啥米碗糕體」的一部份,可是,翻過到另一面來看,哈!竟然太像朵西繩蟲(Funisia dorothea),讓我嚇了一大跳,以為找到了證據,可以推翻去(2008)年人家才在〈科學〉雜誌發表的此新埃迪卡拉生物,證明朵西繩蟲並非單獨管狀的生物體;不過,我錯了,再仔細端詳一下,那天剛到現場時所認為牠是朵西繩蟲的想法,很快就幻滅了,因為這些碎塊,其實是「啥米碗糕體」的兩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家後花了好長久的一段時間不眠不休,終於把這次帶回來的埃迪卡拉紀怪化石清理到一個可用的階段,特別選擇幾個主要的樣本照相記錄,還花了三天用彩色列表機列印出來;同時,也綜合手頭上這些樣本所提供的資訊,自己外行充內行,用繪圖軟體畫出兩張想像的「黃大一啥米碗糕體(SaMiWanKao huangdayi, nov. gen., nov. sp. Huang 2009)」復原圖。

底面
上面

綜合來推測,這個「黃大一啥米碗糕體」,可能長得如以上兩張圖示的樣子。

從“底面”圖來看,可以明顯看到一根比較粗大的管狀中央主軸,中央主軸兩邊有直徑稍小的管狀次分軸,次分軸與中央主軸的夾角大約50 – 75度,從次分軸又有直徑更小的管狀第二級分軸,第二級分軸約略和中央主軸平行;整個生物體外緣以大約相等於次分軸直徑的彎管封閉連接;中央主軸、次分軸和第二級分軸的管狀組合結構很明顯;從這些軸的橫切面來看,它們都是管狀的結構,就是「上面」圖示內「豆腐干」(見下段說明)的接縫處,也就說,中央主軸、次分軸和第二級分軸的橫剖面是Ω形狀的;在所有這些軸內中央都以管路連通,構成整個生物體內的網絡結構。

從「上面」圖來看,兩邊則有像一堆「豆腐干」連排在一起,形成方塊網,每個「豆腐干」中央部分稍高,而四周接線部分凹進去,形成略微方塊狀的交叉線群,其中比較明顯較深的是從主軸分出去的次分軸,凹進去比較淺、並與較深凹線交叉、約略平行於主軸的是第二級分軸;整體看來有一點類似於好多朵西繩蟲排在一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所謂的「底面」和「上面」,僅是為了說明方便。

主軸的一端(左邊),稍微突出於相連的身體部份,但是突出量並不大,約為半公分,從此端看,似乎有幾葉「唇」片環繞中間的空洞,暫稱為「尾端」;相對另一端則突出比較長,可多於兩公分,而且靠近終端的表面有小瘤狀凸起,也有幾葉「唇」片環繞形成中間的空洞,這一端就暫稱為「頭端」吧!因整個生物體來看,外形類似於芭蕉扇,或許應該改叫這怪生物為「黃大一芭蕉扇體」比較適當。

上段所用的「尾端」和「頭端」兩詞,只是為說明方便而姑且用之的,事實上有可能剛好相反。

埃迪卡拉紀這些原始生物型態構造實在太奇怪了,和現生生物的形狀太不同了,也都不像從寒武紀以來的各種生物化石,很難說某生物體的那一端是頭、那一端是尾巴,有好多甚至是無頭無尾的怪生物,再者,牠們不只沒頭沒尾,甚至到底有沒有「嘴巴」,科學家們都還有爭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有頭、有尾、有嘴巴,對於我們一般常人來說,或許是天經地義、沒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說,從最原始無頭無尾沒有嘴巴的動物,發展到有頭、尾、口的出現,在動物演化過程中是絕對非常重大躍進階段,目前的認知以為,動物的這些頭、尾、口(和眼睛、脊索)等重要生理器官功能與特徵,要到5.3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才出現,可是,如果雲南的這些埃迪卡拉紀實體化石所提供的資訊證明,動物的這些重要特徵,早在5.8億年前埃迪卡拉紀時代就已經有了,那麼,地球生命演化史,不是得做某些必要的思考和修改嗎?

目前雖然尚無法確認此群生物到底是動物或植物,或將某埃迪卡拉紀生物分類於動物界、植物界、凡德生物界(Vendobionta)、或某位發現的新生物界,但是從初步化學分析的結果來說,可以判斷牠們是軟體生物;就以本文論述的這個生物來說,看來牠很可能是一個剛剛被我發現、未曾被他人描述過的軟體動物。

綜合研判初步推論,此生物從『頭端』唇片處吸入海水,透過身體內的管狀網絡過濾,取得海水中的浮游生物與有機體為食物,然後從『尾端」把水和廢棄物排放出去,因此是一種濾食性生物;但是,這個「『頭端』唇片處吸入海水」,是否就等於有「嘴巴(口)」呢?我不知道,有待進一步探討。

這個生(動)物,除了可能是很少移動或緩慢移動的濾食生物可能性之外,是否還有一種可能,此生物可藉著吸水和排水來運動,如章魚的噴射機制?或是在海中翩翩起舞被稱為「西班牙舞者(Spanish Dancer)」的海蛞蝓?若有此可能,牠在必要的時刻(如面臨危機),可能是個快速的動物家,再者,牠會像某種鯨魚(鯊魚)那樣張著「嘴巴」吸水取食游泳的生物?或是像清道夫吸塵器吸食海底碎屑的底棲生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是否也有可能這種芭蕉扇狀的生物體之“豆腐干”,亦即,由次分軸和第二級分軸所涵蓋的部份,實際上由如蜘蛛網的細微結構組成,功能也像蜘蛛網一樣,用來捕取不幸跑到或掉入這些『蜘蛛網陷阱』內的可憐生物?若是如此的話,那麼在埃迪卡拉紀的生物群中,雖然有沒有掠食生物還有爭議,但至少已經出現了捕食類生物;如果這項可以經過進一步研究而證實的話,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多細胞複雜生物演化中,將是一件意義重大的發現。

有關於此生物的種種生理機制與特性,現在剛剛露出了一點曙光,透過現有的實體證據,加上無限的想像力,將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哈!真沒想到,從這麼一塊原本搞不清楚到底是啥米碗糕(啥玩意)的石頭,竟然會在我人生正式進入銀法族之際,掀起了我人生中這麼大的波瀾,不虛此生。

本文原發表於「催眠恐龍」[2009-01-2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timd_huang
24 篇文章 ・ 0 位粉絲
跟我玩恐龍去!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7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穿越時空的地球階梯:從深海生物到滅亡的恐龍,旅程永不停止——《地球的階梯》
悅知文化
・2024/10/01 ・808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來自悅知文化的編按:
城市中突然出現了一扇門, 門內是一條通往下方的樓梯!啊!原來這是一個「地球的階梯」。每下一層階梯,都將迎來不同時期的生物與環境,透過松岡老師精美的繪圖,孩子們得以加深每一層的印象。另外,書中還有位地球博士,適時地補充該時期的生物與環境等知識內容,你將發現原來鳥曾經是恐龍!生命的起源,竟是在有毒的水中誕生!
當你以為已經走向地球深處時,沒想到仍只來到 7000 萬年前……別停下來,旅程還很長,地球階梯繼續延伸,和我們一起洞悉地球生命歷史吧!

【本書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蔡政修副教授協助審定】

6600 萬年前

大約在 6600 萬年前,宇宙中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到地球,導致地球被大量的灰塵覆蓋著。灰塵遮蔽了太陽光,包含恐龍在內的緒多生物,都因此而滅亡。

7000 萬年前|白堊紀

在「白堊紀」末期,地球變得越來越寒冷。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暴龍的部分身體,可能覆蓋著跟鳥一樣的羽毛。

3 億 7000 萬年前|泥盆紀

從這裡開始,我們必須潛到海底,所以請穿上潛水服。請不要懷疑,狗狗也要穿。遠古時代的海洋,真是相當精彩呢!

魚石螈的體長大約 1 公尺,是一種兩棲類動物。牠類似現代的山椒魚(Salamander),卻有 7 根指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地球的階梯》,2024 年 9 月,悅知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悅知文化
1 篇文章 ・ 1 位粉絲

1

2
0

文字

分享

1
2
0
【2023 年搞笑諾貝爾化學與地質獎】舔石頭以外,猛獁象竟是海龜湯?
寒波_96
・2023/10/20 ・221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是新的開始,2023 年也不例外。今年「第 33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發十個獎項,「化學與地質獎」以看似獵奇的舔石頭博取不少眼球,不過得主揚.扎拉謝維奇( Jan Zalasiewicz)的文章中,其實還提到另一件知名的歷史公案。

1951 年晚宴真相,竟然是海龜湯?!圖/americanoceans

1951 年晚宴真相,竟然是海龜湯?!圖/americanoceans

文學史上用味覺帶出情節,最知名的案例之一是普魯斯特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開頭,由瑪德蓮的味道切入,接著進入意識的海洋游泳。扎拉謝維奇的文章開頭,也從品嚐岩石的味道切入,自由切換不同的題材。

地質學家為什麼要舔石頭?《舌頭、石頭,迸出新滋味?科學家為什麼要舔石頭?——2023 搞笑諾貝爾獎》一文有精簡介紹。最主要的理由是,缺乏現代儀器之際,舌頭可謂方便的化學感應器,能提供有用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即使有了現代儀器,舌頭還是很方便的工具。

處於意識流科學史中,扎拉謝維奇的文章從舌頭感應器,十分合理地切換到一場宴會。那場 1951 年的晚宴中,據說提供猛獁象肉製作的餐點。

這場晚宴由美國的「探險俱樂部(The Explorers Club)」舉行,主辦方宣稱當天有道菜,來自已經滅絕的動物大地懶(Megatherium)。但是幾天後有報紙披露,宴會中的奇珍異獸不是大地懶,而是來自阿留申群島,25 萬年久遠的猛獁象!

1951 年保存至今的晚餐。圖/取自 參考資料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奇妙的是,當天的餐點竟然有少量樣本被保留至今。當時沒有參加的豪威斯(Paul Griswold Howes)寫信要到一份樣本,一直保存到他去世為止。後來樣本輾轉來到耶魯大學的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館(Yale Peabody Museum)。

那一餐到底是大地懶,還是猛獁象呢?2014 年,耶魯大學的研究生葛拉斯(Jessica Glass)等人成功由樣本中取得 DNA,結果在 2016 年發表。比對之下相當明顯,答案是綠蠵龜。

現今綠蠵龜是保育類動物,合法的狀況下沒有機會吃到。然而 1951 年那個時候,綠蠵龜尚未面臨滅團威脅,仍然是普遍的食材。

區區綠蠵龜製成的海龜湯,當然無法彰顯晚宴的尊絕不凡。不過俱樂部宣稱的大地懶,怎麼又會變成猛獁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可疑的是當天在場的俱樂部成員尼可斯(Herbert Bishop Nichols),他也是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科學編輯。可考的記錄中,他第一個對外提出相關描述,後來被視為吃猛獁象的證據。

海龜湯的幾位相關人猿。(A) 據說將食材從北極帶回的極區探險家 Father Bernard Rosecrans Hubbard。(B) 極區探險家 George Francis Kosco。(C) 晚宴主辦人 Wendell Phillips Dodge。(D) 保存樣本的 Paul Griswold Howes。圖/取自 參考資料3

如果真的是那道菜的材料,那麼狀況就是:俱樂部用綠蠵龜做菜,宣稱是大地懶,報紙以訛傳訛寫成猛獁象。

「吃猛獁象」之類的傳聞,雖然不是嚴謹的科學,卻因為有噱頭而容易引人注目。作為沒多少負面影響的玩笑,也沒有人想要特別澄清。使得這類事件的真相,往往不了了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沒有特別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關注,對於這道海龜湯的追根究底,倒是相當符合搞笑諾貝爾獎的精神。

海龜湯以後,扎拉謝維奇的文章意識又跳躍到另一種已經滅團的生物:貨幣蟲(Nummulites)。許多古生物,當初也是其他古生物的食物。儘管擁有堅硬的外殼保護,貨幣蟲這種生物依然有機會成為美食。

1912 年的時候,英國古生物學家庫克派崔克(Randolph Kirkpatrick)提出一個觀點:地球有一段時間存在非常大量的貨幣蟲,後來它們變成稱為「貨幣球(Nummulosphere)」的地層,是地殼岩石的源頭。

看起來很搞笑,可是庫克派崔克是認真的。所以他即使生在現代,應該也沒有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 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影片(化學與地質獎從 10:18 開始):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The 33rd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s
  2. Eating fossils
  3. Was Frozen Mammoth or Giant Ground Sloth Served for Dinner at The Explorers Club?
  4. Mammoth meat was never served at 1950s New York dinner, says researcher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81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