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噓!噓!死骨頭在說話!

timd_huang
・2011/04/18 ・7511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SR值 515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噓!噓!安靜!恐龍死骨頭在說話,注意聽。

長久以來,科普頻道有關法醫鑑定(Forensic Investigation)的節目,都是我喜歡的節目,不管所報導的是某國、通常是美國的某個小城無意中發現的一堆多年荒郊白骨,或是幾百幾千年前的木乃伊人乾,看著刑事司法人員與科學家們,利用先端科技渾身解數,從一小塊被燒得烏七麻黑碎骨頭或一根牙齒,敬業地找出兇手,繩之以法,總有一種公義被伸張的快感;對於司法人員、或是人類考古學者來說,人死並非一了百了,死骨頭會說話,也一直在說話,只是你我有沒有聽到,有沒有聽懂這些死骨頭在說什麼;這個「死骨頭會說話,也一直在說話」的事實,不只發生在人身上,在恐龍也是如此。

說到恐龍,牠們雖然統治了地球大約一億六千萬年,從晚三疊紀約二點三億年前開始,到白堊紀結束六千五百萬年前下台,但是如今所能找到的,都僅僅是死骨頭一堆,沒有活體存留著,那些遊樂場內嚇小朋友的所謂恐龍,都是科學家加上藝術家再加上商賈做出來唬人賺錢的玩意兒,沒有任何人看過活的恐龍;當然,如今有一派學者說,其實恐龍並沒有滅絕,我們今天所吃的「啃大雞(Kentucky)」,也就是說鳥類,正是恐龍的後裔,他們隨著越來越多從遼西出土的帶毛恐龍,論述越講越大聲,甚是說鳥類歸入「會飛的恐龍(Avian-dinosaur)」類,原本的恐龍就是「不會飛的恐龍(Non-avian dinosaur)」,畢竟,恐龍和鳥類的演化關係非常密切;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是有些恐龍學派並沒有完全接受此說,如以「恐龍是不會飛的恐龍」來稱呼恐龍,不是有一點脫褲子放屁嗎?總之,如今想玩恐龍,還是得從恐龍死骨頭堆中傾聽這些恐龍說些什麼。

比較傳統一點的恐龍學,特別是在中國大陸,老一輩的學者和徒子徒孫們,或許因為大陸的恐龍夭壽多,整天忙著挖掘都忙不過來挖不完,一旦發現恐龍化石,雇用些老鄉胡亂快速把大骨頭挖出來,稍微清理一下,看看是否是新品種,若是的話,給牠命個名,發表ㄧ篇描述性的文章,至於恐龍化石本身,幸運的被裝架放到展示廳去「驕其妻妾」,君不見乎,最典型的例子,就在所謂的「恐龍谷」大展廳內擺的那六十幾隻恐龍化石,看來看去,就是寥寥那幾個品種,同種的恐龍,用那樣子重複的排列方式展示,像不像菜市場裡面賣成衣的地攤?何況,那些裝架的姿態,千篇一律,總以某人想當爾的「雄姿」架出來,事實上錯誤百出,那有從恐龍實際的身體骨骼結構來考慮?比方說,看看這些恐龍被擺出來的「死相」,脖子是不是舉得高高的S型?腰帶連接大腿骨的部份,是否角度放錯了,而會導致屁股骨折?更不要說這些當中,有太多的「組合(Composite)恐龍」而非真正純單一隻恐龍,也就是說,這隻恐龍所缺的幾塊死骨頭,是從庫房裡找幾塊類似的來拼湊出一頭完整的恐龍骨架,討好外行人(包括領導們);再說回來,如此胡亂拼湊出一百隻類似的恐龍,意義在那裡?和台灣那些財大氣粗穿著拖鞋嘴吐檳榔汁、晚上到酒廊裡猛灌XO的暴發戶田僑仔,有什麼不同?一點知識水平都沒有。

算了,與其多說這種無知當有趣,只是浪費精力,俗語說:「無法教老狗新把戲」,還不如跟上世界的恐龍研究潮流,透過最新的設備儀器,做一些腳踏「石」地的好項目,用類似於法醫鑑定的方法,來玩玩恐龍死骨頭,傾聽這些恐龍所要告訴我們的信息,總比負面埋怨要來得有意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這六個禮拜天晚上九點,國家地理頻道播放一系列的恐龍節目:〈侏羅紀犯罪現場〉;關於這個系列的總名稱,我不久以前就貼文說出它的錯誤,預告片的旁白也把六千五百萬年膨風成為六億五千萬年等等,在此不再重複;可是,說真心的,這系列的內容,倒是蠻值得好好看看,人家國際上研究恐龍已經走到什麼樣的地步?比方說,透過電腦斷層掃描(CT-scan)得知暴龍的腦部結構,進而推論暴龍的食性,似乎暴龍是機會主義者,幹嘛每次都費力辛苦去獵食?碰上自己不用花力氣撿死屍來吃,當然不會放過,又如,透過「來達(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來研究恐龍腳印,進而推論恐龍的行動,又如,藉由X光元素分析,探討帶毛恐龍的顏色,還有,從恐龍死骨頭病理學組織學的角度,說出那頭「穌」暴龍活了廿五歲,在牠十歲左右,曾經重重地受傷,或是受到攻擊,或是摔倒,前肢和肋骨都留下了傷痕證據在大聲說話,人家是怎麼算出這些年齡數字的?答案是,全方位的研究加上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而非還是醬缸在傳統的系統描述恐龍學(Systematic Descriptive Dinosaurology)。

哈!說到恐龍病理骨科,對於所有研究恐龍者,這不是最起碼入門的科目嗎?我們所挖到的恐龍死骨頭化石裡的「怪異處」,如果有注意的話,應該不是太稀罕,我們人類無法逃脫生老病死,恐龍難道就不會?諸多證據就在眼前手頭中,關鍵是,你我到底有沒有看到、有沒有聽到死恐龍藉由骨頭怪異處所要講給我們聽牠的生活故事?或者,你我的注意力,只有從有限的系統描述恐龍學角度,關心這堆骨頭完不完整?外型和其它種恐龍對應的那根骨頭是不是同樣?如果有差異,是不是發現了一個新種的恐龍?甚至覺得這些恐龍死骨頭上面那些「不規矩」的地方,真是很「礙目」,快快把它清除掉,免得將來裝架起來不好看。

再一次,哈!受到國家地理頻道這次恐龍系列節目的啟發,半夜爬起來跑到樓上玩石家博石館,把一些有「毛病」的恐龍死骨頭找出來,東施效顰模仿人家,開始玩玩、不敢說「研究」恐龍骨頭病理,覺得實在太好玩了,於是在此再度野人獻曝,和大家分享我的樂趣。

不過,想要搞恐龍骨科病理,我又不是學古生物科班出身的,自己總要臨陣磨槍,惡補一下我完全是白痴的骨頭組織學領域,幸好,網路上可找到一些,好友蘇立文也給我一些相關的資料看,終於學了幾個最基本的名詞,在此現買現賣,專家們請勿見笑;此外,要玩這方面,當然需要有台顯微鏡,而且不久就發現,還不只是普通的礦物顯微鏡,必須有偏光顯微鏡才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幸好,前幾天,我那亦生亦友的催眠學生,拿了一台數位顯微鏡(Digital Microscope)來讓我玩,拍了不少手頭上化石的顯微照片;其實,所謂的數位顯微鏡,說穿了,就是拿新台幣幾百塊錢就能買到的網路攝影機,把鏡頭拆下來反向裝上去而已,如果希望能調整倍率,就得有個可以移動鏡頭的機制,台灣的廠商,老早就有如此的產品,價格也只有幾千塊新台幣而已;這種數位顯微鏡,通常以反光方式取像,而非通常生物顯微鏡的透光取像;按:如果要透光取像,一方面需要配有從底下往上打光的設置,而且所看的樣本,必須磨成30 µm透光的薄片放在載玻璃片上,讓光線從下往上穿透,對於玩家來說,這兩者都嫌麻煩,初步可以跳過去,而採用反光式的,把想要看的化石表面,用砂紙磨平(先用100目,再用400目,如果有必要,最後用1000目),直接放在鏡頭前帶有二極燈(LED)之下照射,就可在電腦螢幕上看到顯微放大的影像。

剛剛開始的時候,有此科技新玩具,老頑童童心未泯,當然就像小孩子走進糖果店,這個也要,那個也要,但是,太過貪心,發現了自己的手卡在糖果罐中抽不出來,又捨不得把手中好吃的糖果放開;透過這個科技新玩具,把手中能拍、需要拍的樣本,一個個拿來拍,不同的倍率,不同的角度,不亦樂乎!可是,冷靜下來就發現了一些問題,比方說,樣本磨平之後,如果最後用的砂紙目數太細(1000目),常常因為燈源角度的關係,相片上會有很大一塊反光的白光區,又如,貪心高倍率放大,景深非常淺,對於我這種「視蒼蒼而髮茫茫」的老人家來說,光是要調準焦距,就是一大工程,眼睛昏花沒辦法。

不過還好,終於能把自己的興奮度控制下來,從諸多錯誤中學習,慢慢熟悉了這個硬體的獨有特性(毛病),也找到了在麥金塔上堪用的軟體來配合;對了,叫我每次要用數位顯微鏡近拍,都得回頭去用那個「不是人用(用久了也不是人)的視窗」,我寧願去跳淡水河,我的原則是,如果可以避免被一天到晚中電腦病毒、羞辱人性尊嚴的破爛視窗折磨,當然能閃就閃;事實上,雖然市面上各種網路攝影機和數位顯微鏡的品牌很多(上千種吧),可是實際上裡面最關鍵的感光晶片與控制晶片電路板,卻只有少數那麼幾家供應廠,源頭就只有這些而已,所以不管外殼包裝如何,裡面的肚腸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兩種電子攝影器材的電腦驅動程式,大同小異,大致都通用,網路上可以下載好多麥金塔可用免費或很便宜的應用軟體,當然也就一個個拿來試試看,選出自己覺得最順手的;好了,針對手頭上的軟硬體配備,終於可以「隨心所欲」地拍出「差強滿意」的近拍成果了。

可是,隨著累積起來的經驗,和所看到忽圇吞棗閱讀過的恐龍骨科病理的文章,我想進一步玩玩恐龍死骨頭,當個無牌照的恐龍骨科蒙古大夫,還有幾個關鍵擋在眼前必須克服,最為顯著的就是需要有台偏光顯微鏡;到網路上搜尋一下,傳統光學的那一大類就甭考慮了;數位顯微鏡這類的,倒是有幾家廠商推出有偏光效果的產品,不過價格都要很多百塊美元,不是目前可考慮的,可是,稍微仔細看看他們所做的,和我自己想出來「滴哎歪(DIY)」的,其實完全一樣,哈!這又是一次「天下英雄所見略同」,只不過我所想出來的,人家已經先走一步有商品化的產品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偏光顯微鏡的原理,就是在鏡頭前面加上一片(固定)偏光濾片,另外在燈光(二極光)前面也加一片,不過,這一片燈源偏光片,要能旋轉到不同的角度,用以產生偏光過濾的效果;在此,我不再把偏光原理等複誦一遍,有興趣者,自己可上網去看看就知道了;偏光片在科學教材儀器行可以買得到,價格也很便宜,一大張一兩百塊錢而已,我呢,則是透過網路,向簡志祥老師要了幾片,收到後,自己剪裁一下,就把原本的數位顯微鏡增改成偏光數位顯微鏡,在此要大大地感謝簡老師。

上面這張照片中下方的圈圈,就是自己做的燈源偏光環,套在數位顯微鏡內建八個二極燈前面,提供偏光的光源,注意四個黏上去的小把手,方便轉動角度;鏡頭前面,也固定貼了一塊。

對於我們玩化石(和礦物岩石)者來說,不只是要把影像中的反光去除,更是要利用化石裡面的礦物質本身的偏光效果,看出一些普通燈光下所看不到的古生物結構,接下來左邊這張組合照片,非常清楚地顯示偏光的效果;在不正確(或沒有)的偏光角度之下(上半部),這根恐龍化石中央原本海綿狀骨頭組織的邊緣難以辨認,外圍硬骨質部份的細微結構也看不清楚,但是當轉到正確的偏光角度之後(下半部),嘩啦!一目了然,同時,也可看到外圍硬骨質裡面的骨頭細胞,好像灑在燒餅上的黑芝麻,提供了更多的資訊。

這是一根小恐龍肋骨,哈!突然想到,中文的斷詞,實在很有趣,剛才這短短五個字「小恐龍肋骨」有語病,有沒有看出來?它們可能有兩種解讀,「小恐龍」「肋骨」和「小」(的)「恐龍肋骨」,兩者都有可能,是兩種不同當時的情況:幼小恐龍的肋骨當然會很小,但是青少年期恐龍的肋骨遠端,也是小小的,到底是哪一種情況?說到這裡,不免想起有一次在雲南陪老外跑恐龍考察,這位恐龍學者對如此窮鄉僻壤小村落土瓦房屋外面處處都漆滿的標語,覺得很好奇,他跑過世界很多國家通常都是鳥不生蛋的恐龍點,沒有看過這麼多無孔不入的政治廣告,就指著其中一個「貫徹黨中央科學性教育」大紅標語問我說是什麼意思,突然間,我被中文的斷詞電到卡住了說不出來,這句政治廣告話最後面的五個字「科學性教育」,要看如何斷詞,才能確定它真正的意義,到底是「科學性」「教育」,或是「科學」「性教育」?因為在這種偏遠的村落,窮農人家那裡知道科學?教育小孩子,當然應該響應國家主席的「科學發展觀」,但另一方面,窮農晚上閒著無事,只好增產報國「做人」,也是整個大陸控制人口成長非常關鍵的項目,所以性教育也是絕對重要,這兩種解讀都說得通,至今我一直還沒搞清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話說回來,這已經忘記在雲南那個位置撿到的孤魂野鬼死骨頭,它的橫切面長徑只有一公分半,比起雲南那邊成年大恐龍的肋骨來說,的確是小了一點,不過體型已經接近成年龍的青年恐龍肋骨終端也不大;此樣本斷面外型略呈橢圓狀,應該是肋骨的一小段沒錯,不過,因為沒有鄰近部份的骨頭,無法確定是長長肋骨的那一小段;上面說過這小塊骨頭,有兩種可能,一是幼龍的一段肋骨,另外是青年(Juvenile)龍肋骨靠近終端的部份,何者才對?

哈!你知道嗎?除了樹木有年輪之外,恐龍和很多動物的骨頭,裡面也都有年輪(Annuli),記錄牠的成長過程,要知道這頭恐龍活了幾歲,算算它骨頭裡面的年輪數就知道了;好,回到照片來看,正確偏光的那下半張,從中央往右上方的方位,似乎可以看出四條片段的年輪,這些年輪線的距離相當大;這是什麼意思?首先,似乎可以說,這頭恐龍的年齡,應該在三到四歲之間,所以前面斷詞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小恐龍」「肋骨」,這頭恐龍真歹命,很可能還沒慶祝四歲生日就嗚呼哀哉了!這一點符合自然界的實況--很多夭折的幼體,根本沒有機會長大到成龍,就是所謂的「夭壽」啊!你知道嗎?即便最兇猛的獅子,爸爸和媽媽獅子,要很辛苦連續做愛三千次,才會有一隻長大到成年的後代;再者,年輪距離的差異,也符合動物骨頭成長的情況,小的時候、特別是青少年發育期間,長得很快,年輪之間的距離比較大,後來越接近成年,成長速度慢下來,年輪間距越密集,到了老年甚至「老倒縮」,無法清楚分辨。

接下來談談以前一篇文章:〈帶病恐龍去看醫生〉已經說過的恐龍骨科病變,當時我和醫生有如下的對話:

「光從外表的畸形來看,我(醫師)認為有兩種可能,一、退化性關節病,也就是骨風溼,造成骨表面毀損,並有骨質增生現象,就是骨刺啦!第二種可能,我比較偏於這個看法,這頭恐龍患上了骨壞死病,因而導致接下來的骨質增生,這種情況,在我們人類也有,特別是年紀大的女性,手指最後關節也會有,關節都腫脹起來了。」

「醫師,不管怎麼說,這頭恐龍活著的時候,應該很痛苦吧?」「沒錯,如果是腳趾的話,就如你說的,牠會是一隻跛腳恐龍;從這些病徵來看,不會是骨折死亡的,而是活著的時候得了骨病。」

從這個病變趾骨和前面爪子的大小來研判,應該是一頭已經長得很大的恐龍,而不是青少年恐龍,也就是說,牠活著的時候,有好長一段時間飽受此骨頭病變的痛苦折磨,雖然無法說牠是因此病死的,但說不定此痛隨著牠一直到死;這頭跛腳恐龍,到底生了什麼病?為什麼會生這種病?原因何在?搞不好,是牠生命中某個時段,這隻指頭被咬或被壓受傷而產生的,一旦跛了腳的野生動物,通常就是宣告死亡,為何牠還活下來那麼久?或許將來能用電腦斷層掃描(CT-Scan),來進一步看看病變趾骨裡頭能否可提供更多的資料,真正的診斷宣判(Verdict),尚未出爐,請把手指交叉(Cross your fingers)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來看下面這張照片,這是以前從雲南採集到的一根形狀比較奇怪的恐龍骨頭,當初清理了之後,發現它的形狀很不平常,右邊好好的,而從中央往左邊,則為扁平破碎,好像曾經被咬過的樣子,所以沒拿它來當我刻甲骨文印章的印材,一直很珍惜地保留著。

從正(上)反(下)兩面的照片可以看出來,原本橫切面(最右邊)本為大略圓形的骨頭,在此變了形扁了下去,而且有一條橫溝凹進去(上面照片中央),在另外一面(下面照片中央略左),也是如此,好像是被某種獵食恐龍咬過,中央那個洞,好像就是當初獵食恐龍牙齒所咬穿透骨頭之處;從骨頭碎裂的情況來看,諸多的小塊和移動的位置,這應該不是牠自己摔倒而造成的單純骨折,加上此骨頭碎塊之間沒有看到癒合的骨質增生,因此可以說,這頭恐龍可能因為這次被人家攻擊打死的,或者死了沒多久,被撿便宜的肉食恐龍啃食把肉吃掉吐出骨頭,而留下了這個證據。

至於,這頭恐龍是幾歲的時候死亡的?這要從橫切面來看下邊這張照片,照片右下方的比例尺,每一小格是 1 mm,從左上角尖凸出到右下角靠近比例尺的對角長度是27毫米,以此骨的橫切面外型來看,比較不像恐龍的肋骨,因為肋骨的橫切面通常比較扁平橢圓形,而是前肢的尺骨/徑骨或後肢的腓骨/脛骨之一小段落,這個尖凸出來的部位,其實沿著縱向走,而且在接近被咬的地方附近,已經形成一個內凹的小溝型態,似乎這根骨頭旁邊還有另外一根骨頭,就是我們人類小腿裡面兩根骨頭之一,但我限於我對恐龍解剖學的無知,目前真的無法辨識確認是那種恐龍身上的那根死骨頭;在偏光數位顯微鏡下的照片,我不得不承認,我是骨科外行人,無法看出牠的年輪,若要勉強猜測(從中央往左上方看),似乎已有十幾歲了,這還要請骨科專家來幫忙解讀,要不然以我這個恐龍骨科幼稚園生所言,可能只是不能太正確的老玩童之童言童語;嘿,抓到機會自我調侃一下,感覺也真不錯。

最後一個樣本,也是到目前為止的壓軸,這是一根又是忘記在什麼時候、在雲南什麼確切地點撿到的小骨頭;我為什麼會把它撿起來?原因就是照片中略微靠左邊鼓起來這部份,當時覺得怪怪的,好像不太正常,和一般的不一樣,當時先看到左邊這部份,右邊小段就在旁邊,所以清理之後,用三秒膠把它們黏回去,這兩段是連續的,這個黏合處的斷裂,應該是經常見到的骨頭形成化石後,受到地層擠壓變動而造成的,而非當時恐龍死亡或之前遺留下來的;若先忽略腫起來的部份,從整體的外型來看,這應該是一根縱向帶著弧度、橫切面略微橢圓的小肋骨,而且應該是一頭小恐龍的,照片右邊處的直徑,不到7毫米,不會是較大恐龍肋骨的尾端,青少年以後的恐龍肋骨尾端橫切面直徑,通常都超過一公分,不會這麼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哈!現在我這個幼稚園生已經學到了,這個腫起來部份的原因,是因為當初這頭小恐龍的肋骨斷了,可是小恐龍沒有死掉而活了下來,在動物自我癒合過程中,牠以本身的癒合能力,沒有去找、也找不到恐龍骨科大夫幫忙看病,只能靠自己修復了這個簡單骨折,用骨質增生的方式把斷裂處多用骨頭包起來,補強化斷裂過的地方,免得以後再斷;至於進一步問為什麼此肋骨會斷掉的原因,那就難說了,可能是自己不乖趴趴亂走不小心摔傷的,也有可能還在恐龍窩內被父母大恐龍不小心踩斷的,這個無法確定,不過有一點很確定,這次的肋骨折傷害,並沒有促使此小貝比恐龍夭折,牠還繼續痛苦地活下去一段時間;至於,怎麼能說這是一頭幼小的恐龍、甚至可能小到還在恐龍窩內靠父母餵養呢?證據在橫切面的偏光顯微照片,似乎看不到明顯的骨頭年輪,而有好多相對來說比較大的骨細胞(斑點),這些說明此恐龍還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

噓!噓!安靜!這五塊恐龍死骨頭在說話,你有聽到了嗎?

本文原發表於「催眠恐龍」[2011-03-02]

文章難易度
timd_huang
24 篇文章 ・ 0 位粉絲
跟我玩恐龍去!

1

2
0

文字

分享

1
2
0
【2023 年搞笑諾貝爾化學與地質獎】舔石頭以外,猛獁象竟是海龜湯?
寒波_96
・2023/10/20 ・221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是新的開始,2023 年也不例外。今年「第 33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發十個獎項,「化學與地質獎」以看似獵奇的舔石頭博取不少眼球,不過得主揚.扎拉謝維奇( Jan Zalasiewicz)的文章中,其實還提到另一件知名的歷史公案。

1951 年晚宴真相,竟然是海龜湯?!圖/americanoceans

1951 年晚宴真相,竟然是海龜湯?!圖/americanoceans

文學史上用味覺帶出情節,最知名的案例之一是普魯斯特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開頭,由瑪德蓮的味道切入,接著進入意識的海洋游泳。扎拉謝維奇的文章開頭,也從品嚐岩石的味道切入,自由切換不同的題材。

地質學家為什麼要舔石頭?《舌頭、石頭,迸出新滋味?科學家為什麼要舔石頭?——2023 搞笑諾貝爾獎》一文有精簡介紹。最主要的理由是,缺乏現代儀器之際,舌頭可謂方便的化學感應器,能提供有用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即使有了現代儀器,舌頭還是很方便的工具。

處於意識流科學史中,扎拉謝維奇的文章從舌頭感應器,十分合理地切換到一場宴會。那場 1951 年的晚宴中,據說提供猛獁象肉製作的餐點。

這場晚宴由美國的「探險俱樂部(The Explorers Club)」舉行,主辦方宣稱當天有道菜,來自已經滅絕的動物大地懶(Megatherium)。但是幾天後有報紙披露,宴會中的奇珍異獸不是大地懶,而是來自阿留申群島,25 萬年久遠的猛獁象!

1951 年保存至今的晚餐。圖/取自 參考資料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奇妙的是,當天的餐點竟然有少量樣本被保留至今。當時沒有參加的豪威斯(Paul Griswold Howes)寫信要到一份樣本,一直保存到他去世為止。後來樣本輾轉來到耶魯大學的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館(Yale Peabody Museum)。

那一餐到底是大地懶,還是猛獁象呢?2014 年,耶魯大學的研究生葛拉斯(Jessica Glass)等人成功由樣本中取得 DNA,結果在 2016 年發表。比對之下相當明顯,答案是綠蠵龜。

現今綠蠵龜是保育類動物,合法的狀況下沒有機會吃到。然而 1951 年那個時候,綠蠵龜尚未面臨滅團威脅,仍然是普遍的食材。

區區綠蠵龜製成的海龜湯,當然無法彰顯晚宴的尊絕不凡。不過俱樂部宣稱的大地懶,怎麼又會變成猛獁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可疑的是當天在場的俱樂部成員尼可斯(Herbert Bishop Nichols),他也是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科學編輯。可考的記錄中,他第一個對外提出相關描述,後來被視為吃猛獁象的證據。

海龜湯的幾位相關人猿。(A) 據說將食材從北極帶回的極區探險家 Father Bernard Rosecrans Hubbard。(B) 極區探險家 George Francis Kosco。(C) 晚宴主辦人 Wendell Phillips Dodge。(D) 保存樣本的 Paul Griswold Howes。圖/取自 參考資料3

如果真的是那道菜的材料,那麼狀況就是:俱樂部用綠蠵龜做菜,宣稱是大地懶,報紙以訛傳訛寫成猛獁象。

「吃猛獁象」之類的傳聞,雖然不是嚴謹的科學,卻因為有噱頭而容易引人注目。作為沒多少負面影響的玩笑,也沒有人想要特別澄清。使得這類事件的真相,往往不了了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沒有特別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關注,對於這道海龜湯的追根究底,倒是相當符合搞笑諾貝爾獎的精神。

海龜湯以後,扎拉謝維奇的文章意識又跳躍到另一種已經滅團的生物:貨幣蟲(Nummulites)。許多古生物,當初也是其他古生物的食物。儘管擁有堅硬的外殼保護,貨幣蟲這種生物依然有機會成為美食。

1912 年的時候,英國古生物學家庫克派崔克(Randolph Kirkpatrick)提出一個觀點:地球有一段時間存在非常大量的貨幣蟲,後來它們變成稱為「貨幣球(Nummulosphere)」的地層,是地殼岩石的源頭。

看起來很搞笑,可是庫克派崔克是認真的。所以他即使生在現代,應該也沒有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 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影片(化學與地質獎從 10:18 開始):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The 33rd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s
  2. Eating fossils
  3. Was Frozen Mammoth or Giant Ground Sloth Served for Dinner at The Explorers Club?
  4. Mammoth meat was never served at 1950s New York dinner, says researcher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所有討論 1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3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13
4

文字

分享

0
13
4
【2023 年搞笑諾貝爾獎快訊】10 項怪奇獲獎研究出爐
PanSci_96
・2023/09/15 ・3874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年一度、讓你廢到笑出來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在美東時間 9 月 14 日下午 6 點準時直播。

今年的主題為「水」,這次 10 項獲獎都或多或少與「水」有關(但大部分是口水),現在就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得獎快訊,並一起期待後續的個別研究報導吧~

化學和地質獎:為什麼地質學家與古生物學家會舔化石

這是一封說明「過去」地質學家與古生物學家,為什麼會有舔化石習慣的「快訊」(發表在期刊上,但被歸類為快訊),這封快訊說了幾個故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義大利地質之父」的喬瓦尼·阿爾杜伊諾(Giovanni Arduino,1714-1795)用自己的舌頭「品嚐」這些化石,分類出可能是史上第一個「地質時期」

故事的亮點是引用了喬瓦尼·阿爾杜伊諾的研究紀錄,看起來就像是個美食家在品嚐化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學獎:重複寫字,直到感覺不對勁

A 編小學時,曾被老師罰抄生字 100 遍,寫到一半突然懷疑這個字是不是這樣寫,趕緊回頭看前面寫的字,還把課本翻出來看才確定自己沒有寫錯。

上述的情境,稱為「猶昧感」(Jamais Vu),「猶昧感」是「既視感」(Deja Vu)的反義詞,描述人們對熟悉的事物,突然感到陌生,也是這篇論文主要探討的主題。

這研究的笑點在於他的實驗,他們讓受試者一直重複寫同一個字,跟小學被老師罰抄生字一樣。

實驗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受試者體驗到「猶昧感」,這些受試者大約在重複 30 次或一分鐘後開始感到異狀。另外,研究也發現平常越容易發生「既視感」的人,也更容易發生「猶昧感」,未來「猶昧感」的相關研究,可能會加深我們對「既視感」的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原文研究: “The The The The Induction of Jamais Vu in the Laboratory: Word Alienation and Semantic Satiation,” Chris J. A. Moulin, Nicole Bell, Merita Turunen, Arina Baharin, and Akira R. O’Connor, Memory, vol. 29, no. 7, 2021, pp. 933-942.  doi.org/10.1080/09658211.2020.1727519

機械工程獎:死靈機器蜘蛛

會招喚骷髏或操縱屍體的死靈法師稱為 Necromancer,而科學家再次中二病發作,把用液壓操控的蜘蛛屍體,稱作 Necrorobotics 死靈機器。

我跟同事討論這種死靈機器,算不算是一種仿生科技?他覺得是,我覺得不是,你們覺得呢?

  • 原文研究:“Necrobotics: Biotic Materials as Ready-to-Use Actuators,” Te Faye Yap, Zhen Liu, Anoop Rajappan, Trevor J. Shimokusu, and Daniel J. Preston, Advanced Science, vol. 9, no. 29, 2022, article 2201174.  doi.org/10.1002/advs.202201174
死靈機器蜘蛛。

公共醫學獎:斯坦福馬桶

恩,就是接上各種感應器的物聯網馬桶,能即時檢測使用者的糞便與尿液。這東西最酷的是能「肛門辨識」,只要坐到馬桶上,斯坦福馬桶就能透過肛門的型態,辨識出使用者!

因為這個獎項,我才知道原來每個人的肛門都長得不一樣……謝謝你,搞笑諾貝爾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原文研究:
    •  “A Mountable Toilet System for Personalized Health Monitoring via the Analysis of Excreta,” Seung-min Park, Daeyoun D. Won, Brian J. Lee, Diego Escobedo, Andre Esteva, Amin Aalipour, T. Jessie Ge, et al.,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vol. 4, no. 6, 2020, pp. 624-635.  doi.org/10.1038/s41551-020-0534-9
    • “Digital Biomarkers in Human Excreta,” Seung-min Park, T. Jessie Ge, Daeyoun D. Won, Jong Kyun Lee, and Joseph C. Liao,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vol. 18, no. 8, 2021, pp. 521-522.  doi.org/10.1038/s41575-021-00462-0
    • “Smart Toilets for Monitoring COVID-19 Surges: Passive Diagnostics and Public Health,” T. Jessie Ge, Carmel T. Chan, Brian J. Lee, Joseph C. Liao, and Seung-min Park, NPJ Digital Medicine, vol. 5, no. 1, 2022, article 39.  doi.org/10.1038/s41746-022-00582-0
    • “Passive Monitoring by Smart Toilets for Precision Health,” T. Jessie Ge, Vasiliki Nataly Rahimzadeh, Kevin Mintz, Walter G. Park, Nicole Martinez-Martin, Joseph C. Liao, and Seung-min Park,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vol. 15, no. 681, 2023, article eabk3489.  doi.org/10.1126/scitranslmed.abk3489

傳播獎:嗎話說著倒能你?

趣有超也獎學播傳,心擔別,的常正是來過反來起看子句得覺在現你!

你有試過快速把彩虹的顏色順序倒著背,或是把你說話中的每個名詞都倒過來講嗎?大家都知道這超難,但這份研究中的兩位受試著確有著超強「顛倒單字或語句」的能力。

研究對象以西班牙語為母語,他們能在對話中輕鬆地將 banana 念成 ananab,或是將「 basket is fun」念成「nuf si teksab」。研究著重在這兩位有著特殊能力的人,推理、記憶能力是否優於常人,以及大腦灰質、白質比例與一般人(對照組)是否有差別。

大腦如何組織語言一直都是個有趣的研究題目,像是為什麼中文的序順不會響影到閱讀,這也是 A 編跟大家都一樣好奇的。而了解大腦語言是如何形成的,也能推進對於失語症、癡呆症的症狀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原文研究:“Neurocognitive Signatures of Phonemic Sequencing in Expert Backward Speakers,” María José Torres-Prioris, Diana López-Barroso, Estela Càmara, Sol Fittipaldi, Lucas Sedeño, Agustín Ibáñez, Marcelo L. Berthier, and Adolfo M. García, Scientific Reports, vol. 10, no. 10621, 2020.  doi.org/10.1038/s41598-020-67551-z

醫學獎:屍體兩個鼻孔的鼻毛數量是否一致?

俗稱鬼剃頭的「圓禿」(Alopecia areata)不只會頭髮脫落,同時睫毛、眉毛與鼻毛也會脫落,其中,鼻毛脫落會增加得到過敏、呼吸道感染的機率。

由於鼻毛的相關研究非常少,為此,研究者調查 20 具「遺體」的鼻毛數量與長度,並收集相關病史、死往原因…等數據,來評估正常人的鼻毛數量與長度。研究結果顯示,平均每個鼻孔的鼻毛數量約為 120~122 根,左右鼻孔並沒有顯著差異,鼻毛平均長度大約是 1 公分。

  • 原文研究:“The Qua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Nasal Hairs in a Cadaveric Population,” Christine Pham, Bobak Hedayati, Kiana Hashemi, Ella Csuka, Margit Juhasz, and Natasha Atanaskova Mesinkovsk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vol. 83, no. 6, 2020, pp. AB202-AB202.  doi.org/10.1016/j.jaad.2020.06.902

營養獎:電流有一股「電味」

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宮下芳明 (Homei Miyashita)與他的團隊,發現在筷子與吸管上附加微弱電流,會改變食物的味道。

他們發現微弱電流刺激舌頭時,會產生一股「電味」(論文上寫 Electric taste,你說我要怎麼翻比較好) 。這股「電味」味道如何呢?基本上沒有味道(不能啟動味覺細胞),但如果有其他味道存在,例如鹹味(氯化鈉)或鮮味(麩胺酸鈉),電味會讓食物吃起來更鹹或更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他們發明了連著電線的通電筷子與吸管(看起像整人玩具),證明了通電筷子與吸管確實能在不改變食物味道的情況下,讓人們吃進更少的鹽跟味精。

通電吸管構造
  • 原文研究:“Augmented Gustation Using Electricity,” Hiromi Nakamura and Homei Miyashita,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ugmented Hum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rch 2011, article 34.  doi.org/10.1145/1959826.1959860

教育獎:系統性研究課堂上感覺無聊的學生與老師

你覺得上課無聊嗎?多半人都會問答「是」,而這系列研究仔細分析了為什麼上課無聊,且越來越無聊的原因。

你可能會想:「那不就是老師上課很無聊啊,老師不有趣阿。」我只能說你們這樣太沒同理心了,搞不好老師也在想:「教你們真無聊!」

所以,研究者第一個想探討的問題是:「老師如果覺得無聊,會不會讓學生也覺得無聊。」先說結論,不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學生不會刻意去了解老師的心情。但如果學生明確感受到老師很無聊,像是死氣沉沉地念課文,學生就會覺得這堂課更無聊,進而影響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某種程度上,研究還是印證了「老師不有趣覺得無聊」這件事,但老師是否在強顏歡笑,這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個問題則是:「是不是想著上課很無聊,就會覺得更無聊?」沒錯,的確是這樣!只要上課前預期這堂課很無聊,那這堂課就會比你預期的還要更無聊!

  • 原文研究:
    • “Boredom Begets Boredom: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eacher Boredom on Student Boredom and Motivation,” Katy Y.Y. Tam, Cyanea Y. S. Poon, Victoria K.Y. Hui, Christy Y. F. Wong, Vivian W.Y. Kwong, Gigi W.C. Yuen, Christian S. Cha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90, no. S1, June 2020, pp. 124-13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342514/
    • “Whatever Will Bore, Will Bore: The Mere Anticipation of Boredom Exacerbates its Occurrence in Lectures,” Katy Y.Y. Tam, Wijnand A.P. Van Tilburg, Christian S. Cha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epub 2022.   doi.org/10.1111/bjep.12549

心理學獎:你會跟著抬頭看天空嗎?

他們到底在看什麼?眼前一群人停下腳步抬頭看著上方,你一定會跟著將視線移向相同的地方,看看他們到底在看什麼。

沒錯,這就是著名的從眾效應,或稱做群聚效應、羊群效應。這個1969年進行的經典實驗,應該很多人也聽說過。Stanley Milgram、Leonard Bickman、Lawrence Berkowitz 三人組,在紐約的街道上測試要有多少人同時往上看,才能吸引其他人也駐足湊熱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實驗能得獎感覺毫不意外,甚至覺得怎麼現在才得獎!

群聚效應引響甚遠,因為整個社會的運作都養類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不管是跟風買東西、參與熱鬧的大型活動、政治意識型態的抉擇等等,都能看到群聚效應影響著人們的身影。

大家都有可能是羊群裡面的羊。

  • 原文研究:“Note on the Drawing Power of Crowds of Different Size,” Stanley Milgram, Leonard Bickman, and Lawrence Berkowitz,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13, no. 2, 1969, pp. 79-82. psycnet.apa.org/doi/10.1037/h0028070

物理學獎:一群鯷魚能影響海流?

一隻拍翅膀的蝴蝶能讓海的對面產生颶風,那一群在海中游泳的鯷魚呢?他們可能直接影響了洋流與海面的大氣流動。

如果要計算颱風能量或是海洋鹽分的變化,我們通常會考慮海面風速與氣壓,要不然就是洋流、海溫和密度的垂直梯度等等。但這份研究發現,我們或許忽視了大海居民造成的影響。

研究發現只要到了鯷魚的產卵季,當天晚上海面附近海水的垂直混合程度會增加10~100倍。也就是這群游動的小魚們,像是攪拌棒一樣攪混了上層海洋,程度相當於地球物理現象造成的影響,對海溫與營養鹽分布的作用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大。

  • 原文研究: “Intense Upper Ocean Mixing Due to Large Aggregations of Spawning Fish,” Bieito Fernández Castro, Marian Peña, Enrique Nogueira, Miguel Gilcoto, Esperanza Broullón, Antonio Comesaña, Damien Bouffard, Alberto C. Naveira Garabato, and Beatriz Mouriño-Carballido, Nature Geoscience, vol. 15, 2022, pp. 287–292.  doi.org/10.1038/s41561-022-00916-3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76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爬獸居然會吃恐龍?!——《直立猿與牠的奇葩家人》
大塊文化_96
・2023/08/20 ・261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爬獸是恐龍時代已知最大的哺乳動物。
這種健壯結實的動物與獾差不多大小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中國。
有件爬獸化石標本,出土時,還伴隨完好無損的胃部內容物:一隻小恐龍的遺骸。
這是顛覆人類對中生代哺乳動物演化認知的一件化石。

大約一億三千萬年前,有種名為爬獸(Repenomamus)的動物,在林下植物之間活動。牠看起來像獾,渾身是毛,體型壯實,有鋒利的牙齒,可以長到十四公斤(三十一磅),是中生代最大的哺乳動物。

爬獸是一種肉食性哺乳動物,體型與獾相當,會吃小恐龍。圖/大塊文化

爬獸屬於一個名為戈壁尖齒獸的已滅絕群體,是第一批專門吃肉的哺乳動物。儘管牠們主要以較小型的脊椎動物如蜥蜴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來自中國的驚人證據顯示,這些飢餓的機會主義者也會吃恐龍幼仔,顛覆我們對古代食物網的成見。

儘管人們把侏羅紀和白堊紀跟恐龍聯繫在一起,哺乳動物在這個時期也在一旁蓬勃發展。牠們屬於合弓綱這個與爬蟲類有共同祖先的龐大群體,合弓綱動物在三億年前與爬蟲類分道揚鑣。

到了三疊紀晚期,大多數合弓綱演化分支已經滅絕,只剩下哺乳動物。一直到最近,人們依舊以為哺乳動物在侏羅紀與白堊紀仍維持老鼠的大小,因為牠們的世界被一同生活的大型爬蟲類所支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會吃小恐龍的爬獸

我們現在知道,由於有爬獸之類的化石存在,前述想法並不成立。這隻爬獸的胃裡有一隻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幼仔,是當時常見的一種植食恐龍。

雖然無法確知爬獸到底是主動獵捕,還是單純吃下這頓令人印象深刻的腐肉大餐,這件化石證實,哺乳類在這個時期的生態多樣性,比人們之前懷疑的還要高。

成功捕捉到鸚鵡嘴龍幼體的巨爬獸。圖/wikipedia

現存的哺乳動物群體主要有三:胎盤哺乳類、有袋類與單孔目(鴨嘴獸與針鼴)。這些動物的共同祖先可以回溯到三疊紀。

所有哺乳類都是溫血動物,會分泌乳汁,身上有毛髮覆蓋。牠們的牙齒形狀複雜,而且與其他脊椎動物不同,通常只更換一次,換成恆齒以後得用一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今世界充滿各種形貌與大小的哺乳動物,但所有這些都源於白堊紀末期大滅絕事件的少數倖存者。在該次大滅絕之前,許許多多的家族分享著恐龍世界,包括爬獸在內。

大多數家族都隨著牠們的爬蟲類共居者一起消失了―把地球留給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來接管。

三疊紀的哺乳動物留下生物感官上的遺產

在三疊紀,最早的哺乳動物體型非常小,而且可能是夜行動物。成為小型夜行性的狹適應動物,在哺乳動物生物學中留下永久的遺產。體型較小的動物比體型較大的動物更容易失去熱能,因為表面積與體積比更高,身體熱能會透過皮膚表面流失。

早期的哺乳動物藉由長出一層絕緣的皮毛來補償,同時新陳代謝加快了―這也是今日哺乳動物是溫血動物的部分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期的哺乳動物藉由長出一層絕緣的皮毛來保存熱能。圖/envato

根據現存哺乳動物的眼睛結構與基因,我們得知早期哺乳動物屬於夜行性。如今的哺乳動物眼睛裡,只有為數不多、稱為視錐的感光結構,這些視錐的作用是日間視覺和顏色感知。牠們的夜行性祖先並不需要這些結構,因此視錐及與之相關的基因已經佚失。

如此一來,大多數哺乳動物現在都是色盲,只有少數演化分支(包括我們人類在內)演化出偵測顏色的替代方法。

夜行性可能導致感官的發展,包括敏銳的聽覺與氣味偵測。哺乳動物可以聽到很大範圍的聲音,包括蝙蝠能偵測到的超高頻率,以及大象對話的最低頻震動。哺乳動物也倚賴氣味來溝通,牠們的鬍鬚與皮毛對觸感很靈敏,適合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導航。

哺乳動物可以聽到很大範圍的聲音,包括大象對話的最低頻震動。圖/envato

這些變化導致哺乳動物的大腦尺寸從侏羅紀就開始逐漸增大,因為牠們需要適應,想辦法解讀來自周圍環境愈形增加的感官資訊。沒有這樣的發展,就不可能出現今天這麼大範圍的物種―從體型小又好動的鼩鼱到藍鯨這類深海巨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有出乎意料的多樣性

在過去二十年間,新化石的出土,顛覆我們對恐龍時代哺乳動物的看法。這些動物從迴紋針大小的啃食動物到鬥牛犬大小的肉食動物都有。

適應攀爬的動物,用長長的手指在樹梢之間穿梭;擅泳的動物,潛水捕食水生昆蟲與魚類;鼴鼠般的挖掘動物,則以蠕蟲為食。有些動物也擅長滑行,就如今日的飛鼠,利用張開的皮瓣在樹間穿梭。

這些化石大多來自中國,細節保存得相當完整,揭露中生代哺乳動物的生態多樣性幾乎和現今類似大小的動物差可比擬。

展示於中國古動物館爬獸模式標本。圖/wikipedia

雖然這些驚人的多樣性,發生在侏羅紀與白堊紀的許多哺乳動物群體中,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在當時並不特別顯著。隨著地球大陸的解體,這些動物被分開了,而在大滅絕事件之後,每個群體都在世界的不同地區建立起獨特的演化分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如說,包括大象、金毛鼴、海牛與蹄兔等在內的非洲獸總目,其祖先可追溯到非洲阿拉伯大陸。包括刺蝟、鯨、有蹄類、肉食動物與蝙蝠的勞亞獸總目,有共同的祖先在北半球。

有袋類哺乳動物存在於澳洲與南美洲。這個例子正說明了地球地質情況與生物之間的密切關係,創造出地球上獨特的生命模式。

——本文摘自《直立猿與牠的奇葩家人:47種影響地球生命史的關鍵生物》,2023 年 7 月,大塊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大塊文化_96
11 篇文章 ・ 13 位粉絲
由郝明義先生創辦於1996年,旗下擁有大辣出版、網路與書、image3 等品牌。出版領域除了涵括文學(fiction)與非文學(non-fiction)多重領域,尤其在圖像語言的領域長期耕耘不同類別出版品,不但出版幾米、蔡志忠、鄭問、李瑾倫、小莊、張妙如、徐玫怡等作品豐富的作品,得到讀者熱切的回應,更把這些作家的出版品推廣到國際市場,以及銷售影視版權、周邊產品的能力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