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與台大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助理教授胡正恆與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王建鎧合作,文章由 許君咏 改寫。
- 專家回應在此:擎天崗野化水牛死亡事件
去年(2020 年)十二月,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草原的野化水牛接連死亡,新聞一出,大眾討論地沸沸揚揚,有民間團體將矛頭指向陽管處設置圍籬影響水牛覓食,陽管處認為水牛死因可能跟氣候有關,而目前台北市動物保護處初步推判死亡原因與營養不良有關,但更詳細的死亡因素仍有待調查。
陽管處設置的圍籬會影響水牛活動嗎?
擎天崗水牛接連死亡除了營養不良,有民眾也質疑陽管處圍起刺鐵絲網造成牛吃不飽、吃不好。那水牛需要多少活動範圍呢?胡正恆表示,水牛活動可以短期壓縮在極小區域內,但長期仍須持續穿越必要活動範圍,繞行此類家族棲地形成網絡。
1969 年的研究指出,水牛有很明確的「家族活動範圍」(home range),其經常習慣性地使用一些固定地點(地域固著:site attachment)。牛在家族範圍內常須從一個定點巡邏到另一個定點。有時因為個體表現這種強烈的地域固著,造成許多因受困、口渴或飢餓而導致的死亡事件。1
胡正恆說:「目前已知單隻公牛與母牛群皆可單日完成 2km 稜線縱走來回,涵蓋範圍可達 1–23 公頃,而以現有擎天崗草原圍籬圈圍的面積 43 公頃和牛隻數量比例來看,草場可能過小,因而導致草料食物不足。」此外,還需考量不同季節的水牛習性,棲息在擎天岡草原的牛群,除冬季外,皆能看到水牛族群在草原上覓食,但冬季時,除了公牛遊走外圍、不易掌握動向外,母牛群內部也會分為小群,帶著仔牛躲藏在低谷灌叢間。
那麼,圍籬應該拆除嗎?
以食草及水牛族群活動範圍來看,胡正恆認為擎天岡目前急迫的應該是拆除鐵網,因糧草固定有、牛棚也會定期修繕,卻仍發生牛隻大量死亡事件,進入春季後,其他牛隻也會回到擎天岡草原,因此建議陽明山國家公園應有配套的拆除圍籬。但若考量擎天岡遊客與水牛群活動空間重疊,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王建鎧則表示,應設置適當圍籬區隔及限制遊客動線,減少、避免與水牛直接接觸,保障雙方安全。王建鎧也提到,野化水牛群有採食領域和豐富度的需求,設計及規範圍籬空間時應委託專業團隊。
氣候會影響水牛的健康嗎?
王建鎧認為,台灣水牛對自然環境條件與食物供應品質耐受性佳,從 108 年度的水牛族群調查可以發現,當地環境能支持水牛族群自然增長,且自然死亡率相當低,顯示當地野化水牛族群適應程度良好。以有限的觀察資訊判斷,陽明山野化水牛群活動區域之自然氣候與食物供應條件,應不致於妨礙當地水牛群維持正常生存。
除了營養不良,還有其他原因可能導致牛群死亡嗎?
從有限的新聞提供影像來看,王建鎧表示多數死亡牛隻體態並沒有達到營養不良情況下的瘦弱條件,代表中短期內,死亡牛隻的總體營養應該沒有嚴重缺乏的情況。而成年個體突然死亡,應該優先考慮幾個因素,包括急惡性傳染疾病;急性環境毒物曝露,如腐敗飼料草料中之黴菌毒素;或者急性營養失衡,如好發於春季大量攝取新生青草導致鎂離子不足引起之青草痙攣等等狀況。
然而詳細情況的判斷,需要獸醫解剖後的報告及血液等相關檢體生化分析,才能進一步釐清主要致死原因。
目前王建鎧建議,現存水牛可考慮暫時集中圈養,確保飼料品質與營養均衡狀況,並追蹤分析血液生化值是否有特定血液成份異常情況,以作為瞭解該族群營養與健康狀態之依據,或有助於回溯探討倒斃牛隻死因。待水牛族群健康狀況穩定無虞後,再野放回原地域。
擎天岡水牛族群在生態中的重要性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助理教授胡正恆表示,水牛繁衍速度緩慢,但有創造蓄水洞穴(water hole)的能力,是暫時性濕地的更新者,現今擎天岡裡的暫時性濕地,常有螢火蟲、陸蟹、樹蟾、淡水龜等豐富生物相群集,水牛某種程度上扮演著生態關係的促進者。此外,作為創造多樣生物棲地的關鍵物種,台灣水牛能調控禾草、減少林下蔓延,對維持當地的生態功能與文化景觀都大有助益。3
參考資料
- Hayne, D. W. (1949). Calculation of size of home range. Journal of mammalogy, 30(1), 1-18.
- 108 年度陽明山國家公園 擎天崗區域野化水牛族群調查
- 胡正恆. (2019). 陽明山地區擎天崗野化水牛族群數量與追蹤紀錄. 華岡農科學報, (44), 8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