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匿名性被發現是包括網路霸凌等許多網路上不當行為的關鍵預測指標。
雖然研究發現有許多人不需要匿名性就會在網路上謾罵或發洩情緒,匿名性讓我們更有可能按照網路群體行為與規範行事。因此,如果有些人會在網路上做出一些混蛋舉動(總是有人暴力會這樣做),有了匿名性讓我們更可能也成為那樣的混蛋。
根據一份網路匿名性的綜合分析研究,在視覺匿名性時,也就是我們知道其他人無法看到我們的照片或影像時,上述說法尤其如此。
有些人提出,這是因為這類匿名性將我們去個人化的緣故。它讓我們比較不像個個體,少了臉孔與姓名,更像是網路上某個貢獻自己文字的無形體小斑點。而這些網路上的小斑點可以做出相當惡毒的事情。
網路霸凌是邪惡的行為嗎?
一般認為網路上的霸凌比現實生活中的霸凌行為更惡劣,雖然通常不太會涉及身體上的暴力,但部分原因是這種行為更公開,且通常不知道犯人的身分。
另外一個問題是,跟身體上的霸凌不同,網路霸凌會在網路上無影隨形地緊跟著我們,這使得我們很難,甚至是不可能擺脫這件事。網路霸凌會是造成自殺、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像是離職或退學等生活型態轉變的主要因素。
這會引發出一個問題,即這是誰造成的?
是誰造成了這種霸凌行為?
把網路世界分成謾罵與非謾罵兩個部分這樣的想法十分誘人。
我們,是行為端正的人;他們,是網路小白。但你可能也會刻意在網路上寫些攻擊或傷害某人的東西。我也是。我會盡量保持禮貌,但我也不會在推特筆戰時輕易投降。在網路上很容易引發戰火,而我們也會在網路上說出那些我們無法指著那個人的臉說出的話。
賈斯丁.鄭(Justin Cheng)與其同僚著手調查了此事。二○一七年時他們發表了一篇論文,在其中他們問道:
「謾罵是特別反社會的個體,還是普通人造成的呢?」(普通人指的是你和我這種,網路上的「好」居民。)
他們讓六百六十七人完成一份需時五分鐘的網路問卷,其中包含了邏輯、數學與文字問題。這些人在不清楚實際狀況的情況下,有半數拿到了簡單的問題,另一半則是拿到了困難的問題。
拿到簡單題目這組得要解碼像是「PAPHY」(「Happy」)這種變位詞,拿到困難題目這種則得解碼像是「DEANYON」(「Annoyed」)這種詞。再者,問題最後,簡單題目組在做完題目後會收到的評語是他們答的很好,分數高於平均,困難題目組做完後會收到答的很差,分數低於平均的評語。
人們一般痛恨表現低於平均,所以這個動作會讓人產生好跟壞兩種心情。
研究人員想要讓開心與暴躁的參與者把這個情緒帶進下一階段的實驗。下個階段,他們要求參與者以匿名身分參與網路討論。這項研究的時間點在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導期,他們給參與者看了一篇解釋為何女性應該投給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文章。
文章下方,前三則評論是抱持中立或負面觀點。文章與這幾則評論都是實際從網路上擷取的。
- 負面謾罵貼文的範例為:「是啦,不管怎麼樣,都要含淚投出賣華爾街、說謊、允許虐待行為、很快就會成為重刑犯的未來總統。為你女兒投下這一票。你真的是個楷模呢。」
- 另一方面,中立─正面的貼文內容像是「我是位女性,我不認為妳應該只因為她是名女性而投給女性。會投給她是因為妳相信她應該得到這一票。」
研究人員發現,有負面情緒的參與者比有正面情緒的參與者回覆了更多謾罵評論,特別是他們在接觸到其他人的謾罵評論後更是明顯。
在負面情緒或負面內容後發文的參與者,有六八% 的參與者會回以謾罵貼文,幾乎是在正面情緒或正面內容後發文的參與者的兩倍之多(三五% )。似乎跟現實生活類似,當我們正處於暴躁情緒,而其他人寫了很混球的內容時,我們非常有可能在網路上扮演混球的角色。
為什麼所有人都有可能會「在網路上扮演混球的角色」呢?
作者解釋說,這是兩種過程的結果。首先是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這涉及了數十年來的研究所顯示的,人類的行動方式通常會根據他周遭人的行動而定,情緒、行為和態度都會彼此傳遞。
與此事相關的想法就是正規化(normalisation)─許多人都在做某件事情時,我們會覺得做或這樣寫是正常,甚或是適當的行為。
正規化也意味著,只要照著其他人的方式做,就會覺得這件事不會造成負面後果。我們也常會害怕做出違背常規的事情,畢竟我們不會想成為被騷擾的目標。
正如同作者的陳述,「利用先前的研究來解釋傳染的機制,參與者一開始閱讀這篇文章時可能會有負面反應,但由於自我控制或環境因素,不太可能直接把這種情緒顯露出來。負面文本透露出其他人也有類似反應的證據,使得他們更能接受自己也跟著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除此之外,「負面情緒進一步強化了他們閱讀這篇文章時察覺到的負面態度,並消除了自我抑制,讓參與者更有可能發洩出不滿情緒。」
根據作者的說法,他們藉由這項對網路評論所組成的大規模研究表示,「心情與討論文本加在一起,比個人過去謾罵的歷史更能解釋謾罵行為」。
換句話說,文本可能比穩定的特質更重要。任何人都可能成為網路上惱人的謾罵者,就連你也有可能。
- 編註:此處的文本亦可譯成「脈絡」。
想要避免成為「混球」,我們可以怎麼做?
科技正展現出新的賦權與剝削、教化與羞辱方式。不過我們在網路上能成為糟糕的人,不代表我們就能合理化這種行為。如果你在線下不是個混球,在網路上也別當這種人。要避免此事,以下兩點能幫助你:
- 重新找回你在網路體驗中的人性吧。在網路上面對某人時,想像他真實或可能的面貌。想像他們回應時的情緒、在你的數位生活中,這些人最後會面臨的結果。在網路上,請保持友善態度。
- 在網路上發文時,請以有一天你會在宣誓作證時大聲念出文章內容的態度來寫。你在網路上所寫所說的大部分內容,都可以作為將來在法庭上攻擊你的素材。我在擔任專家證人時,時常看到有人呈上推特、臉書的訊息和電子郵件的內容,作為法庭上的證據。過去曾在網路上張貼放肆言論的話,有這段歷史對你一點好處也沒有。網路從來都不會忘記你的所作所為。
我們全都是這個閃亮的網路新世界之中的公民。只有靠大家努力,才能讓這個新世界成為我們想要生活在其中的場所。
網路還是有希望的。在這個「蠻荒網路世界」中,已經有很多阻撓網路「邪惡」成功作亂的方法。
線上商城對於自家網站可以販售什麼物品採取了應有的立場。國際間已有許多人在努力打擊線上兒童情色內容的散布。暗網在警方介入並確定販售違禁品的使用者身分後,已逐漸明亮。各個公司也陸續成立 AI 倫理董事會。這是個好的開始。
然而,一次對抗一名駭客、一位酸民或一個機器人是沒用的。面對這項挑戰,單靠傳統犯罪學與警力是不夠的。我們得帶上那些網路阿宅。以火攻火、用機器制服機器、用駭客對抗駭客,AI 對抗 AI。
最重要的是,我們得成為更善盡職責的消費者與科技的創造者。
——本文摘自《惡魔不是天生的:心理學家帶你走進那些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人性黑暗面》,2019 年 7 月,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