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0

文字

分享

4
0
0

[紀錄] PanSci TALKs 科學最前線–看見驚奇

PanSci_96
・2012/04/21 ・3960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6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說要3500元的truss...(滴血)

PanSci 的第一場實體活動「PanSci Talks—看見驚奇」,在上周日已於台南成功大學圓滿落幕。PanSci Talks 的初試啼聲,邀請到六位專欄作者(以及一位隱藏角色XD),每段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從生動、有趣的角度,和大家聊聊科學與生活。活動全程也承蒙 Phimedia通泰媒體應用公司與博理基金會提供技術贊助,讓整場演講同步進行線上直播,並於直播頁下方開放遠端網友文字留言互動,也有不少在場的朋友透過行動裝置立即發表看法,讓整場活動更添趣味性。

PanSci 主編 P 在開場的時候提到,PanSci 不定義自己為新聞媒體,而更像是一個討論科學的公共場域,讓大家用科學觀點檢視像是瘦肉精等公共議題,並希望透過這個平台,邀請專家與公眾互動,藉由對話與討論,激盪出新的火花。

當然,PanSci 所做的事和欲達成的目標,絕非幾位小編之力能夠完成,有很多改正與全新想法的提出,都是來自作者、讀者及社群的建議與傾力幫助,也因為大家與合作單位的支持,才有這一場實體活動。

回到活動主軸,PanSci Talks 的六位講者都帶來了非常精彩、有趣的演講,主題涵蓋生態旅遊、睡眠、昆蟲、海洋、微生物、愛情等議題,要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講述主題與分享知識,其實極具挑戰。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每位講者的演講內容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賴鵬智–無痕、減廢、護生、低碳 更友善的生態旅遊

聽完就知道很多生態旅遊都是玩假的

上半場首先由生態旅遊專家賴鵬智老師,主講「理性與感性—現代旅遊不可承受之重」,從挑戰一般對於觀光旅遊為「無煙囪工業」的認知出發,賴老師點出了許多在觀光旅遊中常見的人為破壞問題,並從數據與相關資料強調為何保護環境的行動刻不容緩。

因此,賴老師認為應該發展「生態旅遊」,以兼顧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及社區福祉的旅遊方式,目前台灣就有個「國際級的範例」,就是位於屏東墾丁的社頂部落。另一方面,賴老師也提出生態旅遊應當遵守的諸多規範,以無痕、減廢、護生與低碳為原則,力求降低人為對於環境的破壞。

蔡宇哲–我睡故我醒?我醒故我睡?你不能不知的睡眠大事

本來在想蔡老師會不會要我們大家一起睡10分鐘...

上半場的第二段演講,則由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睡眠研究專家蔡宇哲老師,主講你我每天都會面對的睡眠大事。蔡宇哲老師說明,睡眠和清醒是不斷轉換的動態過程,更強調兩者「均衡」的重要性,許多人認為自己很瞭解睡眠、能夠控制自己的清醒狀態,其實不然,睡眠不足反而會產生「微睡眠」及「區域睡眠」的狀況,意外往往就發生在這突然睡著的幾秒鐘,相關事例層出不窮。

此外,蔡宇哲老師也分享了一些關於睡眠的科學知識與研究,像是有著體型較瘦、具有較佳受挫力與耐心,還擅於「一心多用」等特質的短眠基因;更從其他我們熟悉的生活面向切入來談睡眠,像是睡眠與學習成效或吸引力的關係,以及睡眠的多寡對於心血管系統與生理健康有何影響等,都是我們時常關切的議題,蔡宇哲老師在 PanSci 主持的「我睡故我在」睡眠研究專欄,也談及不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子鈞–問蟲蟲情為何物?

認識一個愛蟑螂的男友也是挺困擾的吧...

上半場的第三段演講,由台大昆蟲所研究生、PanSci 編輯(代號 Z)陸子鈞分享昆蟲們的「愛恨情仇」。不只人類覺得戀愛問題很複雜,對於昆蟲來說也一樣。不過因為昆蟲的生命短暫,相對來說找 Mr. 或 Ms. Right 的時間也短,所以注重效率,如果「愛不對人」,這一生就毀了,不像人分手後還能繼續找下一個人。

接著,他舉了幾個昆蟲因為辨識費洛蒙與外觀方式而「愛不對人」的有趣例子,如雄性的澳洲寶石甲蟲錯將棕色啤酒瓶當作雌甲蟲交配,土蜂與蜂蘭、以及小土蜂與鐵鎚蘭間的錯戀,都會使得追求徒勞無功;然徒勞無功事小,有時還可能引來致命殺機,像是流星錘蜘蛛設下的費洛蒙陷阱,就讓某些蛾類誤解陷入。演講尾聲,陸子鈞提到,在看了這麼多的昆蟲愛情故事之後,大概也不會真正地瞭解「情」為何物,不過這些有趣的故事,倒是可以當作約會時很好的聊天素材。(XD)(這時大家都望向了 Z 嫂…)

康心弈–神秘飛行戰隊!六旋翼飛行器帥氣登場

血滴子啊~~

這次 PanSci Talks 除了活動手冊上可以看到的六位講者陣容之外,還邀請到了一位隱藏講者,他是成大航太系二年級的康心弈同學,來到 PanSci Talks 現場為我們展示他所製作的六旋翼飛行器成果。

他首先分別詳細解說了六旋翼飛行器的優點及缺點,並展示他們先前在試飛時於飛行器上搭載相機所攝的空拍影片。康心弈也提到,多旋翼的應用很廣,如先前有公司協助電影《賽德克.巴萊》中著名場景霧社街的空拍,他所分享的影片也讓不少在場朋友對於其飛行的高度穩定性感到印象深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六旋翼飛行器室外展示
其實大家都不敢靠太近 XD

除場內試飛一次之外,在中場休息時間,康心弈更大方於會場外空地,再度展示六旋翼飛行器的飛行能力,並讓大家試拿運轉中的六旋翼飛行器,感受其強勁的轉速與力道(大概是六台工業用電風扇對著吹的感覺!)

陳勇輝–生活,無處不海洋

聽完就打定主意要揪一團去海生館了。

雖然台灣四面環海,在許多生活層面上更常大大受惠於海洋,像是提供我們食物、能源、水等資源,以及幫助調節氣候或作為運輸通道等恩澤,但我們對於海洋的認識卻似乎不多,下半場的第一場演講,國立海洋生物館資深研究員要帶大家從生活面向瞭解海洋。

生活其實無處不海洋,舉凡鹽等生活用品、海鮮、深層水等海洋科技產品,對於我們來說都不陌生,輝哥更指出海陸息息相關,海洋對於你我生活的影響實際上不只這些,事實上當今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都是透過海洋顯現,而像是洋流對於天氣及漁獲的影響、還有 80% 海洋垃圾來自陸地等事實,在在都提醒我們對於海洋應有更多的瞭解與尊重。

陳俊堯–細菌人得意的一天!

講話速度超快,果然是被細菌控制了!!(無誤)

下半場第二場演講,由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陳俊堯老師,與大家分享關於細菌的科學知識。為什麼主題叫做「細菌人得意的一天」呢?陳俊堯老師幽默地表示自己喜歡研究細菌,就自稱細菌人(但跟喜歡吃麵包沒有關係),能參與 PanSci 及 PanSci Talks,對他來說也是很特別的一件事,所以當初就這麼訂立了主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細菌,大多數人可能沒什麼好印象,但陳俊堯老師則要幫助細菌「洗刷惡名」,並用生動、擬人的語言來介紹細菌。大多數的細菌對人類其實無害,會與生物「同居」,成為他們的好幫手;更有趣的是,細菌也懂得溝通協調,有友誼、溝通、互動、慈悲,甚至有個「細菌社會」,許多人會做的事,細菌也會做。更甚者,陳俊堯老師也問:我們真的是擁有自由意志的人嗎?還是只是由細菌控制的人型載具?聽完陳俊堯老師趣味的比擬,相信你也會覺得細菌可親許多吧?

程威銓–從開始到最初的愛:為什麼我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聽說這領帶是在台南買的...

愛情,不僅是詩歌、文學、音樂、藝術中常取用的素材,更向來是許多人的生命課題,你或許也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總是遇不到對的人?雖說愛情一事眾說紛紜,這次 PanSci Talks 的最後一場演講,台大心理系碩士、國軍北投醫院心理分析官程威銓,則要從科學角度來談錯綜複雜的愛情議題。

三個觀點,逐一解析愛情中幾種常見的心頭紛擾與盲點,程威銓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邀大家一起思考,像是誰才是「對的人」?要愛對一個人?還是找一個對的人來愛?決定幸福的因素是什麼?為什麼有人在愛情中「一錯再錯」?諸如此類我們可能想過但可能沒有確切想法的問題。在節奏明快的演講尾聲,程威銓更開玩笑地提到,就算沒有愛情,身邊還是有朋友在。即使你聽完還沒能理清頭緒,或許演講中提到的幾個觀點,可以作為你重啟思考的開端。

小結

工作人員與講師合照

這次的 PanSci Talks,因為六位專欄作者們既精采充實又生動活潑的演說、隱藏講者成大航太系康心奕同學帶來的帥氣六旋翼飛行器展示(請見賴鵬智老師現場捕捉的影像紀錄)、Phimedia 與博理基金會在線上直播的大力協助,以及成大全球議題研究社許多同學的幫忙,讓 PanSci 第一次的實體活動獲得了不錯的迴響(好啦,至少從中場休息時被火速掃空的茶點來看…XD),在此再度由衷感謝大家的熱烈支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在 PanSci TALK ONE 之後呢?未來 PanSci 也將推動許多新的計畫,像是甫上線不久的科學問答討論空間「PanSci天天問」、網路影音節目「科學一刻」、希望能多加報導與促進台灣科研成果交流的「校園特派員獎」、以及彙整全台科研活動資訊的「科活動」等,都在積極籌辦中,敬請期待!至於 PanSci TALK TWO…下次要到哪裡,就請大家提供意見跟推荐吧!而且這次講者都是男性,希望下次能夠能夠全部是女性~


PanSci TALK ONE 獲得國科會與教育部的贊助,Phimedia技術支援,成大全球議題研究社、博理基金會支持,特此致謝

相關文章:[Phimedia] 泛科學 PanSci Talks 網路轉播–幕後花絮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4
PanSci_96
1216 篇文章 ・ 212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量子科技即將走入生活?最有趣的科學知識傳播 QuBear 量子熊,來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7/10 ・676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知從什麼時候,「量子」取代了磁場、奈米,成了時興的名詞。特別是把量子與資訊兜在一起,無論是在科學或是科技上,都深具潛力。或許有一天,我們將打開以量子位元建構的量子電腦,透過量子演算法進行各種計算,並把資訊用量子傳輸的方式傳遞出去。

這樣的日子可能真的不遠了。

為了因應量子科技時代的來臨,行政院在 2022 年 3 月宣布成立「量子國家隊」,由 17 個產學研團隊組成,包含了通用量子電腦硬體技術、光量子技術、量子軟體技術與應用開發這三大領域。

「量子熊 QuBear」身為量子國家隊的推廣擔當,針對年輕世代學子,激發量子科學與科技的興趣與瞭解,將全力推動 Quantum PAY,以三大多元管道「Podcast、 Article、YouTube」進行知識傳播,內容類型含括播客、文章跟影音短片。量子熊 QuBear 除了打造線上平台,更製作多個 quantum PAY 學習模組,努力朝著建立量子熊的微學習平台,以及建構長遠的科學知識傳播生態圈的目標前進。

最後,你或許會好奇,量子熊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量子電腦的核心技術是量子位元 (qubit)。英文發音快一點,就跟 QuBear 有點相似,於是就裝個可愛,叫做量子熊啦!

記得看到量子熊時,幫忙按讚、訂閱,還有~開啟小鈴鐺~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WM3vYaCd_VoPHQ1hrUdzA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本地工作者暢談科學時代的人文發展:哲學、專才培訓與大眾教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2023/02/01 ・5061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撰文/詹遠至|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助理、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生
  • 校對/陳樂知|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秘書長

我們所處的二十一世紀已是科學的時代,科學理論被視為宇宙的終極答案。在這個「科學至上」的時代,人文探求還如何可能?人文如何可以與科學攜手並進?以「人文」與「科學」之間的對話為主軸,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LMPST Taiwan)於 2022 年 11 月 19 日在臺灣大學主辦了一場以《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為題的論壇,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

本活動主持人由鄭會穎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政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受邀講者則包括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鄭國威先生(PanSci 泛科學知識長)與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論壇屬於 LMPST Taiwan 長期舉辦的《種種意識論壇》系列。除 LMPST Taiwan 以外,這一系列的論壇由政治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實作哲學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系、臺灣跨校意識社群、PHEDO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沃草公民學院共同合辦;贊助單位則為順奕有限公司。

《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科學為人文帶來危機?先論科學主義與自然主義

主持人鄭會穎教授點出了本論壇的核心議題後,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發表了他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教授想要討論的是「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這個問題。陳教授首先談到一些人持有「科學主義(scientism)」的世界觀。科學主義認為,科學是唯一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的可靠方法。陳教授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世界觀;原因在於科學主義本身並不是科學,並未被科學方法證明,它只是一個哲學理論。因此,科學主義身為一個哲學理論,它本身就是自己會排斥的對象。

回到核心問題,科學是否帶來了人文危機?陳教授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科學所帶來的其實不是科學主義,而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自然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最根本、基礎的組成,就是自然科學理論認為存在的那些事物,例如粒子、力場、化學反應等。

陳教授認為科學所帶來的自然主義是現代世界觀的基礎;即使一些特定人士因為宗教背景等理由而不同意自然主義,其實也應該要同意例外情況相當有限。如果我們接受「自然主義」,而非「科學主義」,那麼科學本身根本就不會帶來人文危機。這是因為,自然主義只認為世界最根本的組成是科學所談論的事物,但是它並不認為我們只能透過科學方法來認識這些事物。

「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事實上,從科學世界觀的角度來說,人類也是自然的一員。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生命體,出於其演化而來的結構,與生俱來就有各種世界互動、認識世界的方式,不限於科學方法。就此而言,人類會發展出的人文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雖然人類後來發展出了「科學方法」這種較為優化的認識途徑,我們依然不能否定「人文方法」也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可靠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陳教授提及羅素(Bertrand Russell)對「熟知知識(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以及「描述知識(knowledge by description)」的區分。熟知知識指的是我們透過直接的感受、互動與掌握所獲得的知識,描述知識則是理論性的知識。

陳教授認為熟知知識與描述知識不可被截然二分,兩者之間是程度上的差別。而人文學門的一些觀念就較為接近熟知知識,因為它們重視同理及感受。雖然如此,這一切都符合腦神經科學的描述,人文仍然是自然現象。另一方面,人文因此仍然是科學可以研究的對象,也需要科學的補充。人文學門自己也必須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熟知知識其實也是自然現象,有其組成基礎與運作原理。

因此,科學可以幫助人文把熟知知識轉換為更精確的描述知識,並且為人文提供更精密的研究方法,以及協助其排除錯誤,比如排除人類先天認知系統的偏誤、漏洞等等。總結來說,科學與人文其實研究的是同一個自然界;科學非但不應帶來人文危機,還可以幫助人文研究走得更加長遠。

跨科際合作的需求,兼論「人類世」中的人文與科學走向

不同於陳樂知教授從哲學觀點出發,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帶來的是他在教育方面的經驗。首先,陳教授介紹了他為台灣教育部主持的「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簡稱「SHS(Society-Humanities-Science)計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包含人文以及科學的面向,因此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以往的教育先是學科主義,然後衍生出「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y)」或是「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也就是由各學科各自探究共同問題,或是由兩個學科進行合作。

跨科際教育則有所不同,它以「真實世界的共同問題」為核心,直接打破學科之間的界線。只要是對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有幫助的知識,參與的學科,甚至政府、產業、民間的 NPO 或利害關係人都擔責分工合作進行知識生產、解決問題。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愈趨複雜、多元,且多樣,社會對科學界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科學家開始被要求具備社會意識及社會參與的能力,還有溝通與對話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傳統的科學界非常缺乏的。有鑑於此,陳教授所主持的 SHS 計畫積極推動「問題導向的學習」、「系統思考」、以及「實用方法論上的創新」。他也提到,SHS 計畫的推動非常有賴於大學對本身社會角色的自覺與復興。

陳教授參與的另一個國科會計畫是「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計畫」。與 SHS 計畫相同,這個計畫也非常重視跨科際教育,並且認知到單靠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真實世界的複雜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人文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陳教授討論到他撰寫的新書《丈量人類世》中的「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概念。「人類世」指的是一個新的地質紀元。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文明成為影響地球環境與生態變遷的關鍵角色。因此,部分學者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人類世」這個地質紀元。

在人類世中,全球有非常多的變遷趨勢,其中一個就是:科學發展帶動理性價值的昂揚,其他的人性價值卻被輕忽。陳教授說,我們培養出了許多「職業科學家」。可是,在科技急速發展的同時,人類的科技文明卻缺乏方向感:我們正面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極大的不均衡。總而言之,他認為「人類的智能尚未學會如何掌舵文明巨輪的方向」。

最後,針對人文與科學應該要如何在人類世中發展,陳教授提出了他本人的看法。首先,科學研究的同儕審核程序需要人文專業學者的投入,也就是科學家不能閉門造車。再來,婦女應該要積極加入科學與科技事業的陣容,因為科學發展不能只由男性思維主導。

最後,未來教育的趨勢必須往跨科際的方向邁進,也就是人文與科學必須並重。如此一來,陳教授強調:「人文的啟發價值和社會重大需求必須挺身而出,為人類文明的永續承擔文明指南針的角色,與科學共同尋求世紀困境的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實作哲學」帶來人文與科學的合作新可能

繼陳竹亭教授分享了跨科際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後,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則分享了她在科學人文互動的個案經驗。嚴教授身為一個哲學學者,卻在因緣際會下,走上了不同於普通學者每天關在辦公室做研究的路。她為了提升生醫背景的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為了把哲學帶到課堂之外,推動了青銀共學。

嚴教授推動青銀共學,提升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將哲學帶到課堂之外。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嚴教授把社區中的長輩們請到大學的哲學課堂上,與大學生一起進行小組報告。這些生醫背景的學生們未來大多會從醫;因此,對未來將要在醫療院所工作的他們來說,與長輩互動是很好的練習。

嚴教授也針對與學生們未來在醫療場域會遇到的一些價值性思考,與哲學作出連結,讓學生們學習哲學能夠學以致用,對醫療過程有所幫助。舉例來說,她會帶領學生討論如何面對死亡、以及照護倫理等哲學議題。她認為,在學生未來的臨床工作上,這些哲學議題將派得上用場。

除了青銀共學外,嚴教授還以非常不同於傳統學者的方式,進行她個人的哲學研究。傳統哲學學者往往是埋首於書堆中,發展自己的理論;她則是親自到醫療院所中進行田野調查,去訪問醫生、護理師等第一線的人員。藉由直接了解醫療工作者在實作上遇到的困難,她試圖讓哲學能夠真正被實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嚴教授說,這樣的研究方法被稱為「科學實作哲學」。科學實作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其實不單單適用於人文學門,也同樣適用於科學。非常理論性、艱深的基礎科學如果能夠走出象牙塔,了解社會的真實需求,便有機會與人文接軌。因此,不論是科學或人文學門,若研究者可以調整研究方法,從研究對象在實作上的細節出發,再轉而調整自己的理論,那麼科學與人文的互動、合作並非不可能。

科學素養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最後進行分享的是科普媒體《PanSci 泛科學》的知識長鄭國威先生。鄭知識長首先釐清了「人文」的定義:他認為,「人文主義」認為人類可以靠自身的能力認識這個世界,而「人文學科」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學科。從這個定義來看,人文與科學根本就不是分開的;畢竟科學也是人類靠自身能力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鄭知識長提到,台灣的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表現非常優異,世界排名名列前茅。然而,台灣的學生卻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

鄭知識長指出,台灣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大致可以把人分為兩種:具有「定型心態」與具有「成長心態」的人。前者只重視結果、學習態度較消極,且容易受挫折打擊;後者則重視過程、學習態度較積極,且勇於面對挑戰。鄭知識長指出,具有定型心態的台灣學生似乎占多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知識長在高中時也面臨相同的困境,他那時非常厭惡數學和理化,完全沒有學習他們的熱忱。他後來發現不止他是如此,有許多人也在學生階段就放棄了對科學的學習;這對台灣社會是個嚴重的現象。舉例來說,公投的題目許多都牽涉科學知識,放棄學習科學的公民要如何在這種公投中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考量促使他後來創辦 PanSci 泛科學。

鄭知識長認為,獲得成長心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會科學原則與方法,也就是用科學方法來面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培養科學素養則需要承認自己對許多事的無知,且需要身處一個好的素養集體之中。最後,鄭知識長勉勵大家一起培養出「科學思辨力」,為本次的論壇畫下一個強而有力的句點。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3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MPST Taiwan)為國內非營利法人團體,主要幹部均為國內教授或研究員。本會以促進科學型的哲學研究為宗旨,工作包括國內專業學術工作、跨領域學科交流及哲學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