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真.星際過客:首次發現太陽系外的星際天體「黑麻麻」‘Oumuamua!

歐柏昇
・2018/02/22 ・4307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家首度目擊來自太陽系外的不速之客!
什麼?太陽系遭到外星人闖空門了嗎?請保持冷靜,讓我們娓娓道來。

要介紹這位不速之客,就從它的名字談起好了。我國法律規定,每個人只有三次改名機會,而成年之前只能改一次。而天上的星體可沒有這個限制了,但是一般根本不會隨便改名。這個奇怪的天體,在發現後一個月內,就換了三次名字。

改名的事情,我們就先賣個關子,現在先告訴你它的綽號。泛星計畫(Pan-STARRS)幫它取了一個很可愛的綽號:‘Oumuamua。這個字來自夏威夷語,意思是「第一個來自遠方的信使」。中文翻譯有趣了,中國大陸翻譯為「奧陌陌」,而臺灣天文同好想到了臺語的諧音,就把它暱稱為「黑麻麻」[1]。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姑且稱它為「黑麻麻」吧!

藝術家繪製的「黑麻麻」(1I/2017 U1)想像圖。圖/ESO/M. Kornmesser

泛星計畫:難道不是彗星嗎?

「黑麻麻」的發現是在 2017 年 10 月 19 日,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羅伯特.韋雷克(Robert Weryk)利用泛星計畫的 1.8 米望遠鏡,搜尋近地小天體,而發現這個快速移動的詭異天體。起初根據軌道型態,這個天體被歸類為彗星,名稱訂作 C/2017 U1(C字號代表長週期彗星)──這是「黑麻麻」的第一個名字。

很快地,科學家發現它並不是彗星。10 月 22 日,加法夏望遠鏡(Canada–France–Hawaii telescope; CFHT)的觀測發現,這個小天體的特徵,與彗星非常不同。它比較像是一個小行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彗星與小行星有什麼不同?主要的差異是它們的組成物質,彗星是冰和塵埃構成,小行星則是岩石構成。彗星靠近太陽的時候,身上的冰會揮發,塵埃也會跟著散至周圍,使我們可以看到一團光暈,稱為「彗髮」。

彗髮是觀測上用來認定彗星活動的重要線索。當帶有揮發性水、冰成分的天體向著太陽靠近時,太陽輻射能量的強度將隨著距離減少而逐漸上升,在不同的太陽距離下會驅動特定化學分子的揮發,而使他們顯現出彗髮、彗尾結構,這個開與關的邊界距離我們稱之為雪線(snowline)。比較常被討論到的雪線有 12 天文單位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 5 天文單位的水 。[2]

加法夏望遠鏡的觀測,以及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 VLT)和南雙子望遠鏡(Gemini South Telescope)後續幾天的觀測,都一再顯示,C/2017 U1 並沒有沒有彗髮。也就是說,它根本不是彗星!世界時 10 月 25 日凌晨才剛登記為 C 開頭的名稱,當天晚上立刻改掉,改稱為 A/2017 U1 [3],A字號代表小行星。

甚大望遠鏡、南雙子望遠鏡觀測「黑麻麻」(1I/2017 U1)的多張影像疊和,藍圈中的白點就是「黑麻麻」,研究人員發現它周圍沒有彗髮。圖/ESO/K. Meech et al.

它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首度探測到的星際天體

彗星改認定為小行星,還不足以讓「黑麻麻」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真正精采的是,它竟然來自太陽系外,是闖入太陽系的不速之客!

過去人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亂入」太陽系的星際天體,不過科學家早已預言,我們有一天會看到。著名的行星科學家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在1997年曾說過:「我們知道星際彗星存在,只不過天文學家還沒看過任何一個。」當時他也說明,將來科學家能夠找到星際彗星[4]。

為什麼科學家老早就料到,會有「黑麻麻」這樣的天體闖入太陽系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情是這樣的。太陽系行星形成的過程中,有很多微行星遺留下來,成為彗星、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但也有許多微行星沒有在太陽系內生存下來──它們走到木星這樣的巨大行星旁邊,就像是小蝦米遇到大鯨魚,被木星的重力甩一巴掌,甩飛到太陽系外。別人的太陽系也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有些微行星被巨大的行星甩出來。這些被別人甩出來的東西,流浪在星際間,有可能某天就流浪來到我們家門口了。

「黑麻麻」(1I/2017 U1)的運行軌道。圖/NASA/JPL-Caltech

「黑麻麻」發現之後,研究人員經過初步的分析,就懷疑它是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10 月 22 日,結合了加法夏望遠鏡的觀測結果,才終於證實「黑麻麻」的軌道是雙曲線,而不是封閉的橢圓。也就是說,「黑麻麻」的軌道並無被太陽的重力束縛,它根本不是繞著太陽公轉的天體!

許多望遠鏡搶在「黑麻麻」離去之前觀測,於是科學家能夠精密地重建出「黑麻麻」的運行軌道。原來,這個小天體在 2017 年 9 月 2 日從太陽系盤面上方穿入水星軌道內,9 月 9 日最接近太陽,10 月 14 日行經地球軌道下方。太陽系的天體大都分布在接近同一盤面上,外來的闖入者軌道才如此怪異,這下又形跡敗露了!

「黑麻麻」的軌道速度實在太快,以秒速 26 公里的相對速度進入太陽系,太陽的重力根本不足以減慢它到能夠捕捉在太陽系內運轉。顯然,這位神秘嘉賓無意留宿在太陽系中,因緣際會來了一趟,與我們萍水相逢罷了。它不甘做太陽的奴僕,一生只接近太陽這一次,未來將與我們漸行漸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許它正吟誦著這首詩呢:「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黑麻麻」(1I/2017 U1)的運行軌道。

11月6日,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為「黑麻麻」正名,在接到申請後不到24小時,就同意為它專設一個新的天體分類── I,代表星際天體(interstellar object)[5]。於是,「黑麻麻」再度改名,成為 1I/2017 U1,開頭的 1 就表示它是此分類的第一號了。‘Oumuamua這個稱號也被正式認可,可寫為 1I/2017 U1 (‘Oumuamua)

奇形怪狀的不速之客,是外星人派來的間諜?

「黑麻麻」不僅行蹤詭異,它的長相也非常怪異。

科學家根據甚大望遠鏡、南雙子望遠鏡觀測到的光度變化曲線,了解「黑麻麻」的特徵。若小行星不停在自轉,有時某一面對著我們,有時則是另一面對著我們,如果整體表面材質夠均勻,比較大面積的那個面對準我們的時候,看起來就會比較亮。

左圖是「黑麻麻」(1I/2017 U1)自轉的模擬,右圖是光度變化的曲線。大面積的面對著我們的時候,光度達到高點。圖/維基百科(nagualdesign創作)

研究發現,「黑麻麻」大約 7 至 8 小時自轉一圈。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光度變化,高點和低點竟然落差 10 倍!這表示大的面和小的面,面積可能有高達10倍之差異。也就是說,「黑麻麻」的形狀就像是一根長棍,長寬比可能高達 10:1,或者至少5:1 或 6:1。各項研究推測數據不一,但大約是長幾百公尺,寬、高各幾十公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太陽系裡,人們幾乎沒見過「黑麻麻」這樣奇形怪狀的天體。事實上,這種奇怪的形狀,本身的力學結構很難維持。你可以設想,一根棍子容易斷成兩截,但是一顆球不太容易,但「黑麻麻」怎麼會是以棍狀的模樣遊走到我們的太陽系中呢?

藝術家繪製的「黑麻麻」(1I/2017 U1)想像圖。「黑麻麻」的形狀是長柱狀,這種形狀在太陽系天體中非常罕見。圖/ESO/M. Kornmesser

為什麼第一個看到的星際天體,就長得這麼怪呢?開始有陰謀論出現了,有人懷疑,搞不好是外星人派來的探測器!不過,專門搜尋外星訊號的突破聆聽計畫(Breakthrough Listen),12 月 13 日利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綠堤望遠鏡(Green Bank Telescope),來偵測「黑麻麻」是否有出自科技裝置發出的電波訊號。結果如何呢?沒有鬧上新聞頭條,你大概也猜得到,結果是沒有任何可疑訊號。

雖然不是外星人派來的間諜,但我們還是很想知道,「黑麻麻」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根據軌道的方向,它可能是從織女星的方向來的。不過,以每秒 26 公里的速度推算,它仍然要走 30 萬年才能從織女星來到太陽系──而三十萬年前,織女星根本不在現在的那個位置。所以,來自織女星也不合理。

有趣的是,「黑麻麻」每秒 26 公里的移動速度,很接近太陽相對於銀河系周圍物質的移動速度。這又是一個證據,「黑麻麻」是星際中的天體。不過,它的速度並不與太陽系附近任何一個已知的恆星系統一致。至今「黑麻麻」已經漸行漸遠,科學家仍無法確認它從哪裡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黑麻麻」走了,留下更多關於太陽系外的疑問

而經過科學家持續的研究之後,情況又更複雜了:2017 年 12 月艾倫.費茲蒙(Alan Fitzsimmons)等人在《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期刊發表的論文指出,不排除「黑麻麻」是星際彗星的可能性。他們說明,有些彗星在長期暴露於宇宙射線之後,可以發展出一個「保護層」。彗星的冰,只要在保護層下藏得夠深,就不會揮發出氣體、散出塵埃的活動跡象。

不過,這只能說是有此一說了,目前大多數學者仍傾向於認為「黑麻麻」是個星際小行星。

第一個目擊到的訪客是星際小行星,而非星際彗星,其實出乎科學家原先的意料。目前所知太陽系外層「歐特雲」的小天體,多半是彗星,而彗星與小行星的比例估計是 200:1 到 10000:1。逃脫到太陽系外的小天體,來源理論上要與歐特雲類似,以彗星為主。別人的太陽系,假如構造與我們的太陽系相似,則逃出來的星際天體,也該是以彗星為主。

太陽系外層的歐特雲示意圖。圖/維基百科(Jedimaster創作)

沒想到,第一次就來了一個星際小行星。「黑麻麻」的到來,留下了疑問:別人的太陽系,究竟跟我們的太陽系有無不同呢?

夏威夷語的 ‘Oumuamua,意思第一個遠方來的信使。把它稱作第一個,言下之意就是期待找到第二個、第三個了。「黑麻麻」這位長相怪異的星際訪客,已經讓人類見識到宇宙比想像中更有趣,而現在它已經逃之夭夭,我們就放眼未來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消息是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arge Synoptic Survey Telescope; LSST)預計在 2019 年完工,這套直徑八米等級的巡天望遠鏡,讓我們有機會搜尋到更多更小更暗的星際天體。若能觀測到更多星際天體,人們將掌握更多來自別人的太陽系的訊息。這就像尋獲漂流到我們家門口的神秘訊息,或許能揭開它的來源地的神祕面紗。

我們從來不可能只活在象牙塔裡。地球並不孤立在太陽系中,常有意外的訪客,幻化為美麗的流星。也有過門不入的危險分子,科學家把它們登記在近地小行星的名單上。現在我們知道,太陽系也不是孤立在銀河系中,也有意外的訪客,從我們身邊飛掠而過。

我們不知道下一個不速之客什麼時候到來,也不知道它會給我們什麼意外的驚喜。面對外頭的世界,只能永遠保持警覺,也永遠保持開闊的心胸。

  • 本文特別感謝鄭宇棋博士審訂

附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歐柏昇
13 篇文章 ・ 6 位粉絲
台大物理與歷史系雙主修畢業,台大物理碩士。現為台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理事長。盼望從天文與人文之間追尋更清澈的世界觀,在浩瀚宇宙中思考文明,讓科學走向人群。

1

3
0

文字

分享

1
3
0
平民登月計劃?核融合真的來了?——2023 最值得關注十大科學事件(下)
PanSci_96
・2023/01/31 ・322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上一篇中,我們介紹了將在 2023 年發生的五個醫藥健康大事件。

延伸閱讀:
用迷幻藥治憂鬱?基因編輯療法將通過批准?——2023 最值得關注十大科學事件(上)

這次我們轉向能源、宇宙與科技領域,從首趟平民月球之旅、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新發現,再到第一個核廢料永久儲存設施正式營運!

No. 5 氣候與能源衝擊

世界各國能否聽從科學家的警告,採取實際行動,朝淨零之路前進嗎?看起來不行。由於疫情與俄烏戰爭,去年 11 月在埃及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 COP27」幾乎是原地踏步。

不過還是有一個重要的決議,那就是建立氣候損失和損害基金。根據協議,排放量較高的富裕國家將在經濟上補償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貧窮國家。「過渡委員會」將於 2023 年 3 月底前舉行會議,提出資金運用的建議,並在 11 月的 COP28 會議上提交給世界各地的代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核能的部分,新型核分裂發電與核融合發電,都會在 2023 年有所進展。

另外,世界上第一個核廢料儲存設施,今年將在芬蘭西南海岸外的奧爾基洛托島正式啟用。這個由芬蘭政府於 2015 年批准建造的地下處置庫,將負責封存超過 6500 噸有放射性的鈾;這些鈾會被裝在銅罐中,再用厚厚的粘土覆蓋,最後埋在地下 400 公尺深的花崗岩隧道內,預期將被密封數十萬年,直到輻射水平達到完全無害的程度。

另一個好消息是,今年 1 月 1 日就任的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將推翻前任總統開放的雨林開發,保護生態與文化。

然而深海則有新危機。若 2023 年 7 月前,聯合國的國際海床管理局(ISA)沒能讓各國對深海採礦管理準則達成共識,那海底的礦產資源可能會被某些政府和企業盯上,不受限制地開挖,海洋生態將迎來浩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關於能源的抉擇包含了科學和政治,能源短缺也激勵了綠能跟潔淨能源的投資力道及採用意願;至於今年還會不會發生更棘手的麻煩?使能源轉型更加舉步維艱。

巴西新任總統推翻雨林開發,保護生態與文化。圖/Envato Elements

No. 4 超越標準模型

2022 年 4 月,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公佈了渺子 g-2 實驗的首批結果;這項實驗研究了被稱為「渺子的短命粒子在磁場中的行為」。

過去 50 年來,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註]的理論預測通過了所有測試,但其實物理學家普遍認為標準模型肯定還不完備,並且認為可以從渺子身上找到破綻;如果今年再次公佈更精確的數據,顯示渺子的磁矩比理論預測來得大,那就代表還有新粒子等待被發現,而標準模型就得修正。

位於中國廣東的江門地下的微中子實驗觀測站,也將在今年展開尋找超越標準模型的物理學之旅;利用位於地下七百公尺的探測器,來準確測量微中子的振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標準模型為能描述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這三種基本力,以及所有物質基本粒子的理論。

另外,物理學家們在今年會有升級的新設備。第一個是 LCLS-II 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 2 代(Linac Coherent Light Source-II),它將創造終極 X 射線機器,看到分子內原子的運動!另一個則是新的重力波獵人—— Matter-Wave Laser Interferometric Gravitation Antenna(物質波雷射干涉重力天線);這個設施把銣原子冷卻成「物質波」,能夠梳理黑洞和其他超大質量天體碰撞產生的時空漣漪,揪出現有重力波設施錯放的事件,甚至可以幫我們尋找暗物質!

而在瑞典隆德附近、由歐洲 17 國攜手成立的歐洲散裂中子源(ESS),將使用史上最強大的線性質子加速器產生強中子束,來研究材料的結構;雖然預計 2025 年才會完工,但於今年迎來第一批研究人員,開始實驗。

No.3 就是要抬頭看天空

許多人心中 2022 年科學事件第一名,正是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的驚人照片;沒有意外的話,韋伯在 2023 年會繼續大顯身手,揭露星系演變的真相,與遙遠系外行星的生命印記,找尋地球之外的生命。

今年還會有更多驚喜!來自於新的太空望遠鏡,如:由歐洲太空總署開發的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今年發射後將繞行太陽六年,拍攝宇宙的 3D 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的 X 射線成像、光譜任務 XRISM,則是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太空望遠鏡,將探測來自遙遠恆星和星系的 X 射線,預計在今年 4 月升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球上,位於智利的薇拉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將於今年 7 月啟用;其望遠鏡採用特殊的三鏡面設計,相機包含超過 30 億像素的固態探測器,每三個夜晚就能掃描整個南天,也是監測可能危害地球小行星的守護者之一。而世界上最大的可動望遠鏡——新疆奇台射電望遠鏡(QTT)也將在今年完工;其口徑達 110 公尺,能夠觀測天空中 75% 的星星。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去年發布的圖片——史蒂芬五重星系。圖/維基百科

No. 2 好多月球任務,還有一個鐵小行星

2022/12/11 這天,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拉希德漫遊者月球車、NASA 的月球手電筒立方衛星、以及日本的白兔 HAKUTO-R M1 登陸器,共同搭乘 SpaceX 的獵鷹九號發射升空;HAKUTO-R 如今正緩緩帶著拉希德前往月球,預計在今年 4 月著陸。

而印度太空研究組織 ISRO 的第三次探月任務月球飛船 Chandrayaan-3,預計今年年中發射,並於月球的南極著陸。

還有首次民間人士的月球之旅 dearMoon。SpaceX 的 Starship 將載著 11 位平民上太空,包含創業家、明星跟 YouTuber;如果 Starship 成功發射,將會成為史上最大的火箭。Blue Origin 的 New Glenn 也預計在今年首度發射。若兩者都成功,將推動太空科學與商業進入新時代,讓進入太空的成本大幅下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洲太空總署的木星冰月探測器 JUICE 也將在今年 4 月升空,並於 2031 年抵達木星系統;目標是研究木星以及三顆衛星:木衛二三四的環境,了解他們有沒有可能支持生命存在。

NASA 將於今年 10 月後發射延遲了一年的 Psyche 靈神星小行星軌道飛行器,其研究對象為 16 Psyche 靈神星小行星;科學家認為它可能不是一般的小行星,而是一顆年輕行星裸露的鐵核心。如果今年順利發射,將在 2029 年到達。 

看來對太空迷來說,2023 又將是幸福熱鬧的一年。

由超大型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拍攝的靈神星。圖/維基百科

No.1 GPT-4 跟 AlphaFold 的衝擊波襲來

借過借過,AI 已預約登上 2023 年最大科學事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 GPT-3.5 開發的 ChatGPT 還沒有嚇到你,那 GPT-4 就要來了!

而在科學領域,DeepMind 的 AlphaFold 帶來的衝擊不亞於 ChatGPT;它能夠根據蛋白質的一維氨基酸序列,準確預測折疊後的三維形狀,對生物與醫療研究影響非常大。 AlphaFold 2 於 2021 年發布了另外 2 億多種蛋白質的結構,幾個月來,來自 190 個國家/地區、超過 50 萬名研究人員,使用 AlphaFold 研究了 200 萬種不同的蛋白質結構。另外,Meta 的 ESMFold 的速度甚至又比 AlphaFold 快 60 倍,預測的蛋白質超過 6 億種!

基於 AlphaFold 跟 ESMFold 的研究量將大大增加,這些龐大新知識也將開始應用於各學科,包括新疫苗和塑膠開發。

法規管制總是比科技進步緩慢,隨著 AI 越來越強大、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各國政府必須回應。歐盟在今年將通過人工智慧法案,為使用人工智慧制定標準,其他國家和科技巨頭將密切關注,跟進與調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GIPHY

以上就是「2023 最值得關注十大科學事件」,你最期待的是哪一個?哪個是你心中的 No.1?又有哪些我們漏掉了,但你覺得該列入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鎖定 2023 年的每一個科學大事件!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7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泛星計畫」再度發現肉眼可見的彗星
臺北天文館_96
・2022/01/13 ・259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林建爭|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泛星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 校稿/王品方|美國夏威夷專案文物修復師

位於美國夏威夷茂宜(Maui)島哈萊阿卡拉(Haleakal)山上,由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執行的泛星計畫(Pan-STARRS)望遠鏡近期又發現了一顆新的彗星。這顆彗星將在明(2022)年四月底至五月初最接近地球,目前估計其亮度最亮可達 5 等,因此人們將很有機會透過肉眼或是雙筒望眼鏡看見。

泛星計畫英文全名是(Panoramic Survey Telescope and Rapid Response System; Pan-STARRS),直譯為全天域觀測望遠鏡及快速反應系統,其最主要目的是藉由此觀測系統,指認出軌道可能與地球相交的近地小行星,使人們能預警撞擊與研擬避免撞擊地球的解決方案,關於泛星計畫《臺北星空 42 期》有詳細介紹。該計畫原本要建置四座 1.8 米口徑的望遠鏡,不過由於經費限制,目前僅建造兩座望遠鏡(PS1 與 PS2)並投入科學觀測中,圖 1 是 PS1 圓頂。PS1 及 PS2 裝載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相機,大約有 14 及 15 億像素,一幅影像視野約 7 平方度。

圖 1. 泛星原型望遠鏡及圓頂。圖/Pan-STARRS

每天晚上每個望遠鏡總觀測天區約 1,000 平方度的夜空,而每個目標星場會曝光四次,每次曝光約 45-120 秒,每次間隔約 15 分鐘。圖 2 是泛星計畫所使用的六個濾鏡,分別是 grizyw,其中 w 波段較寬,橫跨 gri 三個波段,而 y 波段接近 1 微米近紅外線。目前搜尋小行星主要以 w 波段觀測,曝光時間 45 秒,其他波段的曝光時間則依其科學目的而有所調整。天文臺拍攝完的影像,會同步下載到夏威夷大學計算中心的伺服器上,團隊人員隨即處理影像,接著每兩幅影像互相比較,因此在一小時內移動的星體便能即時辨識;如果有近地小行星軌道與地球軌道重疊,且有撞擊地球之風險,泛星團隊會立即回報給小行星中心,全世界大大小小望遠鏡將會對該星體進行後續的觀測,以估算其軌道和大小,並進一步確認它們對地球構成威脅的機率。一般說來,泛星團隊在觀測後的 12 小時內,便能將當晚觀測到已知或新發現的近地小行星位置及亮度匯報給小行星中心。

圖 2. 泛星計畫所使用的濾鏡與集光通量分布圖,該濾鏡由 Asahi 公司設計、製作。每個波段下方數字表示單次曝光的星等誤差小於 0.2 等的極限星等。(台北星空原稿PDF沒有放圖說)

泛星計畫在發現近地小行星方面一直處於領先的角色,自從泛星望遠鏡上線後,有近五成較大的近地小行星(直徑>140 米)由該望遠鏡發現,圖 3 顯示自 2014 年起,泛星計畫的小行星發現數量開始領先其它巡天計畫並持續至今。自從 2010 年十月泛星計畫發現了第一顆新彗星 P/2010 T2 以來,該計畫在發現彗星方面也有不少收穫;其中過去五年(2016 年至 2021 年)從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小行星資料庫的統計中,新發現的彗星約有 350 顆,而泛星計畫發現約 130 顆,每一年佔新發現的彗星中約有三成五以上。

圖 3. 過去十年由不同巡天計畫所發現的近地小行星統計圖。泛星計畫(Pan-STARRS)及卡特林那巡天計畫(Catalina)兩大計畫是過去幾年來最主要的貢獻者。圖/NASA

今年 7 月底,泛星計畫望遠鏡再度發現了一顆新彗星,當時被暫時命名為「P11ibiE」,這顆彗星預估在明(2022)年四月底至五月初最接近地球,當彗星接近地球和太陽時,太陽的輻射會使彗星表面變暖,隨著氣體和塵埃從其冰冷的表面釋放出來後,整體的表面積(塵埃與氣體)變大,讓更多陽光從彗星反射出來,這樣的過程使得彗星變亮。也因此這顆彗星讓我們很有機會透過肉眼或是雙筒望遠鏡看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顆彗星是由夏威夷大學天文所的天文學家 Robert Weryk 在 2021 年 7 月 26 日首次觀測記錄,通報至小行星中心,接著由全球的望遠鏡協助觀測確認後,在 8 月 1 日正式命名為 Comet C/2021 O3(PANSTARRS)。儘管這顆彗星正逐漸接近地球,但屬於對地球沒有威脅的星體,其軌道預測近日點距離約 0.29 天文單位(註:地球與太陽距離是 1 天文單位),目前與地球的距離約 3 天文單位,如圖 4 所示,這顆彗星以雙曲線軌道繞行太陽,目前預計在 2022 年 4 月 21 日經過近日點,接著它就會展開新的旅程,朝太陽系外遠去。

圖 4. Comet C/2021 O3(PANSTARRS)在 2021 年 8 月 1 日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圖。該彗星當時離地球約 4 天文單位,不過該彗星於截稿時離地球約 3 天文單位。圖/NASA

夏威夷大學天文所的天文學家 Richard Wainscoat 也表示,類似這種長週期彗星的軌道是相當難預測其未來的路徑,它可能受到其他行星(例如:木星)的重力影響而改變軌道週期。而 Comet C/2021 O3(PANSTARRS)在運行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因重力或其他小行星體撞擊而偏離軌道,甚至可能會變成週期彗星而回歸,不過即使再次回來,也是數百或是千年後的事了。Robert Weryk 認為這顆彗星不大,這可能會導致它在接近太陽時,受太陽重力拉扯碎裂解體;即使沒有,太陽的輻射也會使彗星內的物質蒸發,形成彗星特有的標誌「彗尾」。目前預估要觀察該彗星的最佳機會是明年五月的前幾天,屆時彗星將在日落後低懸於西方天空。

YouTube 相關影片:

世界上最大的數位巡天資料庫。影/YouTube
日冕噴發造成彗星變亮。影/YouTube
彗星、流星、小行星大不同。影/YouTube

參考資料: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38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2

5
3

文字

分享

2
5
3
披著喜劇外皮的警世寓言:《千萬別抬頭》背後的科學真相
PanSci_96
・2022/01/06 ・3626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 年底在 Netflix 上架的《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講的是一個彗星撞地球的故事,但這並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災難片,而是帶有黑色幽默的諷刺電影,用來嘲諷拒絕科學、對科學冷漠的社會大眾。雖然製作團隊原先是想諷刺那些否認全球暖化的言論,但在 COVID-19 疫情肆虐的現在,恰巧也能影射抵制口罩和疫苗的行為、煽動對立的政治操作,以及人們對於社交媒體的過度依賴。即使整部電影看似穿插了不少笑點,仍能從中感受到一股壓抑和無力感。

《千萬別抬頭》還請來了星光熠熠的卡司陣容,包括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勞倫斯、喬納.希爾和凱特.布蘭琪等多位奧斯卡得主。飾演美國總統的梅莉.史翠普更表示這是她拍過最重要的電影!

Don't Look Up Poster.jpg
《千萬別抬頭》的演員陣容十分豪華,主演群包括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勞倫斯等人。圖/WIKIPEDIA

製作人亞當.麥凱(Adam McKay)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如實描繪科學事實以及科學家面臨的挑戰,於是,他邀請知名天文學家艾米.邁因策爾博士(Dr. Amy Mainzer)擔任電影的科學顧問。

邁因策爾博士現為亞利桑那大學月球與行星實驗室的教授、全球頂尖的小行星探測和行星防禦專家,以及 NASA NEOWISE(Near-Earth Object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計畫的首席研究員,負責監督這項史上規模最大的小行星探測計畫。在 2020 年 3 月,計劃內的一名天文學家成功發現了一顆新的彗星,並且將它命名為 NEOWISE,就跟計畫名稱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hoto of Dr. Amy Mainzer
邁因策爾博士。 圖/NASA

科學家眼中的災難片

本片的科學顧問邁因策爾博士與北美天文學新聞網站《今日宇宙》(Universe Today)的編輯南西.阿特金森(Nancy Atkinson)聊了《千萬別抬頭》這部片,以及電影中的科學。

邁因策爾博士醉心於彗星和小行星的研究,所以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隕石浩劫這類電影題材!非常開心能看到以彗星為主題的電影,也十分慶幸能夠成為災難電影的科學顧問。

雖然目前實際上沒有任何小行星或彗星運行在可能撞擊地球的軌道上,也沒有任何一顆即將撞上地球。但本片畢竟是科幻電影,需要設定一顆真的即將撞上地球的彗星,更像是「拋磚引玉」的功能。邁因策爾博士以「科學實在論」打造故事框架,希望觀眾重視科學家的警告,不再相信虛假的謠言。

而《千萬別抬頭》之所以涵蓋這麼多科學知識,是因為製作團隊對科學深感興趣,非常重視電影中的科學。因此電影畫面中,團隊設計的彗星既要符合電影的視覺需求,又要符合科學上真實彗星的樣貌。劇情不僅描述了發現彗星的過程,包括如何識別、確定彗星軌跡,還刻畫了科學家在探索未知事物時的反應。這不只描繪了科學家的形象,也告訴觀眾科學家是什麼樣的人,還有他們是如何傳播科學知識——有時很順利,但有時真的困難重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部電影讓《今日宇宙》編輯印象最深刻的是,科學家試圖警告災難,卻沒有被當一回事。若是套用在氣候變遷和傳染病肆虐等全球議題上,這種冷漠的態度似乎有點太寫實了。

邁因策爾博士也認為,這齣電影想強調人們對於科學新聞的態度。就像《今日宇宙》編輯平時所從事的科普工作,將複雜的概念轉化為淺顯易懂的文字是很困難的,因為科學家慣用的詞語與日常生活中的用詞完全不同。

例如,「不確定性」(Uncertainty)代表測量結果是一個可能的數值範圍,而不是指我們不確定自己測量的是什麼。在不同的情境下,詞語意思也會不一樣,確實有可能造成溝通障礙——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對邁因策爾博士來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科學家如何傳播知識,如何讓眾人瞭解這些知識,還有如何根據科學做出明智的決定。這樣的題材很有挑戰性,因為這是一部喜劇,希望觀眾可以在笑著看完的同時,能夠更加理解科學家們多麼努力想做到這些事,「可是也請容許我們偶爾做不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陨石, 天空, 云, 火焰, 日落, 山, 人, 幻想, 数字艺术
《千萬別抬頭》希望透過反諷與幽默,能讓更多人抬起頭、睜開眼,開始關心環境議題。圖/Pixabay

幕後花絮:真正的 NEOWISE 計畫在做什麼?

其實,現實中新發現的 NEOWISE 彗星就是電影裡那顆彗星的原型。那是一顆長週期彗星,以驚人的速度從遠方朝太陽系飛來。邁因策爾博士在 2020 年 3 月發現 NEOWISE,7 月時它就接近地球了,就真的像電影中的彗星一樣,我們來得及反應的時間非常短。 

好消息是,我們已經開始監視那些能釀成全球性災難的近地小行星。以超過 1 公里的近地小行星來說,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其中 90%,而且沒有一個會對地球造成威脅。

但長週期彗星就是另一回事了。比起小行星,長週期彗星相當稀有,但這不代表它們不存在。雖然科學家持續監測,還是無法推估總數到底有多少。在邁因策爾博士看來,任何物體接近地球的機率都不是零,我們需要獲得更多知識,才能做好準備,方法就是不斷尋找彗星和小行星,並且全面性地監測、追蹤。

邁因策爾博士也花了很多時間和導演討論小行星監測系統。當科學家們發現未知的小行星或彗星時,會透過這個系統比對所有已知的星體,如果確定是未知星體,系統就會公開觀測資訊,讓其他天文學家看見。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他們努力地傳播科學資訊,但問題在於每個人對於科學的接受程度不同,這樣的矛盾在劇情中也有不少著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影中的科學家發現彗星只是湊巧,他本身並不是研究彗星的專家,但製片團隊仍花了不少時間呈現他們識別彗星、確定軌道,以及將結果轉告其他科學家的過程。雖然這畢竟是電影,多少美化了實際情況,但還是希望能藉此讓觀眾看見科學論證的嚴謹之處。

Comet 2020 F3 (NEOWISE) on Jul 14 2020 aligned to stars.jpg
NEOWISE 彗星 或音譯尼歐懷茲彗星 ,又稱為 C/2020 F3,是一顆具有接近拋物線軌道的逆行長週期彗星。圖/WIKIPEDIA

科學講述事實,但藝術掌管對事實的感受

本片中有許多大咖演員,他們才華洋溢,而且都有自信能展現出科學家感性的一面。他們都熱衷科學、關心科學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相信如果人們根據科學做決定,就能找到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法。邁因策爾博士還花了很多時間陪演員練習台詞,因為劇本裡有很多艱澀的科學術語。這麼做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當他們沒有在聽博士講話時,博士可以表達身為科學家的感受,供他們揣摩。

邁因策爾博士一直覺得科學和藝術之間的關係很有趣。科學告訴我們事情的本質,但藝術掌管我們對這些事情的感受。這部電影呈現出科學家和大眾對於科學的看法:科學家想改變社會,以做出基於科學的決定,但也必須設法讓大眾傾聽科學的聲音——這種矛盾和拉扯,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所在。

科學家有所隱瞞?他們更想說個沒完

那些拒絕科學的大眾普遍認為 NASA 或政府隱瞞了一些事情,可是所有科學家卻都說,如果他們發現太空有危險物體,絕對會爬上屋頂告訴全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換成是邁因策爾博士,她也會這樣做!當科學家學到新的酷東西時,就像一班人去了一趟很棒的旅行,回家後,他可能會讓其他人感到厭煩,因為他不斷提起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大多數科學家不會停止談論自身所學,因為他們熱愛這些知識,也希望其他人知道這些酷東西,或許他們就會因此愛上科學!

邁因策爾博士希望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後,能夠理解科學家也是人,而且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作為科學家,我們經常遇到溝通方面的挑戰,但我們正在努力,而且我們不會放棄!」

圖/twitter @dobrienloml
所有討論 2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7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