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科愛看書】每天睜開眼睛,我們就不斷接收各式資訊,不過,你真的看懂那些文字了嗎?原來,除了內容本身,連字型也含有意義,它們不但有聲音、有味道,甚至還有個性!?它們竟然可以沉默地影響你的想法和舉動,讓你身陷其中而不自覺?還不快來《我們都被字型洗腦了:看字型如何影響食衣住行,創造看不見的價值》認識這位強大的催眠師!
多重感官讓世界更豐富
透過多重感官同時接收訊息,可以加強我們的判斷能力,幫助我們快速反應。神經生物學家史坦(Barry E. Stein)、史丹佛(TerrenceR. Stanford)和羅蘭(Benjamin A. Rowland)認為,這就是我們辨識訊息和溝通能力的基礎。
我們生活在視覺主宰的世界,我們的大腦大概有一半用來處理我們看到的東西。然而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我們的身體被塑造成能善用所有感官來理解身處的環境。例如我們的基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專門察覺並分析氣味,暗示了氣味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學習訓練專家杜根.萊德(Dugan Laird)分析,人們學習時有 75% 透過視覺,13% 透過聽覺,剩下的 12% 則是透過觸覺、嗅覺和味覺。
然而不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有一個以上的感官受到刺激,體驗就會被增強、放大,學習效率也會有顯著提升。由此可知,多重感官體驗可用來當作強力的教學工具,或者進行記憶治療。
越是深刻的記憶,一定包含了多重的感官體驗。例如要你描述最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假日出遊,你會說你看到了什麼東西、聞到了什麼味道、當天天氣如何、你摸過什麼東西而它的觸感如何,還有你吃了或喝了些什麼。
閱讀書籍也是一種多重感官體驗,包括紙張的氣味、紙張摸起來的質感,以及書頁翻頁的聲音等。我的朋友讀完第一本電子書之後,她告訴我,雖然那是一本好書,但感覺少了點什麼,缺少衝擊感,好像「強度被減弱了」。她明白自己懷念的是紙本書獨有的特性,像是紙張的觸感和氣味。
碰到彩虹吃一口彩虹
「為什麼有人表演腹語術的時候,聲音好像從他肚子發出來的一樣?」查爾斯.史賓賽教授(Charles Spence)解釋道,多重感官體驗不僅指所有的感官同時接受刺激,你的某一種感官體驗也可能會引發另一個感官的回應(知覺統合)。
這種反應又稱為「跨感官模式」(crossmodal)的交互作用。
舉例來說,當你看到某個顏色會知道它嚐起來像什麼口味;你聽見滂沱的雨聲,會知道氣溫大概如何;某種氣味會引發你對於特定滋味的期待;你會知道某種形狀的物品摸起來是什麼感覺;你能想像某個字型轉換成語言聽起來會有多刺耳。當你回答左頁的小測驗時,可以發現自己做起這件事情來有多麼自動。
莎拉.海爾講起她在超市的新工作。一位「老手」廚師跟她解釋食譜,其中一道是用糖、水、玉米粉和粉紅色色素做成的覆盆莓醬。「但覆盆莓在哪裡?」莎拉說,「廚師的臉瞬間被驚奇的表情給佔據,好像她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我不知道,』她這樣回答,『吃起來是蔓越莓口味。』」
根據啤酒專家彼特.布朗(Pete Brown)的說法,人們對於某些造型、口味和顏色的直覺反應,已經深植在人類的演化之中,這是為了要保護自己,也為了生存。比方說水果成熟可以吃的時候,會變成紅色的渾圓果實,所以你會把紅色的球體和甜味連結在一起。很多有毒的東西嚐起來是酸澀或苦澀的,你的味覺也會在演化的過程中幫你避開這些東西。
你也會學著從食物包裝和廣告的字體去進行聯想。你知道誘人的高熱量零食(或健康的低卡路里餐)的字型長什麼樣子,你能夠判斷哪個東西比較便宜或比較昂貴,哪個產品可能是甜的或者鹹的。
我目前正好在研究字體潛在的跨感官模式,或者說「感官字體」。你可以在本文讀到我的一些初步想法和結果。
聯覺帶你看見聲音、聽見顏色
大約在兩千人當中會有一人擁有聯覺(synaesthesia)。對他們來說, 獨立的五感體驗不再是獨立,而是連結在一起的。
舉例來說,聯覺者可能可以聽見顏色的聲音,或是看見聲音的形狀;數字五可能是紅色的,或者嚐起來有金屬味。這些由大腦創造的跨感官模式體驗,對聯覺者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擁有聯覺的知名藝術家包括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荷蘭印象派畫家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法國作曲家奧立佛.梅湘(Olivier Messiaen)、美國歌手多莉.艾莫絲(Tori Amos)和美國爵士音樂家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
四十九歲的聯覺者麗莎.奧立弗,直到五年前才發現自己看東西的方式和別人不一樣。她告訴我:「我沒辦法想像其他人是怎麼看東西的。」當麗莎看著月曆,上頭的月分、日子和字母都有顏色。
「七月是明亮的綠色,十月是白色,字母 H 是黃色,星期三是火焰般的橘色,然後字母 K 是綠色的。」
她看到的月曆是立體的,甚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透視。「這就好像我從旁邊看穿它,又或者像是站在鐵軌上看著它。」
平面設計師傑米.克拉克的聯覺體驗,是每個單獨的字母和數字都有自己的「正確顏色」,而且一直都保持一致不變。他說這並不妨礙他平面設計的工作,因為當字母組合成單字或句子時,這個效果就會消失。
圓圓的字體甜甜的
在牛津大學的跨感官實驗室裡,查爾斯.史賓賽教授帶領他的團隊研究文字、形狀和口味之間的關聯。他們證明了柔和圓潤的形狀會讓人聯想到甜味或是平緩的聲音,就像下面那個無意義的單字「maluma」;「takete」這個字的尖銳和突出形狀則會讓人覺得嚐起來是酸的,並且聯想到刺耳的聲音。 hire software engineers
他們發現這些聯想也適用於字體,並且做了實驗; 有稜有角的字體( 字級 53 pt 的Hollywood Hills)被評為嚐起來是酸的,而圓潤的字體(字級 44 pt 的 Swis721 BlkRnd 粗黑體)被評為嚐起來甜甜的。
跨感官研究:苦甜字型學
跨感官實驗室與名廚赫斯頓.布魯門索(Heston Blumenthal)的肥鴨餐廳合作進行實驗,要證實特定的聲音會讓人聯想到不同的食物口味。他們將這些聲音作為背景,讓受試者一邊吃不同的食物,一邊聽這些聲音,來增強他們嚐到不同味道時的感官經驗。這個實驗讓我感到好奇:
我是否也能將同樣的感官經驗運用在字體上?
字母的形式是否可以跟不同的口味搭配,讓我們創造出苦味、鹹味、酸味、甜味和鮮味的字體?
這就是我進行這些研究的起點。
過程
1. 我從每個口味選出一種典型的食物,一邊吃一邊聽著適合的聲音,然後一邊在紙上畫滿抽象的圖形,將個別的味覺體驗化為視覺符號(請看下方)。
2. 我把這些畫出來的抽象圖形,配上一組有著相似視覺特性的字體。我拿現有的字體來做調整,再不然就是直接創造新的字體。
3. 我做了一組線上調查,想知道受試者看到這些字母時,是否能聯想到相同的味道。我將食物的照片也放上去,企圖激發更準確的感官記憶。
結果
結果顯示,大家對於「甜味」的字體意見最一致,這和跨感官實驗室最初的研究結果相符合。至於其他的味道和字母雖受到部分受試者認同,但顯然不夠多。所以下一步是要發展並設計出適合的字體和字母形狀,然後用實際的食物親自測試它們。
跨感官研究:未來研究
我與跨感官實驗室合作,他們會用更嚴謹的科學條件來測試這些想法和假設,第一份研究報告應該很快就會出來了。
無氣泡或有氣泡?
跨感官實驗室的另一項研究,是關於一般瓶裝水和氣泡水的標籤設計。他們從形狀和顏色兩方面進行比對,然後得出結論:在辨別有無氣泡方面,標籤的造型比起顏色更重要。有機體造型的商標跟不含氣泡的瓶裝水很搭,氣泡水則是跟有稜有角的商標相得益彰。然而研究團隊也觀察到,最近的水瓶標籤設計並沒有反應出這些研究結果。
這又讓我對瓶裝水產生了興趣。我想知道這些發現是否能應用在其他產品商標的字體設計,以及這可能會對平面設計師慣用的設計語言造成什麼影響。於是我提出了幾個問題:
1.圓弧形和尖角狀的字體,與我們喝一般瓶裝水和氣泡水的經驗吻合嗎?
2.是否有可能設計出從無氣泡到有氣泡(從平靜到活躍)的字型表呢?
過程
我做了兩組線上調查,讓受試者比較字體和字母的形狀,再指出哪個比較「無氣泡」,哪個比較「有氣泡」。交叉參照兩組結果後,我做出了右邊這個從無氣泡到有氣泡的字型表。
結果
從靜止無氣泡到有氣泡可以分成五個階段。圓弧的字體跟無氣泡水比較搭,有稜角的字體跟氣泡水比較搭。最平靜的字體呈現水平平衡,線條沒有粗細對比,這一點比字母是圓弧形或尖角狀更重要。
本文摘自《我們都被字型洗腦了:看字型如何影響食衣住行,創造看不見的價值》,三采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