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文字

分享

1
2
0

毛孩自然天性 DNA 大公開:耐吉斯獵食客全肉骨營養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6/09 ・247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耐吉斯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我們都知道選擇吃什麼東西,會影響你的身心健康。但你有沒有想過,你養的寵物沒得選,只能吃你餵的東西,那麼,要怎麼餵才能確保牠們健康呢?本文將介紹兩種全肉骨食法:BARF 和 PMR,以及寵食大廠耐吉斯最新產品獵食客 PREYER,讓您的毛小孩在家也能享受最自然的食物。

全肉骨食法:貓和狗的天然飲食

根據科學家對貓和狗的研究,貓和獅子等近親動物是純粹的全肉骨肉食動物。從牙齒結構、胃酸濃度到腸胃道長度等特徵,都顯示牠們適應了以肉為主的飲食。

狗則是在從灰狼馴化成狗的過程中,漸漸留下能消化如小麥稻米等澱粉的突變。儘管現在的狗具備雜食性,但根據生物學,它們仍被歸類為「食肉目動物」。這或許讓人有些意外,因為大多數人習慣將狗視為雜食動物。

圖/envato

BARF 飲食法:全肉骨的健康餵食

1980 年,澳洲獸醫 Dr. Ian Billinghurst 發現,將生帶骨肉餵給自己生病的狗後,狗的健康有了顯著改善。他因此發明了 BARF 飲食法(Bone And Raw Food/Biologically Appropriate RAW Food),並致力於推廣這種以全肉骨為主的飲食。

BARF 飲食法強調均衡飲食,除了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外,還需要從骨頭、羽毛、毛髮、內臟中獲得必要的營養素。

近年來,BARF 飲食法的概念也在不斷演進和擴展。除了純肉骨的飲食比例,一些 BARF 飼主也進一步注重提供有機食材、草飼牛肉、有機蔬菜等,以確保寵物獲得最高品質的食物。根據 BARF 的飲食比例(7:1:1:1),寵物可以獲得來自各種食材的營養。

PMR 飲食法:貓的理想飲食

對於貓這種純肉食動物,更適合採用類似原始獵物的飲食模式,即 PMR 飲食法(Prey Model Raw)。PMR 飲食法強調以肉為主,遵循更高的肉食比例,以滿足貓的營養需求。

圖/envato

1. 肉類:主要來源

貓在野外主要以肉類為食,因此 PMR 飲食法的核心是提供新鮮的肉類。這包括鮮肉、家禽、兔肉、魚肉等。肉類提供了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是貓身體所需的重要營養成分。

2. 骨頭:提供鈣和磷

野生獵物中的骨頭是貓得到鈣和磷等重要礦物質的來源。在 PMR 飲食法中,骨頭是必不可少的食材。適合給貓食用的骨頭包括雞骨頭、鴨骨頭、兔骨頭等。重要的是確保骨頭是生鮮的,經過適當的處理(如砸碎或剁碎)以避免危險。

圖/envato

3. 內臟:提供必需營養素

內臟是貓獲取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必需營養素的重要來源。肝臟、心臟和腎臟是常見的內臟選擇。這些內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A、維生素 B、鐵、鋅等營養素,對於貓的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4. 毛髮和羽毛:提供纖維和其他營養

貓通常在進食時會吞食部分毛髮和羽毛,在這原始獵物中的羽毛提供了豐富的纖維素,這有助於排除消化系統中的不需要物質。

然而現代的飼主越來越關注原料的來源和安全性。因此,在 PMR 飲食法中,少量的羽毛可以用植物纖維來取代,這是一個安全、健康且具有功能性的選擇。

植物纖維來自植物組織的碎屑,它們富含了纖維素的部分,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和正常的消化運動。透過添加植物纖維,貓咪可以獲得額外的纖維素來支持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同時確保其安全衛生和營養均衡。

圖/envato

寵食大廠的新產品:耐吉斯獵食客 PREYER

為了讓主人們更方便地餵養寵物毛小孩,寵食大廠耐吉斯獵食客 PREYER 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主打寵物的營養革新:全肉骨 2.0—未來獵物!這款產品符合 BARF 和 PMR 全肉骨的飲食比例(BARF→7:1:1:1、PMR→8:1:1),屏除過度加工,百分百呈現全肉骨營養,將完整一隻雞的天然營養榨入凍乾生食餐裡。凍乾生食餐具復水性,只需加水,即可還原出最天然且高營養的一餐。

獵食客 PREYER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提供了均衡的肉食比例,同時考慮到貓和狗的不同營養需求。對於貓,它提供了符合 PMR 飲食法比例的食物,讓貓能夠享受到最適合自己的飲食。對於能消化植物性食物的狗,獵食客 PREYER 則添加了 10% 的植物食材,滿足了狗的營養需求。

結語

選擇正確的飲食對於寵物的健康至關重要。了解貓和狗的天然飲食模式,例如全肉骨食法,可以幫助主人為毛小孩提供最適合的食物。耐吉斯獵食客 PREYER 作為寵物界的飲食趨勢,符合全肉骨食法的比例,讓您的毛小孩在家也能享受到最自然、最健康的飲食。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