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紀錄】「哇!災!」:天龍國搖搖

陳妤寧
・2014/06/09 ・423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47 ・八年級

__0426_original

文 / 陳妤寧

長期以來,大台北地區會發生強烈地震的耳語,不斷在民間流傳。今年2月12日的清晨,大台北地區因大屯山的地震而劇烈晃動,使得該議題再度獲得重視。大台北地區發生強震將有慘重災情,是危言聳聽嗎?在歷史上,大台北曾發生哪幾次重大的地震呢?假若大地震是難以避免的,人們該如何因應,才能把損害降到最低呢?今年度的第二場「哇!災!」邀請到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的郭鎧紋主任、以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物組鍾立來組長,分別向大家分享台北區域歷史上的地震記錄,以及從建築結構的角度而言如何加強耐震。

14017091991_cca85aff54_c

郭鎧紋:大台北地震史

幽默風趣的郭鎧紋主任擔任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已經超過十年,每逢地震發生,國人便能在電視上看到他的詳盡解說。今天郭鎧紋主任一路從歷史文獻分析到日益發達的測震儀器,討論台北地區過去和未來可能遭遇的斷層活動、火山運動以及海嘯等災害。

從1897年到2014年的大台北地震榜

在1897年台灣裝設第一部測震儀器之前所發生的地震,地質學家僅能憑歷史文獻推估受災規模。例如1694年4月24日形成「康熙台北湖」的大地震,以及1867年12月18日引發高達8公尺大海嘯的基隆外海地震,前者即出自清朝官員郁永河的著作《裨海記遊》之記載。當時因土壤液化地層陷落,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淹沒現今社子島、三重、蘆洲一帶,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時間長達一百多年。而後者為同治六年的基隆外海大地震,基隆港內的海水急速往外海退去,甚至露出海床,基隆金山沿岸居民從700戶變成16戶,傷亡慘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儀出現後,1909年4月15日的中和地區測出了規模 7.3 的大地震,釋放出的能量幾乎和九二一大地震相當。但這次地震為深度80公里的深源地震,因此損害較小,不過仍震斷了萬華龍山寺的石柱。有關振動方向和柱子載重能力的關係,鍾立來組長在後面的分享做了更為深入的解說。

上述三個的地震,震央都是在大台北附近;但1986年分別發生了規模 6.2 和 6.8 的兩場大地震,雖然震央在花蓮外海,仍然對台北造成災情。台北市復興南路裕台大樓傾斜、中和區華陽市場大部份一、二樓的支柱折斷,造成嚴重傷亡。鍾立來組長也一再強調低樓層對於承載整棟建築物重量的重要角色。

而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2003年的三三一大地震、以及2014年因大屯火山活動而在台北市士林區引起的規模4.2之有感地震,皆為近年來國人印象較為深刻的大地震。而2014年的地震因為是台灣較少發生的火山活動造成,格外引發關注。郭鎧紋主任表示大屯火山目前仍是活火山,5500年前曾經噴發,以地質學家的眼光來看其實是很近的時間。即使被稱為「休火山」,睡覺的火山仍然是活著的火山。

不過郭鎧紋主任也表示,氣象局和臺灣火山中心密切合作監測地震波的動態,目前的技術雖然無法「預測」地震,但可以利用利用電波跑的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為距離震央兩、三百公里遠的地方,爭取到十幾秒的「預警」時間。海嘯警報約可爭取到十幾分鐘,火山警報則可爭取到數天。郭鎧紋主任以菲律賓的皮納土波火山為例,從觀測、異常到噴發共歷經了「68天」,且預測噴發日和實際噴發日僅有一天的誤差。因此郭主任請大家回家安心睡覺,未來兩個月內他確定天龍人並不會一覺醒來就被火山灰活埋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4040292993_789afbbfaa_c

斷層之上/震波之爪──誰來搖我?

「山腳斷層」是目前北部地區最主要的活動斷層,經海底探測調查,山腳斷層從林口台地邊向東北一直延伸到海底,至少共有74公里長,如果整段一起錯動的話,可以引發規模 7.0 以上的地震。山腳斷層屬於第二類的活動斷層(註:過去1萬年內曾活動者,為第一類活動斷層;在過去10萬年至1萬年內曾活動者,為第二類活動斷層。),現在台北盆地已無造山運動,並且在張裂當中,因此就台北盆地內本身的斷層直接錯動風險來看,郭主任認為對各位天龍人暫無威脅,興建一零一大樓的計畫亦是安全的。

此外,若從版塊結構的角度來看,世界上其他各地的大地震是否有可能牽連到台灣呢?郭鎧紋主任說,由於菲律賓海版塊跟太平洋版塊中間隔著深達兩萬公尺的馬里亞納海溝,其他地方的地震和台灣是無法連動的。以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為例,餘震都集中在太平洋版塊跟北美版塊交界點,無法越過日本東京灣之後的菲律賓海版塊和歐亞大陸版塊,因此台灣完全未受影響。

談到近年來每年大小地震總數的變化,郭主任提到2011年海底監測站完工後,隔年測定到規模小於 1.0 的地震較過去多了十倍,代表地震測報中心能力大幅提昇。這些規模小於 1.0 雖然不被大家放在眼裡,不過可能提供重要的訊息在其中,例如火山的可能動向、地底下盲斷層的所在等等,可以對於提供警訊發揮貢獻。


鍾立來:建築防震補強

「為什麼建築物這麼重要呢?因為隨著都市化的擴張,大家很少待在曠野中,除非你剛好站在斷層破裂帶上囉!」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鍾立來組長的專長為結構控制及地震工程,致力於耐震設計、評估及補強之研究與發展。他從生活中淺顯的例子和大家解釋建築結構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以經濟實際的作法、評估並補強現有建築中抗震不足的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鍾立來組長首先提到,由於我們是住在具有重力的地球上,所以房子需要樑柱來承受重力。建築物的載重有兩種,一是靜載重 (dead load),用以承受本身的自重,如牆壁、隔牆、梁柱、樓板及屋頂等;二是活載重 (live load),承受的是建築物中各種家具、儲物、活動隔間和室內人員等可移動的重量。這些都屬於地心引力的「鉛直」力量,是一棟建築物每日每年都需要承載的重量。然而地震事件則屬「水平」力量,如果疏於考量這點,不夠力的柱子就可能彎折或傾塌。總而言之,建築結構面對地震時最大的關鍵,就在於柱子,其次才是大樑、小樑以及牆面。在台灣,為了爭取更寬闊的空間,有些房子會減少柱子的數量、或是擴大柱子間的距離,地震來臨時就可能發生危險。

14017110192_23273c3091_c

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

要求房子「完全不會倒」並非實際的目標,考量地震的頻率和建造的成本,其實只要掌握「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的原則,就足以讓房子在大地震時不會完全倒塌、人員有足夠的餘裕得以逃生。

例如說,增加結構體的「剛性」就是一種抗震的方式。剛性表示材料或結構抵抗變形的能力,在建築設計上採取一種以柔克剛的哲學,把房子建成一個不易被扭曲變形的整體,使得建築在面臨地震的時候至多傾斜、位移,而不會倒塌或裂開。

其中方法有筏式基礎和 RC 牆。筏式基礎指所有的柱子地基結合為一體,房子在晃動時就像木筏一樣搖擺晃動,以減低建築體之間的結構互相「拉扯」、「撕裂」而倒塌的風險。RC 即鋼筋混凝土(reinforce concrete construction),為水泥及砂石粒加水攪拌而成,強度高且不易拆除,而其中的鋼筋數量、號數及綁紮是否確實,都會影響耐震強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地基的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鍾立來組長詳細解釋了土壤液化的原理,當土壤中的水份遇到地震的震動時,水壓增加而浮到原本承載建物的沙地之上,就會使得房子傾倒或是陷落。因此,如果房子的地基可以將地樁打到岩盤上,這樣縱使地表和岩盤之間發生土壤液化,岩盤也尚能支持地基。

鍾立來組長強調,即使在工法上採取了較為抗震的方式,但前提仍需採「小而美」原則。也就是樓層不能蓋太高、面積不能太大、單一建築優於整排連棟屋舍(後者例如校舍或街屋)。其實蓋房子原理就如同堆積木,震動時低矮型建物較不易倒塌。

傳統連棟屋舍的弱點與補強方式

回到「載重」的思考核心,一樓是整棟房子中受重最高、耐震能力最關鍵的角色,但對民間來說,一樓的商業價值高,經常把牆打掉來做店面,如此一來一樓的抗震力反而比其他樓層更弱。樓梯牆、完整牆面、開門的方向皆會影響房子的耐震能力,所以連棟房屋縱向的長面若開窗開門的多,也會減弱縱向的抗震力,這亦是許多長排型校舍設計上的問題。台灣古時城市常見的「街屋」,每戶店面相連,如果震波從同一面過來,一整排房屋連在一起搖晃重量更為增加,如果內部的牆和柱沒有適量的平均力量就容易倒塌。

鍾立來組長以甲仙地震的玉井國中和玉井商工為例,後者由於先行進行了耐震補強的工程,引此免於校舍損壞的命運。增強抗震強度的原理在於「降低建築物重量」或「增加補強構件」,考量經濟性和施工性,耐震補強通常以「增加補強構件」的方式進行,例如增加柱的尺寸、增設RC翼牆或剪力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鍾立來組長還補充了隔震、消能減振、骨架、懸吊線、支撐組等各種抗震原理,例如管線採用可彎曲的材質、並且預留足夠的變形長度,利用剛體運動減少建築物搖晃,以及利用消能設計來吸收能量。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待地震,鍾立來組長認為地震固然無法避免或預測,但是人可以從預防和預警的角度努力,例如郭鎧紋主任先前提到利用電波和地震波的時間差爭取十幾秒的預警時間,這段時間可以為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機械設備提供緩衝時間,例如電梯可以停在最近的樓層避免有人被困在裡面無法逃生,高鐵可以提早進入煞車減速程序、減低因軌道變形而出軌的危險,核電廠也可以進入停機程序、爭取切換到緊急發電系統的反應時間。人定勝天這句話,如今也許該將「勝」轉換為「順應」的思維,天龍人以及所有地球人才能在這個美麗星球上「與災共生」。


6月26日晚上七點在台北的 Changee 還有一場「哇!災!」講座!將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蘇文瑞組長、以及究心科技的莊國煜執行長,跟大家一起聊聊資通訊科技在防災領域中扮演的角色。想了解網路公民如何以資通系統為盾,以社群媒體為矛,進化為更強悍的防災小尖兵(嘎?),就別錯過這場「哇!災!」囉。報名詳情請密切關注 Pansci 泛科學的FB專頁公告。

14020769044_8737e630df_c

14020775924_b796833177_c

本活動由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主辦,感謝科技部補助之「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計畫支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陳妤寧
38 篇文章 ・ 0 位粉絲
熱愛將知識拆解為簡單易懂的文字,喜歡把一件事的正反觀點都挖出來思考,希望用社會科學的視角創造更宏觀的視野。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體吸收新突破:SEDDS 的魔力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5/03 ・119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紐崔萊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營養品的吸收率如何?

藥物和營養補充品,似乎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關鍵分子,可能無法全部被人體吸收?那該怎麼辦呢?答案或許就在於吸收率!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團吧!

你吃下去的營養品,可以有效地被吸收嗎?圖/envato

當我們吞下一顆膠囊時,這個小小的丸子就開始了一場奇妙的旅程。從口進入消化道,與胃液混合,然後被推送到小腸,最後透過腸道被吸收進入血液。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其實充滿了挑戰。

首先,我們要面對的挑戰是藥物的溶解度。有些成分很難在水中溶解,這意味著它們在進入人體後可能無法被有效吸收。特別是對於脂溶性成分,它們需要透過油脂的介入才能被吸收,而這個過程相對複雜,吸收率也較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有聽過「藥物遞送系統」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開發了許多藥物遞送系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簡稱 SEDDS),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這項科技的核心概念是利用遞送系統中的油脂、界面活性劑和輔助界面活性劑,讓藥物與營養補充品一進到腸道,就形成微細的乳糜微粒,從而提高藥物的吸收率。

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 圖/envato

還有一點,這些經過 SEDDS 科技處理過的脂溶性藥物,在腸道中形成乳糜微粒之後,會經由腸道的淋巴系統吸收,因此可以繞過肝臟的首渡效應,減少損耗,同時保留了更多的藥物活性。這使得原本難以吸收的藥物,如用於愛滋病或新冠病毒療程的抗反轉錄病毒藥利托那韋(Ritonavir),以及緩解心絞痛的硝苯地平(Nifedipine),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除了在藥物治療中的應用,SEDDS 科技還廣泛運用於營養補充品領域。許多脂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 A、D、E、K 和魚油中的 EPA、DHA,都可以通過 SEDDS 科技提高其吸收效率,從而更好地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藥品能打破過往的限制,發揮更大的療效,也就相當於有更高的 CP 值。SEDDS 科技的出現,便是增加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吸收率的解決方案之一。未來,隨著科學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會有更多藥物遞送系統 DDS(Drug Delivery System)問世,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的好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7 篇文章 ・ 30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3

文字

分享

0
5
3
除了蚯蚓、地震魚和民間達人,那些常見的臺灣地震預測謠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2/29 ・274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災害性大地震在臺灣留下無數淚水和難以抹滅的傷痕,921 大地震甚至直接奪走了 2,400 人的生命。既有這等末日級的災難記憶,又位處於板塊交界處的地震帶,「大地震!」三個字,總是能挑動臺灣人最脆弱又敏感的神經。

因此,當我們發現臺灣被各式各樣的地震傳說壟罩,像是地震魚、地震雲、蚯蚓警兆、下雨地震說,甚至民間地震預測達人,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現象?

今日,我們就要來破解這些常見的地震預測謠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漁民捕獲罕見的深海皇帶魚,恐有大地震?

說到在坊間訛傳的地震謠言,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盛行於日本、臺灣的「地震魚」傳說。

在亞熱帶海域中,漁民將「皇帶魚」暱稱為地震魚,由於皇帶魚身型較為扁平,生活於深海中,魚形特殊且捕獲量稀少,因此流傳著,是因為海底的地形改變,才驚擾了棲息在深海的皇帶魚,並因此游上淺水讓人們得以看見。

皇帶魚。圖/wikimedia

因此,民間盛傳,若漁民捕撈到這種極為稀罕的深海魚類,就是大型地震即將發生的警兆。

然而,日本科學家認真蒐集了目擊深海魚類的相關新聞和學術報告,他們想知道,這種看似異常的動物行為,究竟有沒有機會拿來當作災前的預警,抑或只是無稽之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惜的是,科學家認為,地震魚與地震並沒有明顯的關聯。當日本媒體報導捕撈深海魚的 10 天內,均沒有發生規模大於 6 的地震,規模 7 的地震前後,甚至完全沒有深海魚出現的紀錄!

所以,在科學家眼中,地震魚僅僅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迷信」(superstition)。

透過動物來推斷地震消息的風俗並不新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早在西元前 373 年的古希臘,就有透過動物異常行為來猜測地震的紀錄!

人們普遍認為,比起遲鈍的人類,敏感的動物可以偵測到更多來自大自然的訊號,因此在大地震來臨前,會「舉家遷徙」逃離原本的棲息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臺灣 1999 年發生集集大地震前後,由於部分地區出現了大量蚯蚓,因此,臺灣也盛傳著「蚯蚓」是地震警訊的說法。

20101023 聯合報 B2 版 南投竹山竄出蚯蚓群爬滿路上。

新聞年年報的「蚯蚓」上街,真的是地震警訊嗎?

​當街道上出現一大群蚯蚓時,密密麻麻的畫面,不只讓人嚇一跳,也往往讓人感到困惑:為何牠們接連地湧向地表?難道,這真的是動物們在向我們預警天災嗎?動物們看似不尋常的行為,總是能引發人們的好奇與不安情緒。

如此怵目驚心的畫面,也經常成為新聞界的熱門素材,每年幾乎都會看到類似的標題:「蚯蚓大軍又出沒 網友憂:要地震了嗎」,甚至直接將蚯蚓與剛發生的地震連結起來,發布成快訊「昨突竄大量蚯蚓!台東今早地牛翻身…最大震度4級」,讓人留下蚯蚓預言成功的錯覺。

然而,這些蚯蚓大軍,真的與即將來臨的天災有直接關聯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蚯蚓與地震有關的傳聞,被學者認為起源於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後,在此前,臺灣少有流傳地震與蚯蚓之間的相關報導。

雖然曾有日本學者研究模擬出,與地震相關的電流有機會刺激蚯蚓離開洞穴,但在現實環境中,有太多因素都會影響蚯蚓的行為了,而造成蚯蚓大軍浮現地表的原因,往往都是氣象因素,像是溫度、濕度、日照時間、氣壓等等,都可能促使蚯蚓爬出地表。

大家不妨觀察看看,白日蚯蚓大軍的新聞,比較常出現在天氣剛轉涼的秋季。

因此,下次若再看到蚯蚓大軍湧現地表的現象,請先別慌張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除了地震魚和蚯蚓外,鳥類、老鼠、黃鼠狼、蛇、蜈蚣、昆蟲、貓咪到我們最熟悉的小狗,都曾經被流傳為地震預測的動物專家。

但可惜的是,會影響動物行為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動物異常行為和地震之間的關聯或機制。

遍地開花的地震預測粉專和社團

這座每天發生超過 100 次地震的小島上,擁有破萬成員的地震討論臉書社團、隨處可見的地震預測粉專或 IG 帳號,似乎並不奇怪。

國內有許多「憂國憂民」的神通大師,這些號稱能夠預測地震的奇妙人士,有些人會用身體感應,有人熱愛分析雲層畫面,有的人甚至號稱自行建製科學儀器,購買到比氣象署更精密的機械,偵測到更準確的地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若認真想一想就會發現,臺灣地震頻率極高,約 2 天多就會發生 1 次規模 4.0 至 5.0 的地震, 2 星期多就可能出現一次規模 5.0 至 6.0 的地震,若是有心想要捏造地震預言,真的不難。 

在學界,一個真正的地震預測必須包含地震三要素:明確的時間、 地點和規模,預測結果也必須來自學界認可的觀測資料。然而這些坊間貼文的預測資訊不僅空泛,也並未交代統計數據或訊號來源。

作為閱聽者,看到如此毫無科學根據的預測言論,請先冷靜下來,不要留言也不要分享,不妨先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和事實查核。切勿輕信,更不要隨意散播,以免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

此外,大家也千萬不要隨意發表地震預測、觀測的資訊,若號稱有科學根據或使用相關資料,不僅違反氣象法,也有違反社會秩序之相關法令之虞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預測行不行?還差得遠呢!

由於地底的環境太過複雜未知,即使科學家們已經致力於研究地震前兆和地震之間的關聯,目前地球科學界,仍然無法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

與其奢望能提前 3 天知道地震的預告,不如日常就做好各種地震災害的防範,購買符合防震規範的家宅、固定好家具,做好防震防災演練。在國家級警報響起來時,熟練地執行避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才是身為臺灣人最關鍵的保命之策。

延伸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9
3

文字

分享

0
9
3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討論功能關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