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顛覆癌症治療的革命──免疫治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科學月刊_96
・2018/12/12 ・326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732 ・高於十二年級

  • 李岳倫/臺灣大學生化科學博士,美國Scripps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專攻粒線體在腫瘤微環境癌細胞免疫逃脫之角色,以及癌症治療藥物之研發。

如果人類社會因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正在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那麼,與癌症的博弈也因免疫治療而進行觀念顛覆。

圖/pixabay

前言

癌症連續 36 年蟬聯國人 10 大死因的首位,令人聞癌色變。不過,其實癌症並不一定是絕症,尤其近年免疫治療出現後,讓癌症治療不只是狙殺癌細胞,甚至成為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病。現今,衛福部健保署也已同意將第一代免疫治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接著在今(2018)年9月6 日公告法源,開放特定癌症病人自體免疫細胞療法,宣示進入癌症免疫治療的新階段。

過去 4、50 年來,外科手術、化學療法、放射療法和標靶藥物一直是最主要的4種癌症治療方式。這些療法的確讓癌症病人的5年存活率增加。

然而,癌症並沒有因此銷聲匿息,令人不禁想問,我們真的用對了策略嗎?因為以殺死癌細胞為目標的高劑量放射線、化療或標靶藥物,一旦出現抗藥性後,癌細胞會變得更加兇猛,最後導致死亡,這也讓癌症研究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對抗癌症的新策略。

2009 年,來自美國默菲特癌症中心(Moffitt Cancer Center)的蓋騰比(Robert A. Gatenby)在Nature期刊發表一篇名為〈改變對於癌症的策略〉(A change of strategy in the war on cancer.)的文章,建議「控制癌症(即下文之免疫治療)」的策略可能比「治癒癌症」更適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和治癒癌症相比,控制癌症或許是未來的一條出路。圖/pixabay

癌症免疫治療歷史

癌症免疫治療是最近才開始發展的嗎?其實不然。早在 19 世紀末有位名叫柯雷(William B. Coley)的外科醫師,發現手術後受感染的癌症病患,復發的情況比沒受感染的病患少。他認為細菌感染啟動身體某些機制去抵抗癌症,然而當時並沒有受到重視,因為放射治療的出現,掩蓋住免疫治療出線的機會。

1970 年代,發展出免疫監視假說 (Immunosurveillance),認為癌細胞每天都存在你我身體內,腫瘤的發生是因躲過免疫系統的監控,但此觀念卻直到  2001 年才被廣泛接受。

1980 年代,則開始藉由施打干擾素(interferon, IFN)、介白素─2(interleukin 2, IL-2)等活化免疫功能來治療癌症,如介白素─2的治療是由癌症免疫治療的先驅──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羅森伯格(Steven A. Rosenberg)開始;然而,治療卻帶來嚴重的副作用,且僅在少數腫瘤中有效。

免疫治療主要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T細胞輸入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和癌症疫苗等。其中,2014 年唐獎之生技醫藥獎和 201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頒給了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表彰他們分別發現 T細胞表面的 2 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因子:CTLA-4 和PD-1。那麼,免疫治療又是如何走上癌症治療的主舞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期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很高,經歷了一番波折才重新開始受到重視。圖/pixabay

場景應由一位從絕望到重獲新生的 7 歲美國白血病小女孩艾蜜莉(Emily Whitehead)揭開帷幕。2010 年 5 月,她被診斷出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和大多數白血病病童一樣,開始接受化療,16 個月後,血癌復發,危在旦夕,於是轉到費城兒童醫院接受賓州大學正進行的血癌 T細胞治療的實驗性臨床試驗。

治療期間,雖出現 CAR-T 治療的副作用──細胞激素風暴,產生高燒、呼吸衰竭和休克等症狀──不過治療結果非常成功。

2012 年,艾蜜莉成為全球第一位接受 CAR-T免疫療法治癒的案例,再也沒有復發過,她的父母還成立基金會,用來支持免疫治療研究。也因此點燃大家對 CAR-T 細胞免疫療法的研究熱潮。2017 年,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核准通過用於臨床癌症治療。

艾蜜莉的康復,使得CAR-T免疫療法逐漸受到重視。圖/pixabay

時間往前轉,另一個明星──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早已悄悄登臺扮演開路先鋒的角色。1996 年,艾利森在Science期刊發表使用抗 CTLA-4抗體,成功清除小鼠體內腫瘤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1 年,經美國 FDA 審核通過用於癌症治療,2013 年,「癌症免疫治療」便被 Science雜誌挑選為當年最大的科學突破!除了 CTLA-4 外,1992 年,京都大學的本庶佑在 T細胞表面發現受體蛋白 PD-1 可抑制 T細胞的活化。

從此,PD-1 成為閃耀的新星,藥廠積極開發以此蛋白為標靶的抗體,並於 2014 年審核通過,成為癌症治療用藥。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就是使用第一個 PD-1 抗體治癒的,他的成功再為免疫療法打進一劑強心針!

癌症免疫療法的未來

未來,免疫療法是否一帆風順呢?未必,免疫療法雖讓人感到樂觀,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檢查點抑制劑對患者的反應比例不高,抗 PD-1 療法只有 20~30%;治療費用昂貴,動輒上千萬臺幣,免疫抑制劑治療費用雖便宜些,但也需 300~400 萬;具有致死的副作用,如細胞激素風暴、心臟毒性等;腫瘤微環境的調控可能使免疫治療失效。

從這些負面訊息顯示,尚有許多機制及技術可再精進,例如 CAR-T 針對實體癌症(solid tumor)仍有努力空間;全盤了解癌細胞所處的腫瘤微環境;藉基因大數據、生物標記與免疫評分的協助,透過部位、病理、基因突變和免疫特性,將病患分類,以達到個人化免疫療法,減少副作用,並尋找加入免疫療法的組合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癌症免疫療法大浪潮下,對研究者及年輕學子又有何啟發?首先,筆者認為利用個人免疫系統來治療、控制癌症,而不一味追求消滅癌症,是正確的大方向,符合人體自然原則,較有機會成功。這也是為什麼已有人提出「與癌症共存」概念的原因吧!

與癌症共存,而非將之消滅,或許是未來癌症醫學的發展趨勢。圖/pixabay

那為何之前沒有成功?主要是對人體免疫系統運作機制不夠清楚,且在思考癌症治療策略時,只針對癌症細胞本身,而忽略癌細胞周圍互相影響的細胞所共同構成的腫瘤微環境。因此,加緊投入上述的基礎研究為首要工作,若能更了解癌症到底是如何躲過免疫系統,愈有機會預防與控制癌症。

另一方面,在思考免疫系統與腫瘤微環境概念時,別忘了中醫治癌早已提出「帶瘤生存」、「種子與土壤」等理論,其實這與西方醫學目前根據個人微環境及生物標記(體質)進行免疫療法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因此,在理念相通的情況下,未來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也許是一個不錯策略。

結語

癌症免疫治療雖有數十年的研究歷史,但隨著對癌症免疫學的更多認識,近年來免疫治療才能在臨床治療上得到突破性的進步。然而,現階段仍有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期待未來可利用個人化免疫治療來控制癌症,而不一味追求消滅癌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許有一天,人們在面對癌症時,也能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病一樣,透過藥物控制,與其和平共處,維持有品質的生活。

延伸閱讀

  1. 鄭安寧、李岳倫,〈癌細胞免疫逃避可恥,但是很有用〉,李岳倫癌症科學研究室。
  2. 李岳倫,〈治癌變控癌 讓它變成慢性病〉,聯合新聞網。
  3. 鄭志凱,〈從科學新知、到創業、到科普──CAR-T正顛覆癌症醫療,臺灣在哪裡?〉, 獨立評論@天下。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8年11月號〉

一個在數位時代中堅持紙本印刷的科普雜誌,

讓你在接收新知之餘,也能感受蘊藏在紙張間的科學能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40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9
2

文字

分享

0
9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精準定位一站式手術治療早期肺癌,術後留意免疫檢查點、提防復發風險
careonline_96
・2023/12/29 ・266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針對能手術的早期肺癌,手術與術後輔助治療都是影響預後的關鍵,本次照護線上特別邀請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黃才旺醫師,公開解析手術重點、團隊照護以及術後輔助治療新突破。

近年國民健康署將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 納入成為我國第五癌症篩檢,目標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 早期發現肺癌,提升整體預後。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黃才旺醫師指出,近年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確實發揮成效,偵測到許多早期肺癌,能接受手術的患者人數也增加;同時,針對早期肺癌的手術與術後治療也持續發展,讓肺癌預後有不少提升。

精準定位切除微小病兆,一站式手術縮短手術時間、有效減少併發症

首先,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偵測到的肺部腫瘤,普遍較小且呈現毛玻璃狀,在內視鏡手術下不易找到病灶,需於在手術前先立體定位腫瘤確切位置,才能精準切除。黃才旺醫師解釋,過去患者通常要先到檢查室進行定位,然後再進入開刀房接受手術,這樣的作法較為耗時,會增加運送、等待時造成病人氣胸、咳血的風險。

為了優化流程,三軍總醫院於 2018 年就開始執行一站式肺腫瘤立體定位手術。顧名思義,患者能在同一個手術房中,就完成立體定位與手術切除,黃才旺醫師說,一站式肺腫瘤立體定位手術能有效減少運送及等候的時間,降低立體定位後至手術之間,病人的焦躁不適感,也讓相關併發症(例如氣胸、血胸)出現的機率大大減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已累積大量經驗,約 10 分鐘內可完成立體定位、接續切除手術,定位切除手術成功率大於 9 成。

綠色通道全方位快捷顧及病患需求,跨科別團隊讓治療更有效率

肺癌患者對於檢測、治療、生活照護等多方面需求多元,往往需要多科別參與,三軍總醫院也為此特別成立肺癌多專科團隊。

黃才旺醫師說,肺癌多專科團隊成員包含胸腔內外科、病理科、放射診斷科、放射腫瘤科、復健科、心理師、個案管理師等,且三總特有的中醫團隊也加入其中,藉由各自的醫療專業幫助病患。

各科團隊成員會定期開會、集思廣益,替肺癌患者擬定適宜的個人化治療計畫;也開設綠色通道提供整合性門診,幫助減少各科室來回、檢查等候的時間,大幅提升就醫便利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期肺癌降低復發風險,術後輔助治療勿忘免疫檢查點

早期肺癌手術後要拚治癒,不可不知的重點便是術後輔助治療。黃才旺醫師解釋,在接受手術治療後,1A 期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達 90% 以上,1B 期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約 85%,2 期則降到 60% 左右,3 期則會降至 50% 以下,可見復發風險仍然嚴峻。

因此通常只要是 2 期以上的患者,醫師都會安排術後輔助治療,而1B期若具有較高的復發風險,也會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黃才旺醫師說,傳統的術後輔助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效果較差強人意,近年 EGFR 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也陸續被運用於術後輔助治療,讓療效有不少提升。

黃才旺醫師進一步說明,若基因檢測有發現 EGFR 基因突變,可選用對應之標靶藥物;若無 EGFR 突變,則就可以觀察腫瘤是否具免疫檢查點 PD-L1 表現,若有就可考慮 PD-L1 抑制劑之免疫治療。

所謂 PD-L1 抑制劑,是透過抑制癌細胞藉免疫檢查點機制,逃避 T 細胞攻擊的一種免疫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才旺醫師解釋,當免疫系統中的 T 細胞有能力辨識並毒殺癌細胞時,癌細胞為了自保,可能會在細胞表面產生 PD-L1,當 PD-L1 與 T 細胞上的 PD-1 結合時,就會抑制 T 細胞的攻擊。此時,就可以使用 PD-L1 抑制劑對症下藥,阻止 PD-L1 與 PD-1 結合,讓 T 細胞可以發動攻擊、毒殺癌細胞。

PD-L1 抑制劑讓癌細胞「卸妝」,手術前就先與醫師討論 PD-L1 表現檢測

「具有 PD-L1 的癌細胞就像擁有偽裝能力,可以躲過 T 細胞的攻擊。」黃才旺醫師形容,「PD-L1 抑制劑能讓偽裝失效,使癌細胞現出原形,T 細胞就能對癌細胞大開殺戒。」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術後輔助治療使用化學治療接續 PD-L1 抑制劑,視患者本身 PD-L1 表現高低,能降低復發風險約 30~55% 不等。

黃才旺醫師進一步解釋,針對 PD-L1 表現較高的患者,通常可以預期 PD-L1 抑制劑能發揮較佳的治療成效,因此建議患者可於擬定治療測前先進行 PD-L1 檢測。由於檢測 PD-L1 表現必須使用腫瘤切片檢體,為讓檢測流程更順暢,治療更有效率,建議患者應把握『術前』就跟醫師討論檢測 PD-L1,避免後續可能有檢體不足的疑慮。

黃才旺醫師也強調,現有健保資源有限,在考量治療急迫性下,目前雖對晚期患者資源較多,但也已逐漸朝早期邁進,身為醫師為了患者的利益著想,不論是否有健保給付,都會盡可能地讓患者知道所有可能的治療資訊,充分醫病溝通,完整保障患者權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記重點記起來

  1. 肺癌高危險族群善用政府資源,2 年可免費進行 1 次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 篩檢,有助早期發現肺癌。
  2. 早期肺癌治療仍以手術為主,手術時採一站式定位,可縮短手術時間、有效減少併發症;術後必須注意復發狀況,積極評估術後輔助治療必要性,除化學治療外,同步考量 EGFR 標靶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等之用藥可能。
  3. 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在化學治療後接續使用一年之 PD-L1 抑制劑作為早期肺癌術後輔助治療,可幫助具有 PD-L1 表現之肺癌患者降低復發機率。
  4. 檢測 PD-L1 表現需使用肺癌檢體,患者記得在手術前就先與醫師討論,以取得足夠檢體檢測,提升術後治療效率。

討論功能關閉中。

careonline_96
448 篇文章 ・ 270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篩檢早期肺癌,術後免疫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careonline_96
・2023/11/25 ・233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狀況還好嗎?」醫師問。

「傷口都很好,我已經回去上班了呢。」因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LDCT 發現左肺有顆早期肺腫瘤,上週剛接受單孔胸腔鏡手術的 40 多歲李先生,週三手術、週五出院,恢復相當順利,很快便回到工作崗位。

檢視過傷口後,醫師說:「接下來可以準備做術後輔助治療囉。」

「第 1 期肺癌也得做術後輔助治療嗎?」李先生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接受手術的治療成效很好,不過仍需注意復發的狀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陳志毅醫師指出,只要是 1b 期以上肺癌就建議在術後進行輔助性治療,目前術後輔助治療最新選擇包括傳統化學治療後,再接續免疫治療,臨床試驗證實有助降低復發風險,增加治癒性。

早期發現肺癌是重要的健康議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LDCT 已被證實是能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利器,對於「重度吸菸族群(吸菸史超過 30 包-年[註]且戒菸小於 15 年)」可降低 2 成肺癌死亡率。

從 2022 年起,肺癌被列入我國第五種癌症篩檢,針對具有「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史」的民眾,提供每 2 年 1 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LDCT 篩檢。

  • 具肺癌家族史:50 至 74 歲男性或 45 至 74 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 具重度吸菸史:50 至 74 歲吸菸史達每天 1 包 30 年或每天 2 包 15 年,有意願戒菸或戒菸 15 年內之重度吸菸者。
  • 註:「包-年」定義為「平均每日吸菸包數 × 共吸菸幾年」,例如每天 1 包菸,共抽 30 年;或每天 1.5 包菸,共抽 20 年。

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 讓肺癌早期發現,術後輔助治療成預後關鍵!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的推廣確實發揮成效,找到了許多早期肺癌的患者。陳志毅醫師說,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例,這兩年來,每年約有 600 至 700 位患者接受手術,其中第 1 期肺癌佔比高達 70%。相較於台灣癌症登記資料,110 年肺癌確診個案中,有高達 47.1% 為 4 期,僅 7.0% 為 0 期、32.4% 為 1 期、3.4% 為 2 期、10.0% 為 3 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越早發現肺癌,預後自然越好。當癌細胞仍侷限在小範圍時,切除範圍變小,手術治療便可以發揮很好的成效;若癌細胞已進入淋巴、血液中,術後復發風險也會逐步增高。陳志毅醫師說,第 1 期肺癌又可分為 1a、1b 以及 1c,1a 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後,可以不接受全身性治療;但 1b 期以上的肺癌患者,術後就需要搭配全身性輔助治療,選擇包括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幫助降低復發風險。

精準治療往早期輔助治療邁進!勿忘詢問免疫檢查點檢查

以往,肺癌術後輔助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成效較有限。陳志毅醫師說,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現已可依照腫瘤組織型態、基因檢測、免疫標記等,選擇更精準的治療方式。

標靶治療是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目前在術後輔助治療領域,取得適應症的包括針對 EGFR 突變的藥物。

免疫治療則是針對免疫檢查點發揮作用,使患者的免疫系統有機會對癌細胞發動攻擊。陳志毅醫師解釋,我們的免疫 T 細胞能辨識並進而消滅癌細胞,此時癌細胞為了存活,就可能利用免疫系統本身為了怕誤傷正常組織的煞車機制——免疫檢查點 PD-1/PD-L1 機轉,癌細胞表面出現 PD-L1,在與 T 細胞的 PD-1 接合後,就會使 T 細胞受到抑制,無法攻擊癌細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免疫治療藥物如 PD-L1 抑制劑,就能夠阻止 PD-L1 與 PD-1 接合,使 T 細胞發動攻擊,進而消滅體內殘存的癌細胞,降低復發可能性。

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在化學治療後接續使用一年之 PD-L1 抑制劑作為輔助治療,可幫助具有 PD-L1 表現之肺癌患者降低復發機率。

陳志毅醫師提醒,患者在「術前」就要記得跟主治醫師討論接受免疫檢查點檢測,利用手術的腫瘤切片即時進行化驗,以避免未來檢體不足;若有 PD-L1 表現,術後就可以考慮使用 PD-L1 抑制劑作為輔助治療,同時 PD-L1 表現越高,可預期治療成效會越好。

貼心小提醒

早期肺癌通常沒有症狀,患者很難察覺。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已被證實是有效的篩檢工具,能夠發現早期肺癌。陳志毅醫師說,早期肺癌有機會透過手術治療達到治癒,而且手術大多可以採用胸腔鏡進行,傷口小、疼痛度也降低、住院天數較短,患者能快速回歸原本的生活與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續,醫師會根據肺癌分期、細胞型態、基因型態、PD-L1 表現量等決定術後輔助治療的方式。陳志毅醫師說,免疫治療已被證實可運用於術後輔助治療,利用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有機會降低復發風險,提高治癒機率。

善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早期發現肺癌,積極接受治療,便有機會達到較佳的預後!

careonline_96
448 篇文章 ・ 270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