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大家都在說人工智慧,其實現在我們真正做的是智能增強

機器之心_96
・2017/01/01 ・5773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SR值 593 ・九年級

本文轉載自機器之心〈人們都在說人工智慧,其實現在我們真正做的是智能增強

  • 智能增強技術有助於提高人類的潛能——通過提高工人生產力、減輕一般任務的工作量以及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本文的作者是 Anupam Rastogi,他是 NGP 的成長期技術投資者,專注於企業中的物聯網、數據與機器學習的交叉領域。本文來自 CB Insights
Robot
智能增強技術有助於提高人類的潛能——通過提高工人生產力、減輕一般任務的工作量以及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圖/cbinsights 提供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人工智慧(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智能增強(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IA)之間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一般來說,智能增強指的是利用訊息技術來增強人類能力。這個想法自 1950 年被首次提出後,現在已經變得無處不在。如今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廣泛描述那些能夠模仿人類功能(比如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機器,但它最初所建立的前提條件是:人類智能可以被精確描述,且能夠用所製作的機器進行模擬。人工通用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這個術語通常僅僅表示後者,該定義較前者更嚴格。當下存在許多人工智慧方面前所未有的炒作——其近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曲線、無數的潛在應用、及其潛在的社會威脅。

更廣泛的人工智慧定義給一些人造成了困惑,特別是那些或許不太緊跟技術潮流的人。機器學習應用近期所帶來的一些十分顯著的進步有時會被錯誤理解和推斷,使我們以為人類即將取得 AGI 方面的進展、正在逼近為了社會秩序所需要的一切。

智能增強與人工通用智能技術之間可能會有一段持續進步的過程。我在本文中談到,我們所目睹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快速進展是來自於機器學習對其產生的強大驅動力。然而,滿足人工智慧——以及人工通用智能——的原始前提條件是大量的、額外的、在近期進展之上的技術突破。智能增強技術有助於提高人類的潛能——通過提高工人生產力、減輕一般任務的工作量以及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是機器在任務執行方面的能力提升,在這方面它們幾十年前就勝過人類了。而未來十年中,我們會看到機器學習技術進一步滲透眾多行業和生活領域,推動這種能力進一步地快速提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舊聞新炒

如今所使用的許多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演算法是幾十年前發明的。國防機構使用高級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和無人機的時間已將近半個世紀。第一個虛擬現實原型開發於 20 世紀 60 年代。然而截至 2016 年底,沒有一份主流出版物不對人工智慧即將產生的社會影響發表高論。根據 CB Insights 的數據,對利用人工智慧的創業公司的投資資金將於 2016 年達到 42 億美元,僅僅四年就翻了 8 倍以上。

發生了哪些變化?

影響因素有很多,但也有這樣一個共識:最近的許多事態發展,比如近期 Google 翻譯的巨大進展、Google DeepMind 在圍棋游戲中的勝利、亞馬遜 Alexa 的自然會話介面以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都由機器學習的進步所推動,更確切地說是深度學習神經網路——它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深度學習理論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是它開始看到了新一輪的焦點,以及自 2010 年左右開始顯著加快的進展速度。我們當下所看到的現象是一個雪球效應——深度學習在案例與行業中的影響——的開端。

指數般增加的數據可用性、雲經濟規模、硬體能力的持續提升(包括運行機器學習負載的 GPU 性能)、無處不在的連接、低功耗設備的性能以及演算法學習技術的迭代提升,這些都促成了深度學習在許多日常的情況中的可行性與有用性。深度學習以及統計分析、預測分析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相關技術,已經開始被無縫嵌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與企業活動之中。

機器和人類

在某些類型的任務上,機器的表現長期以來一直優於人類,尤其是那些與計算速度和規模相關的任務。三位學院派經濟學家(Ajay A. et al)在最近的一篇論文和《哈佛商業評論》上一篇文章假定最近機器學習的進展可以歸為機器「預測」中的進展一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機器的工作原理是機器使用了之前的蘋果圖像中的訊息,來預測當前的圖像中是否有蘋果。為什麼會用『預測』這個詞?預測使用的訊息是你沒有的但必須要生成的訊息。機器學習使用的數據是從傳感器、圖像、視頻、輸入的註釋、或者其他任何能被用比特/二進制(bit)表示的東西。這就是你擁有的訊息,機器用這樣的訊息去填補它缺失的訊息來識別物體,並預測下面會發生什麼。這是你沒有的訊息。換句話說,機器學習是一種預測技術。」

完成任何的主要任務都涉及這幾個要素:數據收集、預測、判斷和行動。人類仍然在基於判斷的任務(廣義)上遠超機器,而且 Ajay 等人假設這些任務的價值會隨著機器學習帶來的預測成本下降而增加。

過去幾年中,在深度學習的驅動下,雖然已經有了能夠展示類似人類軟技能的機器,機器在這些領域的能力幾乎無法達到「預測」中的水平。下面是一些人類擅長的領域,讓機器來模擬這些技能可能需要的新技術突破。

學會學習:最近機器學習使用中一些驚人的成果包括,觀察人類在多種實例任務中的行為(這種在手問題輸入和輸出的大數據集),同時「學習」使用深度神經網路方法。

常識:人類擅長運用「常識」,即用一種不加開放思考或無需大數據集的通用方法來做出判斷。在這個領域,除了在使用深度學習處理自然語言任務上有大進展外,機器相對來說還處在初步階段。研究常識推理的科學家估計機器想要運用常識就需要其他新的技術進展。我們(或者我們的孩子)在和 Alexa 或 Siri 時都要面對這個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覺和歸零:人類大腦擅長直覺和歸零,例如從一個非常大的復雜又模糊的選擇集合中發現某個事實、想法或者行動過程。學界一直有人在嘗試做將直覺帶給機器的研究,但是在這個維度上的機器智能還普遍處於初級階段。

創造力:雖然有很多機器已經能生成一些和人類藝術大師的作品難以區分的作品,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基於學習這些大師已經創造出的模式。真正的創造力需要為問題生成之前從未見過的全新解決方案或真正創新的藝術成果。

共情:理解情緒、價值系統、設置願景、領導力和其他仍然還是人類專屬的軟能力。

多功能:同樣一個人可以合理地執行許多人物,比如拿起盒子、駕駛汽車去工作、帶小孩和發表演講。目前的機器和機器人都還是為特定的任務而打造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A and AI

根據以上的總結,我們可以得知:機器已經在學習(或者被稱為「預測」)的技能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它們進入了模仿「人類」真正的技能的早期階段。我們建議的分類方式是:將預測、第一階段的機器學習以及需要人類參與的自動化功能(human-in-the-loop automation capabilities)歸為「IA」技術。這些技術通常是使用機器獨有的能力(處理巨大數據集的能力)來有效地增強人類能力,系統最終的輸出通常還是由設計和訓練它們的人來決定,因為系統設計者會提供一些與機器互補的技能。

從根源上講,很容易把它與 AGI 弄混淆,所以我們使用了術語 AI 來描述我們在前面提到的機器擁有的那些屬於人類的判斷、學習和具備常識的能力以及具有先天創造力和同情心的特徵。對於強大的 AGI 而言,這也許只是它的一部分,但是要實現復雜的工作流程的全自動化就需要具有大多數這些技能的機器。

明確了這些概念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如何對當前或者即將出現的那些可能會影響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技術進行分類了:

585ca0765d491
圖/cbinsights 提供

IA 和 AI 帶來的影響

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諺語:「我們總是更傾向於在短期內高估技術產生的影響,而在長遠上低估它」。這也被稱為「阿馬拉定律(Amara’s Law)」,人們經常用下圖來表示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85ca08788960
我們總是更傾向於在短期內高估技術產生的影響,而在長遠上低估它。圖/cbinsights 提供

我們可以在這個圖上看到,這條曲線在任何一個軸上都沒有刻度。對於曲線開始處的任何一點,我們不能準確地知道它距離拐點有多遠。但是這條曲線確實說明瞭一個很重要的趨勢——一項新技術的影響在其初始階段十分緩慢,然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大規模採用,該技術的影響顯著變大,最終趨於飽和。人們對於市場預期通常都會忽視這個趨勢。然後,當進入了所謂的著名的「市場炒作周期」,人們對於技術初期影響的預期遠遠超過了技術的真實影響力,因此,人們就會陷入一種失望的境地。隨著技術的影響繼續擴大並且達到一種較大的規模之後,該技術會達到生產率的巔峰。

我相信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有關於術語「AI」的那些重大的發展和認知其實是「IA」曲線的上升階段,其中使用人工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以及前面提到的一些驅動力如硬體、數據 、雲經濟學、連接性和其他演算法上的進步)正在推動我們走向該曲線上拐點。在許多情況下,相對於回歸(regression)和其他統計工具以及基於規則的系統和人工編碼實現的邏輯等現有「預測」方法而言,深度學習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機器學習通過提高模型精度,增加處理數據能力以及提高對輸入的適應性而推動了發展的速度。

由於機器智能仍然存在上述限制,所以我認為全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應該是一條全新的曲線。並且我相信我們還處於這條曲線的早期階段。

585ca09e6f598
全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應該是一條全新的曲線。並且我相信我們還處於這條曲線的早期階段。圖/cbinsights 提供

之前已經有多個和 AI 以及奇點(singularity)相關的並且預測不準確的炒作周期了。許多 AI 先驅在 20 世紀 50 年代的早期認為,具備人類所有能力的機器將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內就出現。這個目標沒有實現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而是在多個新的維度上的科學還沒有突破。然而這種根本性突破的時間很難預測以及調整。根據斯史蒂芬.霍金所言,截至到 2015 年,「人工智慧研究員還不能明確什麼時候可以建造出擁有或超過人類的 AI 機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可能正處於對於「AI」進行炒作的巔峰階段。然而,IA(如同上邊定義的那樣)提供了一個 5 至 10 年的巨大的投資機會。人類和機器正處於一個互補的階段,他們都有一些不同於對方的卓越的才能。這表明人類能夠專注於他們獨有的技能同時還可以享受鍛煉的樂趣,而機器專注於處理大多數那些不需要人類的判斷力,創造力和同情心等能力就能完成的常規任務。目前有很多文章已經寫了關於 IA 技術將會引起工作和勞動的性質的變化,並且這些變化並不容易。這篇文章就很好地進行了總結:「你使用機器的能力將決定你未來的薪資。」

即時創新和投資機會在何處?

我相信智能增強技術(運用深度學習以及其他機器學習技術實現人工增強自動化)在中期階段的影響比多數人認為的要大,而全自動化的影響則遠遠超出近期相關報導中指出的範圍。

本文無意揣測人工通用智能(AGI)是否還遠在十年或百年之後,亦非討論其將成為對社會的威脅與否。我的立足點在於,你是否對正在進行的投資或者即將創立的公司亦或項目有著五至十年的大規模願景。由機器學習推進的智能增強或人類增強技術具有立竿見影且顯著的價值,況且,在這條商業和社會成功之路上鮮有阻力,可謂是一片坦途。

一如傳統的 B2B 模式,我們尋找的方案是止痛藥而不是維他命,不僅能夠做到解決明顯的現有痛點,展示其強勁的投資回報率,與現有的工作流程高度合拍,還能與企業中買方、用戶和協調人三者利益一致。在這個領域,我保證有人參與的智能技術(智能增強)將有助於提高整體生產力、優化投資成本、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或者助力為客戶提供新的產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機器學習技術正被應用於各大垂直產業的許多方面。這是一個關乎整體投資立論的全景話題(至少是獨立於其中),但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明的列表來窺見一斑,看業內如何通過機器學習這一優勢來增強人類自身的能力、提高生產力以及優化資源使用方式。

企業——完成單調重復任務的機器人助手將更具功能性,並將在十年之內更加深入企業各個方面。使用增強技術實現的可穿戴式設備將有助於順利完成危險或者成本高昂的工作。

生產製造——合作型的智能機器人可以安全地與人類共事,並且完成那些複雜高危或者重復性的勞動,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交通和運輸——各大科技公司和傳統製造商們正在就自動駕駛汽車開發進行一場公開而激烈的角逐。而一般駕駛情況下的減少駕駛員工作量的相關技術在短期內其收效是更可預見的。比如:高速公路,降低因人工駕駛車輛造成的誤操作率和交通意外,改善交通車流量及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假以時日,完全自主的生態保障系統將改變都市生活結構,並隨之帶來更多衍生發展機會。

醫療保健——機器學習技術基於更為廣泛的數據庫,從而有助於醫療人員提供高精度,實現個性化診療。

農業——各類農用機器人、作物優化技術、自動灌溉技術以及蟲害預警系統將有助於大幅提高農業生產力。

由一個傑出學術團隊主持進行的百年人工智慧研究最近公佈了一份平衡報告,該報告對橫跨多領域的機器學習技術作了很好的總結和展望。CB Insights 則整理了廣泛應用於各行業創新初創公司的深度學習的各項技術。

到了術語更迭的時候了

由於人工智慧的範疇已經遠遠超出了其在科技工業的既有領域而滲入到各大傳統行業當中,它開始觸及許多並不深諳人工智慧科技相關術語的普羅大眾。

我們最好謹慎地使用「人工智慧」這個術語。為避免混淆,減小不利趨勢和監管的風險,以及更好地認知即將到來的術語更為豐富的時代,我們應該使用例如「智能增強」(IA)這類的術語來指代近期使用機器學習技術所取得的先進成果。我認為智能增強可以更好地闡釋人類與機器的共生關系,而現有技術的影響力正取決於這種關系。之所以這樣提,是因為我們不乏先例。隨著機器變得越發無所不能,從前被認為需要智能的情形就會從人工智慧的定義中清除。比如,光學字元識別(OCR)曾被認為是一種人工智慧科技,但它如今已相當普遍,並不在人工智慧考慮範圍之內了。

還是把人工智慧這個詞用做描述全自動技術吧,那些我們已經論證過的,那些讓我們糾於現狀卻不甚明朗的技術。而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抓住因為智能增強的高歌猛進而帶來的機會。

文章難易度
機器之心_96
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機器之心是中國領先的前沿科技垂直媒體,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神經認知科學等前沿科技以及深度科技思考,旨在通過高質量內容讓用戶更好地了解即將到來的下一次技術變革,同時啟發大家對人與科技的哲學思考。

1

1
1

文字

分享

1
1
1
讓 AI 取代真人執法可行嗎?將判斷全交給 AI 可能隱藏什麼危險?——專訪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4/03/18 ・6292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劉韋佐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人工智慧將改變以人為主的法治領域?

由人工智慧擔任警察,再也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交通管制常見的科技執法就是應用 AI 辨識闖紅燈、未依規定轉彎、車輛不停讓行人等違規行為。 AI 的客觀、高效率正在挑戰以人為審判主體的法治領域,這樣的轉變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他將帶我們思考:當 AI 取代人類執法時,將如何改變人們對守法的認知?

交通尖峰時段,後方出現一台救護車,你願意闖紅燈讓道嗎?
圖|iStock

想像有一天你正在尖峰時段開車,車子停在十字路口等紅燈時,後方出現一輛急駛而來的救護車,你為了讓道必須開過停止線。這時你是否願意冒著違規被開罰的風險?還是承擔風險以換取他人盡速就醫?

在上述情境中,針對「要不要闖紅燈」我們經歷了一段價值判斷過程。如果剛好十字路口有真人警察,他的判斷可能是:這是情急之下不得不的行為,並非蓄意違規。

然而,如果負責執法的是「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rtificially legal intelligent,簡稱 ALI)情況可能截然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LI 這個詞源自 Mireille Hildebrandt 的研究,在概念上可區分為兩類:採取傳統程式碼的 IFTTT(if this then that)、運用機器學習的資料驅動。前者是注重法律推理或論證的計算機模型,將法律規範轉為程式碼,藉由程式編寫來執行法律任務。後者則透過大量資料的學習,來預測行為範式,用於再犯率、判決結果預測上有較好的成果。

一般情況下,應用在交通管制的 ALI 會辨識車輛是否超速、闖紅燈等違規行為,不過交通情境千變萬化,ALI 能否做出包含「道德價值的判斷」將是一大挑戰!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察覺,人工智慧(AI)正在左右人們對守法的價值判斷及背後的因果結構,進而反思當我們將原本由人來判斷的事項,全權交由 AI 來執行時,可能產生哪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讓我們與陳弘儒展開一場從法哲學出發的對話,探索 AI 與法治價值之間的緊張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陳弘儒助研究員,從法哲學出發,探索 AI 與法治價值之間的緊張關係。
圖|之有物

問

怎麼會對「人工智慧」(AI)與「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LI)產生研究興趣?

會對 AI 感興趣是因為我很早就對電腦有興趣,我原本大學想唸資訊工程,因為高中有些科目沒辦法唸,於是去唸文組,大學進入法律系就讀,研究所考入「基礎法學組」研讀法哲學。

後來我到美國讀書,當時 AlphaGo 的新聞造成很大的轟動,啟發我思考 AI 的應用應該有些法律課題值得探討,於是開始爬梳 AI 與法律的發展脈絡。

AI 這個詞大概在 1950 年代被提出,而 AI 與法律相關的討論則在 1970、80 年代就有學者開始思考:我們能否將法律推理過程電腦程式化,讓電腦做出跟法律人一樣的判斷?

事實上,AI 沒有在做推理,它做的是機率的演算,但法律是一種規範性的判斷,所有判斷必須奠基在法律條文的認識與解釋上,給予受審對象合理的判決理由。

這讓我好奇:如果未來廣泛應用 AI 執法,法律或受法律規範的民眾會怎麼轉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真正開始研究「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LI)是受到我父親的啟發。有一陣子我經常開車南北往返,有一天我跟父親聊到用區間測速執法的議題。交通部曾在萬里隧道使用區間測速,計算你在隧道裡的平均速率,如果超速就開罰。

父親就問我:「政府有什麼理由用區間測速罰我?如果要開罰就必須解釋是哪一個時間點超速。」依照一般的數學邏輯,你一定有在某個時間點超速,所以平均起來的速率才會超過速限,可是法律判斷涉及規範性,我們必須思考背後的正當性課題,不能只用邏輯解釋,這啟發我逐漸把問題勾勒出來,試圖分析執法背後的規範性意涵。

問

如果將執行法律任務的權限賦予 AI,可能暗藏什麼風險?

我們先來談人類和 AI 在做判斷時的差別。人類無時無刻都在做判斷,判斷的過程通常會先做「區分」,例如在你面前有 A 和 B 兩個選項,在做判斷前必須先把 A 和 B 區分開來,讓選項有「可區別性」。

在資料龐大的情況下,AI 的優勢在於能協助人類快速做好區分,可是做判斷還需經歷一段 AI 難以觸及的複雜過程。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會發展出一套顧及社會與文化認知的世界觀,做判斷時通常會將要區分的選項放進這個世界觀中,最終做出符合社會或自身考量的抉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我們將判斷程序交由 AI 執行,就會涉及「判斷權限移轉」的問題,這經常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你只要發現原本自己可以執行的事情,有另外一個對象做的比你好或差不多好,你就會漸漸把判斷的工作交給它,久而久之,你大概會覺得這是很好的做法,因為可以節省大量時間。

自駕車導航系統就是判斷權限移轉的例子,由於導航通常可以找出最佳行車路線,駕駛人幾乎會跟著走,但仍有可能誤入路況不佳或無法通行的地方。
圖|Vladimir Srajber, Pexels

我擔心這種判斷權限移轉會快速且廣泛的發生,因為 AI 的工作效率極高,可以大幅節省人力成本,但是哪一些權限可以放給 AI?哪一些權限人類一定要守住?我們經常沒有充足的討論,等到發生問題再亡羊補牢可能為時已晚。

以讓道給救護車而闖紅燈的情境為例,如果讓 AI 來做交管,可以節省警察人力,又可以快速精準地開罰,卻迫使民眾需額外花時間,證明闖紅燈有正當理由。如果是真人警察來判斷,警察通常會認為你的行為有正當理由而不開罰。這對於受法律規範的民眾來說,會產生兩種全然不同的規範作用。

AI 產生的規範作用會讓民眾擔心事後銷單的麻煩程序,如果無法順利解決,可能會訴諸民意代表或上爆料公社,並漸漸改變民眾對守法的態度。而真人警察產生的規範作用,將使民眾自主展現對法律的高度重視,雖然當下的行為牴觸法律,卻是行為人經過多方權衡後做的判斷,相信法律會支持自己出於同理心的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

使用 AI 執法除了看上它的高效率,也是因為和真人相比 AI 不會受私情影響,比較可以做出公正的判斷。如果從法治觀念來看,為何決策權不能全權交由 AI 執行?

我認為法治的核心價值在臺灣並沒有很好的發展,我們常想的是怎麼用處罰促成民眾守法,長久下來可能會得到反效果。當人們養成凡事規避處罰的習慣,一旦哪天不再受法律約束,可能會失去守法的動機。

事實上,法治最根深柢固的價值為:

法律作為一種人類行為規範的展現,促使民眾守法的方式有很多種,關鍵在於尊重人的道德自主性,並向民眾陳述判決理由。

給理由非常重要,可以讓民眾不斷透過理由來跟自己和法律體系溝通。如此也可以形成一種互惠關係,使民眾相信,國家公權力能用適當的理由來制定法律,而制定出的法律是以尊重公民自主性為主。當民眾理解法律對我所處的社會有利,會比較願意自動產生守法的動機。

AI 執法看似比人類「公正無私」,但它的執法方式以處罰為主、缺乏理由陳述,也沒有對具體情境的「敏感性」。人跟人之間的互動經常需要敏感性,這樣才能理解他人到底在想什麼。這種敏感性是要鍛鍊的,真人警察可在執法過程中,透過拿捏不同情境的處理方式來累積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在交通尖峰時段應該以維持交通順暢為原則,這時警察是否具備判斷的敏感性就很重要,例如看到輕微的違規不一定要大動作開罰,可以吹個警笛給駕駛警示一下就好。

我越來越覺得人類這種互動上的敏感性很重要,我們會在跟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思考:跟我溝通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我在他心中是什麼模樣?然後慢慢微調表現方式,這是人類和 AI 最根本的不同。

行動者受各種法律變項影響的因果圖。上圖是由真人警察執法,對於處罰之可能性有影響力,可依不同情境判斷是否開罰。下圖是由全自動法律人工智慧執法,由 AI 直接將處罰之可能性加諸在行動者身上,缺乏真人警察二次確認,很可能影響行動者對守法與否的衡量。
圖|之有物(資料來源|陳弘儒)

問

相較於法律人工智慧,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強大的語言功能似乎更接近理想中的 AI,其發展可能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

我認為會有更複雜的影響。ChatGPT 是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使用大量自然語言文本進行深度學習,在文本生成、問答對話等任務上都有很好的表現。因此,在與 ChatGPT 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螢幕後好像有一名很有耐心的真人在跟你對話。

事實上,對於生成式 AI 來說,人類只是刺激它運作的外在環境,人機之間的互動並沒有想像中的對等。

仔細回想一下整個互動過程,每當外在環境(人類)給 ChatGPT 下指令,系統才會開始運作並生成內容,如果我們不滿意,可以再調整指令,系統又會生成更多成果,這跟平常的人際互動方式不太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hatGPT 能讓使用者分辨不出訊息來自 AI 或真人,但事實上 AI 只是接受外在環境(人類)刺激,依指令生成最佳內容,並以獲得正向回饋、提升準確率為目標。
圖|iStock

資工人員可能會用這個理由說明,生成式 AI 只是一種工具,透過學習大量資料的模式和結構,從而生成與原始資料有相似特徵的新資料。

上述想法可能會降低人們對「資料」(Data)的敏感性。由於在做 AI 訓練、測試與調整的過程中,都必須餵給 AI 大量資料,如果不知道資料的生產過程和內部結構,後續可能會產生爭議。

另一個關於資料的疑慮是,生成式 AI 的研發與使用涉及很多權力不對等問題。例如現在主流的人工智慧系統都是由私人公司推出,並往商業或使用者付費的方向發展,代表許多資料都掌握在這些私人公司手中。

資料有一種特性,它可以萃取出「資訊」(Information),誰有管道可以從一大群資料中分析出有價值的資訊,誰就有權力影響資源分配。換句話說,多數人透過輸入資料換取生成式 AI 的服務,可是從資料萃取出的資訊可能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對我們造成影響。

問

面對勢不可擋的生成式 AI 浪潮,人文社會學者可以做些什麼?

國外對於 AI 的運用開始提出很多法律規範,雖然國外關於價值課題的討論比臺灣多,但並不代表那些討論都很細緻深入,因為目前人類跟 AI 的相遇還沒有很久,大家還在探索哪些議題應該被提出,或賦予這些議題重新認識的架構。

這當中有一個重要課題值得思考:

我們需不需要訓練 AI 學會人類的價值判斷?

我認為訓練 AI 理解人類的價值判斷很可能是未來趨勢,因為 AI 的發展會朝人機互動模式邁進,唯有讓 AI 逐漸理解人類的價值為何,以及人類價值在 AI 運作中的局限,我們才有辦法呈現 AI 所涉及的價值課題。

當前的討論多數還停留在把 AI 當成一項技術,我認為這種觀點將來會出問題,強大的技術如果沒有明確的價值目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實際上,AI 的發展必定有很多價值課題涉入其中,或者在設計上有一些價值導向會隱而不顯,這將影響 AI 的運作與輸出成果。

思考怎麼讓 AI 理解人類價值判斷的同時,也等於在問我們人類:對我們來說哪一些價值是重要的?而這些重要價值的基本內容與歧異為何?

我目前的研究有幾個方向,一個是研究法律推理的計算機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s of legal reasoning);另一個是從規範性的層面去探討,怎麼把價值理論、政治道德(Political morality)、政治哲學等想法跟科技界交流。未來也會透過新的視野省視公民不服從議題。

這將有助科技界得知,有很多價值課題需要事先想清楚,影響將擴及工程師怎麼設計人工智慧系統?設計過程面臨哪些局限?哪些局限不應該碰,或怎麼把某些局限展現出來?我覺得這些認識都非常重要!

鐵面無私的 ALI ?人類與人工智慧執法最大的分野是什麼?

陳弘儒的研究室有許多公仔,包括多尊金斯伯格(Ginsburg)公仔,她是美國首位猶太裔女性大法官,畢生為女權進步與性別平權奮鬥。
圖|之有物

陳弘儒是臺灣少數以法哲學理論研究法律人工智慧系統(ALI)的學者,他結合各種現實情境,與我們談論 ALI、生成式 AI 與當代法治價值的緊張關係。

由於 ALI 擅長的資料分類與演算,與人類判斷過程中涉及的世界觀與敏感性思辨,有著根本上的差異;以處罰為主、缺乏理由陳述的判斷方式,也容易影響民眾對公權力的信任。因此陳弘儒認為,目前 ALI 應該以「輔助人類執法」為發展目標,讓人類保有最終的判斷權限

至於現正快速發展的生成式 AI ,根據陳弘儒的觀察,目前仍有待各方專家探索其中的價值課題,包括資料提供與使用的權力不對等、哪些人類價值在訓練 AI 的過程中值得關注等。

在過去多是由人文社會學者提出警告,現在連 AI 領域的權威專家也簽署公開信並呼籲:AI 具有與人類競爭的智慧,這可能給社會和人類帶來巨大風險,應該以相應的關注和資源進行規劃和管理

在訪談過程中,有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插曲,陳弘儒希望我們不要稱呼他「老師」,因為他從小就畏懼老師、警察等有權威身分的人,希望以更平等的方式進行對話。

假如今天以 AI 進行採訪,整個談話過程或許能不受倫理輩分影響,但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在 AI 的世界裡,許多人際互動特有的敏感性、同理反思都可能不復存在。

陳弘儒的研究讓我們體會,AI 在法治領域的應用不僅是法律問題,背後更包含深刻的哲學、道德與權力課題,也讓我們更了解法治的核心價值:

法律要做的不只是規範人們的行為,而是透過理由陳述與溝通展現對每個人道德自主性的尊重。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15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跨物種溝通即將成真!若有動物的「翻譯蒟蒻」你想擁有嗎?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11/13 ・4484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與動物之間的溝通一直是科學界和哲學界十分引人關注的一個議題。傳統觀點認為,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的溝通受到生物學和語言能力的限制,因此很難實現真正的互相理解。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已經開始轉變,並且有一些跡象表明跨物種溝通有望成為現實。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跨物種溝通即將成真?從海豚到水豚、從蜘蛛到山豬,人工智慧能成為所有生物的萬能「翻譯蒟蒻」嗎?當人類真的破解了另一物種的溝通方式,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跨物種溝通即將成真?圖/giphy

為什麼動物溝通,備「獸」關注?

從古代神話、經典傳說,到熱門動漫影視,都有不少能說人話、化為人形的動物,像是美猴王孫悟空、馴鹿喬巴、還有火箭浣熊,這些擬人化的角色雖然外表參雜獸的特質,卻往往更有人性,故事也著重呈現人與獸人如何從誤解到包容,讓我們為之動容。

在當代台灣的漫畫作品中,許多優秀的新一代漫畫家探討了擬人化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隔閡、衝突以及理解,呈現了多元化的故事情節。其中,有一些引人入勝的作品,例如《瀕臨絕種團》,故事描述了被路殺後轉生成人類的石虎、黑熊和水獺,當上 YouTuber 還成為高中女生的故事。這個作品提供了獨特的視角,探討了不同物種之間的互動和冒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部作品是《海巫事務所》,它將魔法元素融入生物學,講述了一個迷茫的廢業青年與擬人化海洋動物相遇並相互療癒的故事。還有一個短篇漫畫《IVE》,通過科幻的方式,描述了某種深海雌鮟鱇的繁殖和誘導機制,卻將目標對象設定為人類男性的謎般生物,及她和科學家之間的異色關係。

短篇漫畫《IVE》描述了有著雌鮟鱇的繁殖和誘導機制,卻將目標對象設定為人類男性的謎般生物,及她和科學家之間的異色關係。圖/CCC 追漫台

這些作品在畫風和故事情節方面都各有特色,無論你是一位一般漫畫愛好者還是偏愛條漫,你都可以在 CCC 追漫台找到它們,享受不同的視覺和情感體驗。

而這幾部作品的共通核心問題就是:如果動物能用人類的語言跟我們溝通,會怎樣?即使牠們能跟我們說話了,我們就能理解彼此嗎?要取得那唯一的真相,除了請出《不可知論偵探》海麟子(也是 CCC 追漫台 上的熱門作品),科學家還有一個辦法:就讓動物自己說話吧!今年 7 月 Science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觀點文章,標題為《用機器學習解碼動物溝通》表示新方法有望帶來全新的洞見,也有助於保育。不過在打電話給露洽露洽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動物溝通?

什麼是動物溝通?

首先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那就是人類跟所有其他的動物,都各自受限於自己的感官,活在不同的「環境界」(Umwelt),這個德文的意思是說每一種生物都活在獨有的感官泡泡裡,所見、所聞、所聽、所嚐、所觸都跟其他生物截然不同。你想想,連人與人之間都會因為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媒體教育而對同一件事物有天差地遠的詮釋了,對跨物種來說,不同的感官體驗讓彼此如同身處完全不同的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海龜和許多鳥類能感知地球的磁場,藉此進行長距離遷徙;而響尾蛇具有紅外線感覺器官,能夠在黑暗中感知幾公尺外的獵物體溫。蝙蝠則使用回音定位來捕捉飛蛾等獵物,每秒發射兩百次超音波脈衝,並根據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差距來精準定位目標。斑海豹則依賴其特殊的鬍鬚來察覺魚游過的流體動力,猶如水中留下的軌跡。角蟬使用震動通信,能夠透過植物表面傳遞信息給其他角蟬,即使對人類來說是聽不見的。至於我們的忠實夥伴狗,它們的世界主要由氣味構成,能夠分辨地下埋藏的松露、潛藏的地雷、古蹟、毒品甚至主人身體內的腫瘤等各種氣味。

狗狗的世界主要由氣味構成。圖/giphy

那麼,海龜要如何跟我們這些沒有磁場感應的人類解釋牠們的感覺呢?蜂鳥又要怎樣才能描述它看到的一億種顏色呢?這真的是雞同鴨講,甚至比牛頭更不對馬嘴!

但有越來越多科學家認為,隨著人工智慧(AI)的快速進步,破譯動物的溝通方式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AI 能幫上什麼忙呢?首先,機器不具備人類的偏見,因此能幫助研究者更理解動物溝通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同時辨識我們和動物之間的差異。

其次,機器學習技術能夠辨識那些對於人類難以想像或無法感知的動物感官訊號,這些包括聲音、振動、光線、化學物質等。機器可以幫助分析這些訊號,並幫助我們理解動物想要傳遞的訊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AI 還可以基於動物訊號,開發出預測動物行為的模型。例如預測動物的交配行為或遷徙模式,或何時可能需要尋找庇護避免捕食者。

此刻的我們對於深度學習能完美辨識圖像語音,以及 GPT-4 或 PaLM 2 等大型語言模型能生成語言,甚至跟我們交談,完全不覺得奇怪,但可能僅僅 10 年前,這都還像是天方夜譚。那麼將這份能力運用在動物身上,也將變得理所當然……嗎?

現在科學家已經做到什麼程度?破解了哪些動物語言呢?

科學家正在使用人工智慧來解讀各種物種的動物溝通方式。

例如烏鴉: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科學家 Christian Rutz 長期研究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烏鴉( New Caledonian Crow ),牠們是少數能夠製造工具的鳥類,會把樹枝的葉子拔掉,做成鉤子來釣蟲,不同群體的作法也有差異。他發現島上不同烏鴉群體有不同的叫聲,可能是文化得以傳播的關鍵。身為烏鴉專家的他加入了 ESP 地球物種計畫,研究二十年前已經野外滅絕,現在只剩圈養個體的夏威夷烏鴉,他們用機器學習來比較圈養跟野生烏鴉的錄音,了解圈養是否改變了烏鴉的詞彙,例如注意威脅、求偶等重要的叫聲,是否已經在圈養環境中失去了,如果我們破譯這些叫聲,可能可以幫助這些烏鴉重新野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我們可以預測鯨魚會說什麼,反過來和牠們對話?圖/giphy

哺乳類的另一個成員鯨魚更是重點研究對象,2020年成立的 CETI,由 40 多名科學家、跨15 個機構組成,是最受關注的鯨語破譯團隊。他們除了駕船出海用水下麥克風偷聽鯨魚對話,也使用無人機從上方監看,更計畫在加勒比海海底安裝三個監聽站,從遠處捕捉離海岸 12 英里處抹香鯨聊天的喀噠咔嗒聲。以前啊,抹香鯨的聲音被比擬為單純的二進位代碼,但其實更為複雜,而機器學習可以重新辨識這些聲音。圖靈獎得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西蒙斯計算理論研究所所長莎菲·戈德瓦塞爾( Shafi Goldwasser )受訪時就說, CETI 的目標就是要像 ChatGPT 一樣,能預測鯨魚會說什麼,甚至反過來和鯨魚對話。

這些只是 AI 解讀的眾多物種中的一部分,其他還有不少鳥類、靈長類、海豚、蜘蛛、螞蟻、蜂類,或與人親近的貓、狗、豬等,也都是目前被科學家認為有機會破譯其「語言」的生物。

如果我們成功解讀出了動物的語言,我們又該從什麼角度與動物溝通?我們所「理解的語言」真的一樣嗎?

就算解讀動物溝通,能避免擬人化的陷阱嗎?

儘管機器學習在許多情況下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準確性,但動物的聲音、姿態和其他訊號往往具有多義性,也就是同一個訊號可能有多個意思,很難正確解釋它們的含義。此外,機器學習再強,目前也存在限制,特別是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感知機制,如電感、磁感和費洛蒙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漫畫《瀕臨絕種團》跟《海巫事務所》中,動物跟人類除了偶爾吵架之外,基本上相處得極為融洽,這也是我們人類想像中希望的情境,就是能與動物友善地、無惡意地溝通。而在《 IVE 》這部異色科幻作品中,則提出更現實的問題。汪幼海博士認為 IVE 為了與人接觸,如鮟鱇魚一般的餌球竟然為了吸引人類而變成人形,甚至可以與人溝通。雖然令人驚喜,但這也意味 IVE 的目的就是要讓人類成為其血肉的一份子,獲取其基因,因此也使用類似費洛蒙的物質吸引人類男性。對鮟鱇魚或 IVE 來說,這是很自然、毫無惡意的,但對人類來說,就是一種恐懼的殺戮。大自然中本來就有許多「愛」是以殺為結局,包括蜘蛛、螳螂等。人類又要如何在對事物理解前提完全不同的情況下,與動物更深度溝通呢?

圖/pexels

在科學研究上,我們情不自禁地把動物擬人化更是個麻煩且不容易解決的問題,要是過於擬人化地認為動物跟人類共享一樣的情感,可能導致研究者在實驗設計和解釋結果時受到情感干擾,使研究不客觀。此外,擬人化也會使研究者更容易面臨到底是該保護動物權益,還是進行實驗研究之間的衝突,陷入倫理的困境。

但若反過來,要是有科學家認為動物跟人類完全不同,因此缺乏同情心,不尊重動物權益,倫理問題只會更嚴重。現在大家對動物福祉很關注,尤其是在涉及動物實驗和野生動物保護的時候,研究人員對動物無感情的態度反而可能導致研究受到質疑。更重要的是,這會讓科學家缺乏共鳴和洞察力,忘記我們也是動物。因此啊,如何拿捏分寸,在過分擬人跟缺乏同情的兩端之間找到適當的位置,也是動物溝通研究者的重要問題。

人類會將破譯動物溝通的能力拿來善用嗎?怎樣算是善用呢?

在石虎、黑熊跟水獺轉生變高中女生、IVE 開始對人類有興趣之前,機器學習的確可幫助我們監控和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物種,透過解讀其溝通方式,更了解牠們的需求和行為,制定更有效的保育策略。也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圈養動物的情感和需求,從而改進在人類照顧下的生活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當播放動物聲音以吸引它們或干擾它們時,會不會對它們的行為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甚至不可逆地改變群體的文化,從而威脅它們的生存和生態系統的平衡?假訊息在人類世界已經夠麻煩的了,想像一下,若連動物世界也都被假訊息入侵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CCC 追漫台是一個臺灣原創漫畫平台

致力於推廣臺灣漫畫,並將臺灣漫畫融入日常生活。這個平台由本土新銳圖文創作者們打造,並結合國家典藏資料素材,以探索臺灣的豐富歷史、民俗、社會和生態等多元議題。

CCC 追漫台的使命是透過原創漫畫作品,傳達臺灣在地精神,讓讀者深入了解這個多元文化的島嶼。通過精心創作的漫畫,平台不僅提供了具娛樂性的閱讀體驗,還擴展了讀者對臺灣文化和歷史的認識。

文章中提及之漫畫皆可在追漫台上閱讀唷。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6
1

文字

分享

0
6
1
ChatGPT 還是 AI 之王嗎?Google Bard AI 與微軟 Bing AI 的終極測試
泛科學院_96
・2023/08/12 ・537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天這集影片我們準備拿 ChatGPT、Google Bard AI 跟微軟的 Bing AI 來作一個大亂鬥比賽,我們準備了幾個不同的挑戰看誰最厲害。

因為 Bard 跟 Bing 都是免費提供,為了公平性,我主要會使用免費的 GPT 3.5 來比較,不過我同時會放上 GPT-4 開啟網路瀏覽功能的結果來給各位作參考。

評比的成果我會給一顆星到五顆星來呈現,主要分為四個類別:易用性、實用性、創造性以及回應速度。

看完今天的影片,你會想要使用Bing、Bard還是Chatgpt呢?歡迎在影片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這支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在影片下方點個喜歡,並且把這支影片分享給需要的朋友,最後別忘了訂閱泛科學院的頻道,我們下支影片再見囉。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泛科學院_96
31 篇文章 ・ 40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