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地底下的模樣:想像與現實

阿樹_96
・2015/12/21 ・3020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95 ・六年級

要知道地球內部的構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鑽進地底下看看地底下長什麼樣!講是很容易,但實際起來操作可不簡單。5~6公里感覺不長,但請想像往地底下挖幾千倍的長頸鹿脖子的長度……呃不對,想像101大樓高的10倍長金屬管子往地下一插,超難的啊!!!

電影《世界末日》中用的鑽機模型
電影《世界末日》中用的鑽機模型

假如還是無法想像難度,那就看看好萊塢電影的想像方式吧!在電影《世界末日》(Armageddon)裡面,布魯斯威利很威的帶了一群鑽油工跑到小行星上面鑽井,結果不是卡鑽就是鑽到不明氣體引發爆炸;而電影《地心毀滅》(The core)雖然有更厲害的黑科技,擁有在越高溫高壓下會越硬的金屬,但鑽下去還是跟想像中的情況差很多,也一樣莫名奇妙的卡住或是掉到怪洞。其實兩個電影中,像是越鑽越硬的金屬、或是找鑽油工來鑽小行星是很扯的事,但會卡鑽、爆炸這些鳥事可是一點都不扯,現實上,鑽的越深,高溫高壓的情況就越難應付,而地質鑽井取樣的工具和鑽頭也不是在電影上面想像的那樣,像是地質鑽探常常需要取得柱狀的岩心樣本,代表不同深度的岩石性質,就必須需要有空心菜…不是是空心鑽頭,才有辦法取得樣本,就是像把吸管插到石頭中,再想辦法讓前面的地方斷掉、抽上來,才有辦法取出岩心。

地質取樣鑽探示意,黃色是鑽頭、藍色是套管,紅色則是取樣的柱狀岩心。圖片取自維基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Edrockcore.jpg
地質取樣鑽探示意,黃色是鑽頭、藍色是套管,紅色則是取樣的柱狀岩心。圖片取自維基

這還不是最難的事,在地上還算容易,在海底的難度就更高了,鑽台也還好,最難的莫過於海洋鑽井船,因為風浪而使鑽井崩壞或是卡住的情形也十分常見,只是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為什麼人們要做?好好的在一般地面上鑽不就好了?甚至…幹嘛沒事要鑽下去?地下岩漿噴出來怎麼辦?(其實真的要鑽到岩漿還不容易,而且就算讓我們鑽到岩漿,它在衝到地表前也早就固化堵死了!)

在了解人類為何要往下挖前要先知道的事

所以目前科學家了解地球內部的主要方式,是利用震波+岩礦實驗;地震波對地球物理學家來說就像是醫生看孕婦胎兒的超音波一樣。至於用波速變化分層來推測內部是什麼,運用的背景知識就是我們對地表地殼成分的理解、或是某些從海洋地殼抬升的東西、由火山帶到地表的物質,以及利用實驗室創造出高溫高壓的方式分析相同化學成分的結晶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啊那不就跟猜的沒兩樣?當然不是,只是我們能用有限的資料能推理出來的結果是如此,課本還是許多科普書也都會寫著透過震波得到的結果:把地球比喻成水煮蛋地殼相當於蛋殼地函就是蛋白地核就是蛋黃…但實際上,畢竟震波資料還是間接的資料,地底下到底「是什麼」,還是鑽井求解最直接
而最近的鑽探目標就是莫氏不連續面:由克羅埃西亞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Andrija Mohorovičić)觀察地震波速度資料,發現波速趨勢突然加快的地方,後來人們把這界面當作地殼和地函的交界面,如果是在大陸地殼的話就會可能比較深(厚度介於2~80公里),在海洋則較淺(0~7公里)

地球內部與地殼附近的構造示意,未完全依比例繪製,僅用來說明大陸地殼、海洋地殼與莫氏不連續面的關係。莫氏不連續面以下已屬地函物質了。
地球內部與地殼附近的構造示意,未完全依比例繪製,僅用來說明大陸地殼、海洋地殼與莫氏不連續面的關係。莫氏不連續面以下已屬地函物質了。

目前地表最深的垂直鑽井就屬前蘇聯/俄羅斯的科拉超深鑽井[1],鑽了超過12公里深(~12662m),但可惜的是它鑽的是大陸地殼,而且是鑽很老、很厚的地區,所以即使有很多鑽井資料,但因為沒鑽穿莫氏不連續面,所以它對於我們了解地殼以下的物質還是沒有太大的幫助[2]。

除了遙遙領先的戰鬥民族,美國的科學家也有想辦法在海底鑽探鑽到地函的「莫荷計畫」(Project Mohole。而這個計畫很快就因為政客很麻煩某些因素而停擺了,不過取而代之的深海鑽探計畫(Deep Sea Drilling Program,DSDP)最後反而支持了海洋擴張學說,也算是為後來的板塊構造學說打下基礎;而後的海洋鑽探計畫ODPOcean Drilling Program)和現在的IODP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仍持續探索海洋地殼[3],總說要功成身退的聯合果敢號,也仍和地球號分別在印度洋與太平洋上各自努力著。

所以地函或莫氏不連續面的研究進展怎麼了?

(雖然有點難,但因為很重要所以還是得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面提到的地函和地殼交界又叫莫氏不連續面,這個定義未必會直接改寫,但可能會隨著即將進行的鑽探研究而可能要稍微調整,至於為什麼需要修正?在開始談到最新最夯的海洋鑽探研究前,我們還是得先回顧關於一些過往的研究。中學課本寫著海洋地殼平均約5公里,最厚差不多7公里,其實比大陸地殼來說,海洋地殼薄得多,且看起來厚度均勻,但實際上各地的「組成」樣子可能差異頗大,而過去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和模型,而這些推論也是根據過去DSDP和ODP的計畫鑽探所得到的。

海洋地殼年齡分布圖,接近暖色是年輕的海洋地殼,而接近冷色則是較老的海洋 地殼,紅色中間若有黑線處就是大致的洋脊和轉型斷層位置。紅色範圍越大代表張裂速率比較快,可以發現東南印度洋、東太平洋的洋脊張裂速度極快,而非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洋脊就張裂的非常慢。圖取自於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海洋地殼年齡分布圖,接近暖色是年輕的海洋地殼,而接近冷色則是較老的海洋 地殼,紅色中間若有黑線處就是大致的洋脊和轉型斷層位置。紅色範圍越大代表張裂速率比較快,可以發現東南印度洋、東太平洋的洋脊張裂速度極快,而非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洋脊就張裂的非常慢。圖取自於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簡單來說就是:地函和地殼的邊界長怎麼樣?是不是像莫氏不連續面可以一刀切開?還是漸漸改變的過程?這都是一個觀測數據還不夠、也還沒辦法吵出結果的東西。

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持續的鑽、用力的鑽,其實就如同各種太空計畫和宇宙探索一般,我們知道的東西永遠,永遠都不嫌多。所以關於海洋地殼不同的模型與研究,我們就先賣個關子,藉由下一篇介紹IODP Expedition 360計畫[4]的研究來認識,也了解科學家是怎麼看待地下世界的。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阿樹_96
73 篇文章 ・ 24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8
3

文字

分享

0
8
3
海床底下的地質結構長怎樣?讓鯨魚唱給你聽
Yubari
・2021/04/06 ・234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62 ・九年級

深海之下,有著許多的資源蘊藏在其中,例如天然氣、石油、金屬礦床等等,然而要找到這些珍貴的資源,就必須要先知道海床之下的地質構造,才能有效率地進行開採。怎麼樣才能知道海底下是什麼樣子呢?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的兩位科學家在近日發表了一種新方法,那就是聽鯨魚唱歌1

科學家如何透過神秘的鯨魚之聲,研究海底下的世界?讓我們先從地震說起吧。

地下構造長怎樣,科學家用聽的

要知道海底之下有什麼,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直接鑽井下去一探究竟,但是在海底鑽井可是一門大工程,光是鑽一口井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及成本,因此在鑽井之前,必須仰賴其他的方式進行探測,而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便是所謂的「震測」。

震測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震動來進行測量。當地震發生時,地震波會在地底下傳遞,而地震波在不一樣的地層之中有著不同的速度。這使得地震發生後,行經不同路徑的地震波,抵達同一個地點的時間會有差異,而也是因為這個差異,讓科學家可以藉此推測地底下的構造是如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地震的發生並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因此除了自然的地震以外,有時也需要一些超自然人為的震動,其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用空氣槍 (air gun) 產生聲波,再藉由聲波在地層中的傳播來得到震測結果。

不同路徑的波抵達接收站的時間會不一樣,科學家可以藉此推測到地底下的構造,圖中的震波來源為船下的空氣槍系統。圖/JEMSTEC

為了監測奧勒岡州外海的斷層,研究團隊 Kuna 和 Nábělek 等人在 2012 及 2013 年之間,總共施放了 54 個海底地震儀 (Ocean-bottom seismometer)。然而,除了地震波的訊號以外,他們意外地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訊號。

海洋裡的大聲公:長鬚鯨

海底地震儀所接收到的神祕訊號,在 Kuna和Nábělek 的好奇研究之下,終於發現聲音的主人──長鬚鯨。是的,你不敢相信鯨魚在身邊~♪

長鬚鯨 (Balaenoptera physalus) 是僅次於藍鯨的現今第二大生物,體長最多可達 26 公尺,體重最高為 80 公噸,長鬚鯨也是海中數一數二的游泳高手,最快的速度約是 15 節(時速約 28 公里)。善於游泳的長鬚鯨會隨著季節進行長距離的遷徙,廣泛分布在全球的海洋之中,絕大多數的大洋中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被地震儀記錄到的,正是長鬚鯨的歌聲,它的歌聲不像大翅鯨的長音,而是類似於鼓聲的短音(歌聲在此),一唱便可以連續數十幾個小時,只有在水面換氣時會短暫停止。長鬚鯨的聲音最高的記錄為 189 分貝,相當於大型船艦航行時發出的聲音,巨大的聲響足以在海洋中傳播數百公里之遠。

發現了如此宏亮又長時間的聲音訊號,讓 Kuna 和 Nábělek 想到,是否可以利用鯨魚的歌聲來繪製震測剖面圖呢?於是發現了歌聲的主人之後,他們又繼續分析起鯨魚的歌聲。

長鬚鯨體型修長,是僅次於藍鯨的現今第二大的生物。圖/Wikimedia Commons

來自鯨聲的震測剖面

Kuna 和 Nábělek 發現,訊號中長鬚鯨歌曲是由兩種頻率不同的叫聲相互交錯組成,一種是頻率約在 20-25 赫茲的高頻音,另一種則是大約 15-20 赫茲的低頻音。為了減少低頻噪音的影響,他們只選用高頻音作為分析對象,每首歌所包含的叫聲次數為 212-593 次,每次叫聲的間隔大約是 30 多秒。

而鯨魚的位置也可以從聲音來判斷,根據從直線抵達地震儀的聲音訊號,以及經過反射後才抵達的訊號間的時間差,可以推算出鯨魚和地震儀之間的距離。知道了距離之後,還需要方向與深度才能確定鯨魚的位置,地震儀可以記錄方位,但鯨魚的深度卻無法得知,還好長鬚鯨大多只在水下二十米以內的深度活動,因此 Kuna 和 Nábělek 假設鯨魚的深度為十公尺,這樣一來就可以推測出鯨魚所在的位置,也就可以正式開始震測圖的繪製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una和Nábělek從三個地震儀中各別分析了兩首歌,總共有六首歌,也就是得到了六個震測結果。結果顯示在每個地震儀的兩首歌之間,所計算出來不論是 P 波和 S 波的波速,或者是玄武岩之上的海洋沉積物厚度,都有著相近的數據,代表了長鬚鯨的歌聲確實可以被用來作為震測的音源。

利用長鬚鯨的歌聲繪製震測圖的原理概念圖。圖/參考資料 1
*不同的箭頭代表不同路徑的聲波、P波、或S波。
*從上到下的分層為水層、沉積物、玄武岩、以及輝長岩質的地層。

未來的震測資料,會變成鯨魚們的專輯嗎?

使用鯨魚的歌聲來繪製震測圖有許多的優點。事實上,傳統常使用的空氣槍,並非在所有地方都可以使用,而人造的巨大聲響更會形成海洋中的噪音污染。因此使用鯨魚的歌聲除了可以補足空氣槍無法使用的範圍,也可以減少海洋中的噪音,更是幾乎全年無休的自動訊號來源,最重要的是用生物取代非生物比較討喜啊,Pui~Pui~

雖然有上述的優點,但這款長鬚鯨震測仍有些缺點,例如長鬚鯨的聲音頻率偏低,難以得到高解析度的結果(作者表示聲音較高的抹香鯨很有潛力),因此只適合在地型構造較為單純的環境下進行。若要觀測複雜的構造,則需要搭配多個地震儀同時進行觀測,或者利用演算法來協助分析數據。

或許有一天,鯨魚的歌聲真的可以取代會造成空氣槍這個目前的必要之惡。到那個時候,如果在海下探險是你的願望,那就放下儀器向鯨魚問路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Kuna, V. M. & Nábělek, J. L. (2021). Seismic crustal imaging using fin whale songs. Science, 371, 731–735.
  2. Aguilar, A., & García-Vernet, R. (2018). Fin whale: Balaenoptera physalus. In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pp. 368-371). Academic Press.
  3. 臺灣大百科全書:海洋震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走過 921 的傷痛後,臺灣的地震學研究往哪裡前進呢?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2019/09/18 ・3100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46 ・八年級

  • 文/馬國鳳

大地震總是難免會帶來傷亡和損失,為此從科學面來看更應盡其所能的將地震所帶來的各種數據觀測徹頭徹尾的研究。因此,雖然九二一集集地震許多台灣人的傷痛,但在地震科學界,也因此地震而有了獨步全球的研究成果;即使我們都不希望再有這樣的強震發生,但卻無法無視自然的法則。從強震中挖掘出更多未知,解決地震危害的問題,便是從事地震科學相關研究的學者畢生職志。接著,讓我們看看集集地震讓學界學習到了什麼。

每到九月,總是讓我們想起 1999 年的 9 月 21 日的集集大地震,當年地震帶來的災害至今仍讓大家餘悸猶存。在大地震發生後,臺灣不論在地震科學、工程或防災上,都有更深入的推廣及學習,相關的成果也為世界所重視。藉由此機會,本文將介紹近年來由臺灣出發而獲世界重視的斷層動力科學觀測及分析成果。

世界各地的大地震時常帶來驚人的傷亡與損失,面對如此可怕的天災,我們的科學家又是如何應對與研究的呢?圖/Pixabay

天搖地動後,萬眾矚目的車籠埔斷層

由於前人睿智的建議,臺灣自 1993 年開始,由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架設了全世界最高品質且密集的強地動觀測網,成為當時全世界唯一在災害性地震發生前擺設完成的強地動觀測網。因此,在 1999 年集集地震發生後,此觀測網資料為世界提供了解大規模破壞性地震機制最全面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也透過地震資料分析及其斷層模式反演,以及地表地質的觀測,了解到破裂的車籠埔斷層北段有高達約 12 公尺的斷層滑移量,及長週期的大滑移速度值,但是在南段雖無太大的滑移量,卻有高頻振動以及高的地震動加速度,而這種大的滑移量與滑移速率的整體斷層運動行為特別受到了世界的矚目

集集大地震的這些現象為何會受到全球的關注呢?

各國科學家都非常關注集集大地震是,是地震界學者們目光的焦點。圖/Giphy

首先,在當時對於地殼應力的理解中,是無法造成如此大的斷層位移的;其次,一直以來,地震工程大多認為是地震動加速度才是造成災害的主因,但此次地震資料也揭露了大地震的滑移速度之週期對大型建物的影響;最後,在分析災害行為中,也暗示了地震破裂的複雜動力行為,故集集地震提供了地震科學及工程深切了解斷層大滑移量的物理機制及其災害特性

啟動斷層鑽探計畫、裝設現地井下地震儀

因此,在突破性的科學研究、國科會(現科技部)的支持下, 2006 年開啓了臺灣與美、日、德、義等多國共同參與的世界矚目的國際型臺灣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 (Taiwan Chelungpu-fault Drilling project, TCDP) 。

成功的鑽探到集集地震的滑移帶,其厚度約為毫米等級,且含有非常細緻,約為奈米等級的黏土礦物斷層泥,此項鑽探結果除了增進對地震能量分區的理解,也了解到地震動力學的行為是需要地質及地震科學相互的配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上述,集集地震時的高品質密集地震記錄及成功的滑移帶鑽探,提供世界研究地震動力的分析基礎。因此,透過理論力學分析地震運動滑移的時間及空間分佈,研究團隊也得到地震斷層面上的動力學參數,顯示剪切應力在斷層面上分佈的不均勻性,且其斷層摩擦力會隨時間及空間變化的複雜性。

地震總能量的分析上,藉由集集地震鑽探計畫所得到的斷層泥顆粒及厚度,得出產生此斷層泥的破碎能所做的功。在鑽井後的地球物理井測(分析穿透地層地性質的技術)及溫度量測,分析地震中熱能的耗損,以及鑽探所得的斷層帶岩芯、岩石力學分析等,皆為現在斷層力學中的高引用度文章。熱能為地震力學中最難分析的數值,在測量中所得斷層帶低摩擦係數,也促使往後世界各國在大地震後進行測量摩擦熱的鑽井計畫 (例: 2008 年汶川 WCSD 及 2011 年日本東北大地震 J-FAST) 。

隨著 TCDP 鑽井計畫成功定義出 1999 集集地震的滑移帶,研究團隊接著在井孔內安裝現地井下地震儀 (臺灣車籠埔斷層井下地震儀「Taiwan Chelungpu Fault Drilling Project Borehole Seismometers Array, TCDPBHS」) 以監測發生大滑移量後的斷層帶行為。

在集集地震後啟動的 TCDP 鑽井計畫,帶來了重要的科學成果!圖/轉載自震識原文

地震動力學的研究對了解地震物理行為,如起始、傳播和癒合至關重要,斷層滑移的物性關係是地震震源動力描述的關鍵,而科學深井鑽探計畫,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觀察斷層深處的破裂,讓我們得以了解 1999 年集集地震的物理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簡略流程約為:

  1. 首先,在彈性張量儲存以及釋放之處,也就是巨大的錯動破裂面上取出一段連續的岩心剖面
  2. 在高速大滑移量區採樣
  3. 確定斷層帶內的物理條件(應力、孔隙壓力、溫度)。

之後,再配合跨斷層帶的現地井下地震儀,提供斷層帶動態變化的近距離觀測資料,以了解大地震後斷層帶的構造及變化。

在多年血汗淚之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

雖然 1999 年集集大地震造成大規模的災害,但由於在地震發生之前,已密集架設的強震站也提供了對集集地震進行廣泛研究的機會。因此,此項寶貴的資料除了促使世界關注高質量的近斷層資料,也提供了機會給地震學和地震工程師能更全面了解破壞性地震的災害特性。近地表最大的滑移量可達約 12 公尺,緩傾構造為科學鑽探提供了獨特的機會來了解大滑移量的斷層物理特性。

透過此項計畫,研究團隊發現微米級的滑移厚度是集集大地震的重要證據;由現地溫度測量得到的低摩擦係數也是解釋在地殼斷層是強或弱的悖論的重要發現;透過跨斷層現地井下地震儀的多年觀察,研究團隊持續努力透過近距離地震觀測資料揭示斷層帶的動力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最近的研究中發現,透過動態觸發,斷層帶可能被區域或遠距離的地震影響,導致速度與應力異向性的變化,進而在大地震後,與世界上的斷層帶可能有遠程的連結;透過大地震後斷層帶的現地井下地震儀,研究團隊可以近距離觀測斷層帶行為及其隨時間的演變情形,獲得第一手資料,並瞭解地震的誘發行為

與科學家一起展望地震科學的未來吧!

科學家致力於讓整體社會有更充足的準備來面對下一個劇烈的地震,並且提升大眾對災害的認知與地震教育,尋求更好的未來。圖/Pixabay

地震科學不只是科學研究,它與民眾、社會及國家經濟都有重要的關聯。隨著對地震科學前瞻研究的投入,研究團隊在幾年前再次結合地質及地震科學,成立臺灣地震模型 (Taiwan Earthquake Model, TEM) ,瞭解臺灣的斷層及孕震特性,尤其斷層震源破裂的物理特性,藉由分析其地震波傳遞特性來了解臺灣各區域的地震危害潛勢。而地震危害潛勢分析以及未來希望獲得推廣的全震源時間及空間的地震景況與情境模擬,除了有助於地震工程及政府相關法規的推展外,亦對產業面對的地震危害有更先進的風險管理,以降低下次災害性地震帶來的風險

臺灣位於活躍的板塊活動區,地震的發生是必然的。因此在科學面上,研究團隊希望臺灣可為世界帶來更多先進的觀測及前瞻性的科學研究成果;同時,也希望透過地質及地震科學的研究,整合相關領域,提供政府及民間甚至產業更多的地震防災資訊及知識,並透過科普教育的推廣防災知識。研究團隊已為此建立了 「震識」部落格,以透過社群網站提供正確的地震地質及防災知識,使地震科學教育更加落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原文為《九二一地震啟示錄:科學家的課題》,也歡迎追蹤粉絲頁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了解更多地震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38 篇文章 ・ 9 位粉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會藉由分享各種地震的歷史或生活故事,讓地震知識也充滿人文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