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5年 重設

・2015/11/08
走進嘉義朴子的配天宮,發現四周似乎與記憶中長得不太一樣──廟宇的香炷、香爐變少了,祈求神明保佑的光明燈也已換成了LED燈。
・2015/09/22
相信不少到過台中的民眾一定對在中清路與環中路口的光之塔仍然記憶猶新,它不僅是由知名藝術師設計,採用耗電量較低的LED燈管,兼具了美學與環保節能,加上地理位置的關係,也曾經被視為台中市的重要門面,但卻在民國102年6月,因為台中市政府不堪光之塔每年高達 500萬的維修保養費用,決定停止營運,造成各界一片譁然。
・2015/07/31
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藍光LED的發明,但是其他顏色LED卻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筆者曾聽過物理天龍人說 (註:指的是從大學到博士都唸物理系,後來變物理系教授的血統純正物理人),諾貝爾獎應該頒給創新並被實驗證實的概念:但是LED這個概念不但幾十年前就有,之後也還有紅光的LED產品;藍光LED不但不創新,產品推出也較慢,為什麼可以獲獎?
・2015/05/21
近期一份研究指出,來自港口、船隻及岸邊其他設施的光害很可能會干擾海洋生態。這項研究是由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群落生態學家Thomas Davies主導,研究團隊選擇在英國的梅奈海峽進行研究,梅奈海峽就位於威爾斯西北部及安格爾西島之間,極少接收到人造光。研究人員將三十六塊塑膠板放入水中,藉此觀察人造光到底會不會對海生動物造成影響。
・2015/03/11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光學科技點亮了人類的文明與生活方式,近代LED的發明更是另一波照明革命,然而,炫亮的光線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引發失眠或神經衰弱。工研院電子與光電所關注將人的感受導入光線照明科技,研究人因照明系統,解決燈光常見的眩光與藍害問題,並依不同場域需求,以人因調控燈光照明型態。
・2015/02/0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5定為國際光之年,以此紀念千年來人們在光領域的研究足跡及各種光技術的發展。包含台灣在內,全球共71個國家地區共襄盛舉光之年,用一整年時間舉行光學科技相關的演講與活動,提醒光在人類生活扮演的重大角色,並討論如何以光科技解決當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