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9年 重設

・2019/09/30
在網路尚未興起的年代,電視和報紙是政府熟悉的政令布達管道,但自從數位科技和公民意識崛起,「透明、公開」成了民眾檢視政府的主要焦點,過往「單向宣導」、「專家獨審」的施政方式,逐漸轉變為「雙向溝通」、「專家、公民協同溝通」的年代。然而,食安管理的風險溝通並非簡易之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接下來我們從加拿大面對狂牛症入侵、戴奧辛鮭魚事件,來探討當時的加拿大在面對食安的風險溝通上,出了什麼問題?
・2019/09/30
根據文獻,早在 1994 年時,加拿大政府就開始評估歐洲的狂牛症對加拿大的影響。當年的報告指出,由於加拿大的商家進口英國活羊,因此狂牛症確實有感染加拿大牛群的風險。該報告同時建議政府做政策的應對,以減少民眾恐慌和貿易損失,可以得知加拿大在歐洲狂牛症疫情的初期就有了科學的研究。
・2019/02/14
對科學家說「全交給你了」會讓科學家深感為難,而全權委託給科學家的我們也會很苦惱。這就是家長制的危險。平時全都丟給科學家,出事了就說他們是御用學者,逼他們道歉。我們打算重複這種模式到什麼時候?
・2019/01/07
食品安全管理不是一蹴可及,即便是我們所稱頌的美國、歐洲等國家,數十年前也曾爆發嚴重的食安事件,而她們的政府在存亡之秋之際,決定拋棄過往的包袱,捨棄官僚治國,展開透明開放的食安管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