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11/10
導致膽固醇超標的因素很多樣,包括基因、飲食、生活型態等,要控制膽固醇,必須從飲食、運動、藥物多管齊下。
・2022/04/19
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毫無症狀,也可能感到明顯不適,部分患者屬於陣發性心房顫動,時好時壞。醫師提醒,平時偶爾可以摸摸脈搏,若是發現不規則,要盡快就醫。
・2022/01/25
貝爾氏麻痺是種「急性周邊顏面神經麻痺」,造成臉部肌肉無力而導致表情異狀,半邊臉下垂、眼睛閉不起來、患側無法出現笑容。幸好,貝爾氏麻痺通常是暫時性的。
・2021/11/23
耳朵與附近血管之間有骨頭隔開,就像是「隔牆有耳」,如果這堵牆很薄,又或者,血管不正常的生長使得血流異常,牆壁另一邊的耳朵就會聽到原本不該聽到的聲音。
・2021/11/11
十八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的盛行率達 25.82%,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家則是大概六成,實際上應該更高,因為很多人都沒在量血壓,根本不會發現血壓過高,任憑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悄悄上升。
・2021/10/29
頭痛的發生有一定的病生理機轉機制,所以它是一種疾病,只是時常被忽略,其實台灣有非常多嚴重的慢性偏頭痛患者,卻常依靠藥物來止痛,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2021/10/05
自從疫情升溫後,民眾就醫回診與領藥的意願降低了許多,然而中風患者若任意停藥,再中風的機會很高,一定要持續服藥治療,同時慢性病患者也是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可接種疫苗預防重症。
・2021/08/01
對於曾經發生過腦中風、或者本身是高風險心血管患者的病人,考量到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目前認為,施打疫苗的好處還是遠大於可能的風險。 本文整理自台灣腦中風學會的建議,供腦中風患者施打疫苗時的參考。
・2021/06/22
腦血管狹窄導致腦部缺氧的症狀,即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也不容輕忽。若出現中風前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卻未積極治療,後續出現中風的機會就很高。
・2020/12/31
「心房顫動使心房失去功能,無法有效地把血液推進心室。當血液滯留在心房裡,便可能形成血塊。」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葉勇信醫師表示:「若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造成大麻煩。」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可能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約有 2 ~ 3 成與心房顫動有關,常導致失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