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科學掃除你洗翻嗎?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造山運動
4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台灣形成
噪訊法
地震
板塊構造
表面波
造山運動
非均向性
古生物
地層對比
地質
岩石循環
板塊作用
沉積岩
火成岩
變質岩
土石流
地震強度
崩塌
氣象雷達
雨量測站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評論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地球脈動
科學月刊
・2015/12/24
臺灣造山知多少? 噪訊地震學告訴你--《科學月刊》
不管從造山的速度、造山的劇烈程度、造山的複雜度以及非常短的造山時間來看,臺灣的造山謎團都足以吸引全球地質學者的目光。
台灣形成
噪訊法
地震
板塊構造
表面波
造山運動
非均向性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3/12/30
台灣的地史與「滄海桑田」的真正意義!
其實,台灣的地史研究由來已久,即便對於各項演化過程的機制仍有一些疑惑,但整體的架構也在過去數十年來的許多學者的努力下,已大致底定,如今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搜尋到一些地質學者撰寫的圖書與文章。這些知識對於熱中地球科學的青年學子或許是一帖良劑,可以很快的知道台灣島的成因。但一般大眾在閱讀台灣島的地史之前,不妨先複習一下關於各項岩石、地層的知識,或許可以更輕鬆的了解台灣的地史與地層特性,增加我們探索大自然的背景知識與邏輯推理的合理性!
古生物
地層對比
地質
岩石循環
板塊作用
沉積岩
火成岩
變質岩
造山運動
0
0
地球脈動
陳 慈忻
・2013/04/11
災害預測新技術 (二):無山不崩 雷達測雨全面網羅
台灣降雨時節不均、山地又佔了三分之二,水災、土石流成為台灣常見的天災,為了達到災害預警,「到底雨量測站夠不夠?」也變成許多政府單位及民眾關切的問題。究竟國內的雨量監測有哪些技術?目前又是如何運作的呢?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簡稱地理系)的黃誌川教授與台大大氣科學系(簡稱大氣系)的周仲島教授將為大家介紹。
土石流
地震強度
崩塌
氣象雷達
造山運動
雨量測站
雷達
颱風
0
0
地球脈動
陳 慈忻
・2013/03/02
重溫2012(四)知颱才能治颱
颱風自古至今都是台灣的常客,即使到了人類科技最先進的2012年,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因應能力來避免颱風災害了嗎?或著更根本的,我們認識颱風嗎?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黃誌川助理教授的研究專長是水文地形作用,他與文化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颱風路徑與災害分布的相關研究也獲邀刊登國際一流水文期刊。這次專題,黃誌川教授帶我們重新認識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颱風」,探討台灣面對風災應掌握的重點,並釐清大眾易產生的迷思。
氣象監測
氣象預報
氣象預測
造山運動
重溫2012
降雨分布
颱風
0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