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6/06
生態系統當中的掘穴者經常都很隱匿或是不太起眼,除了那些較大的鼴鼠、草原犬鼠、穿山甲、狐狸、貛、袋熊等動物,或是某些比較有名的掘穴鳥類像是翠鳥、棕沙燕、蜂虎等等。有更多的掘穴者,是那些絕大多數時光都待在土壤或水域沉積物裡面活動的動物群,如蚯蚓、白蟻、蟹類和各類蠕蟲等等。
・2020/10/30
為適應不同的環境,動物發展出五花八門的呼吸構造。海參是怎麼用屁股呼吸的呢?體型大小竟然也和呼吸構造有關?誰的呼吸效率超級高呢?本文將揭露不同動物奇妙的呼吸器官,一起一探究竟吧!
・2020/10/01
2020年搞笑諾貝爾物理獎告訴我們:如果震動一隻蚯蚓,牠身上會出現「法拉第波」。法拉第波是什麼呢?與蚯蚓之間有著什麼關聯?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2018/02/21
全世界分佈最南的岳蛭種類出現了!迷彩岳蛭這名字聽起來好神秘,讓我們好好看分明。
・2017/11/03
大量蚯蚓出沒在地表,在地上趴趴走,難道又有地震要來了?過去的報導常常將蚯蚓和地震連結在一起,難道真的蚯蚓跑出地表,就會有地震發生?其實沒下雨蚯蚓卻滿地亂爬並不是地震前預兆,而只是特定蚯蚓種類的正常能量釋放而已。
・2017/09/13
地球上每一種生物或多或少都得依靠土壤而生。植物生長於土壤,所以直接吸取土壤的養分,那是天經地義。那其他的生物呢?事實上很多生物也都或多或少有過直接以泥巴為食的情形。這當中也包括人類。
・2017/02/18
太平二號系列文已經到了尾聲,今天不談養殖蚯蚓的科學,來談談養殖蚯蚓的歷史冷知識。台灣叫的「太平二號」,在中國卻是「大平二號」,在牠的母國卻幾乎找不到相關的稱呼,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名字到底從何而來呢?
・2017/01/20
蚯蚓有沒有品種?會不會養一養有近親交配的問題?看完這篇文章你應該可以放心一點
・2016/11/24
台灣各地的養殖紅蚯蚓經常號稱是「太平二號」這個品種,但很不幸的,在台灣的太平二號不要說是一個純的「品種」了,就連一個純的「物種」都不是。而且裡面還摻了三種蚯蚓,超乎你我想像。
・2015/04/22
上次介紹了蚯蚓為什麼要在大雨過後爬出地表?這次要介紹的是為什麼蚯蚓爬出來不爬回去?其實依據我之前的觀察,部分的蚯蚓是會爬回去的,但部分的蚯蚓卻沒有在雨後爬回土中,有些蚯蚓看起來好像迷航了,邊爬邊試探的似乎要找到可以鑽回土壤的地方,有些蚯蚓卻是奄奄一息狀的癱軟在地面上或小水窪中,甚至死亡,由於現在的環境中柏油路或水泥地面佔了很大的總面積,所以爬出來的蚯蚓一旦爬上了柏油路或水泥地面就很難找到縫隙在鑽回土中,但那些癱軟的蚯蚓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