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思考
12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學習
思維
思考
教育
科技
電腦
塑造
專注力
心理操作
意識
注意力
神經系統
精神
自我
記憶
資訊
事實性知識
工作記憶
程序性知識
長期記憶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好書搶先看
活躍星系核
・2020/05/13
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電腦科技開啟你的無限可能——《思維風暴》引言(上)
幾年前,人們還認為電腦是昂貴又奇特的機器,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大眾開始意識到電腦終有一天會出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至今日,電腦也融入教育之中,但除了做為我們查資料的工具,電腦還能對人類的思考與學習有何影響呢?
學習
思維
思考
教育
科技
電腦
0
0
好書搶先看
行路出版
・2019/07/03
如何支配自我專注力?從理解意識的極限開始吧!——《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
掌控意識便可影響人生品質,能夠掌握自我意識的人也比較快樂。在進入「心流」知前,我們必須理解意識的限制,才能掌控自己的精神能量,優化人生品質。
塑造
專注力
心理操作
思考
意識
注意力
神經系統
精神
自我
記憶
資訊
0
0
人體解析
PanSci
・2019/02/11
大腦動不起來,是因為你不知道該如何思考!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成功的思考仰賴四大因素:來自環境的訊息、長期記憶裡的事實、長期記憶裡的程序,以及工作記憶的空間。任何一個上述因素不夠,思考就有可能失敗。
事實性知識
工作記憶
思考
程序性知識
長期記憶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18/05/15
給肩負未來的下一代:在課堂之外,如何和科學成為莫逆之交?──《科學素養》
只要轉換成嶄新而規模適中的科學和善待自然的技術,科學和技術將會變得多麼親近呢?要拯救地球的危機,就要繼承以往科學和技術的成果,然而要在不受其侷限的情況下,創造構想嶄新的科學和技術。將嶄新的風氣帶進科學中,讓轉型的時代更進一步大幅發展的人,就是肩負未來的你們。
思考
科學素養
科學館
解說類書籍
0
0
好書搶先看
賴 以威
・2018/01/11
要將數學理論說到路人和女兒都能懂!——《用數學的語言看世界》導讀
有涉獵數學科普書的朋友,一定對書中某幾個數學故事不陌生:無限個房間的旅館,某天來了無限多位客人;從辛普森殺人案件中討論機率;質數在加密解密上的應用···事實上,書中所用的都是相當經典的數學故事,但看過不代表就沒意思,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在於它能讓人印象深刻-透過不同的詮釋,經典會被賦予不同的感受,大栗博司教授就是一位能充分發揮數學經典魅力的作家。
思考
數學
機率
語言
負數
0
0
生命奧祕
PanSci
・2017/06/28
你的咖啡溫暖了我的心,才知道觸覺竟是看人的依據?──《觸覺不思議》
耶魯大學的約翰.巴奇(John Bargh)博士的研究團隊證實,我們的思考會受到觸感影響。雖然我們相信自己是根據自己的意志判斷眼前的事物,但巴奇博士等人卻提出違反這項直覺的實驗結果。
大腦扁桃體
思考
溫度
觸感
0
0
專欄
airiti
・2014/02/12
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
專業記者大衛‧麥瑞尼 (David McRaney) 於「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部落格探討人們的認知偏見、捷思與邏輯謬誤,並以心理學研究佐證,竄起了熱烈迴響,於去年集結成書。
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
思考
盲點
0
0
精神心理
Gene Ng
・2013/06/28
【Gene思書齋】明智行為的藝術
無論你讀過《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不理性的力量
偏誤
別當正常的傻瓜
大腦煉金術
大難時代
就是要說服你
影響力
心理學
快思慢想
思考
思考的藝術
推力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行為
行為的藝術
行為經濟學
誰說人是理性的
誰說人是誠實的
0
0
社會群體
Gene Ng
・2013/02/19
【Gene思書齋】故意視而不見的大難時代
我們現在活在一個非常弔詭的時代,我們掌握著人類有史以來最豐富的知識和技術,可是一大群世界菁英卻仍未法掌握人類經濟的未來。甚至一群極度聰明的人還造 成了全球金融危機、次級房貸風暴、公司組織崩壞? 英國BBC資深節目製作人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在這本《大難時代》,就是要從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及管理學的角度,探討人類本性為什麼這麼容易對危險視而不見,還有為何我們一再做出錯誤和危險的決策。
大難時代
心理學
思考
思考的藝術
思考錯誤
災難
行為經濟學
0
0
生命奧祕
Y. M. Huang
・2012/07/25
沒有語言的思考?
在心理學領域一個持續有爭議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思考究竟是以甚麼面貌呈現的,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就是來檢驗到底思考是否需要仰賴語言。
fMRI
功能性磁振造影
大腦
思考
語言
0
0
1
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