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媒體
55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SMC
大眾
媒體
科學
科學報導
科學記者
科普
英國科學媒體中心
媒體生態
科學傳播
科學新聞
twitter
事實
人民
情緒
挑釁
權力
民粹
民粹主義
氣候變遷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專欄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2021/01/13
科學報導科學嗎?科學報導的百年歷史與未來挑戰│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終篇)
20 世紀初期,科學快速進展,為了要報導日新月異、改變世界的新科技給大眾,科學記者應運而生。然而,這一百年來,科學記者的任務和定位也隨著時間轉變。現在的科學報導,不如戰時為國家服務,也不如電視、電話、清潔劑等新發明出現時為產業服務,甚至不為了宣揚科學如何改變世界,科學新聞不再只是傳遞訊息、建立形象,而是更積極創造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對話場域。
SMC
大眾
媒體
科學
科學報導
科學記者
科普
英國科學媒體中心
5
0
專欄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2020/12/18
氣候變遷新聞中所呈現的兩種「科學不確定性」│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八)
當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科學報導,事情將變得複雜許多!這些研究的模糊空間和不確定性,具有被媒體帶風向的風險,與大眾對資訊接受的偏好有密切關聯。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又該如何面對?
大眾
媒體
科學報導
4
3
專欄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2020/07/14
臺灣媒體與科學新聞的距離?在多工與趕工生態下的科學傳播困境
「一個國家級科研單位召開記者會,記者姍姍來遲,發佈會上,大部分記者忙著埋頭抄新聞稿打字趕即時,因為無法專心聽簡報,簡報完畢,沒提出太多問題,記者會也匆匆結束。」隨著媒體開放,在市場導向下,這是科學(科技)線資深記者李宗祐,與我分享的日常觀察。
媒體
媒體生態
科學傳播
科學新聞
0
0
內容分類
活躍星系核
・2019/12/28
接地氣與媒體真相的距離,民粹為何在社群媒體大受歡迎?——《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
民粹主義者多半會將自己描述成接地氣、誠實、值得信賴的人。他們常將複雜的議題簡化,實際上他們不關心「事實」,只說民眾愛聽的話語,強化人民對於一些事情既有的恐懼,同時為這種恐懼找罪魁禍首。如果你跟一個民粹主義者談到氣候變遷,他會非常高興。因為討論氣候變遷是由於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所造成,將會為他提供贏得選民支持所需的一切。
twitter
事實
人民
媒體
情緒
挑釁
權力
民粹
民粹主義
氣候變遷
謊言
0
0
社會群體
林希陶
・2019/09/25
新聞媒體該如何報導自殺事件?千萬確實遵守「最小化」原則
媒體過度戲劇化地呈現自殺故事,會導致模仿效應。我們如何將自殺事件的新聞價值降低,最小化其報導,才可能減低自殺行為的傳染性。
名人
媒體
新聞價值
最小化
模仿
自殺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7/30
言論自由不等於亂說話,但它的界線在哪裡?
言論自由,對個人來說,與自我實現息息相關;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則是確保民主價值的必要條件。然而,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其中一條紅線是「妨害名譽」。 近年來各級法院在「民事名譽侵權」認定上,對合理查證的要求越趨「嚴格」,而「刑事誹謗」認定上,對發言者責任認定越趨「寬鬆」,是為什麼呢?此課題攸關臺灣民主發展的品質,值得認真關注。
中研院廣告
亂講話
假新聞
公共性
刑事誹謗
刑法
合理查證
妨害名譽
媒體
學術
寒蟬效應
審議民主
思想
政治
政黨
民主
民事名譽侵權
民法
法律
真實惡意
自由
言論
言論自由
誹謗
闢謠
黨派
0
0
活動紀實
泛知識節
・2019/03/12
泛知識節紀實:關於好奇心日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和為什麼要這樣做
《好奇心日報》只關心兩件事:創造力與公信力,他們追蹤商業趨勢與產業,關注 15 家有粉絲、有顛覆性創新、將改變行業遊戲規則的公司,也注意其競爭者與上下游,加起來三百個左右的組織,是記者每天的追蹤標的;同時留意規模小的創業者,看他們能否將想法變成生意。
好奇心日報
媒體
楊櫻
泛知識節
0
0
動物世界
miss9
・2018/06/01
《屠場》、《柳葉刀》與食品安全的黑暗面——英國和歐盟食安簡史(一)
媒體是人民監督政府的重要角色,一百年前,一本推崇共產主義的小說,卻意外的揭開了食品業的黑暗面。歐美各國驚覺,食品安全已不是國內的事情,而是跨國貿易裡難以避免的重大風險議題了。
The Jungle
媒體
屠場
食品安全
0
0
太空天文
PanSci
・2017/12/29
NASA如何做內容行銷,讓「登月」直播能有 6億人同時收看?──《登月大作戰》
1969年 7 月 20日,阿姆斯壯成功登陸月球,全世界的媒體無不大肆報導這「人類的一大步」。在此之前,NASA 與航太承包商為了向全世界宣傳這項計畫已付出非常多的心力,並且為了讓眾人能快速、正確的認識這項科學計畫,他們結合了政府公關、企業公關與新聞記者之力,完成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行銷計畫。
公關
媒體
登月
科學與行銷
阿波羅計畫
0
0
活得科學
林希陶
・2017/01/23
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你更該擔心的是媒體如何教「性」這回事
家長以為只要控制了學校教育,就能掌控小孩的思想,但殊不知小孩在媒體上得知的,遠遠比家長想像得多,因此教導正確的性教育以及如何避孕等,才是最重要的。
婚姻平權
媒體
性教育
避孕
0
0
1
2
...
6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