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1/25
為什麼有些人會馬上向立即性衝動(如吃甜食)投降,而其他人卻能耐心等待獲得更好的結果(如健康的身體)呢?神經經濟學家正在研究大腦好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想比較衝動行為人士的腦部活動-那些人通常會選擇立即性的獎賞,而不像那些有耐心的人可以等待。
・2013/01/16
大腦是一個複雜的器官,由外層皮層(灰質、細胞本體)跟內部的白質(神經連接)所組合,以往關於腦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針對腦的皮層,觀察各種腦波與活動,了解腦區所掌管的工作跟功能。但是對於神經相互間的連接-也就是白質的結構,所知甚少。
・2013/01/09
到噶舉瑪倉派— 正行佛堂的部落格上可以看見上頭說,修練成功的人,開頂的位置可能會隨時變動,而且有時候開頂的數量也會變動......雖然當代的科學界共識是腦有可塑性,不過主要是在神經元連結數量的改變,或是大腦皮質的體積改變,例如老化造成某些皮質區萎縮,而運動等活動可能讓皮質區增加等等。但,腦殼要有時存在、有時消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013/01/09
在進行守衛工作時必須持續維持清醒,注意環境中是否出現異樣以盡快反應。若把所有生物都擬人化,哪一種生物最適合站衛兵呢?答案不是狗。近期有研究發現海豚或許才是首選,因為牠擁有長時間對外界保持警覺的能力,最長能夠維持15天之久。
・2012/12/29
熱成像也可以應用在評估情緒和分辦出情緒感染。透過熱成像,研究團隊發現無論是男或女性,性興奮和性慾望都會引發他們胸部和生殖器官的溫度上升,雖然部份女性說他們沒有被刺激或只刺激到一點點,但研究發現他們的反應時間幾乎是一致的。
・2012/12/22
光是看到商標就想吃了-一點也不誇張,新的研究發現,肥胖的兒童和標準體重的兒童,看到食品商標時腦內的反應不同,或許這是影響他們對「吃」的自制力的關鍵。
・2012/12/19
社會上對於心理學這門學問普遍的輕視,因為它不如物理、化學一般,有很明確的證據。但這其實是民眾的誤解,甚至連心理學相關的研究也會誤解,認為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沒有辦法幫助我們真正了解人的心智運作。相較於心理學,神經科學就是一門科學的學科,因此大家會一面倒的認為神經科學的證據就是真的!
・2012/12/12
以視覺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大腦有兩種計算數量的方式。一種叫做「計數」,另一種則叫做「感數」,計數顧名思義就是用我們的眼睛一個一個的去數畫面上物件的數量,而感數則是可以一瞬間就大概猜測大概畫面上有幾個物件。感數的速度大概是計數的五倍以上,但是物件限制則在四個以下。
・2012/12/07
目前用來治療自閉症的藥物,都只能控制焦慮、攻擊性或重複行為等周邊症狀。研究人員希望現在開發中的一批新型藥物,可針對疾病機制對症下藥,讓他們能首次幫助自閉症患者克服溝通障礙。
・2012/11/27
大愛二台《地球證詞》節目播出 BBC 製作的紀錄片《科學的歷史》第六集,自我的探尋。這部紀錄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數千年來人們探尋心理本質以及心與腦的關聯的歷程,而我很榮幸受邀導讀。以下是訪談的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