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1/25
全台各地紛紛傳出下雪的消息,大家都為這六角冰晶興奮不已,尤其是生平第一次在台灣看到雪的朋友,必定難忘這段「冰雪奇緣」。 迪士尼卡通《冰雪奇緣》的製作團隊,為了打造這部影片裡的雪花,敦聘專門研究雪花的物理學家當顧問,繪製了2千多種不同形狀的雪花。因為不同濕度與其他外在條件,都會造成雪花結晶的不同,所以沒有一個雪花結構是完全一樣的。
・2016/01/23
英國地震學家穆森(Roger Musson)在《地震與文明的糾纏:從神話到科學,以及防震工程》(The Million Death Quake: The Science of Predicting Earth’s Deadliest Natural Disaster)中告訴我們,有些城市會處於斷層處,不是偶然,而是因為斷層處有泉水涌出,孕育了文明,但也毀滅了文明,不折不扣的雙面刃。
・2016/01/20
週六(1/23)將有寒流來襲,早在一週前網友便指出許多天氣app對台北氣溫接近冰點的誇張預報,日本氣象協會甚至一度預報台北會下雪。然而中央氣象局直到18日才將預報氣溫下修到6度。是什麼原因造成天氣預報的溫度差異如此之大?何者可信度較高呢?
・2016/01/19
如果醒來時,身處異地,赤裸全身,不確定發生了什麼,只知道災難仍在持續,而自己是少數倖存者。雖然一時躲過浩劫,可是接下來卻要服從權威,只有單調乏味的食物可果腹,每天工作長達十八個小時,可是工作具體的目的卻是個秘密,你該怎麼辦?這並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過去幾百年,人類在列強武力競爭的巧取豪奪之下,就是這樣對待一部分我們同種的同胞。這樣的情節,雖然很寫實,但也記錄在休豪伊(Hugh Howey)的科幻小說《異星記》(Half Way Home)中。
・2016/01/09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有增高的趨勢,這意味著若是局部地區大氣環境條件的改變速度加快,當地的生物族群也將面臨一定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不但造成生物族群原始生存環境的破壞,同時也因為農業的發展導致在一定範圍中出現大面積同質性的作物,使得生物族群間的平衡與生物多樣性也逐漸消失。科學家注意到這些現象,也因此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2016/01/02
我們人類和現生最親近的黑猩猩,在六七百萬年前就分了家,在幾百萬年間,出現了古猿和各種人類,至到廿萬年前,我們這個物種出現了,我們的祖先征服了全世界,其他人類也不知所蹤了,只有少許血緣留在我們的DNA裡。七萬年前,我們那支人數變少而差點絕種的祖先,發生了認知革命,於是我們有了語言的能力,也有了想像力!這個語言和想像的能力,在這本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的新書《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The Human Age: The World Shaped By Us)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2015/12/29
1972年的今天,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舉辦的第139屆年會上,氣象學家勞倫茲博士(Edward N. Lorenz, 1917-2008)準備上台發表他的研究發現。其實他要報告的內容早在1963年就已經發表在一份氣象學期刊上了,但顯然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們並不會讀這類冷門的期刊,所以並未引起注意。其實他的重大發現完全是個意外,他也差一點讓它溜掉了……。
・2015/12/27
1577年,一顆明亮的彗星突然出現在歐洲的天空,德國一位六歲的小男孩在媽媽的指引下抬頭仰望這顆星。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與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兩人的視線就相交在這顆星,他更不知道他們倆的人生軌道也將在二十三年後短暫疊合,天體運行的規律將因而由他發現,並且以他的姓氏命名──克卜勒。
・2015/12/27
韋格納在《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中,結合了所發現的各項資料,最終描繪出來的大陸塊被命名為盤古大陸(Pangaea或Pangea),這個名字也代表著「全陸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