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_96
科學松鼠會
112 篇文章・ 6 位粉絲
科學松鼠會是中國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願景:讓科學流行起來;價值觀:嚴謹有容,獨立客觀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2月 重設

・2013/12/26
今年初夏,櫻桃大大出了一迴風頭——有人把櫻桃泡在水裡,能看到一些蛆蟲爬出來。「蛆蟲」,光是這個名字就很影響人們的食慾,於是櫻桃產業突然陷入了泥潭。
・2013/12/25
拜著名不靠譜小報《每日郵報》所賜,這只叫「明」的北極圓蛤(Arctica islandica,不是我們日常吃的北極貝)又火了。所以,有幾件事情有必要開篇澄清一下。
・2013/12/17
在討論咬舌自盡的問題之前,我們還是有必要瞭解一下人為什麼會突然死亡。雖然俗話常說「人死如燈滅」,但死亡事實上並不像關燈那樣是一剎那的事情。
・2013/12/16
每個月,寂寞的卵子等不到屬於她的那顆精子,就席捲子宮內膜幻化成一縷紅煙香消玉殞,墜落陰道深淵,空留寂寞蔓延。
・2013/12/10
這樣一個秋天的晚上,約上兩個文藝女青年密友,坐在百麗宮影院,一百四十二分鐘,看一場3D版《大亨小傳》,看十六年後李奧納多如何再度扮演了一個情聖。整件事情,回想起來有點滑稽。
・2013/12/10
在前兩章裡,我們論述了熊貓並沒有什麼具體的特徵是特別糟糕、能讓它「注定絕滅」的。繁殖力對熊科來說完全正常,吃竹子也不是什麼問題(只要不發生明顯氣候變化),運動能力並不差,只有消化系統還不太適應但沒產生大麻煩。
・2013/12/05
雖然熊貓確實是以竹子為主食,但偶爾也會打打牙祭的。野生的熊貓會吃草、野果、昆蟲、竹鼠、牛羚、甚至附近村落裡養的羊和垃圾堆的剩飯菜……好吧就沒有它不吃的,確實不愧熊科之名。
・2013/12/05
大熊貓應該不需要太多的介紹吧。食肉目熊科,竹子為主食但別的也照吃,分佈於陝甘川一帶山區,因為棲息地的縮小和碎片化而歸入IUCN紅名冊的「瀕危」—咦,等一下,平常都說大熊貓瀕危是因為它繁殖力不行嗎?
・2013/12/04
首先,按照比較生理結構的思路,並不能得出「人類更適合素食」的觀點。比較中存在著多處事實上的「硬傷」。其次,雖然說人本質上也是動物,但人跟其他動物相比,已經有太多不同的生活能力與生活方式了。要判斷人類是不是更適合吃素,還是應該去探索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012/12/13
你可能在上海附近見過混雜著泥沙的黃色的海;你也可能見過因為很多浮游植物而呈現綠色的海,不過我想大多數人對於「海的色彩」這個話題,第一反應還是「藍色」。為什麼是「藍色」?海真的是藍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