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棋_96
張瑞棋
423 篇文章・ 1016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0/15
1980 年 10 月 15 日,諾貝爾獎宣布化學獎的得主,英國的生物化學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2013)成為史上唯一獲得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他兩次得獎都是因為發明定序法,提供了探究生命秘密的有效工具。
・2015/10/14
1990年,由美國能源部和國家衛生研究院主導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正式啟動,預定花費三十億美元,以十五年的時間解出人類DNA的全部三十億個字母。結果2000年6月26日這一天,美國總統柯林頓與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共同向世人宣布: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初步草圖已經完成。
・2015/10/13
你來到距倫敦東方十公里、泰晤河邊的格林威治天文臺,找到地上那條筆直的本初子午線,腦海中不禁浮現這條線上達北極下抵南極的樣貌,彷彿真的在地球表面畫了一條弧線。你興奮地將雙腳分跨在線的兩邊;哈,你現在同時站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了!
・2015/10/12
1949 年 10 月 12 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是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莫尼茲(António Egas Moniz, 1874-1955),得獎理由是「發現前額葉切除術對特定精神疾病的治療效果」。不料,不到一年,前額葉切除術的評價完全翻轉,變得聲名狼藉;至今仍不斷有要求撤回莫尼茲諾貝爾獎的呼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015/10/11
夜空為何那麼暗?連小學生都知道是因為太陽下山了;月亮又不是恆星,可以自己發光,而星星微弱的光芒也不足以照亮夜空,所以夜才那麼黑啊!嗯,你可能不會想到,這個看似簡單到近乎幼稚的問題,其實遠比表面看起來還要深奧。
・2015/10/10
西元前三世紀,希臘學者埃拉托塞尼斯(Eratosthenes)就已經用兩地太陽投影角度的差異推算出地球的大小,誤差不到2%。然而關於地球的質量,過了兩千年卻始終無人能知。雖然牛頓觀測天體而推導出萬有引力公式,但既不知重力常數的值,也就算不出地球的質量。這個難倒牛頓與無數科學家的難題直到1798年才由英國科學家亨利‧卡文迪許解決。
・2015/10/09
1914年8月,德國全面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搬回德國才三個多月的愛因斯坦大力批判祖國的窮兵黷武,並對科學同僚在愛國情操下的積極投入不以為然。物理學家史瓦西正是其中之一;而且已41歲的他竟放棄天文台台長一職,志願上前線作戰。史瓦西與愛因斯坦素昧平生,兩人政治理念不同,又在人生道路上擦身而過,理應再無交集。沒想到,兩顆追求宇宙真理的心靈還是在科學星空中短暫交會,綻放出永恆的光芒。
・2015/10/08
1945年初夏,美國雷神公司的磁控管部門主管史賓塞忙著測試一台雷達設備,做完測試後,史賓塞發現口袋中的巧克力竟然融化了,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就只有磁控管發射出的微波所造成的。他再拿玉米、雞蛋來做實驗,發現磁控管的微波加熱食物的效率極佳,於是他進一步做了個鐵箱子將磁控管包圍起來,並加了可調整功率大小的開關,史上第一台微波爐於焉誕生。
・2015/10/07
在陽光照耀下,哥本哈根的秋天涼爽宜人。出生於 1885 年 10 月 7 日、高齡 77 歲的物理學家波耳(Niels Bohr)坐在他的研究室中,望著窗外的天空,想起四十年前愛因斯坦來訪的情景。他到車站迎接這位仰慕已久的大師,兩人搭上電車回家,結果在車上討論得太投入了,竟坐過站了,只好下車搭返回的電車,不料又過了頭,如此來回幾次。但他們一點兒也不在意,因為實在談得太投機了!
・2015/10/06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九月裡的一天,傳教士利瑪竇看了一眼房間裡的自鳴鐘,胸有成竹的等著他事先宣告的日蝕時刻到來。他期盼這次的成功預言不只令南昌地區的官民震驚佩服,還能一路傳到朝廷,讓他有機會覲見中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