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96 篇文章・ 3646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23/05/28
你是否還記得記憶中的海洋,隨著年歲增長,你與海洋之間變得更遙遠了嗎?
・2023/05/27
為了瞭解漢字在 20 世紀的轉變,以及未來與 AI 共處的時代漢字的變化,中研院研之有物訪談了鄭毓瑜院士。
・2023/05/21
為了挽救逐年破新低的出生數,中央與地方政府紛紛加碼生育獎勵,希望藉由減輕育兒負擔,鼓勵人民多生幾個,但這樣的政策真的有效嗎?
・2023/05/20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歷經數十年實驗物理的研究之路,他用一次次的實驗結果打破原本的理論認知,為物理學開創了新的道路。
・2023/05/12
童癌症往往有個共通點,就是癌細胞會用同源重組方式來延長端粒,好讓自己不斷大量複製,稱為 ALT 癌細胞(替代性延長端粒癌細胞)。長期研究端粒的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律佑副研究員,他的研究成果揭露了 ALT 癌細胞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路徑,目前他正與臨床醫療機構合作,擬定治療兒童癌症的一系列計畫。
・2023/05/12
在我們大腦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神經元。神經需要彼此連結才能發揮作用,但這個連結是如何建立的?
・2022/05/27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典藏上萬件珍貴的動、植物標本,國家生技園區造就多樣的淺山森林生態系。搭上生態方舟,拜訪院內的生物朋友吧!
・2022/05/25
臺灣民眾熱心公益,世界有目共睹,不論是日本 311 大地震、防疫物資捐贈,還是烏俄戰爭,都可見到臺灣人的無私捐獻。 然而,當援助者數量遠多於待援者時,你依然願意慷慨相助嗎?
・2022/05/09
過去對於珊瑚同步產卵現象、觸發產卵的關鍵原因一直沒被確認。在中研院團隊努力下,終於揭密!發現珊瑚同步產卵的關鍵就在於日落到月昇的黑暗時間。
・2021/05/31
太平洋垃圾帶面積已接近 50 倍台灣,而且還在繼續擴大中。持續推動臺灣海洋保育工作的鄭明修表示,唯有從源頭開始控管,才有可能改變全球的塑化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