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林希陶_96
林希陶
80 篇文章・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4月 重設

・2019/04/30
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復仇者聯盟4》其實是一部經歷重大災難的超級英雄如何逐步康復(但康復的不太完整)的故事。也因為這樣的韌性,才讓超級英雄們加添了許多人味。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困擾著眾生都有的煩惱。
・2019/04/11
認真說來沒有鮑德溫,歐洲就沒有心理學。那到底鮑德溫在中年時期為何必須被迫離開?原來因為好奇心驅使,鮑德溫先生開啟了高潮迭起的人生故事。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即使發生無法避免的錯誤,我們還是可以回歸正途,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誰知道我們哪天會改寫了哪一部歷史?
・2018/04/19
《活見鬼!靈魂和來世的科學實驗》一書為知名的科普作家瑪莉.羅曲(MaryRoach)所寫,系統性的檢討鬼魂中各個面向,逐一討論鬼魂、靈魂是否存在。她所講的每一個故事都相當吸引人,從教宗逝世、輪迴轉世、靈魂有無重量、零外質、靈媒、鬼屋、鬼魂作證、瀕死經驗等等,幾乎把靈魂相關的事情都想過一輪了。我們只要願意好好理解,就可以多多少少知道,這些東西們到底有沒有科學證據。
・2017/04/25
我們大人也有自己的飲食偏好,因此應該退一步來想小孩也會有,所以不用強迫小孩不能挑食,如果小孩挑食的狀況並不嚴重,並未形成疾病,也沒有造成營養、生長問題,那就接受小孩也可能有偏食挑食的情況。吃飯本來不就是一個該開開心心的事嗎?
・2017/04/02
本文從臨床心理師的角度,去探討《聲之形》電影中的霸凌以及特殊教育中「回歸主流」的特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