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數感實驗室_96
數感實驗室
76 篇文章・ 50 位粉絲
數感實驗室的宗旨是讓社會大眾「看見數學」。 數感實驗室於 2016 年 4 月成立 Facebook 粉絲頁,迄今超過 44,000 位粉絲追蹤。每天發布一則數學文章,內容包括介紹數學新知、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或是數學和文學、藝術等跨領域結合的議題。 詳見網站:http://numeracy.clu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numeracylab/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24/05/28
發明電話的亞歷山大.貝爾開啟了溝通的全新世代,而同時他也全心投入聾啞教育,竟也曾是海倫凱勒的老師?
・2024/05/26
電報大力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而這項重大發明的背後推手就是山謬.摩斯。
・2024/05/25
以前的電腦這~麼大一台,現在小小的手機功能就比從前的電腦還要多樣。是什麼造成了這項改變?!難道人類真的發明了魔法石……?
・2024/05/13
古人沒有手機是用什麼傳遞消息? 飛鴿傳書、馬遞、還有超大型通訊硬體——烽火臺!
・2022/05/12
隔天要考試的內容,不管怎樣都背不起來;但平常無意間看到的有趣事情,就算冷門,還是很容易就烙印在腦中。怎麼會這樣?
・2021/05/19
數感實驗室一直都是泛科學的好夥伴,當然也要一起用知識防疫!從去年開始,數感實驗室就不遺餘力的製作許多與防疫知識相關的好內容。趁著現在只能宅家,來一起複習複習,更別忘了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2019/05/25
許多科幻電影中都有獨特的世界觀與科學定律來影響整個劇情的推動,而作者運用最基礎的數學、物理運算來套用到科幻電影中最為知名的《星際大戰》情節,除了分析主角以外,更使用功率來分析推估主角的勝負成敗是否合理,而透過科學來解釋影視作品,使得對於科學的愛與原力一樣可以永存。
・2019/05/25
中國的古詩詞經常由詩人當時的心境而運用誇飾手法來描寫自己的喜悅或悲憤之情,韓愈在貶謫的時候說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時,透過文字此一形式更能體會因喜哀之情,而顯得流放的路途更顯困難重重且遙遠,但實際的情形究竟是如何呢?就用科學來分析吧!
・2019/05/25
一名在學術期刊等公共平台發表了高達200多篇論文的日本麻醉醫師──藤井善隆,被抓到長期偽造數據,並有高達183篇論文遭到撤稿,且數量仍持續增加。最早開始懷疑藤井數據造假的人之一,英國麻醉師 John Carlisle 觀察了藤井一百多批藥物實驗的數據,並計算了那些數據的隨機分佈,結果發現藤井的數據在統計分析下其實「發生機率極低」。也就是說,藤井的數據雖然看起來漂亮,但實際上卻是「不自然的」。這使我們產生了興趣:我們所認定「正常」、「隨機」的數據,會不會只是我們主觀直覺思考時所產生的假象?然而事實上卻不符合真實機率?
・2019/05/24
從小到大我們透過國文課本與生活上的學習與積累,知道了許多成語,而在中文裡也有數量詞的使用方式,但數量詞中存在著微妙的差異、來源與脈絡,卻很少有人可以體察其含義。而作者則是挑出了我們在勉勵他人時常說的「千」與「萬」,透過文獻回顧並結合測量法來還原本意,這篇文章更代表著科學與人文跨領域的成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