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6/08
某些 COVID-19 患者會有快樂缺氧(也被稱為「隱性缺氧」)而導致突然崩潰的現象,也因此血氧機、血氧 APP 各種帶有血氧測試功能的穿戴式裝置,在近期都取得了不少的關注。
・2021/05/25
COVID - 19 全球肆虐,許多研究都發現,為數不少的 COVID - 19 確診者中,出現一種叫做「快樂缺氧」 (Happy Hypoxemia) 的特殊現象。部分確診者,即便血氧已經明顯低於正常範圍,卻沒有任何特殊的外在症狀,很快地,患者的血氧會加速下降,直到突然喪失意識等。 快樂血氧的成因、以及與 COVID-19 的關係是什麼呢?
・2021/05/17
施打 COVID-19 疫苗是人類史上最大、普及最快的接種計畫,而最直接影響接種意願的,就是「副作用」與「不良反應」。本文整理了幾個關於副作用最常見的問題。
・2021/05/17
隨著臺灣確診人數急遽上升,眾人施打疫苗的意願也提高。雖然目前不接受自費的疫苗施打,但在未來,疫苗的接種仍是防疫不可獲缺的一環。那在施打疫苗前,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2020/08/20
人類的犯罪行為和我們的大腦有關連嗎?認真的研究大腦後,我們能夠透過些什麼來了解犯罪意圖,進而預先防治嗎?
・2020/02/22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由於全球化的盛行,全球的感染疫情事件也越來越頻繁。SARS、MERS、伊波拉、流感等幾次的重大疫情,都讓全球的公衛體系不斷受到考驗。讓跨領域的多種新科技有機會投入防疫工作,成為現代公共衛生在預警和治療上搶得優勢的重要武器。
・2020/02/03
為了掌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了解病毒可能的傳染途徑,進行演化樹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是對於了解新型病毒相當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運用巨型分子演化分析的技術,了解病毒遺傳物質分子(DNA或RNA)演化的過程,是科學家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工具。隨著疫情發展,能夠縮小新型病毒的可能起源,也會是左右防疫策略的重要參考資料。
・2020/01/03
人類使用大麻的歷史相當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1]。過去五千年來,人類一直認為大麻具有鎮靜、興奮、致幻等效果,在許多宗教與傳統儀式上,作為助興物質使用。一直到現代社會,也有許多倡議團體,開始要求各國政府基於藥用和娛樂用途,討論大麻合法化的議題。但到底就科學證據上來說,人們又對大麻了解多少呢?
・2019/09/28
人工流產的施行,必須要保護孕婦,也需要降低孕婦與親屬事後在心理上的衝擊。考量到要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時間,但又不能持續拖延:太早還不能完整評估胎兒健康,太晚可能會危及孕婦生命安全,在醫療技術和倫理上需取得平衡。因此自 74 年台灣訂立執行「優生保健法」細則以來,與英國 NIH 作法相仿,設定 24 周為人工流產的底線。
・2019/06/13
連應該對於基礎藥物有一定認識的健教老師,都以為避孕藥僅用於避孕,就更不難想像一般人對於「使用避孕藥物」所存在的誤解。 避孕藥其實是一種過於簡單的俗稱,口服避孕藥其實是兩種人造荷爾蒙的混合藥物。早期的避孕藥以黃體素 (Progesterone) 為主;較新的避孕藥則還會混合少量的雌激素 (Estrogen)。雌激素與黃體素都是原本就存在於人體體內的荷爾蒙 (Hormone,也稱激素),無論男性或女性的體內,都存有一定的比例。只不過在女性,雌激素的比例遠高於睪固酮;而男性的血液中,睪固酮的比例較雌激素高出許多。也正是荷爾蒙濃度的改變,影響了女性經期的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