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屋頂上的天文學家-李昫岱,中央大學天文所博士,曾經於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和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天文很有事》,翻譯多本國家地理書籍和特刊。 目前在國立中正大學教授「漫遊宇宙101個天體」和「星空探索」兩門通識課。天文跟其他語文一樣,有自己的文法和結構,唯一的不同是天文寫在天上!現在的工作是用科學、藝術和文化的角度,解讀、翻譯和傳授這本無字天書,期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天文的美好!
常用關鍵字
htlee
・2018/10/16
《登月先鋒》(First Man)是根據登上月球的第一人──尼爾 · 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的生平拍攝的電影。這部電影選在今年 10 月上映,恰逢美國航太總署(NASA)正式運作 60 週年紀念,別具意義。進戲院前,有幾個登月背後的故事值得你先品嘗一下。
htlee
・2019/01/0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 年馬上就要到了,屋頂上的天文學家特別為你整理了 5 個精彩
htlee
・2019/11/08
如果天空少了月亮?文學家應該會很難過,音樂家會少了創作的題材,沒有中秋節就少了月餅,也沒有烤肉。不過夜晚少了一個大光害,天文學家絕對會很高興!如果沒有月亮,阿姆斯壯和另外 11 名阿波羅太空人也就無法登陸月球。人類少了探索月球的寶貴經驗,要直接踏上其他行星表面(例如火星),難度會高許多,甚至變得不可能!
htlee
・2019/11/09
2019 年 7 月 20 日是人類登陸月球 50 週年,大部分的眼光都集中在人類在另一個星球留下腳印這件事,不過阿波羅計畫其實包括了許多科學實驗,讓我們對地球最近的鄰居,有更清楚、正確的認識。
htlee
・2020/01/01
2020 年的星空非常精彩,台灣可以看見日環食、火星衝、土星合木星,連流星雨發生時的月相都不會太差!希望 2020 年有個好天氣,讓天文迷大飽眼福!
htlee
・2020/05/20
日食是相當特別、罕見的天象,尤其是日全食。日全食發生時,天空暗如黃昏,平常看不見的日冕,展現它迷人的光彩!聽說看過一次後就會上癮,不遠千里還想再看它一眼。日全食和日環食出現的機率都很低,它們的發生是天文上的巧合。根據統計,同一地點發生日全食的機率,大約三百多年才會發生一次!日食是如何發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篇文章吧!
htlee
・2020/05/22
厄拉托西尼(Eratosthenes, 276 BC-194 BC)是古希臘時期的科學家,他曾經在夏至時準確量測地球的直徑。2020 年的夏至,我們可以用當天的日環食,量測月球的距離,向最早準確量測地球大小的科學家致敬!
htlee
・2020/08/11
看英仙座流星雨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什麼時間、地點最適合呢?
htlee
・2022/09/21
最近,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布首批科學影像,拍到了人類從未見過的許多東西!有人說,韋伯是哈伯的繼任者,但這兩個太空望遠鏡,到底誰比較強呢?
[LOG] 18:41:42:729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18:41:42:735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18:41:43:403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8:41:43:403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18:41:43:571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8:41:43:572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