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Gene Ng_96
Gene Ng
295 篇文章・ 32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9月 重設

・2017/09/10
釣愚現象,在我們的社會中確實無處不在,在自由市場中固然有許多交易是公平的,但是仍有不可忽略的「釣愚者」(phishers)和「被釣上鉤的愚人」(phools)。在完全自由的市場,人們不只有很多選擇的自由,也會出現各種釣愚之人,利用人類在資訊或心理上的弱點,操縱和欺騙他人以獲致最大利益。
・2016/09/26
在現代科技不斷進展下,把機器人當奴隸、讓人類養尊處優的天堂式生活,有沒有可能到來呢?根據馬丁.福特《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人類沒有工作的那一天》,如果我們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無法應因科技的進步而改造,未來恐怕不是全人類都可以爽爽地過生活,而是大部分人陷入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悲慘困境當中。
・2016/09/17
綠豆是一種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植物。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少量種植,印度是最大種植國,而中國、緬甸等國是主要的綠豆出口國。由於綠豆的種植大多是在發展中國家,因此遺傳學研究較為落後,韓國與印度科學家們希望能藉排定綠豆的全基因體序列,協助農藝學家進行綠豆品種的改良。
・2016/09/12
茲卡病毒肆虐中南美洲,在巴西已傳出超過四千例的新生兒小頭略形病例。前不久西非伊波拉疫情的慘烈,令不少衛生狀況已堪慮的非洲國家大受打擊;從駱駝傳染人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也一度令許多國家提高防疫警戒;更早之前的 H1N1,在台灣也造成疫情,以上種種令人聞風喪膽的病毒傳染病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在《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中,作者大衛.逵曼對人畜共通疾病肆虐人間的過程,有如推理小說般精彩絕倫的描寫。從這過程中讓我們不斷去思考,我們應該怎麼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疾病?
・2016/09/06
索爾.漢森是位優異的科普作家,他的《羽的奇蹟》把羽毛在鳥類和人類的功能談得非常風趣,但他不算是鳥類學家哦,他更專精的是植物生態學,他有植物學碩士學位,而唸博士時則有一部分是在研究雨林樹木的種子。可是他居然還沒寫本有關種子的書,直到他兒子牙牙學語時,把SEED(種子)發成了HEED(注意),才讓他重新思索了種子。
・2015/09/19
《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加深了大家對恐龍的印象。過去幾十年,科學家從化石得知恐龍的許多訊息,包括知道一些獸腳類恐龍很明確是有羽毛的。
・2015/09/17
電影《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意外超級爆紅,儘管論創意、突破和科學內容,都不如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不過大家也開始關注一個問題,真的能取得恐龍的DNA嗎? 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就是古DNA研究的開山始祖,《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Neanderthal Man: In Search of Lost Genomes)的作者帕波(Svante Pääbo)!
・2014/09/30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布倫(Paul Bloom)在《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試圖揭開人類愉悅感受的運作原理。為此,布倫援引了兒童發展、哲學、神經科學,以及行為經濟學的知識。布倫的目的是要理解愉悅的本質,考察愉悅在個體的發展起源,以及愉悅在人類的演化起源。
・2014/09/19
哈思克以曼荼羅為符號,來比喻那片森林裡,幻化無常而又繽紛美妙的生命!這本好書《森林祕境》已非一般的科普寫作而已了,而是一本優異的紀實文學作品,是一位博物學家用極為優美的文筆,為一片森林能寫出充滿詩意的感人篇章。他除了以一位科學家的身份來分析這片森林的一景一物,也以哲學家和藝術家的情懷感受那片森林帶來的哲理和詩情畫意。
・2014/09/16
美國預防性心血管醫師威廉‧戴維斯(William Davis, MD)在《小麥完全真相》,就是要告訴我們,原來全球最受歡迎的穀物小麥,竟然也是最具破壞力的膳食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