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天下雜誌出版_96
天下雜誌出版
24 篇文章・ 17 位粉絲
天下雜誌出版持續製作與出版國內外好書,引進新趨勢、新做法,期盼能透過閱讀與活動實做,分享創新觀點、開拓視野、促進管理、領導、職場能力、教養教育、同時促進身心靈的美好生活。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20/12/26
長期以來,新聞媒體和公眾討論一直將金融危機說成是人們在經濟風險控管方面過度自滿一段時間之後,一連串的經濟失靈驟然發生所造成的恐慌。使用具強烈感情色彩的字詞如「恐慌」和「自滿」,可能顯得像媒體炒作。但是,在這種金融事件中,人們多數似乎完全理性;這些事件發生在人們大致正常生活的幾個月或幾年裡,而人們期間往往表現得像是在梳理事實。即使在金融「恐慌」期間,多數人看來很正常和放鬆,不時說笑。但是,使用恐慌和自滿這兩個詞真的離譜嗎?這兩個詞都描述必須靠神經結構支持的精神狀態。我們必須研究這些結構,以確定金融恐慌與其他恐慌、金融自滿與其他類型的自滿在神經學上是否有共同之處。
・2021/03/20
科技進步讓人類對於生活品質逐漸有要求,但是過度的使用與浪費卻也造成全球暖化,而現在要開始用科技處理這些環境問題。
・2023/04/01
多數國家可能沒有辦法擁有充足的自然資源可以發展再生能源。核能是唯一已證實可以不分晝夜、不分季節、不挑地點,穩定且大規模發電的零碳能源。但,我們如何確保它更安全?
・2021/04/11
儘管我們的生活方式愈來愈多元,然而,不論是在網路世界、還是現實世界,我們卻愈來愈傾向於只和自己的同類接觸。這會使我們很容易在不認識別人的情況下,只根據他們的信念或背景,將他們視為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人。這會形成一種疏離的螺旋,造成公民社會的分裂。
・2021/04/08
卡喬波對孤獨提出的演化理論源自一項觀察,那就是人類這個物種能夠存活下來,並非身體上的優勢,而是我們擁有在社會群體裡互相連結的能力。人類會交流想法,協調目標,分享資訊與情感。「我們的力量來自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卡喬波如此說。
・2021/03/21
各國科學家開始提出各式可以為人類爭取對抗氣候災難的方法,但這些「地球工程」卻引發道德爭議。 若是減少排碳從你我做起,雖然渺小,卻也可以為預防氣候災難盡一份心力。
・2021/03/18
全球暖化看似口號一般,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會有太多的影響,但是造成的氣候變遷影響卻是倍增的,氣候變遷的結過甚至會比新冠疫情更嚴重。
・2020/12/31
講故事的人為求生動,經常訴諸虛構或假新聞,從而提供有所誇張的故事。敘事的歷史顯示,「假新聞」不是新鮮事。事實上,人們總是喜歡有趣的故事,而且會傳播他們知道可能並不真實的故事,例如一些都市傳說。事實上,人們經常並未做出自己是否要散播謊言的明確道德決定,就傳播一些令人興奮的故事。
・2023/04/02
任何通盤的氣候計畫都必須借助許多不同領域的力量。氣候科學能說明我們需要處理這個問題的「原因」,卻告訴不了我們處理的「方法」。為此,我們需要結合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工程學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