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60 篇文章・ 223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20/12/28
「有聽沒有懂」的原因百百種,通常和耳朵聽力、智能、注意力或是行為障礙方面的缺陷脫離不了關係。不過,聽覺處理障礙的罪魁禍首卻是因為聽覺系統在「處理」聽覺訊息上有缺失,進而導致訊息解讀效率不佳。聽覺處理障礙的患者「不一定」會有聽力損失。不同於重聽的長輩聽不見小聲的聲音,聽覺處理障礙的患者可以感知並察覺聲音,但卻沒辦法處理後端傳到大腦的訊息,因而產生聽覺信號扭曲並出現溝通問題。
・2023/05/17
你或許有見過鼓手一邊帥氣地揮舞鼓棒,一邊數「One & Two & Three & Four」。為什麼演奏和數字有關?他們是怎麼數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讓所有人對樂曲產生共鳴的功臣:拍子! 
・2023/10/22
有沒有哪一個聲音會讓你全身起雞皮疙瘩?這些令人不適的聲音,是有其特別的聲學特質?或是其他緣故呢?
・2022/06/22
音樂就像一塊生乳酪蛋糕,只要加以烹調,就能變成輕乳酪和重乳酪蛋糕。現在,就讓我們來告訴你關於「聽覺乳酪蛋糕」可能會讓你很意外的 point 吧!
・2021/10/13
聲音的分貝數越高,就代表聽起來的音量越大嗎?實際上沒這麼簡單,聲音的「頻率」是影響人類聽覺感知的重要因素,物理上同樣是 60 分貝的聲音,在頻率 100 赫茲及 1000 赫茲,聽起來的音量可是完全不同。
・2022/05/17
在聽力學中,聽的刺激不夠,聽覺系統解析的功能會逐漸衰退;刺激太多,聽覺系統也會感到疲勞或損傷。聽多少才能剛剛好?今天就帶你揭密聆聽的守則!
・2021/07/30
有沒有發現?電視轉播畫面的角落裡總有位手語翻譯員(手譯員)流利打著手語,生動的臉部表情十分吸睛,無聲地傳達指揮官的口說訊息給聽損人士。病毒散播之際,佩戴口罩儼然已成生活規範與新常態,在記者會現場的手譯員卻可以不戴口罩,引發網友熱議,若要理解不戴口罩的原因,就應該先了解手語這個語言。
・2023/03/31
「Hey, Siri!」「OK, Google!」你曾經對手上的行動裝置說話嗎?這項語音合成的技術背後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來探索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