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昀_96
蕭昀
22 篇文章・ 17 位粉絲
澳洲國立大學生物學研究院博士,在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國立昆蟲標本館完成博士研究,目前是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曾任科博館昆蟲學組蒐藏助理。研究興趣為鞘翅目(甲蟲)系統分類學和古昆蟲學,博士研究主題聚焦在澳洲蘇鐵授粉象鼻蟲的系統分類及演化生物學,其餘研究題目包括菊虎科(Cantharidae)、長扁朽木蟲科(Synchroidae)、擬步總科(Tenebrionoidea)等,不時發現命名新物種,研究論文發表散見於國內外學術期刊 。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0/08
群模式標本是確認物種的重要證據,但有時候會出現不同物種的標本,被錯認為同一物種的群模式標本,這時分類學家該怎麼修正呢?
・2021/06/29
到底有多讓人頭痛?澳洲蘇鐵蛀莖象鼻蟲讓園藝栽植者氣到大喊,公開設立專項研究生獎學金,希望學生能研究防治方法。
・2020/12/06
分類學是生物學研究的基礎,藉由正確的物種名鑑定,得以檢索該物種的相關資訊。由於學名如同生物類群的標籤,若出現同名同姓的狀況會令這個學名系統的使用者相當困擾,在同一套生物分類學系統轄下若發生了不同分類群卻取了相同名稱時稱為此二者為異物同名關係,此時遵循優先原則先佔先贏,年代在後的名字必須被重新命名。
・2020/10/2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可能體會過屁股開花,那有聽過「鐵樹開花」嗎? 所謂鐵樹,指的就是蘇
・2019/06/28
截至2018年底為止,從緬珀生物群所描記的物種就有1192種,而這其中又尤以節肢動物占了絕大多數,被記錄有1117種 (Ross, 2019),而除了協助我們探討白堊紀晚期的生物多樣性以外,緬甸琥珀生物群的研究更增進了我們對於岡瓦那大陸 (Gondwanaland)的地質歷史的認識,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的George Poinar Jr. 博士2018年在 〈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所發表的一篇論文便以緬珀生物群的古生物作為佐證,探討了岡瓦那大陸上的西緬地塊 (West Burma Block))的漂移過程。
・2018/12/05
牙蟲科 (Hydrophilidae) 為甲蟲家族的一類成員,分為水棲與陸棲兩類,以水棲者佔多數。這篇剛刊載在 〈Zoologischer Anzeiger比較動物學報〉 的論文則闡述了有關住在香蕉腐爛莖幹的陸棲牙蟲──原胸牙蟲 (Protosternum) 的分類學、生態棲地偏好和幼生期形態的形態功能學。
・2018/10/24
來自緬甸克欽邦的琥珀 (9900 萬年前,晚白堊世,森諾曼階),因保存了大量完好的古代昆蟲遺骸,成為古昆蟲學者所專注的焦點,而不久前我和澳洲國立昆蟲標本館 Adam Ślipiński 博士、廣州中山大學俞雅麗博士、鄧從雙博士和龐虹教授也在一塊特別的緬甸琥珀中,有了新發現──史前偽蕈甲新物種「白堊異特偽蕈甲」。
・2018/07/17
大多數人的高中生活不外乎就是上課、讀書、考試、被念的四階段循環,然後不知不覺地就上了大學,高中生有可能參與一個科學研究並正式發表嗎?台北市中正高中曾偉哲同學,在台大昆蟲系實驗室以昆蟲分類學做一個專題,受徐振甫及筆者的指導,經過了接近一年的形態研究和論文寫作,在 2018年 6 月 22 日以第一作者的位置順利將研究成果刊載國際動物學期刊《Zootaxa》(動物分類群)。
・2018/06/25
2017 年一篇刊載於《支序分類學》(Cladistics)的論文揭露了一塊特別甲蟲琥珀化石:一隻吃得滿嘴滿身都是花粉的甲蟲,倒楣地被樹脂給包埋了......。這乍看只是個貪吃鬼兼可憐蟲的故事,但它其實帶出中生代食物與昆蟲的伴生樣貌:地球曾有著一群以裸子植物為食的擬天牛科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