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 Portnoy_96
鄭國威 Portnoy
247 篇文章・ 1298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8月 重設

・2021/08/23
相信多數人都有收過預警地震的「國家級警報」,其爭取到的逃生時間每秒都極為珍貴!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目標是未來能做到 5 秒內發出預警,「只要能爭取到多一些時間,生命財產就可以增加多一分保障。」
・2020/08/27
大部分臺灣人很少真的擔心水的問題,但對於水的議題,大家清楚的卻不多。那麼到底是誰在管理臺灣的水?本篇訪問經濟部水利署署長,為大家解析那些你所不知道的水問題!
・2020/08/05
你知道政府單位「水保局」在做什麼嗎? 水土保持還能做外交?74% 國土面積都是山坡地的臺灣,水土保持挑戰重大,土石流、崩塌是無法迴避的風險。這次公部門X科學傳播專題,我們來到南投中興新村深訪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局長李鎮洋,就野溪整治、防災意識、科技監測等議題,帶你一起了解水保局近年來最新的作為。
・2017/08/17
看到台灣原生貓科動物石虎屢屢遭路殺的消息而憤怒難受,蔣雅郁不是第一個,但她可能是第一個擁有應用力學加生化工程背景的博士,在台中的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任教,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是位忠實的貓奴。
・2017/08/02
也因為在這個宇宙裡,我是一個念傳播跟語言的文科生科學網站總編輯,我才得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科學,去向科學家提問,重新彌合科學與許多跟我一樣曾跟科學斷交的人之間的關係。我發現科學家也有自己的問題,他們也需要科學傳播人協助他們,來做更好的跨領域交流,我們就跟大型強子對撞機一樣,讓各種專業知識得以互相碰撞。
・2017/08/01
以萌萌機器人和森林動物間的互動為主題,《荒野機器人》是契合時代、啟迪人心的故事,而我最直接的感想是這本書非常適合爸媽跟孩子一起共讀,因為自己也是個爸爸,正迫切需要更多這類好故事。不過除此之外,這本看似輕鬆的書,其實有好多議題值得細細深究呢。
・2017/08/01
作為科學傳播工作者,我常被問的問題是「該如何讓孩子愛上科學?」 我的女兒跟泛科學同年,都是 2011 年誕生,所以我也會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但當我陪著她成長,我很快就發現,這問題搞錯了方向。
・2016/08/31
你或許會納悶:為何要讓上面這機器人有著火焰紅唇跟眉毛呢?這是有道理的。研究顯示讓助手機器人更具表達力跟溝通能力,會讓與之協作的過程更令人滿意,也讓使用者投入更高信任,就算機器人犯錯,也不打緊。研究也發現讓機器人擁有太多跟似人的特徵,也會有負面影響:使用者可能會說謊,只為了不要傷害機器人的「情感」。
0
0
・2016/08/29
想抓皮卡丘嗎?他們可能都聚在這裡了,但遭殃的卻是聖誕老公公的好馱獸。上週五 (8/26),隸屬於挪威環境局的挪威自然督察發現,在該國南部區域,發現 323 頭已經死亡的馴鹿,根據週日發出的新聞稿,環境局統計其中有 70 頭還是幼獸,官員認為強烈的雷雨降下雷擊是死因。
0
0
・2016/08/25
在很多漫畫中,控制植物這種能力是很多角色的特異功能。例如在經典日漫《幽遊白書》裡頭的主角之一藏馬,就能夠控制魔界的植物。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但共同點是這些角色控制之下的植物,其速度(包括移動的速度跟生長的速度)都非常的快,才能夠作為武器或是防禦。有時候,這些角色,也會利用植物的其他特色,例如毒性,香味 ,還有顏色作為武器。而在這些情節當中,通常也會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的敵人對於這樣子能夠不斷生長,不怕疼痛的武器和攻擊方式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