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 Portnoy_96
鄭國威 Portnoy
247 篇文章・ 1298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7月 重設

評論 ・2022/07/04
我們早已《登入元宇宙》
講起來雖然矛盾,但只要出現一個值得炒作的科技新詞,就會霎時出現一大堆書名中冠上新詞的新書,來搭上也幫助炒作一波
・2017/07/23
我為什麼會認為宮廟人士為了可能(不存在)的政府限制而上街頭抗議是件有科學素養的事情呢?這就要從哈拉瑞,這位當紅以色列歷史學家開始談起。
・2016/07/12
漫畫,特別是受日本漫畫影響甚深的台灣,對這種文本的普及接觸已經超過30年,現在年齡35-45歲的社會中堅,許多都經歷過日漫黃金時代,對漫畫的魅力非常了解,這群人如今或許也為人父母,就跟我一樣。你現在會看到這篇推薦文,要不是你是爸媽本人 (XD),不然就是爸媽長輩買了這本書給你吧。你可能也知道,針對小學階段的科學漫畫其實很多,在超商都會看見,不過都是從韓國代理翻譯進來的,台灣自己的作品就如同整體漫畫市場一樣,非常稀缺。親子天下策劃這系列《漫畫科學人物》,我想也是有感於不能繼續缺席吧。
・2016/07/12
生小孩養小孩這件事,說來跟創業極為相似,最大的不同點,或許是因為受到社會結構限制及驅動,以致大多數的創業故事都從男性視角出發,而大多數的育兒心法都是女性觀點。本書當然,是個很棒的特例。林希陶心理師替關於育兒的萬種論述中補上了不該缺少的父親及科學人視角,這經過妥善消化後的經驗值得我推薦給每一位跟我一樣的新手爸媽。
・2015/07/06
最近因為八仙樂園事故,與科學有關的討論激增,照理來說,我應該很高興才對,畢竟 PanSci 成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到各種時事議題中的科學層面,並樂於討論。這次事件雖然是悲劇,也的確激發了很大量的討論...但為何我高興不起來?
・2013/07/31
一個顯著的改變是:我認識了非常多科學家,他們具有豐厚的學識跟分享的熱誠,透過社群網站,我得以跟他們成為朋友,或是單純地跟隨他們的動態跟更新。他們不像明星偶像那般,會分享帥美潮屌露的照片(即使有許多科學家真的又帥又美),也不像你的家人朋友,會把自己每天吃啥喝啥、小貓小狗小嬰兒的訊息都跟你傾訴。這些科學家的共通點就是會分享大量各自專業領域的創新、對研究的第一手分析、對社會現況的科學解讀還有批判。這些內容或許對任何人來說都有點難度,但卻大大地拓廣了我的視野。
・2011/07/31
遠在北歐,一直被台灣人以及整個世界視為人間樂土的挪威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對於死去的生命,我在此致上最誠摯的哀悼;對於兇手布列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犯下的駭人屠殺,我除了氣憤、難過,也想知道到底「什麼人會做出這種事情」?
・2011/07/25
的確,真的很少看見有故事主角會不因乍然獲得的力量或能量而迷失的,也很少看見有文本不強調科學實驗帶來惡果、副作用或風險等等的情節,畢竟這些可是從科學怪人就奠定的傳統啊。美國隊長強化了對科學的信任以及愛國主義的強調,當然與此一角色出現的時空背景有關。
・2011/07/16
好了,我現在要去查查我的字典裡有沒有放棄了...如果你因為看了這篇文章而症狀更嚴重...我也只能說節哀了。
・2011/07/14
這實在是一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的研究。總之,Stephen Gwilym等三位英國牛津約翰拉得克里夫醫院骨科創傷外科的醫生做了一個很魔幻的調查,結果發現有拜哈利波特真的有保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