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 Portnoy_96
鄭國威 Portnoy
247 篇文章・ 1201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8/10
球員不同、或心理素質不同、教練不同、或戰術不同...這些當然都是差異處,但我想要的答案是更科學、更量化一點的,我認為這樣的答案或許可以幫助台灣隊更清楚自己贏在哪裡。
・2013/08/03
我認為這就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人類的確面臨重大的挑戰,但同時,我們也首度擁有回應這些挑戰的科技。科技本身或許沒辦法改變甚麼,但是科技加上意志可以。我們的確只有一個地球,也沒人反對節約,但如果我們要讓數十億人不用再受飢荒、疾病、貧窮所苦,我們需要的是革命性的新能源技術、生物醫學、跟傳播科技。這本書討論了許多足以回答這些巨大問題的科技創新,當然,我們期待這些創新趕快變得過時、落伍,被更先進的科技取代,但這本書所揭示的契機,將會持續帶給所有悲觀者前行的勇氣。
・2013/07/31
一個顯著的改變是:我認識了非常多科學家,他們具有豐厚的學識跟分享的熱誠,透過社群網站,我得以跟他們成為朋友,或是單純地跟隨他們的動態跟更新。他們不像明星偶像那般,會分享帥美潮屌露的照片(即使有許多科學家真的又帥又美),也不像你的家人朋友,會把自己每天吃啥喝啥、小貓小狗小嬰兒的訊息都跟你傾訴。這些科學家的共通點就是會分享大量各自專業領域的創新、對研究的第一手分析、對社會現況的科學解讀還有批判。這些內容或許對任何人來說都有點難度,但卻大大地拓廣了我的視野。
・2013/06/26
我不知道打開這本書的你是誰。是同樣害怕數學的學生,還是正在讓學生害怕數學的老師,抑或是擔憂孩子數學成績,正在物色補習班或家教老師的父母親。如果你都不屬於這三者,而是一個非常喜歡數學的人,那麼我反而要問:怎麼可能?
・2013/06/06
很遺憾,這樣的報導對於解決問題是沒有幫助的,甚至會讓許多正在進行的努力打折扣。首先,我們要以蘋果這篇報導為例,檢視一下其中的問題。
・2013/05/24
前兩天發現某個(我個人很討厭的)網路媒體的一篇報導:「騙局一場?裘莉被控與基因公司合作 切乳只為上兆商機」在臉書上獲得眾多轉貼,許多人分享時表示真相難尋,或是早就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我點進去看,實在吐血,錯誤跟離譜的程度好比堅持蘇貞昌毛髮旺盛或馬英九全民擁戴一樣。我頓時氣血攻心,便發臉書跟推特訊兩則批評之,但缺乏脈絡,不是好的反駁方式。以下是比較詳細的說明。
・2013/05/17
我喜歡這種創業家+科學家的精神。雖然PanSci大概永遠到不了果殼或 Leave a nest 的程度,但我真心期盼有更多科學家站出來解決這些科學家自己最熟悉、也唯有科學家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會很樂意給予最大的支持。
・2012/12/28
公開揭露「某人」是同性戀,一向是件惹人爭議的行為,尤其是當「某人」並未同意被揭露時。然而,即使那個「某人」自己公開出櫃,還是會被有心人批評這種行為不宜,只因為他們心中對於同性戀的某些負面刻板印象被召喚起。
・2012/11/27
在學業成就佔有重要位置的文化中,教育是由學業成就來衡量的,學生追逐著更高的成績、因應標準化的考試評分方式,因此女孩會將這樣的價值觀應用在其他生活面向上,包括她們的性行為,並不令人意外。
・2012/11/14
這篇頗吸引人注目的報導,在英文新聞的部份,源頭很多,不太好追,有的報導比較正確(但不代表這研究結果就是無懈可擊的),有的問題很大,但大部份華文的媒體都是編譯自問題最大的FoxNews.com的這篇:Can our bodies predict the future?。台灣的源頭是台灣醒報記者李長勳發佈在Yahoo新聞上的版本,我判斷應該是直接抄中國網站的,可能連原始(但依舊有錯)外電報導都沒看就發了。醒報現在同時供稿給多家台灣媒體,也證實沒有任何台灣媒體有把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