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朵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Pandora’s Seed: the Unforseen Cost of Civilization)
史賓塞‧韋爾斯(Spencer Wells)
天下文化 11/25/2011 出版
每接下一本新書的翻譯,都是進行一回深入某位作家心智的探險;面對一位自己不熟悉的作家以及不那麼在行的領域,更是如此,但通常結果也格外讓人驚喜。《潘朵拉的種子》及其作者韋爾斯(Spencer Wells),就屬於這樣的例子。
韋爾斯的本行是族群遺傳學,研究所師從著名的哈佛大學演化遺傳學家路翁亭(Richard Lewontin),博士班畢業後又前往史丹福大學同遺傳人類學之父卡伐利‧斯佛札(Luigi Luca Cavalli-Sforza)從事博士後研究,可說是系出名門。
由於熱愛田野工作及講述故事,韋爾斯選擇離開學術界,以寫作及製作影片向大眾介紹科學新知為志業;他的第一本書與同名紀錄片《人類的旅程》(The Journey of Man)就是這項努力的產品,《潘朵拉的種子》則是後續之作。近年來,他擔任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常駐探險家,並主持該學會與IBM聯合支助的「基因地理計畫」(Genographic Project),也就是利用基因標幟來追蹤古早人類的遷徙過程。
人類祖先在全球各地的足跡,自然是有趣且有意義的研究;因為研究結果一再顯示:全球各地民族看似複雜多樣,但都屬於擁有共同起源的單一物種。人之不同,由環境與文化造成的差異,顯然比基因組成還大,這點值得所有斤斤計較本土與外來、先來與後到等差別者深思。
所謂「歷史是宏觀的未來」,從研究古早人類的歷史,韋爾斯得出一項推論:現代人面臨的種種問題,大都由於人類的生物性與環境出現扞格所致。人的生物性,好比有善於儲存能量的儉約基因、喜好漫遊出走的天性、習慣生活在百來人的小群體,發展出互利的道德觀,以及創作「無用」的藝術品等,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狩獵採集族人類祖先,經過幾十萬年的演化所得出的,至今仍寫在我們的基因當中。
由近幾十年來的研究顯示,狩獵採集族的生活其實不比農業社會差,不單自由得多,飲食內容更營養且多樣化,體格也更健壯,那麼一萬多年前的人類為什麼會放棄採集狩獵、而改行農耕呢?這可不是想當然耳的決定,而與上一次冰河期結束,地球變暖,植物茂盛,人類過了一段好日子後,突然又出現了新仙女木迷你冰河期有關;該氣候變化造成可採集的食物短缺,迫使已經定居下來、出走不得的人類開始種植、而非收集穀物,農業因此萌芽;這一部分韋爾斯在書中有精彩的介紹,非常值得一閱。問題是人類一旦採行了農業生活,就有如身陷流沙之中,難以逃離,直到今日。
從農業社會衍生出來的許多問題,主要是由於食物供應的充分與穩定,導致人口激增所造成的。增多並集中的人口,促使城鎮、制度、階級、國家與軍隊的出現;社會財富的累積與分配不均,造成搶奪與防衛的爭戰不休;人畜的親密接觸與人口的密集,造成傳染性疾病增多,大規模的瘟疫史不絕書;再來,農業社會養活的人口雖多,但因食物種類單調及傳染病增多,健康狀況反而比狩獵採集的祖先差。
傳統農業社會一向受天災(旱澇、瘟疫)與人禍(戰爭、暴政)支配,而有循環式的盛衰出現;然而自近代科學興起、工業革命啟動後,人類對自然界的掌握能力日增,也逐漸脫離了這種宿命。問題是福兮禍所伏,現代社會的一切進步與便利,是人類學會了控制能量的方法,靠著消耗龐大的能源才建立起來的;只不過人類對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依賴,也造成全球暖化的問題。且不提化石能源終有耗盡之日,只怕在那發生之前,由溫室氣體引起的全球氣候改變,就已經造成人類社會的浩劫。
現代社會的問題,還有許多,好比高熱量但營養不足的垃圾食物充斥,普遍靜態的工作與娛樂,讓人腰圍逐漸增加,並出現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廿四小時的人工照明,無所不在的背景噪音,以及如影隨形的工作壓力,讓人焦慮、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現代理性科學的抬頭,造成傳統神話的式微,以致於有基本教義派的反撲,恐怖分子的猖狂。
面對現代社會的困境,以及史上許多人類文明崩壞衰頹的紀錄,許多人對未來提出悲觀的預測。當我接下《潘朵拉的種子》的翻譯邀約時,正在讀科普寫作名家瑞德利(Matt Ridley)的《理性樂觀主義者》(The Rational Optimist)一書。我發現這兩本書有許多相似點,都是從人類的過去,看人類的現況與未來,而兩書正式的出版日期只差一天,則是另一巧合。當然,兩位作者的基調與看問題的方式相當不同:韋爾斯是謹慎中帶著希望(從書名可以看出),瑞德利則是極度的樂觀。
兩本書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人類之所以超越其他物種,在地球取得主宰的地位,乃是由於人類演化出交換的能力,從以物易物到分工合作,再到技術觀念的交換、融合與突變創新。瑞德利把觀念的繁衍複製與生物的有性生殖相提並論,藉以彰顯新觀念的生生不息;韋爾斯則舉了幾個「需要是發明之母」的例子,顯示人類面對的危機愈大,想要找出解決之道的動機也愈強。韋爾斯還指出更重要的一點,如今資訊傳播的速度已達到瞬間即可傳遍全球的地步,因此人類也擁有更強大的修正能力。危機即轉機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
很多人都說過「人類正位於某個轉捩點」這樣的話,但多數人囿於自身有限的生活經驗,對此似乎沒有什麼感覺。經由親身造訪全球許多有趣的所在,好比挪威峽灣的海產養殖場、美國田納西州的桃莉塢、南太平洋的島國吐瓦魯(中華民國邦交國)、維也納郊外的藝術家精神病院等,韋爾斯為讀者訴說了一則則發人深省的故事,給上述老生常談賦予了真實的生命。此外,韋爾斯從廣泛的閱讀中,摘要重述了許多有關遺傳學、考古學、育種養殖學、病理生理學、輔助生殖科技、氣候變遷、道德起源、基本教義派起源等知識,有些是譯者熟悉的,有些則不然,但都是讓人興奮的閱讀與翻譯經驗。
作者對未來所開立的處方「需求少一些」或許新意不高,但通常真正有用的建議,都看似平常;像少吃一些、少用一些、少浪費一些,少丟棄一些,並不難做到,只要有更多的人體認這一點,而身體力行,那麼人類的未來仍是充滿希望的。
轉載自 生理人生